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席第三天。
天刚蒙蒙亮,王朔就起床了。
他看了眼手机上显示的时间,凌晨五点半,不由得叹了口气。
今天是彭飞大喜的日子,流水席的最后一天,也是最要紧的一天。
按照村里的老规矩,婚宴的正席都摆在自家院子,款待西方来客。
这顿饭,才真正关系到彭家在十里八乡的脸面。
做完这顿饭,婚宴结束,他也就解脱了。
系统奖励,也就能拿到手了。
想到这,他还有点小激动。
他得早些去彭飞家,将宴席要用到的菜都收拾好。
虽然提前一天晚上彭飞家里的婶子们置办了不少,但有些食材得当天收拾才能保证新鲜度。
彭飞那小子,天不亮就领着一帮兄弟去迎新娘子了,后厨这一摊子,全指望他、刘小胖跟周小猴三个人。
三天流水席,听着简单,干起来才知道里头的辛苦。
院门虚掩着。
王朔推开门,走了进去。
跟前两天比,院子里的布置大变样。
正中央,搭起了一个红彤彤的礼台,上面铺着红地毯,背景板上是龙凤呈祥的大图案,旁边还摆着音响设备。
他那几口大锅,还有案板、食材什么的,都被挪到了院子后头靠墙根的一片空地上。
地方倒是宽敞了不少,就是离热闹远了点。
也好,清净。
院子里己经有几个人影在晃动,是彭飞家的几个长辈亲戚,正忙着挂灯笼,贴喜字。
大红的灯笼一串串,映得人脸都红扑扑的。
“王师傅来啦!”一个眼尖的大娘瞧见他,嗓门洪亮地打招呼。
“哎,刘婶儿早。”王朔应了一声。
“可算把你盼来了,就等你这主心骨呢。”刘婶放下手里的活计,几步凑过来。
“飞子他们呢?去接亲了?”王朔问。
“天没亮就出发咧!”刘婶指了指东边,“那小子,娶媳妇倒是积极。”
周围几个婶子大娘都笑了起来。
“王师傅,今天可就全看你的了。”另一个穿着花布衫的大娘说,“这最后一顿,是正日子,最要紧不过。”
“是啊,昨儿那些没吃过瘾的,还有今天新来的宾客,都憋着劲儿等着尝您的手艺呢。”
王朔点点头,没多说场面话。
他走到后院自己的“阵地”,围裙一系,袖子一挽,开始检查家伙事儿。
锅碗瓢盆,刀具砧板,都擦拭得干干净净。
食材也分门别类码放整齐,蔬菜水灵,肉类新鲜。
刘小胖和周小猴两个学徒也早到了,正蹲在一旁小声说着话,见王朔过来,赶忙站起身。
“朔哥!”两人齐声喊道。
“嗯。”王朔扫了一眼堆积如山的食材,“今天活儿重,都打起精神来。”
“朔哥您放心,保证不拖后腿!”刘小胖拍着胸脯。
周小猴也重重点头。
经历了这两天,他们对王朔早己心服口服言听计从,要不是亲师傅还在医院躺着,他们恨不得原地拜王朔为师,争取当他个入门大弟子。
“行,那咱们先从凉菜开始。”
王朔可不知道他们的心理活动,拍了拍手,就开始安排,“刘婶儿,还有几位大娘,麻烦你们帮忙把这些黄瓜、粉皮洗一下。”
“好嘞!”几个大娘手脚麻利地动了起来。
“小胖,你把这些松花蛋剥了,小心点,别弄破了。剥好之后切瓣,记得用浸过热水的刀,或者刀上抹点油,切出来才漂亮。”王朔指点道。
“明白!”刘小胖领了任务,找了个小板凳坐下,开始认真对付那些滑溜溜的松花蛋。
“小猴,猪耳朵昨天己经卤好了,你负责切片,薄厚要均匀。”
周小猴应了一声,拿起卤好的猪耳朵,刀法稳健,一片片猪耳片便码放整齐。
王朔自己则开始调配五香变蛋的料汁,酱油、醋、香油、蒜末,还有一点点白糖提鲜,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又看了看炸花生米,昨天炸好的,今天得复炸一遍才酥脆。
“刘婶,这花生米等会儿用温油再过一遍,炸到颜色深一点就捞出来,别炸糊了。”
“哎,我在农村做大席,冰冰连夜来蹭饭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在农村做大席,冰冰连夜来蹭饭最新章节随便看!知道了王师傅。”
至于那道豫西常见的黄瓜变蛋,就是把黄瓜拍散,和切好的松花蛋拌在一起,淋上蒜蓉辣油,简单爽口。
凉拌粉皮的重点则在于芥末的用量,不能太冲,也不能没味儿。
王朔亲自调了芥末糊,用温水澥开,盖上盖子稍微焖一会儿,那股子特殊的辛辣味就出来了。
最费事的还是卤水拼盘。
锅里是早就熬好的老卤,颜色红亮,香气扑鼻。
昨天己经卤进去一部分牛肉、豆干、海带结。
王朔捞出卤好的食材,一一改刀,然后精心摆盘,红的牛肉,褐的豆干,墨绿的海带,再配上几朵焯过水的西兰花点缀,淋上一点卤汁,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一时间,后院这片小天地里,切菜声、谈笑声、食材下锅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
几个帮忙的大娘一边干活,一边偷偷观察王朔。
“你们瞅瞅王师傅这派头,真不赖。”
“可不是咋的,有条不紊,啥事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咱村里以前办席,后厨那叫一个乱,跟打仗似的。”
“还是年轻人脑子活泛。”
凉菜一道道准备妥当,用大托盘装着先放到一边。
“行,凉菜搞定。接下来是硬菜的准备工作。”王朔擦了擦手。
他指着一大盆猪五花肉:“小胖,这些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条,等会儿做酥肉用。”
“好嘞朔哥!”
王朔又对周小猴说:“鲤鱼都处理干净了,你在鱼身两侧打上花刀,深浅要一致,这样炸出来才好看,也容易入味。”
周小猴拿起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鱼还在他手里甩着尾巴。他一手按住鱼头,另一只手持刀,稳稳地在鱼身上划出均匀的斜刀。
王朔看着他下刀,提醒一句:“刀口稍微斜一点,炸出来形状更好。”
周小猴点点头,调整了角度。
几位大娘则开始处理鸡块,剁成大小合适的块状,准备做大盘鸡或者黄焖鸡。
王朔自己则开始准备做丸子的肉馅。
猪前腿肉,肥三瘦七,他先用刀背将肉砸松,然后细细剁成肉糜。
这手工剁出来的肉馅,比起机器绞的,口感上要强太多。
“王师傅,这肉馅里头都放啥料啊?”一个大娘好奇地问。
“葱姜水是必须的,去腥增香。再来点盐、胡椒粉、少许酱油调色,关键是得打进一个鸡蛋,再加点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上劲,这样做出来的丸子才嫩滑Q弹。”王朔一边说,一边操作。
他手臂稳定有力,肉馅在他手下很快就变得粘稠起胶。
“哎哟,这法子好,我以前做丸子老是散。”大娘恍然大悟。
最金贵的食材要数海参了。
彭飞特意托人买来的干海参,王朔提前几天就开始泡发。
此刻泡发好的海参个头,乌黑油亮。
他小心翼翼地清洗着海参内部,去除沙嘴和杂质。
“这玩意儿可娇贵,做不好就糟蹋了。”王朔对旁边看着的刘小胖和周小猴说,“火候,调味,一样都不能马虎。”
两人听得连连点头。
整个后厨区域,在王朔的调度下,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
切肉的切肉,杀鱼的杀鱼,洗菜的洗菜,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那“高效多线操作模块”虽然是初级,但对付这种场面,己经绰绰有余。
王朔脑子里清晰地规划着每一道菜的准备顺序和时间节点,哪个先弄,哪个后弄,哪个需要提前腌制,哪个可以临场发挥。
他时不时地在各个“工位”之间巡视一圈,看看进度,指点一二。
“小胖,酥肉条裹淀粉的时候,先拍干肉条表面的水分,这样粉才挂得住,炸出来才酥脆。”
“刘大娘,这鸡块稍微腌制一下,加点料酒和姜片。”
“小猴,鱼打好花刀之后,用葱姜水和盐里外都抹一遍,去腥。”
时间一点点过去,各种食材堆成了小山。
猪肉、鸡肉、鱼肉,还有各种蔬菜瓜果。
后院的空气中,渐渐开始弥漫起各种食材混合的香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2PL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