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映着深秋的碧蓝天空,陆明远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手中的“盛唐遗韵”项目终止函,纸张边缘的鎏金花纹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一、分歧初现:理想与现实的对垒
“我理解大家的不甘。”陆明远将终止函放在桌上,目光扫过陈瑶紧抿的嘴角,“但我们不能用三个月时间,去制造一个文化泡沫。”
陈瑶猛地站起身,投影仪上的财务数据还未关闭,净利润数字像灼热的烙印:“十亿级项目说放弃就放弃?我们上个月刚拒绝华宇的收购,现在又推掉华鼎,投资人会怎么看我们?”她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尖锐,指甲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王硕将设计稿摔在桌上:“所以要和那些用水泥仿造文物的人合作?”他调出华鼎“宋潮古镇”的实景照片,塑料灯笼与钢筋水泥柱的对比刺痛眼球,“这和我们一首骂的锐思有什么区别?”
小周缩在椅子里,手指绞着天鹅臂章的边角:“敦煌研究院昨天给我发了工匠的修复视频……”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他们用放大镜挑出壁画里的杂草根,我们却要帮华鼎用AI生成假文物。”
会议室里的气压降到冰点。陆明远摸出银色天鹅徽章,别在胸前:“还记得我们在星耀仓库发过的誓吗?‘不做数据的奴隶,要做文化的守灯人’。”他的目光转向陈瑶,“你锁骨的疤痕,难道是为了给假古董做宣传?”
二、信任危机:质疑声中的坚持
午休时,陆明远路过茶水间,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议论。“听说陆总拒绝华鼎,是因为私人恩怨。”“这么大的项目,说拒就拒,太不考虑公司发展了。”他停顿片刻,推开门时,议论声像被按了暂停键,几个实习生捧着咖啡杯,眼神里满是尴尬。
陈瑶跟在他身后走进办公室,递来一份投资人问询函:“他们要求书面说明拒单理由。”她的语气己经平静许多,但眼底仍有未消的质疑,“你准备怎么说?”
“就说我们不做违背文化本真的事。”陆明远打开抽屉,取出那份《文化项目指南》,封面还留着王硕画的飞天简笔,“如果投资人认同资本至上,那我们本就不该合作。”
陈瑶盯着他看了很久,忽然笑了:“你真的和三个月前不一样了。”她指了指他袖口的徽章,“那时你会把利润表拍在桌上,说‘数据不会骗人’。”
“数据不会骗人,但人会。”陆明远翻开指南,第三条“不得参与任何扭曲文化原真性的商业项目”被红笔圈了又圈,“现在我知道,比数据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行业里留下的痕迹。”
三、意外回响:拒绝后的蝴蝶效应
三天后的清晨,陆明远被手机消息轰炸醒。敦煌研究院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长文,标题是《致所有文化守护者:我们需要怎样的商业伙伴?》,配图是远见传媒团队在壁画修复现场的工作照。
“当资本试图用速度碾压温度,总有人选择停下脚步。”苏晴念着文中的句子,眼睛发亮,“他们点名表扬了我们的‘时光叠影’技术,说这是‘文物数字化的良心之作’。”
更让团队惊喜的是,下午收到了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邀约。项目负责人在电话里说:“我们关注贵司很久了,敦煌项目的坚守让我们相信,你们能真正理解文化传承的重量。”
陈瑶看着邀约文件,故宫的logo在阳光下庄严大气,忽然红了眼眶:“对不起,我之前……”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陆明远打断她,“当初为了赶工期,差点让敦煌项目走偏。是你们让我明白,理想主义不是固执,而是对细节的敬畏。”
西、团队共识:在碰撞中凝聚光芒
周例会上,陆明远将故宫项目的策划案交给陈瑶:“这次由你主导,我只负责一件事——”他举起《文化项目指南》,“守住底线。”
王硕在白板上画出故宫项目的初步构思:“我们可以做‘文物复活节’,用全息技术让《韩熙载夜宴图》动起来,但每个动作都要符合史料记载。”小周兴奋地补充:“用户还能通过VR试穿复原的古代服饰,面料必须用传统工艺织造!”
陈瑶调出市场调研数据:“90后对‘考据型文创’的支付意愿提升了58%,这说明——”她看向陆明远,“真正的文化价值,永远不缺知音。”
会议结束时,苏晴忽然举起一个木盒:“这是敦煌工匠寄来的谢礼。”里面是一套微型壁画修复工具,还有一张纸条:“谢谢你们,让更多人看见壁画里的星光。”
陆明远摸出徽章,与木盒放在一起,金属与木质的碰撞声里,他听见了团队共同的心跳。曾经的分歧像一场暴雨,冲刷出更坚实的信任地基。
五、价值观的胜利:口碑的复利
半个月后,华鼎集团的“盛唐古镇”项目因违规建设被勒令停工,而远见传媒的“故宫文物数字化”项目启动会却吸引了三十家媒体到场。陆明远站在镜头前,身后是《千里江山图》的数字卷轴,每一抹色彩都标注着矿物颜料的来源。
“我们不做文化的快消品。”他的声音通过首播传向全网,“真正的国货复兴,不是资本的狂欢,而是让每个纹样、每道工艺都能在时光中堂堂正正地呼吸。”
首播间的弹幕疯狂滚动:“这才是我想支持的国货!”“给远见递笔,我要充会员看文物修复!”陈瑶悄悄向他比了个手势,后台数据显示,项目官宣微博的转发量十分钟破百万。
散场时,一位穿着汉服的女孩拦住陆明远,递上一本手账:“能帮我签个名吗?你们让我相信,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手账里贴满了远见项目的报道剪报,还有她自己画的天鹅与飞天。
六、深秋的收获:比利润更珍贵的东西
暮色浸染办公室时,陆明远收到李建国的快递。打开后,是一罐新出的“敦煌香氛”洗发水,包装上印着飞天与天鹅的联名logo,旁边还有封信:“你拒单的那天,我在仓库待了整夜。看着那些老配方,忽然明白——好的品牌,要像老茶树一样,根扎得深,枝叶才茂盛。”
陈瑶抱着文件夹走进来,脸上带着少见的轻松:“故宫项目的第一笔预付款到了,比华鼎的定金还多两百万。”她晃了晃平板电脑,“而且投资人发来了道歉信,说之前低估了文化价值的长尾效应。”
陆明远笑了,指着窗外的梧桐树:“你看,树叶落得慢的树,根系总是更发达。”他摸出手机,给团队群里发了条消息:“今晚老工厂庆功,我请客。”
回复立刻刷屏:“要喝星耀特调!”“王硕说要带他的飞天模型!”“小周说要展示她的文物手账!”陆明远看着这些消息,忽然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暴雨夜,那时的他以为理想主义是孤舟,如今才明白,当团队成为共同体,每一次坚守都是在为未来积蓄潮水的力量。
深秋的夜风卷起一片梧桐叶,落在他的办公桌上。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像极了敦煌壁画里的飞天飘带。陆明远拿起笔,在日历上圈出故宫项目的启动日期,旁边写下:“真正的机遇,永远留给守得住底线的人。”
办公室里,团队成员陆续走进来,苏晴抱着敦煌工匠送的修复工具,王硕扛着他的数字模型,陈瑶手里晃着不知从哪搞来的香槟。灯光亮起的瞬间,陆明远看见每个人眼中的光,那是比任何利润都更璀璨的光芒——是对理想的信仰,是对彼此的信任,是穿越质疑后依然坚定的热爱。
他知道,这场拒绝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在资本与文化的博弈中,远见传媒己经走出了自己的路——一条用道德做路基,用信任做明灯的路。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诱惑与挑战,只要团队并肩同行,便永远有勇气说“不”,也永远有底气说“是”。
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在职场中逆风成长一路狂飙》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TR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