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全新征程

小说: 重生我在极寒苟活   作者:限时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我在极寒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2M4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我在极寒苟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末日倒计时第N-1天。

天还没亮透,新基地的鸡就开始打鸣了。不是那种圈养的家鸡,是去年从废墟里捡回来的几只野鸡,被张婶养在伙房后面,如今竟也学会了准时报晓。第一声鸡鸣刚落,整个基地就像被按了启动键,窸窸窣窣的响动从西面八方涌来——有人踩着露水去田埂巡查,有人扛着工具往工地走,连孩子们都背着用旧布缝的书包,叽叽喳喳地往临时教室跑。

东边的天际线泛着鱼肚白,把远处的山影勾勒出一道模糊的轮廓。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炊烟味,那是张婶的伙房在蒸新收的玉米馒头,甜香混着泥土的腥气,在晨风中漫得很远。基地的木栅栏上爬满了牵牛花,紫色的、粉色的,是孩子们前些天从野地里移栽的,此刻正对着初升的太阳慢慢舒展花瓣,像是在给这个清晨鼓掌。

周明远站在瞭望塔下,看着眼前这幅忙碌又鲜活的景象,手里攥着一张刚画好的基地扩建图。图上用炭笔圈出了新的住宅区、农具房,还有一片标注着“试验田”的区域,边缘被他反复涂改,墨迹晕开了一小片。他穿着件灰布褂子,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还沾着点昨晚调试灌溉装置时蹭的泥。

“周队,早啊!”一个扛着锄头的汉子从旁边经过,笑着打招呼。他是去年加入基地的幸存者,以前是个货车司机,现在跟着李大爷学种田,黝黑的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

“早,大刘。”周明远抬起头,挥了挥手,“田里的玉米该浇水了吧?”

“哎,正打算去呢!”大刘拍了拍锄头,“李大爷说这几天天旱,得趁着早上凉快多灌点。”他指了指东边的水渠,“您看那新修的渠,水流得顺溜,比以前省老鼻子劲了!”

周明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水渠是用石块和水泥砌的,蜿蜒着伸向田野,清澈的河水正顺着渠沟汩汩流淌,在晨光里闪着碎银似的光。那是上个月全体居民一起修的,连孩子们都提着小水桶帮忙运水泥,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周队!”秦烈的大嗓门从栅栏那边传来,他穿着件深蓝色的护卫队制服,肩上的徽章是用铁片敲的,虽然粗糙,却被他擦得锃亮。他手里牵着两条半大的狼狗,是从山林里救回来的幼崽,现在成了基地的巡逻犬,正吐着舌头往他身上蹭。

“怎么了?”周明远迎上去。

“西边的瞭望塔修好了,我带兄弟们去试试新望远镜!”秦烈指了指不远处的木塔,塔顶架着个用旧相机镜头改装的望远镜,是老王的杰作。“以后别说变异体了,就算有只兔子从西边山头跑过,咱们都能瞅得一清二楚!”

他身后跟着几个护卫队员,都是些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背着改装的步枪,腰里别着匕首,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其中一个叫小石头的,以前是个学生,现在枪打得比谁都准,见了周明远,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周队放心,保证看好咱们的家!”

“注意轮换,别太累着。”周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他们脚上的军靴上——那是用缴获的物资改的,虽然有些磨损,但都擦得干干净净。

“知道啦!”秦烈咧嘴一笑,吹了声口哨,带着队伍和狼狗往瞭望塔走去,军靴踩在石板路上,发出整齐的“嗒嗒”声。

阳光渐渐升高,把基地照得暖洋洋的。周明远沿着主路往前走,路边的空地上己经搭起了几间新的木屋,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墙壁上糊着混了麦秸的泥巴,看着结实又暖和。几个妇女正坐在屋前的石头上纳鞋底,手里的针线飞快地穿梭,嘴里还聊着家常。

“周队来了!”一个扎着蓝头巾的妇女抬起头,笑着招呼。她是基地的缝补组组长,以前在服装厂上班,现在带着十几个妇女给大家做衣服、补鞋子。

“王大姐,忙着呢?”周明远停下脚步,看着她们脚边堆着的布料,有军绿色的帆布,有花格子的旧被面,还有些是从废墟里捡来的窗帘,被洗得干干净净。

“哎,这不是天冷了吗,给护卫队的小伙子们赶几双厚棉鞋。”王大姐举着手里的鞋底,“你看这纳的千层底,结实着呢,穿两年都坏不了!”

旁边一个年轻媳妇笑着说:“周队,您也该做双新鞋了,上次见您的鞋后跟都磨透了。”

周明远摸了摸自己的鞋,确实有点松,是该换了。“行啊,等你们有空了再说。”他笑着应下,心里暖烘烘的。

往前走不远,就是基地的临时工厂。说是工厂,其实就是几间大仓库改造的,里面堆满了各种零件、工具,还有几台从废墟里拖回来的旧机器,被老王和他的徒弟们拆得七零八落,又重新组装起来。此刻里面正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夹杂着老王的大嗓门。

“你小子,这齿轮得往左边挪半寸,不然咬合不上!”

“知道了师傅,您都念叨八遍了!”

“八遍怎么了?错一点机器就转不动,到时候误了给田里脱粒,你担待得起?”

周明远推开门,一股机油味混着铁屑的味道扑面而来。老王正蹲在一台机器前,手里拿着扳手,额头上渗着汗珠,花白的头发被汗水粘在额头上。他的徒弟小郑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个游标卡尺,正小心翼翼地测量着零件尺寸。墙角的火炉上烧着水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老王,进度怎么样?”周明远走过去。

老王抬头见是他,放下扳手抹了把汗:“周队来啦!差不多了,这脱粒机再有两天就能试机,到时候收玉米就不用全靠手剥了。”他指了指机器上的齿轮,“你看这传动装置,我给改了改,省力不少,一个人就能操作。”

小郑也抬起头,脸上沾着油污,眼睛却亮得很:“周队,我们还打算给它装个小马达,用太阳能板供电,连人力都省了!”

“好小子,有想法!”周明远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需要什么材料尽管说,后勤那边全力支持。”

“哎!”小郑高兴地应着,又低下头忙活起来,手里的工具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从工厂出来,往东走就是基地的农田。大片的玉米己经结了棒,绿油油的叶子在风里沙沙作响,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几台新做的犁耙靠在田埂边,木头把手被磨得光滑,铁犁头闪着寒光。李大爷正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个放大镜,仔细看着一株玉米的叶子,眉头微微皱着。

“李大爷,看什么呢?”周明远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叶子上有些小小的黄斑点。

李大爷抬起头,叹了口气:“有点生蚜虫了,不大要紧,就是得赶紧喷点药。”他指了指旁边的药桶,“我让大刘他们兑了点草木灰水,纯天然的,不影响玉米生长。”

“还是您细心。”周明远说。他知道李大爷为了这些庄稼,几乎天天泡在田里,早上天不亮就来,晚上月亮出来了才回去,比照顾自己的孙子还上心。

“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李大爷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今年收成好了,冬天就能多存点粮,开春还能多种点麦子、蔬菜,说不定明年就能自给自足了。”他望着这片田地,眼神里满是憧憬。

田埂上,几个孩子正跟着林小鹿学认字。他们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嘴里大声念着:“人、口、手、田……”林小鹿穿着件浅蓝色的布裙,裙摆上沾了点泥土,正弯着腰教一个小姑娘写字,阳光照在她的侧脸上,柔和得像幅画。

“小鹿老师,这个‘家’字怎么写?”一个小男孩举着树枝问。

林小鹿握着他的手,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你看,上面是宝盖头,像咱们住的房子,下面是‘豕’,就是猪,以前家里养着猪,才算一个家……”她顿了顿,笑着说,“现在咱们基地就是一个大家,有房子住,有饭吃,还有这么多亲人。”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埋头写了起来,嘴里念叨着:“家,我们的家……”

周明远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没去打扰他们。他想起刚到这里的时候,孩子们都怯生生的,眼神里满是恐惧,别说写字了,见了人都躲。现在他们敢笑、敢闹,敢大声念书,这大概就是重建的意义吧——不止是盖房子、种庄稼,更是把人心重新焐热。

走到基地中心的广场,这里比以前热闹多了。张婶的伙房前排着队,居民们拿着碗筷,说说笑笑地等着领早饭。蒸笼掀开时冒出的白汽,把张婶的脸罩得朦朦胧胧,只听见她的大嗓门:“慢点慢点,都有份!今天的玉米馒头管够,还有红薯稀饭!”

唐雨晴带着几个医护人员正在给老人检查身体。她们把一张桌子摆在树荫下,上面放着血压计、听诊器,还有几包药。张大妈正坐在椅子上,挽着袖子让唐雨晴量血压,嘴里还絮絮叨叨地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麻烦你们跑一趟……”

“张大妈,不麻烦。”唐雨晴一边给她缠袖带,一边笑着说,“您血压有点高,记得少吃点盐,我给您开了点降压药,每天吃一片,过几天我再来看您。”她的白大褂洗得有些发白,但熨得平平整整,胸前的口袋里插着支钢笔,是以前医院的同事送的,她一首带在身上。

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凑过来:“唐医生,我家小宝这几天总咳嗽,您给看看?”

“哎,来让我看看。”唐雨晴接过孩子,轻轻摸了摸他的额头,又听了听胸口,“没事,就是有点着凉,多喝点热水,我给你拿点小儿止咳糖浆,按说明喝就行。”

广场的角落里,几个老人正围着一盘象棋,楚河汉界两边摆得整整齐齐,棋子是用木头刻的,上面的字被磨得有些模糊。“跳马!”“将军!”“哎,你这步不算,刚才没说走这儿!”争执声、笑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很。

周明远走到广场边缘的公告栏前,那里贴着几张纸,一张是基地的作息时间表,一张是物资分配清单,还有一张是新贴的招募通知,上面写着:“招募有建筑经验者,参与新住宅区建设,每日补助两个玉米馒头……”字迹是唐雨晴写的,娟秀又工整。

“周队!”有人喊他。

周明远回头,看见林小鹿带着几个孩子走过来,孩子们手里拿着些野花,红的、黄的,用草绳捆着。“周队,这是我们给您采的花,好看吗?”领头的小女孩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好看,太好看了。”周明远蹲下身,接过花束,花香混着青草的气息,格外清新。“谢谢你们。”

“小鹿老师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男孩抢着说,“是我们摆脱循环的第一天,以后每天都是新的!”

林小鹿笑着说:“孩子们说想给基地起个新名字,叫‘启明’,说希望这里永远有光。”

“启明基地。”周明远在心里默念着,觉得这个名字真好。他抬头看向天空,太阳己经升得很高了,湛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像棉花糖一样。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几只鸟雀排着队从头顶飞过,叽叽喳喳地像是在唱歌。

他站起身,举目望去,整个基地都沐浴在阳光里——新盖的木屋冒着炊烟,田里的庄稼随风摇摆,工厂里传出机器的轰鸣,孩子们的笑声像银铃一样……这一切都不是幻觉,是他们用双手一点点重建起来的,是真真切切的希望。

秦烈带着护卫队从瞭望塔上下来,远远地朝他挥手,脸上带着灿烂的笑。老王和小郑推着刚修好的脱粒机,在广场上试转,引得一群人围着看,时不时爆发出喝彩声。李大爷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跟大刘说着什么,两人都笑得咧开了嘴。

周明远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满是阳光和生活的味道。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说不定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挑战,但他一点都不怕。因为他不是一个人,身边有这么多并肩作战的伙伴,有这么多热爱生活的人。

他握紧手里的扩建图,转身往工地走去。脚步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每一步都很踏实。远处的天际线上,阳光正越发明媚,照亮了眼前的路,也照亮了人类文明在废墟上重新绽放的,崭新的纪元。

这不是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2M4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我在极寒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2M4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