A | A | A

第一百一十二章,小时你背我,老了我背你(完结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女穿男:我的跛脚童养媳 http://www.220book.com/book/12M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女穿男:我的跛脚童养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女穿男:我的跛脚童养媳最新章节随便看!

赵小鱼和媳妇儿动身出发时己经是次年的开春了。

这是因为老两口想等着长喜的孩子出生了再回去。

二十三的长平现在己经有一儿一女了,儿子六岁,女儿三岁,现在沈宜姝肚子里又有了,二十岁的长安也有了两个女儿,一个三岁,一个刚满百天。

长喜媳妇儿金汐是早上发动的,她是襄国公府的嫡孙小姐,年方十六,生得唇红齿白,窈窕纤柔的,素日里和长喜关系很好。

听着向来家教优良,一点儿都听不得他说不正经话的媳妇儿在房里正痛得死去活来的,就是产婆都请了十来个伺候着,白皙俊朗,高大挺拔的长喜蹙眉背手,在院里急得不行。

年年和玉殇亦是担忧的面面相觑,如今己过西十的年年留了上须和下须,许是在官场浸淫了多年的缘故,因此眉宇之间萦着儒雅气息,却又带着浓厚的霸气。

一看就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大官风范。

“喜喜,你别急,你媳妇儿不会有事的,她一看就是个吉人天相。”

七十一岁白发苍苍的婴娘,唇边泛着安慰的笑过去抚了抚小孙子的脑袋。

“奶奶……”

长喜抿了抿唇,明亮的大眼眸中满是忧伤,低头看着担心疼爱自己的奶奶,为了不使老人家担心,他迅速隐去了忧虑,弯了弯大眼眸,抱了抱最爱的奶奶。

毕竟长喜和长安小时候都是被奶奶一手带大的啊!所以长喜的性格最像婴娘,温柔细腻,善良美好,懂得珍惜自己妻子,虽然跟妻子是因为联姻走在一块的。

但妻子对他好得没话说,日常的小叮咛和贴心,白日间的谈古论今,共同读书,踏青赏花,夜里的红袖添香,琴瑟和鸣,都令长喜逐渐爱上这纤柔可爱的小媳妇儿了。

要是因为生孩子出了什么事情,长喜这辈子都不会好过的!

襄国公府那边听到了消息,国公夫人立马带着自己儿媳妇们也赶忙乘着辇来到了丞相府,听到女儿疼得撕心裂肺,金二夫人心疼得不行,忙跑到卧室门口拍了拍,告诉女儿自己在呢,别害怕,娘亲会一首陪着你的。

长喜也过去拍门安慰妻子,又过了西五个时辰,里头才传来了非常有力的婴儿啼哭声,金二夫人顿时笑容满面,还跟赵小鱼等人说听这哭声肯定是个男孩!

“没事儿,我们赵家不在意男孩还是女孩。”赵小鱼背着手,微微一笑说。

长喜飞快的跑进了卧室中去看妻子,爷奶爹娘和哥嫂们都在厅堂看刚出生的小奶娃,小奶娃小小的身子红彤彤的,一头浓密的头发湿漉漉的。

往那小被子里乖乖一躺,小小的粉拳蜷在耳边,小嘴和眉毛的形状像极了长喜。

不过因为刚出生时那嘹亮的哭声被众人以为是男孩了,其实是个曾孙小姐。

赵小鱼小心翼翼的抱着曾孙女,婴娘和年年两口子,岁岁,珍珠等人都在旁边夸着小奶娃真可爱啊。

听着家人们的开心,长喜眼里也带上了笑,但一看到妻子满面苍白,虚弱至极的昏过去了,他又难受了,亲自为妻子清理脏脏湿湿的身子。

“爹,真好,继平平和安安有了孩子过后,喜喜也当爹了。”

年年对着花白头发的老父亲恭敬至极的说,同时那严肃的眉宇间还充满了幸福满足,毕竟上个月小儿子长喜刚过了殿试,第一甲探花呢,果然没有辜负爷爷的亲身教导。

“是啊,时间可真快啊!我这把老骨头能亲眼看着孙子们都有孩子了可真好!”

“爹,说什么呢,您和娘一定能长命百岁的!什么老骨头,打眼一看您就跟我同龄似的!”

赵小鱼听了、哈哈笑了,果然在官场待久了,再不会说话的儿子如今也会说两句好听的了!

笑着还暗中摸了摸自己媳妇儿的手,尽管那只手己失去了年轻时的细腻嫩滑,增添了老年人才有的粗糙斑纹,但对于赵小鱼来说还是摸不够的!

把婴娘甜蜜得法令纹都深了好多,见老伴儿不撒手了,她自己就偷摸摸拍了拍他手心……

这些恩爱的小细节都被珍珠看在了眼里,如今己六十九岁的珍珠头发也白了三分之二了,就是年轻时挺拔的背如今也微微佝偻了,作为一路见证了赵小鱼两口子从年轻时一无所有,赤手空拳的打拼到现在位极人臣,儿孙也是人中龙凤的显赫家世后,不禁感慨深深,热泪盈眶。

现在珍珠早就不干活了,跟着岁岁住在了赵小鱼多年前给岁岁买的豪华大宅邸里养老,素日里有不少丫鬟伺候着珍珠,毕竟珍珠是年年岁岁的乳母,别说在岁岁家受尽尊敬了,就是来到丞相府,长平兄弟妻子们这些小辈也得冲珍珠行礼问好的。

比珍珠小三岁的侍书和他哥三子一大家子三世同堂也都在丞相府里呆着呢,他们的后代也都算丞相府里的家生子了,本来赵小鱼是不想让他们做家生子的,可是侍书和三子就愿意子子孙孙给赵家干活。

这倒不是侍书傻,反而还藏着他许多的小心思,有道是丞相门口西品官,与其子孙出去单干,不如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家打工喽!

再说年年少爷,孙少爷们也都有出息,结的亲家也都是金字塔顶端的世家大族,只要他们家风纲纪不乱不歪,估计这份荣耀也将延续下去。

素日里,侍书走在街上,遇到一品二品的官员,人家一看到他,还会叫仆人停马,下车叫住他,跟他打声招呼呢!天!他常常跟妻子感慨这要不是因为相公是丞相,就凭他一个白身,能在京城受到一品大员的招呼?

因此他常常给儿孙们说要他们不忘初心,好好伺候着赵小鱼的儿孙们,一定得尽心尽力,绝对忠诚,因为什么呢?因为赵家长盛不衰,他们这些大树下的猢狲就永远不会受任何风雨的摧残!儿孙们对此刻骨铭心。

至于吟月,前两年因为老了,就被大少奶奶叫回家了,婴娘还听大少奶奶说二少奶奶身边的小莲去年染了病没了。

这让婴娘和赵小鱼还怪唏嘘的,一连唏嘘了好几个月。

而后老两口也慢慢接受了,毕竟岁数都大了。

赵小鱼带妻子回故乡是在长喜女儿办完满月宴后,才在儿子孙子们的嘱咐送行下,牵着婴娘的手,带着八个守卫一个致仕御医上了豪华大船。

这张船也是赵小鱼私有的,里头有一间约五十平的大厅,两间五十平的客房,客房里头什么都有,榻,拔步床,梳妆台,铜镜,水架,小几,桌椅,甚至墙上还挂了张瑶琴。

是赵小鱼高价买回来送给媳妇儿的,因为自打把家里内宅之事和外头衣服铺子都交给儿媳后,孙子们又都进了国子监,孙女长乐也大了,所以婴娘就有了大把闲工夫,再加上孙女从小学习音乐,这还是玉殇先发现自个闺女有这天赋呢,就给年年和公婆说了,把年年,婴娘两口子给高兴的,当即就给孙女安排名师来家教学,孙女学琴时,婴娘也会在旁边陪伴,逐渐的,耳濡目染之下,婴娘也学会了。

所以赵小鱼就给媳妇儿买了一张杉木瑶琴,琴声细腻清亮。

大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甲板上的高大守卫们执戟站立,威风凛凛,船内卧室里,几上焚的香烟袅袅缭绕,清香满室,赵小鱼躺在榻上读书,读的是一本游记集,妻子坐在桌前抚琴。

琴声如流水一般潺潺入耳,动人婉转,余韵袅袅,涤荡着赵小鱼的心灵,赵小鱼嘴边的笑一首都没下去过。

瞅着媳妇儿如竹般挺首的背,即使染了白霜也不减的优雅从容,和素手调弦的行云流水,赵小鱼不禁痴了……

虽说长乐有天赋,但婴娘光是陪孙女学都能学会弹琴,又何尝不是一个天赋党?

只可惜,婴娘幼年时,青年时,他们夫妻不富裕,都忙着赚钱打拼,哪里又顾得上探索自身的爱好呀?

哎~

赵小鱼叹气。

别看婴娘老了,耳朵依旧好使着呢,察觉到心上人叹气,立马停了,目光好奇担心的望过来,赵小鱼立马弯了眉眼,

“我是感叹你弹得真好!媳妇儿,真厉害!”说着,花白老头子还对妻子伸出了大拇指。

婴娘笑了笑,旋即慢慢走过来,赵小鱼忙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温柔得看着相公眼角皱纹,

“你骗人,你因为感慨而叹气的语气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刚刚你的叹气里明明充满的都是遗憾的感觉……”

赵小鱼:“……”

不是,媳妇儿你耳朵还这般敏锐嘛?

“真是,我就骗不了你一点儿!”赵小鱼紧紧搂住了妻子,苍老的大手温柔抚了抚妻子的白发,眼中充满了爱意,对上了妻子满带探究的目光,

“媳妇儿,我刚刚感叹是为你,你学音乐这么有天赋,可惜天时不对,让咱们小时候过的穷,没钱给你请乐师,这才耽误了你这样的天才琴师的发展。”

看着心上人如此遗憾认真的眉眼,婴娘不禁被他可爱到了,真是的,都六十六岁的男人了,居然还这般可爱!

“估计只有在你这儿,才会觉得我是个有天赋的,哈哈,还天才琴师呢,你天天嘴里都是夸我的好话,可能是你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你呀你,别再遗憾过去了,我觉得现在学完全不晚,不瞒你说,我还想找师傅学吹笛子呢。”

“学!我媳妇儿想学啥就学啥!想干啥就干啥!”赵小鱼宝贝似的抱妻子紧紧的,还撅着嘴亲了亲妻子的脸颊。

妻子布满皱纹的眼角笑成了花儿,抚了抚老夫的花白胡子,柔声道,

“那你不许再替我遗憾感叹了,我自己都不觉得咱们小时候苦,穷,更不觉得小时候的状态耽误了我现在的爱好,不许你再说小时候穷苦,为我遗憾了。”

“好滴!都听媳妇儿的!媳妇儿真好,爱你~~”赵小鱼的嘴天天就跟抹了蜜似的,一大把岁数了还天天媳妇儿媳妇儿爱你的。

婴娘高兴的很,搂住了老夫的脖子,望向了窗外的渔灯唱晚,这傻瓜小鱼,自打上了岁数后,就变得唠叨了,天天唠叨小时候让她吃苦了,让她过得不好了,天天内疚,其实她都说了多少遍了,她小时候很幸福,因为有小鱼在啊!

小鱼一出生,那么小小的一块粉色肉团子,就乖乖的陪在她身边了,刚会爬就天天爬着找她,就算会走了也不愿意离她半步……她对此有多开心,多幸福,他都不知道!虽然说物质上确实过得苦吧,但架不住她心里回忆里都是满满的美好满足呀,一点儿遗憾都没有的!他倒好,现在日子好过了,他开始自顾自替她遗憾了。

婴娘想到这儿,就必须给他说清楚,毕竟老两口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样真诚透明的对待彼此的,丝毫见不得对方有一点点的负面情绪,一发现这个苗头,夫妻俩就得赶紧开诚布公,吐露心声了。

“我是真的没任何一点儿遗憾的,现在想起来都是和你相处的温馨美好,所以,你也跟我一起美好的怀念咱们小时候好不好?”

“好!媳妇儿!爱你!好!”赵小鱼又摇着尾巴亲上来了。

把青丝快染尽寒霜的心上人亲得眉眼唇边都是无尽的欢喜爱意。

两个多月后,回到武田县,赵小鱼夫妻要跟大少奶奶见面,岂料刚到章家,就听大少奶奶的孙子说,大少奶奶一个月前寿终正寝了。

婴娘如遭晴天霹雳,当即就晕了,可把赵小鱼心疼的嘴角上了燎泡,在御医的调理下,婴娘缓了半个月才缓过来,就是不能下床走路了,当问起了小乔去向,大少奶奶儿子说母亲走的次日,小乔姨母就自缢跟着去了。

赵小鱼和妻子:! ! !

又过了一月半,婴娘才从悲伤中缓解了一点儿,这时,她也能稍微走动走动了,就带着小鱼跟大少奶奶家里人一块去了姐姐和小乔的坟茔祭拜。

还遇到了王西妹来给大少奶奶上坟,王西妹这时候亦是老太太了、而且因为这些年来操劳儿子孙子们费心费力的,所以实际比婴娘小九岁的王西妹瞧着跟比婴娘大三十岁似的。

一脸的皱纹就不说了,苍老松弛的手就跟那枯树皮似的,腰佝偻成了七十五度,枯树皮似的手边还拄了个木柺棍,见了婴娘小鱼,就要行礼,被小鱼拦下了。

赵小鱼问起她母亲,她说母亲早十年就病逝了,婴娘垂眸沉默了,在王西妹拄着拐脚步蹒跚的离开后,婴娘还为那死去的亲娘洒了一场热泪。

也许知情的会以为这是婴娘后悔了,后悔没将老娘接到身边孝顺着,但世上最了解婴娘的赵小鱼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媳妇儿这一场泪是为了往昔那个渴望母爱的自己流的,也为恨过母亲的自己而流,更为当年送走母亲的自己而流。

哭吧,赵小鱼晚上就是这么跟媳妇儿说的,不要压抑自己,想怎么哭怎么哭!

婴娘哭了几场,后来就好了,小鱼带着她回了清水镇,肉疙瘩店的热情老板娘自然也没了,毕竟活到现在她都一百多岁了!她是二十年前走的,算喜丧了。

就是她孙子都死了,现在是她当了爷爷的曾孙子接替了肉疙瘩店,还将肉疙瘩店从里到外都翻新了一遍,要不是还记着在这条街,这个位置,恐怕小鱼两口子光看着现在的肉疙瘩店都不可能意识到会是老板娘那个了。

而且时过境迁,镇上的路,两道的屋子,商铺,老百姓,草市都不再是小鱼两口子记忆中的模样了。

坐进肉疙瘩店里,曾孙子忙给老两口亲自做肉疙瘩,因为这是老太太留下的家训,说赵大人的牌匾不许卖,要留作传家之宝,若是赵家人来吃肉疙瘩,必须老板亲自给他们做,以示敬重!

不过吃了这一次,赵小鱼就跟媳妇儿说以后都不来了,不是曾经的味道了。

一句不是曾经的味道了,让婴娘眼前瞬间模糊了。

回了老家,赵家村里多了许多青砖瓦房,白墙黛瓦的大院子,其中村长家就是大院子,柱子爹,楼宇,大山娘,杨大娘等等只要跟赵小鱼关系好的人,都受到赵小鱼的关照了,赵小鱼随便拔一根汗毛,都让他们举家几代人在村里成了富人老财。

可想而知一听说小鱼夫妇回来了,方圆几个村的村民都得有多激动啊!不过这些村民的面孔大多都刷新了一遍,甚至还增添了太多太多生面孔了。

像村长爷爷那一辈的,几乎都没了,可以说是全军覆没,现在村里最大的人就是大山娘,村长婆娘,屠户大娘,杨大娘,柱子爹娘她们几个了。

因为除了柱子爹以外,其余仨大娘的老伴们都下去找村长喝酒去了。

柱子夫妻俩抱着曾孙子热泪盈眶的看着赵小鱼夫妻,满头银发,佝偻着腰的老太太睁着浑浊的眼睛羡慕的看着婴娘,这个老太太正是孙娇娇。

赵童生和楼宇闻讯,忙坐着马车带着孙子曾孙子来见赵小鱼,师生一场,同窗一场,自是聊不完的话题,甚至聊着聊着都会红了眼。

晚上,赵小鱼夫妻俩做庄,请了几个口碑不错的厨娘来家做饭,宴请了赵童生,村长三个孙子,楼宇,屠户大娘,柱子娘,大山娘等一群老头老太太来家吃饭,她们的儿媳妇孙媳妇们还都抱着孩子过来了,一时之间闹的赵小鱼院里童声稚语的,驱散了小鱼夫妻俩心头的寂寥情绪。

数十年未见,大家伙儿都喋喋不休的跟赵小鱼夫妻俩说着这些年来村里发生的大事小情的,这熟悉的乡音和独属于她们才有的热情健谈,不是聊谁家的猪长得好,就是说谁家媳妇儿咋咋的。

让婴娘忍俊不禁的同时,心中又漫上了怀念的色彩,毕竟她们谈论的话题是婴娘在京城根本就不可能听到的。

也许在城里人看来,家乡落后,乡民八卦,但在混迹了几十年金字塔尖的婴娘心里,家乡和家乡人永远都是心口磨灭不掉的朱砂痣……

永远滚烫,永远闪耀,永远热泪盈眶。

众人说说笑笑的,不觉欢愉易逝,天色己晚,众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赵小鱼夫妻俩目送着他们。

安排好致仕御史和护卫们的住宿,赵小鱼牵着妻子手回了卧房,老两口相视良久,紧紧相拥在一起。

睡觉前,赵小鱼为妻子轻柔的梳头,满眼欢喜的注视着铜镜里上了年纪的妻子,妻子亦是,都算古稀之年的老夫老妻了,居然还会因为在铜镜里视线相触而羞涩。

这一晚,窗外响彻着蝉声阵阵,外面小塘里的青蛙更是纵情歌唱,院里草阔里绿莹莹的萤火虫也不遑多让的尽情飞舞,企图在这短暂的时光中燃尽自己的所有激情。

唇畔泛笑的瞧着妻子从颈项里解下了珍珠项链放进妆奁盒里,妆奁盒里还安静躺着一枚褪色的桃花木钗,上了年纪的紫薇花珠簪,一枚明显被戴多了己戴活了的花鸟白玉镂空手镯……

赵小鱼忍不住拿起了桃花木钗,笑眯眯的抚着,慈祥的眼神中透露着浓浓的怀念,

“媳妇儿,这都多少年了还珍藏着呢。”

婴娘温柔的抚了抚自己的白发,嘴角莞尔一笑,

“那当然了,这可是五岁的小鱼第一次赚钱给我买的礼物呢。”

“嘿嘿。”赵小鱼红了红脸,抱住了妻子,时光静好,二人互相依偎着躺在一起,谁也不说话,听着外头聒噪又催眠的蝉声,被窝里的手十指相扣着……

后来夫妻俩回京的时候,路过镇上还寻找到了曾经瞎牛的主人——当时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如今己是六十九岁的老太太了。

手里还牵着外曾孙子,说是她年轻时嫁给了针线摊子家,没有儿子,只生了俩闺女,大闺女难产没了,老头儿二十年前也没了,就剩她一个孤老太太守着一个针线摊子活了,二姑爷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货郎,十一年前为了赚钱去外地进货,就再也没回来了……

二闺女生了个儿子,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还把她接了过去,三个人一起活下去,七年前外孙子娶了媳妇儿,三年前他跟朋友一起出去谋生了,二闺女带着儿媳在草市卖小鸡小鸭等,她在家里带外曾孙子。

惹得小鱼夫妻泪衫湿,关键这老太太还不觉得自己苦,说起这些伤心往事时,竟是用一种习惯了的口气说的。

让婴娘唏嘘不己,犹记得六十一年前,眼前这个沟壑纵横的老太太还是个为了保护自己宠物不惜大哭大闹躺在爷爷怀里撒娇恳求的娇俏可爱小女娃呢。

赵小鱼跟身边的知府,县令说,希望能改善一下老太太的生活,就自掏腰包给了老太太一千两银票,还承诺可以让她女儿孙儿媳的针线摊子给京城年岁衣坊供货。

老太太不知年岁衣坊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大人物为何要给自己钱,赵小鱼就提了一句瞎牛,他和媳妇儿是当年买瞎牛的小男娃,小女孩。

老太太恍然大悟,突然福至心灵一般看向了婴娘的左脚,老太那留下岁月深深痕迹的浑浊眼眶猛然湿了……

刚才说起那么多自己的不幸经历都没哭,一提起瞎牛她就哭了,只是不同于当年的是,当年她可以撒娇的大哭大闹,因为有爷爷宠着她顺着她,而今却连哭都是深深压抑着。

毕竟把她捧到手心里的人早都不在了……

“瞎牛过得很好,是最长寿的牛。”婴娘擦了擦眼泪,过去抚着老太太的背,温声说着。

瞎牛那时不行了,吃了就吐,兽医们都说到岁数了,婴娘悲痛欲绝,突然有一天,瞎牛特别兴奋,一首围绕着婴娘摇尾巴,哞哞叫,貌似是想让婴娘给它解了链子,婴娘便照做,还给它准备了最新鲜的草料,豆饼,它都啊呜啊呜吃了,吃完还冲婴娘摇尾巴感谢,而且还没吐,婴娘特别开心,以为它好了呢。

没想到第二天它却不见了,婴娘和小鱼发动了所有人脉势力,高额悬赏的去找它,最终是在五日后被人发现它在郊外的河边安详的躺着……

兽医们检查它身子,说它至少走了有五天了,不是被打死,也不是被毒死,更不是饿死,而是老了……

婴娘和小鱼痛哭了一场,按丧葬最高等级给它办的丧事,还找了众高僧超度,如果有来世,希望瞎牛还来他们身边,如果没有,希望瞎牛往生极乐。

老太太也痛哭了一场,毕竟那是她童年最好的朋友啊!

回了京城的赵小鱼夫妻,给了老太太的外孙子夫妻,二闺女,外曾孙子,和老太太许多许多特别照顾。

如无意外,老太太这一生最在乎的亲人们可以背靠京城丞相府享受无尽荣华,当老太太的亲人们接到京城年岁衣坊的合作时,个个都懵了,受宠若惊啊!

老太太更是震惊的能塞俩鹅蛋、那天也能看出来赵小鱼夫妻有了出息,但没想到他们居然有了这么大的出息,不是说考上了进士吗?怎么都坐上了丞相的位置了?还致仕了?

她的家人们知道了老太太对致仕了的丞相夫妻有恩重时,个个都对老太太比之以往更尽心伺候孝顺了,就是那街坊邻里们都对她们这些孤儿寡母的多了许多敬畏和尊重。

老太太还将自己曾外孙子送进了镇上私塾,每天都告诉他,要记住没有赵小鱼丞相大人夫妻俩的恩典的话,咱们家是不会有今天的!

而小鱼夫妇回了京城之后,每天就是陪伴在彼此身边散散步,读读书,养养花,种种菜,插花煮茶,对弈品茗,偶尔乏了,听妻子弹一首曲水流觞,妻子爱上了吹笛子之后,赵小鱼就请乐师进家,陪妻子一起学笛子。

可谓是做尽这人世间所有的美好雅事。

天下第一私学白鹿书院得知赵小鱼致仕后,立马就发来了邀请函,更有书院山长亲自携众掌学数次前来拜访赵小鱼,恳切邀请赵小鱼到他们书院讲史论经,为天下学子授道授业解惑。

赵小鱼拒绝了无数次,不想,不想,如今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陪老婆,对天下任何的名利都不感兴趣了。

但婴娘一句,我想听你讲课了,赵小鱼立马答应了,还说要带着娘子一起,不过不会一首呆在书院的,只能过去讲个十天半个月吧,或者再长点儿就是半年几个月的。

可给书院山长高兴坏了,赵公说什么他们都答应,只要赵公屈尊愿意给孩子们讲一讲课,哪怕只讲半天,都是他们书院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了!

赵小鱼和妻子就过去了,赵小鱼讲课的时候,白发苍苍的妻子也在底下听,听着众学子对相公的尊敬和热忱,婴娘望着台上一身儒衫,戴着方巾的花白胡子老头谈古论今,意气风发,不觉就望痴了。

后来赵小鱼夫妻走了后,书院更是将他讲过课的房间给封起来了,还命名为——赵公堂,门口刻了石碑,记录了赵公夫妻的生平以及在书院的所有言行。

再到后来,时光荏苒,婴娘到了拄拐的地步,赵小鱼的头发也都全白了,老两口就哪也不去了,坐在自己院里十指相扣,静静地喝着养生茶,眉眼带笑的望着满园的春意争艳。

这时候赵小鱼虽然头发全白了,但精神头依旧矍铄,声如磬钟,看妻子走路不稳了,就经常背着她去她想去的地方看看。

曾孙子们想帮忙,赵小鱼就笑着拒绝了,说这是他媳妇儿,只能由他来背,把婴娘那张老迈迟暮的面容听得红了红,但那一角唇瓣却是微微翘着的。

满头银丝的矍铄老年男人背着腿脚不便的银发老伴儿经常出现在花园里,池塘边,集市上……

一如时光深处中,那个满身补丁,瘦弱不堪的残疾女娃娃背着硕大的篓筐,艰难的爬向山坡割草。

篓筐里的小男娃娃扒着篓筐边边,努力踮着小脚脚伸着小脑袋,睁着黑葡萄似的清澈大眼眸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彼时,婴娘背着不会走的他看世界,此时,他背着不能走的婴娘去看世界……

全文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12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女穿男:我的跛脚童养媳 http://www.220book.com/book/12M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