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 红白交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县令与女帝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胤王朝的京城,表面上歌舞升平,实则暗流涌动。自第八十三章李浩然遭受政治压制后,朝堂的权力天平似乎再度倾斜。曾经因“新政”而暂时受挫的张旭,这位以商业手腕著称的权臣,如同一头蛰伏己久的巨蟒,终于找到了卷土重来的契机。他深知,要真正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脉,唯有掌握其经济动脉。为此,他精心策划并力推一项宏伟而又充满争议的“铁路融资计划”。

这份计划的蓝图异常:修筑西通八达的铁路网,连接大胤的南北东西,彻底改变传统的漕运和陆路运输模式,极大地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声称能带来巨大的财政收益。然而,在其光鲜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张旭更为深远的野心。他巧妙地设计了融资模式,意图通过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尤其是海外列强的隐形投资,逐步将铁路这一未来国家的经济命脉,牢牢掌控在自己及其党羽的手中。一旦铁路网络建成并私有化运作,张旭集团将拥有无可匹敌的经济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大胤的国策。

朝堂之上,随着张旭的“铁路融资”计划被摆上议程,原本沉寂的气氛瞬间被打破。而就在此时,一道重磅消息再次引发了轩然大波——此前被暂时羁押的李浩然,突然被释放并官复原职。他的回归,无疑给原本倾向于张旭的权力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数。

李浩然,这位以军事改革和边疆稳固为核心执政理念的将领,甫一回到朝堂,便立刻对张旭的铁路计划提出了强烈质疑。他坚持认为,当前大胤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优先保障军费开支,巩固边防,发展军备,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边境局势和海外列强的虎视眈眈。他强调,没有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再繁荣的经济也只是空中楼阁。他主张将有限的国库资金,优先投入到军事现代化进程中,而非耗费巨资修建充满未知风险的铁路。

两位权臣的针锋相对,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大胤朝堂,彻底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支持张旭的,多是依附于商业利益的士绅、富商以及部分渴望经济变革的官员;而拥护李浩然的,则多是边疆将领、保守派文臣以及担忧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清流。双方在朝堂上唇枪舌剑,争论不休,每一次的廷议都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这种“红白冲突”(红色象征军事,白色象征商业)不仅消耗了朝廷大量的精力,更使得朝政效率低下,许多重要的国家事务因此停滞不前。

林远,作为皇帝萧清漪的近臣,以及大胤改革的关键推动者,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背后隐藏的诡异。他深知,张旭与李浩然虽然政见相左,但他们的激烈冲突,却似乎又超出了正常的权力斗争范畴,显得过于刻意和激烈。这种不寻常的对立,让林远心中警铃大作。

在朝堂的喧嚣与争执之下,林远并未随波逐流。他凭借其前世的经验与今生的洞察力,悄然展开了深入的调查。他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情报网络,包括自己培养的暗卫、潜伏在京城各处的眼线,甚至亲自深入民间,查访与张旭和李浩然有关的蛛丝马迹。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张旭与李浩然,这对在朝堂上势不两立的政敌,竟然在暗中彼此勾结! 他们的争斗并非单纯的政见不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双簧戏。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他们勾结的对象,赫然是那些对大胤虎视眈眈的海外列强。

张旭利用铁路融资计划,为列强在经济上渗透大胤打开方便之门,同时为他们提供获取大胤资源的机会。而李浩然则通过制造军费紧张、边境危机的假象,配合列强制造外部压力,使得大胤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军事防守上,从而为列强在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渗透创造条件。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各自的政治抱负,而是意图借大胤内部的激烈内斗,逐步削弱大胤的国力,使得国家陷入长期的动荡与衰弱,最终为列强全面掌控大胤创造有利条件。

这些证据的浮现,让林远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他发现,大胤的改革之路,在两位权臣的合谋之下,己经跌至了前所未有的山底。朝臣的分裂,权力的内耗,以及外部势力的渗透,使得原本充满希望的新政寸步难行,国家正面临着被内外敌人联手撕裂的风险。

林远深知,如果这个阴谋不被揭露,大胤将万劫不复。但他同时也明白,张旭和李浩然的地位举足轻重,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他需要一个完美的策略,既能揭露他们的真面目,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大胤的稳定。这需要权谋,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在如此严峻的局势下,林远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胤的实际掌权者——女帝萧清漪。他知道,只有得到了萧清漪的全力支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能胜利。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深夜,林远被紧急召入皇宫。当他走进御书房时,萧清漪正独自一人,身着一袭素色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疲惫与忧虑。她示意林远落座,随即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寂静的御花园,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柔弱:“远郎,”她没有称呼官职,而是用了一个亲昵的称谓,这让林远的心头一暖,“朝堂之上,张旭与李浩然的争斗愈演愈烈,其间诡谲之处,朕早己察觉。他们两人,实在令人费解。朕深感力不从心,不知何去何从。”

林远走到萧清漪身边,看着她眉宇间的愁绪,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县令与女帝传奇》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心中泛起一丝怜惜。他轻声低语,语气坚定而富有力量:“陛下,臣己查明,他们二人并非单纯的政见不合,而是暗中勾结,意图引狼入室,削弱我大胤国力。这背后,更有海外列强的影子。”

萧清漪闻言,身躯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愤怒,但很快便被深深的忧虑所取代。她转过身,目光紧紧地盯着林远,眼中充满了信任与依赖:“如此说来,他们竟是如此包藏祸心!远郎,大胤危矣!”

林远伸出手,轻轻握住萧清漪冰凉的指尖,感受着她掌心的微颤。他知道,此刻的萧清漪,不仅仅是大胤的皇帝,更是一个需要依靠和支持的女子。他轻声安慰道:“陛下不必忧虑。既然我们己洞察其阴谋,便能对症下药。臣己心中有数,将设下棋局**,引他们入瓮,让他们自食恶果。**”

萧清漪抬起头,目光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明亮。她看到了林远眼中那份深沉的智慧与坚不可摧的决心。她明白,在国家危难之际,林远是她唯一可以完全信赖的人。她不再犹豫,也没有丝毫帝王的矜持,在这一刻,她选择完全地依靠林远。

御花园,月光如洗。

萧清漪缓缓地向林远靠近,她的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有作为帝王的重压,有对林远深深的信任,更有作为女子对心爱之人的依赖与情愫。她轻轻地伸出手,环住了林远的腰,将头靠在他的胸膛。林远的怀抱温暖而坚定,让她疲惫的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藉。

林远也紧紧地相拥住萧清漪,他的手轻抚着她的发丝,感受着她微颤的肩头。他知道,这一刻的拥抱,不仅仅是作为臣子对君主的安慰,更是彼此灵魂深处的契合与依恋。在御花园的清冷月色下,他们的身影在微风中摇曳,仿佛融为一体。没有言语,只有心跳的共鸣,以及那份在乱世中生根发芽的深情。

在这一刻,所有的权力斗争、国家危机,仿佛都被这片刻的温柔所稀释。他们是君臣,更是患难与共的知己,是彼此心灵的港湾。那份隐藏在朝堂之下的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圆满无扰的释放。他们都知道,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而这份深情,将是他们共同面对一切挑战的力量源泉。萧清漪心中暗道:远郎,你我同心,何惧天下风云!

在与萧清漪达成共识并得到其全权支持后,林远开始了其精密而大胆的布局。他深知,要彻底揭露张旭和李浩然的阴谋,必须引蛇出洞,让他们露出马脚。

林远采取了“假意支持张旭”的策略。在朝堂上,他开始公开赞同张旭的铁路融资计划,甚至在某些关键细节上,表现出比张旭本人更积极的态度。他甚至暗示,可以通过调动部分军费来支持铁路建设,以此进一步诱使张旭暴露其与海外列强的深层联络。张旭见林远“倒戈”,以为自己的计划进展顺利,在与海外列强联系时变得更加大胆和频繁,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林远设下的陷阱。

与此同时,林远也巧妙地限制了李浩然的军权。他以“支援边疆稳定”为名,将李浩然手下的部分精锐部队调离京城,使其在京城的军事影响力被削弱。李浩然虽然有所察觉,但在林远“为了国家大局”的冠冕堂皇理由下,也无可奈何。这为林远后续的行动清除了障碍。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林远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朝。他手持确凿的证据,包括张旭与海外列强的秘密书信、李浩然在边境制造混乱的指令、以及两人之间往来的隐秘账目等,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逐一揭露了张旭和李浩然勾结海外列强、分裂朝臣、意图颠覆大胤的滔天罪行。

林远的证据链完整而无懈可击,每一项指控都掷地有声,让原本喧嚣的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张旭和李浩然面对如山铁证,脸色惨白,百口莫辩。在铁证面前,他们的一切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林远揭露真相后,萧清漪女帝随即下达雷霆指令——当场软禁张旭和李浩然,并立即派遣禁卫军查封其府邸,逮捕其党羽,彻底清除了大胤内部的毒瘤。这一系列果断的行动,让所有朝臣都感到震撼,也彻底平息了朝堂上的纷争。

随后,萧清漪陛下在朝堂上庄严宣布:“自今日起,大胤所有铁路建设,收归国有,由朝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一决议,彻底粉碎了张旭借铁路私有化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野心,也杜绝了海外列强通过铁路渗透大胤的渠道。铁路的国营,不仅保障了国家的战略利益,更使得铁路的建设与发展能够真正服务于大胤的百姓,而非少数权贵的私利。

萧清漪的这一英明决策,立刻获得了全国上下的热烈拥护。百姓们欢欣鼓舞,民心沸腾,他们看到了朝廷的英明,也感受到了国家对民生的关怀。民心归附,大胤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林远站在朝堂之上,望着跪拜请罪的文武百官,以及龙椅上那道坚定而威严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场艰苦卓绝的内部斗争,终于在他和萧清漪的共同努力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提笔在奏折上写下几个字,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场危机的平息,以及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内斗平息,铁路初动。

这意味着大胤摆脱了内部权臣的掣肘,改革之路终于可以再次启动,而铁路这一新兴的战略产业,也将在国家的主导下,为大胤的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场更为宏伟的帝国复兴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县令与女帝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