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星轨引擎与家园召唤
金字塔内部比想象中更广阔。沈星河跟着守护AI化作的光点前行,通道两侧的墙壁上,流淌着星环文明的发展史——从最初在能量森林中诞生,到构建和谐屏障,再到与暗影生物的最后一战,每一幅画面都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里是核心数据库。”光点停在一扇能量门前,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悬浮的无数数据水晶,“星轨引擎的设计图在最中央的蓝色水晶里,它能利用星系间的引力波作为动力,比你们现有的引擎快十倍。”
李博士戴上能量手套,小心翼翼地取下蓝色水晶。水晶入手冰凉,注入能量后,立刻投射出立体的引擎模型——无数精密的齿轮与能量导管咬合,核心处的星环石闪烁着幽光,正是驱动引力波的关键。
“太精妙了!”李博士惊叹道,“我们的工匠队需要三个月才能吃透图纸,但只要造出原型机,‘共鸣号’就能在一周内往返星环与家园!”
赵猛举着摄像机,镜头扫过周围的水晶:“这些都是宝贝啊!你看这个,好像是培育能量作物的方法,正好能改良蓝星的水稻!”
沈星河的目光却落在角落里一块暗淡的水晶上。水晶里没有复杂的图纸,只有一段模糊的影像——星环族人围坐在能量森林里,用枝叶吹奏着与《归乡谣》相似的旋律,画面的最后,是他们望着星空的温柔眼神。
“这是……”他拿起水晶,注入一丝能量。
影像突然清晰起来,一个星环族人的声音响起,带着对故土的眷恋:“无论走多远,别忘抬头看看星星,那里藏着回家的路。”
沈星河的心轻轻一颤。他想起蓝星的山涧、空中世界的云桥,想起星尘纪念园里正在生长的花苗。出来这么久,竟第一次生出如此强烈的归乡之情。
“该回去了。”他对众人说,“把星轨引擎的资料传回双界联盟,让工匠队着手建造。我们带着能量森林的种子,先返航。”
返航的路比来时快了许多。星环文明的“短距跳跃”技术让飞船避开了危险的陨石带,窗外的星空像流星般向后倒退。沈星河站在通讯台前,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消息——
“蓝星的能量水稻丰收了,亩产比预期高三成!”
“空中世界建成了第一座‘星环风格’能量塔,用的是星核石混合星环石的配方。”
“丫丫和林坤的小孙女在纪念园种下了能量森林的种子,己经冒出绿芽啦!”
每条消息后面都跟着照片:金黄的稻田里,蓝星农夫和空中世界的农技员并肩笑;能量塔的光芒与云桥交相辉映;两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蹲在幼苗前,小心翼翼地浇水,阳光洒在她们脸上,像镀了层金。
“你看这俩丫头,”赵猛凑过来看照片,笑着擦了擦眼角,“跟咱们当年一样,总觉得世界有花不完的力气。”
沈星河也笑了。他打开“文明图鉴”,发现新增加了一个“家园日志”板块,里面是两界居民每天上传的生活碎片:有人晒出刚出炉的能量面包,有人记录能量塔的建设进度,甚至有老人每天写一句对远方的祝福。
“系统提示说,‘家园日志’的能量能加速星轨引擎的建造。”李博士调出数据,“每个积极的记录都是一道微光,现在己经汇聚成能推动引擎运转的能量流了。”
沈星河突然明白,所谓的星轨引擎,从来不止是冰冷的机器。它的动力,一半来自星环的技术,一半来自家园的温度——那些琐碎的、鲜活的、充满希望的日常,才是文明最强大的燃料。
飞船穿过界膜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涌到了舷窗旁。蓝星的轮廓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空中岛屿的能量网络像一张发光的网,将家园温柔地包裹。能量桥的尽头,无数人影在晃动,像在迎接归来的亲人。
“他们来接我们了!”小丫头扒着舷窗,兴奋地大喊。
沈星河看着下方越来越近的家园,心中一片滚烫。他知道,星轨引擎带来的不仅是更快的速度,更是一份安心——无论走多远,都能循着家园的光芒,找到回来的路。
飞船平稳降落时,祖父和林坤带着两界的居民迎了上来。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紧紧的拥抱,拍着彼此的后背,眼眶都红了。
“星环的种子发了芽,”祖父笑着说,“你们带回的技术,也该让家园长出新的翅膀了。”
沈星河点头,望向能量塔的方向。那里,工匠队己经开始搭建星轨引擎的测试平台,星环石与星核石的光芒交织,像在谱写一首新的乐章。
当晚,“文明图鉴”的新页面标题是“归航”,页面中央,“共鸣号”的剪影与蓝星、空中岛屿的轮廓重叠,下方写着一行字:
“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归来是为了带着家园,走向更远的星海。”
夜风吹过,能量森林的幼苗在纪念园里轻轻摇晃,仿佛在回应着远方星环的光芒。沈星河知道,新的征程己在脚下,而这一次,他们的身后,是两个世界共同的重量与期望。
大周府府的麋妖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B6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