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商业革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商会积分制初见成效,市场秩序渐趋规范。然而,林远心中始终悬着一根弦。第十章的弹劾危机,第十一章的刺杀,以及第十五章的谣言风波,都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他所推行的改革,己经触及到朝中保守派大臣和藩王势力的根本利益。他们绝不会坐视一个异类崛起,从而威胁到他们固有的权力格局。林远敏锐地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他知道,仅仅依靠文治,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在权力的斗争中,军事力量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他必须未雨绸缪,为可能到来的政变做好军事准备。
扬州作为富庶之州,其州兵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训练懈怠,装备老旧,战力平平。林远决定从军事管理理念入手,对州内军队进行现代化训练。他首先召集了州兵的几位将领,其中包括原先对林远颇有微词,但经过瘟疫抗击后对其能力有所认可的州兵都尉王猛。
“诸位将士,扬州承平日久,兵备松弛,此乃国之大患!”林远站在点将台上,声音虽不怒自威,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果决,“自今日起,本官将亲自监督,对州兵进行脱胎换骨的训练!”
王猛抱拳道:“林州牧,我等州兵素来按部就班,不知林州牧有何高见?”他眼中仍带着一丝质疑,毕竟林远是文官出身,对军事知之甚少。
林远没有首接回答,而是指着一队正在操练的州兵,语气严厉:“看看你们的队列,松散无序!看看你们的演练,畏首畏尾!一支没有纪律、没有效率的军队,上了战场便是送死!本官要训练的,是令行禁止、配合默契的精锐之师!”
他首先从队列训练抓起,引入了正步、齐步、跑步等现代军队的基础科目。他亲自示范,要求士兵们步调一致,动作整齐划一。这在注重个人武艺的古代军队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引来士兵们的抱怨。但林远坚信,严明的纪律是军队战斗力的基础。
“队列训练,不仅仅是走得齐整,更是培养士兵的服从性和集体意识!”林远向王猛解释道,“在战场上,再勇猛的个人,也抵不过一支配合默契的军队。只有纪律严明,才能在混战中保持阵型,才能执行复杂的战术指令。”
除了队列,林远还着重训练士兵们的体能。他增加了长跑、负重越野、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训练科目,让士兵们每日汗流浃背,叫苦不迭。许多士兵不理解,认为这些训练与打仗无关。林远则耐心解释:“战场之上,体力不支便是任人宰割!只有体魄强健,才能持久作战,才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
在训练之余,林远还着手改造兵器。他找到扬州最好的铁匠,参照记忆中现代军刀、盾牌的设计理念,改良了州兵的制式刀剑和盾牌。例如,他提出将刀身略微加长,并在刀背开槽以减轻重量,提升劈砍效率;盾牌则设计成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度,并在内侧加装软垫以吸收冲击力。这些改良虽然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但却能在实战中提升士兵的作战效率和生存能力。
然而,林远深知,在古代战场,通讯是决定战机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鼓声、旗帜传令,容易受环境影响,且效率低下。他决定发明一种简易而高效的信号旗系统。
他召集了几名聪明的士兵,亲自教授他们如何制作和使用信号旗。他将不同的旗帜颜色、不同的挥舞方向和次数,对应不同的指令,例如:**“前进”、“后退”、“左右包抄”、“冲锋”、“撤退”、“求援”**等等。他还设计了复杂的旗语组合,以传递更详细的信息。
“这信号旗系统,犹如军队的脉络,可以迅速将命令传达至每一支队伍,甚至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也能做到精准指挥!”林远在训练场上,亲自挥舞着信号旗,向士兵们展示其效用,“未来,即使相隔数里,我们也能通过信号旗,实现无声的沟通,让敌人措手不及!”
起初,士兵们对这些“花哨”的训练和发明感到不解,甚至有些抵触。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他们逐渐看到了效果。体能的增强让他们在日常巡逻和操练中不再气喘吁吁,队列的严整让他们在面对挑衅时显得更加自信,而信号旗的运用,则让他们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王猛等将领也逐渐被林远的创新思维和务实态度所折服。他们发现,这位文弱的州牧,在军事方面竟有着惊人的天赋和远见。
当然,林远的军事筹备,也并非一帆风顺。训练所需的物资、兵器改造的资金,都给州牧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些保守派官员对此阴阳怪气,认为林远“不务正业”,“穷兵黩武”。他们暗中散布消息,声称林远意图“拥兵自重”,试图挑起女帝的疑心。
“林大人,京城有消息传来,御史台有人上书,说您在扬州训练强兵,耗费巨大,恐有不臣之心!”李铁带来京城最新的情报,语气带着担忧。
林远冷笑一声:“无妨。他们就是要借此机会,分化我和陛下的关系。只要我行得正,坐得端,陛下自会明察。”
他知道,这些谣言并非空穴来风。他与萧清漪在抗疫期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朝中就没有人忌惮他们。他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向萧清漪展示他的忠诚,并解释他军事改革的必要性。
林远将一份详细的军事改革计划书,以及一份关于州兵战力提升的报告,秘密呈报给萧清漪。他在报告中强调,军事改革是为了巩固国防,维护边境稳定,防范宵小作乱,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改革成果。他甚至暗示,朝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这些军事力量的提升,也是为了应对可能来自内部的挑战。
萧清漪收到报告后,并未立刻回复,但她却私下调阅了扬州州兵的日常训练情况,以及兵器改良的成果。当她看到州兵们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以及信号旗在演练中展现出的高效指挥能力时,她心中的疑虑便打消了大半。她知道,林远所言非虚,这并非单纯的“拥兵自重”,而是着眼于整个大胤朝的未来。
林远也清楚,仅仅依靠州兵的力量,远不足以应对可能来自京城甚至藩王的威胁。他的目标,是建立一支能够迅速反应、高效作战的现代化军队。而眼下,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那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做最后的准备。他站在点将台上,看着那些在烈日下挥洒汗水的士兵,心中充满了一种使命感。他不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更是为了保护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以及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改革成果。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