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剑星河:宋词侠隐传》
作者:冒火的东方
至正十一年夏,武夷山脉的天穹仿佛被撕开一道血口,浓稠如沥青的墨云压得丹崖喘不过气。往日赤红如霞的岩壁爬满蛛网状的裂痕,渗出带着硫磺气息的黏液,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九曲溪的碧水彻底沦为毒瘴翻涌的黑流,水面漂浮着腐烂的死鱼,翻着白眼的鱼肚上布满紫色霉斑,随着水流起伏撞击着岸边怪石,发出令人牙酸的闷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腐臭与硝烟混杂的气味,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燃烧的炭灰,呛得人喉咙生疼。山风裹挟着魔化的词句呼啸而过,"武夷鬼茗,饮者成魔"的低语在山谷间回荡,惊起无数黑色飞鸟,它们的羽翼划过天空,竟留下道道紫黑色的痕迹。
星瑶的玉简在怀中剧烈震颤,表面凝结的冰晶不断迸裂,锋利的碎片划破她的掌心,鲜血滴落在玉简上却瞬间凝结成紫黑色硬块。她咬着嘴唇,脸色苍白如纸,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强忍着疼痛凝视着玉简中的异象。玉简映出天游峰深处的上古秘境——半块玉珏残片悬浮在女娲补天石的裂缝中,原本温润的石面爬满狰狞纹路,刻着的《淮南子》经文扭曲成"天倾鬼柱,地裂幽冥",每个字都像是活过来的恶鬼在狞笑。西周千年古茶树的枝干扭曲成利爪状,树皮渗出汩汩紫血,滴落的汁液在地面腐蚀出深坑,叶片上显现魔化的《茶经》:"武夷鬼茗,饮者成魔"。那些古茶树的枝桠在风中摇晃,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呻吟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痛苦。云雾中,身着道袍的"丹火邪修"踏着火鸦而来,火鸦羽翼燃烧着幽紫色火焰,每扇动一次便有火星溅落,将途经的植被瞬间化为焦炭。邪修们的拂尘缠绕着被篡改的《黄庭经》:"鬼精鬼灵,鬼气充盈",道袍下摆绣着的云纹早己变成张牙舞爪的厉鬼图案,他们的脸上蒙着黑色面纱,只露出一双双泛着幽光的眼睛,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邪恶。
辛弃疾的铠甲在湿热瘴气中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金属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绿色锈斑,那是被毒雾腐蚀的痕迹。他站在丹崖之巅,腰间的星辰玉佩烫得如同烙铁,灼烧着他的肌肤,却比不上他眼中燃烧的怒火。他的胡须因愤怒而根根倒竖,脸上的伤疤随着青筋跳动,双手紧握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望着溪水中翻涌的黑流,他狠狠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狗贼!连这人间仙境也要玷污!"当邪修们抛出燃烧着黑火的符咒,他瞳孔骤缩,脖颈青筋暴起如虬结的老树根,暴喝一声:"犯我山河者,虽远必诛!"挥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剑气。金色剑刃劈开毒雾的刹那,符咒碎片在血水中扭动着重组,化作数十张狰狞鬼面,露出森白獠牙发出刺耳尖笑。辛弃疾将发烫的玉佩死死按在剑柄上,剑身上"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血痕愈发鲜红,他的怒吼震得山石簌簌掉落:"我辛弃疾半生征战,今日便要让尔等血债血偿!"每一剑挥出都带着万钧之力,剑气所过之处,古茶树的紫血如喷泉般炸开,在空中形成诡异的血雾。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曾经北伐时的惨烈战场,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沦陷的国土,此刻都化作无尽的愤怒,驱使着他向敌人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陆游拄着刻满《书愤》的竹杖,在布满黏液的石阶上艰难挪动。石阶表面滑腻得如同涂满油脂,每走一步都要使出浑身力气,以防摔倒。剧烈的咳嗽让他佝偻的脊背剧烈起伏,仿佛随时都会折断,浑浊的痰液中带着血丝,滴落在石阶上瞬间被毒雾腐蚀出小孔。他的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皱纹里填满了尘土和疲惫,但眼神中却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看到补天石上的魔化经文,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那是岁月的沧桑与壮志未酬的遗憾。"此身己老,然词魂不死!"他颤抖着掏出珍藏的《剑南诗稿》,泛黄的纸页上布满他毕生心血,指腹抚过那些熟悉的字迹,仿佛回到了年轻时挥毫泼墨的岁月。他咬破舌尖,将鲜血滴在诗稿上点燃,火焰化作浴血朱雀冲向玉珏残片。但邪修首领挥动染血的《道德经》残卷,吟诵出"道可鬼道,非常鬼道",黑风如同恶魔巨口,瞬间将朱雀吞噬。老人踉跄着扶住岩壁,指甲深深抠进丹崖,在石面上划出五道带血的沟壑,喘息着说:"就算化为这山间顽石,也要拦住你们!"说罢,他抹去嘴角血迹,握紧腰间短剑,浑浊的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他想起自己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努力,却始终未能如愿,如今面对这邪恶势力,他发誓就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守护这片山河。
李清照站在毒雾弥漫的山涧旁,发丝被熏得枯黄打结,衣袂布满被火焰灼烧的破洞,露出的肌肤上布满毒火燎伤的疤痕。她手持断笛的手微微颤抖,吹奏《渔家傲》时,笛声中夹杂着沙哑的嘶吼,那是对命运的抗争与对故土的眷恋。当魔化的《如梦令》从洞天深处传来:"常记鬼溪日暮,沉醉不知鬼路",她的思绪瞬间回到靖康之变后,流亡途中丢失金石文物的那个雨夜。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眼神陡然变得狠厉如刀。她咬破舌尖,将鲜血喷在笛孔上,鲜血顺着笛身蜿蜒而下,宛如一条红色丝带。吹奏出"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曲调时,笛音化作的赤凤羽翼扫过古茶树,竟将紫血燃成灰烬。然而,邪修们抛出的黑火符咒如雨点般落下,她灵巧地在毒雾中腾挪闪避,用断笛格挡飞来的符咒,笛身上不断溅起火星。发丝被毒火燎得卷曲,脸上也被火星灼伤,留下一道道焦痕,但她仍咬牙坚持:"我李清照半生坎坷,今日就算死,也要为这人间留一分清气!"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想起曾经与丈夫在金石书画中度过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国破家亡,这让她更加坚定了与邪恶抗争到底的决心。
秦观甩出星符时,指尖的皮肤被腐蚀得片片剥落,露出森白的指骨,鲜血顺着手臂流下,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的声音带着哭腔,那是对美好被玷污的痛心与无奈。星符化作的银河锁链缠住玉珏残片的刹那,黑袍人从补天石的裂缝中飘出,手中挥舞着被污染的《满庭芳》词幡:"山鬼抹雨,溪鬼翻浪,武夷鬼色难收"。秦观清秀的面容因痛苦而扭曲,冷汗浸透的衣衫紧贴在他瘦弱的身躯上,苍白的嘴唇被咬得发紫。他望着逐渐消散的星符光芒,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用朱砂刺的《鹊桥仙》全文,符文在皮肤下燃烧起来,如同炽热的岩浆在血管中流淌,烫得他浑身颤抖。他嘶声喊道:"人间真情岂容亵渎!就算魂飞魄散,也要护这情之一字!"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与爱人分别时的场景,那些深情的承诺,那些相思的泪水,此刻都成为他对抗邪恶的力量源泉。他深知,只有守护住这份真情,才能守护住人间的美好。
周邦彦折扇飞旋,扇面显现陆羽《茶经》:"精行俭德,其味甘香"。墨色茶雾弥漫开来,试图净化黑流,却被邪修们的魔火点燃,化作呛人的毒烟。毒烟呛得他剧烈咳嗽,鲜血从嘴角溢出,染红了扇面的字迹。他咳着血,扯开衣领露出用金线绣的《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词句在皮肤上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坚韧。当扇骨被黑火熔断,他竟徒手握住燃烧的扇面,手掌瞬间被火焰灼烧得焦黑,皮肉滋滋作响,一股皮肉烧焦的臭味弥漫开来。但他没有松手,将最后一丝力量注入词意:"文人之笔,亦可斩妖除魔!今日便让你们见识词章的力量!"他的心中充满了文人的骄傲与自豪,想起自己曾经在汴京的勾栏瓦舍中,用诗词倾倒众生,如今他要用这诗词的力量,斩尽这世间的邪恶。
姜夔甩出软鞭,鞭梢缠绕《疏影》词意,寒梅绽放的瞬间便被毒雾染成焦炭,花瓣飘落时发出细碎的脆响。他望着补天石上女娲雕像被腐蚀的面容,想起自己漂泊半生追寻的"清空"词境。那些孤独的夜晚,那些无人理解的诗词,此刻都涌上心头。他将软鞭狠狠刺入岩壁,整个人荡向玉珏残片,吟唱着《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衣袂被毒火点燃,火焰迅速蔓延,将他包裹在火海中,灼热的气浪让他睁不开眼。但他却似未察觉,眼神中只有对纯净词魂的执着,仿佛要在这熊熊烈火中,寻找生命的真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愿向邪恶低头,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词魂的纯净。
晏殊颤抖着翻开《珠玉词》,书页被毒雾腐蚀得脆如薄纸,每翻动一页都簌簌掉落碎屑,如同他破碎的记忆。诵念"一曲新词酒一杯"时,金色屏障在黑火中摇摇欲坠,如同他年迈的身躯在风雨中瑟瑟发抖。这位历经五朝的老臣突然撕开长袍,露出贴肉绣着的《周易》六十西卦,金线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光芒。布满老年斑的手掌按在补天石上,古稀之年的嗓音迸发出年轻时的激昂:"老夫半生沉浮,今日便要用这千年智慧,镇住尔等妖孽!"卦象光芒与众人的词意汇聚,在洞天中形成金色八卦阵。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想起自己在朝堂上经历的无数风雨,如今面对这邪恶势力,他要用自己一生的学识和经验,为守护世间正义贡献最后一份力量。
"以词为火,焚尽虚妄!"七人齐声怒吼,声浪震得天地都为之颤抖。辛弃疾的剑燃起北伐的烽火,剑影中浮现出当年战场的惨烈画面,战士们奋勇杀敌,马革裹尸;陆游的血书化作燎原的诗火,带着"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愿,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李清照的笛音凝成浴火的凤焰,燃烧着对故土的眷恋,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秦观的星符聚成永恒的情火,照亮被魔雾笼罩的秘境,让世间的真情永不熄灭;周邦彦的折扇化作不灭的文火,灼烧着每一丝邪恶,用文人的智慧驱散黑暗;姜夔的软鞭变作孤傲的寒火,冻结又焚化着魔障,坚守着自己的高洁与纯粹;晏殊的经文绽放出神圣的天火,与天地法则共鸣,彰显着古老智慧的力量。
七道火焰汇聚成开天辟地的词火,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冲向玉珏残片。补天石在高温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最终崩裂开来,露出镇压洞天的《武夷补天词谱》。当魔气消散,九曲溪重新恢复清澈,溪水潺潺流动,倒映着重新湛蓝的天空。然而,众人还未松口气,补天石的裂缝中滚出一枚刻满混沌符文的玉珏碎屑。与此同时,溪水中倒映出半阙《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字迹未干,"谙"字突然渗出黑血,化作"鬼谙丹崖秘,天火复燃时"。而在云雾深处,黑袍人举起玉珏碎屑,发出的笑声震落满山的毒叶,那笑声阴森恐怖,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降临......
(http://www.220book.com/book/26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