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言归正传(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印象底色:许亦斌文艺活动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3RQF/ 章节无错乱精修!
 

续弦弹,弓弯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下民生大事。说长道短是非事,笔耕不辍有文章。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可是我自已一个人也是在此时此刻将近三十岁了!仍还是只顾自已的任性随心所欲在外玩耍,享受着恋爱季节,分享着生在新中国七十年代初,自已这一代人有幸不用再忍饥挨饿,无忧无虑还有一些谈情说爱的美好生活……“看起来得和女友商量一下谈婚论嫁成家立业结婚的事了!父母他们的能力毕竟还是有限,就像咱家这种情况从那夜空中流星一般昙花一现一样的富庶到如今的回归平淡平庸。基础本来就是薄弱,却又没有什么优势互补的背景。一切都是自谋职业生存争取发展,一切努力只有靠自已去努力去探索……”我想,现在的绳儿妈妈她仍还不忍心就这么把自已家里的担负放下来!

这究竟是她老人家自已一个人挑担子挑惯了,还是一直舍不得或者是放心不下?一旦放下自已也就失落了?也许她老人家自已一个人还没有意识到,正是她的不忍心却在无意中溺爱了我的能力发展,也就使我失去了自已一个人独立锻炼生存的机会……爱无罪,溺爱却使人疏忽了其中存在的隐患,并伤害了自已一个人和自已身边或近或远关系的人。一旦自已的老人撒手撇下自已的家人向往那传说中的归属,那剩下来的只有自已。没有老人的日子自已一个人又该怎么过?

如果我自已一个人也能早些成家立业,那么总算也是可以帮助绳儿妈妈她老人家减轻一些疑似猜想体会和重担。我刚意识到自已一个人长大了!今后的路虽然还有些迷茫,摸着石头过河……我还是选择了自已的决定!

“对!明天,哦?不,等过一会儿就去女友家!先约女友出来说出自已一个人的想法,以实际行动告别以前的任性不负责任地暧昧而又空白地青春……”

家影族谱·青春的最后祭奠(五)

那一年,我的爷爷的爷爷也就是先祖的有位高祖爷爷。他老人家在当时因不满自已家里的老人对自已的包办婚姻。于是就自已一个人怄气跑到村外西南洼有个叫“南窑”那边的干河坝崖坝顶上躺了三天三夜。

那里因长年烧制青砖,烧砖就有窑。地理位置因位于村西南数里也就叫“南窑或者是西南洼(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队长安排社员干活的时候和记工总有‘南窑’、‘泉子崖’、‘猴子’、‘东坡’、‘媳妇儿道’、‘顶杆子’等地名。谁谁去哪里哪块儿地干活,以地名标识区别不同分工有目的有针对性按照计划要求把自已的活儿干好)”。

他老人家自已一个人在那里待得腻歪了,就又去了平度北乡土山那边的海边贩盐。听有些老人讲:我家的祖上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发家致富的,又听说还是一位“二奶奶”给把这家里撑起来的起到了一个贤内助和一个“老板娘”的角色。

无巧不成书的是,这个家的败落也是她老人家的一个后代其中之一的有位“二奶奶”。她纵容自已的男人抽烟,一不小心他就染上了大烟瘾……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

另据有些老人和我的母亲绳儿妈妈说,我家的祖上也曾酿造过“忌讳(醋)”。于是我也就开始在意起“盐打哪咸,醋打哪酸”会不会就是因为从这里给引起的?说给绳儿妈妈听,她老人家反复嘱咐我:可别揽孙,没事找事儿招惹是非……是那样的小心翼翼!人活得是实在,吃饭看家当。这人啊,该着吃哪碗饭都是命啊!都是有数的!她老人家还用一种不安关注地目光盯着我!以后她老人家还指望着给养老送终哩!

后来,我又听说这位高祖爷爷的胳膊毕竟拧不过这家里的大腿,还是不得不娶了家里给订下的这门亲儿高祖奶奶。当然家里的大人们彼此也没拗过倔强得自已的这孩子,反正就要儿孙自有儿孙福子孙满堂了!总算是说服了他自已一个人的任性,也就先随他一个人出去闯荡了!

年轻人自已一个人出去锻炼锻炼也有好处,背地里却偷偷摸摸地跟自已的家人说:这孩子三岁能看到老,看他面相就带着有福的模样!最近可是瘦多了……等过了一阵儿看见了!就又冲着这年轻人大声吆喝:可别出去混得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丈母娘见了也要踹三踹!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用心良苦。

家里的老人的这番苦心,我的这位高祖爷他在那当时年少轻狂却并不一定就能理解或者是接受了多少!难得的是这一次他并没有犟嘴,只是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属于他自已的厢屋里间的炕上躺着看书去了!

这样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磨磨蹭蹭起起伏伏跌宕起伏,这些日子他自已一个人不再出去了!只顾着自已一个人躺着在那炕上看着书,等这位老太爷透过木头窗棂格子看见了又气得花白胡子撅得老高!一下子就拎起笤帚疙瘩也要过去上炕!

那段日子我的这位高祖奶奶回去了自已的娘家还没回来,也就给他们这父子之间的纠结闪了空!于是,就卯着劲儿攒了一堆儿的怨恨教训起自已的这不安分的孩子来!平常的时候,还有自已的儿媳妇儿在这跟前就是心里憋屈也抹不下脸来!谁知道他的媳妇儿没在这跟前,他自已一个人更加肆无忌惮了!这会儿可不能轻饶了他……老太爷他自已也是教训起来没头没脸,要不就是习惯一个人抽出扎腰带来、要不就是提溜着笤帚疙瘩!从来不用手,用手打自已还手痛……

太奶奶看见太爷爷着急上了火,自已也是心里一急“哎呀”蹬着小脚窜了进来:让恁这爷俩儿抬杠顶牛儿,成天价打唧唧!俺快点儿死了算了!也好倒腾出地场来让恁俩儿闹腾个够!那缠裹着的小脚儿杵得地面直响,总算是勉强平息了这场内部肢体不协调的冲突!

挨了打的高祖爷爷他自已一个人心里有数:好汉不吃眼前亏!那几天有些老实了,这个时候他自已一个人正闷坐在炕头上支着下巴托着腮盯着自已父亲的背影心里纳闷:人家都有爹,都瞅着自已的爹望眼害怕!咱怎么就一点儿也不怕呢?他自已一个人也想着学好,最起码还能在这邻身百家跟前有个面子。与此同时他自已却看不惯父亲的唠唠叨叨,这一点儿简直比那自已的娘还要婆婆妈妈……

他自已一个人也是 ,一时心烦了也就把自已那宝贵地日积月累积攒多了的也想学好的念头给撵跑了!现在他老人家的这种言行就是叛逆,一时侥幸心理。想想这个时候的言谈举止确实有点儿讨厌……只不过自已一个人在当时还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一天等自已也是当上了父亲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已的过往不懂事儿……

就在太爷爷太奶奶的双重管教下,有那么一段日子索性就不务正业起来。太爷爷他自已一个人也是想不开:管教这孩子这么费劲儿怎么也赚不出好儿来?管他也管不好,说他也说不听……在他的身上可是没少下功夫!

高祖爷爷的任性,太爷爷的自相矛盾。结果是父子爷们儿之间的关系弄得越闹越僵!后来,这位爷爷他老人家自已一个人也是渐渐懂得:自已也有好的时候!也有想要学好的时候却被自已的父亲给束缚压抑,却在和自已父亲的“抬杠顶牛儿”的时候让不务正业给占了便宜还卖乖!这位太奶奶的因病早逝,这才让他自已一个人意识到没娘的孩子真可怜……他自已一个人醒悟过来了以后,也就开始自觉地帮着自已的父亲一块儿支撑起来了这个家……

那年那月那天是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三七年的农历二月份二,到了我的父亲这一个时代。这一年四岁的父亲由于一时饿得急了眼,自已一个人因贪吃一口儿煮熟地瓜 ,连噎带撑一不小心一口气儿没上来昏迷了过去!

原本要埋在乱葬岗的,后来又因为是从小就娇惯溺爱成瘾的独苗苗。这才在家里的老人尊长爱亲呵护下破例允许埋进祖坟。后来又因被他的父亲絮絮叨叨给惊扰苏醒过来了!于是,后来也就有了这绳儿妈妈我的母亲,也就有了我!也就有了我的这篇系列小说:《家影族谱·青春的最后祭奠》

听绳儿妈妈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人啊,你自已一个人在炕上玩耍家里的大人们有的上坡儿干活儿去了!在这家里的有人一时没有注意,谁知你自已一下子就扎下旮旯儿里,那遭儿可跌得不轻!吓得就赶紧出去招呼人家抱着就去了卫生室……磕得那遭儿好几岁了自已还不会说话走道儿!你摸摸自已的额头上直到现在还有一个疤……

谨以此篇小说致敬我的先祖,纪念曾经拥有过的所有生活在家乡这片沃土上的我的父老乡亲。祖辈父辈他们那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时俱进,传承与创新责任感陪伴着的我这身边的人,正是他们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开始……

写作早就已经成就了我的习惯,通过学习也就有了我的这篇小说,也就有了机会步入进阶台阶去纪念所有认识我和我已经将要认识的人。有的将陪伴我祭奠已逝的青春岁月,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将应该怎样去酝酿构思写作呢?

铺垫在这里的书桌上的还是自已的一纸空白处偶有折痕,内容还仅仅只是在这里的自已这头脑里酝酿构思着,还有一些不明来历的虚拟梦幻。萌芽状态而不是茁壮成长就要参天大树,高不可攀。

初始总是觉得有些缺憾和还没有确定目标的成熟,正在这里想方设法的发展着自已的适应中的这样的一切。面对还有现实生活中的暧昧和不适反弹更是相互之间还不确定……手里攥着自已的适应中的新鲜劲儿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要面临着接受下一个。

“吞多嚼不烂”,“一口儿也吃不成胖子”。这样的故事还得是一笔一划凑字数,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字词句,段节篇。让自已的日常觉得还行,通过自已的努力并且还能有机会跟着小有收获。

家里的院墙还有一小截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了这样的印象,余外的还是后人自已补充上去的。据说现在在这里的自已居住着的地方就是在那个时候的旧址基础上翻盖的。这里还曾经是祖居地。那个时候的自已所在的家族还是小有名气,正是比较充满着活力的时候。也就是像有些人自已所羡慕的那样:还正是好的时候……

后来的人为衰败日子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家里的光景开始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后来的子孙后代相继索性“破罐子破摔”浑浑噩噩的混日子,闹着分家争家业兄弟阋墙妯娌不和……

都说:穷算命,富烧香。这个时候的自已家里的人就开始不走正道听信了外边的人说改换街门儿或者是挪坟,本来还是想着让自已的先祖保佑着的却又不得不去面对被频繁骚扰的有苦难言……动土动工就得花费银两,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花钱如流水……

让这本来就开始走下坡路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今天刚刚修建好了却又听另一个“先生”说还是原来的地方好!这才后知后觉有了后悔之意,就是在这里的现在想着修改却又无能为力了!恍恍惚惚,犹犹豫豫。这样的日子也就过得不怎么安心!哪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打算着怎么把自已的日子过得更好?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印象底色:许亦斌文艺活动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3RQ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印象底色:许亦斌文艺活动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3RQ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