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让人有些难以捉摸。
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京城欢悦楼的生意。
最近一段时间,这里可谓是门庭若市、客似云来。
要说这欢悦楼之所以如此红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新花魁扶欢的出现。
这位花魁不仅容貌出众,更以其洒脱不羁的性格而备受瞩目。
她的一颦一笑皆能吸引众人目光,举手投足间更是流露出一种别样的风情。
京城里的贵人们对她青睐有加,纷纷前来捧场,以至于欢悦楼内每日宴饮不断,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近来圣上龙体欠安,此事虽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朝中大臣们对此皆是心有所感,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缄默不言。
或许是因为局势尚不明朗,大家都不敢轻易表态;
又或许是担心说错话惹祸上身,故而只能将这份担忧深埋心底。
就在这样略显压抑的氛围之中,性格活泼热闹的亦欢反倒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她身为欢悦楼的一员,平日里便善于言辞,常常说出一些有趣又大胆的戏言。
这些话语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那些京城显贵们的心坎里,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朝堂上的烦恼与忧虑。
亦欢那灵动俏皮的模样和幽默风趣的言谈,恰到好处地迎合了京城显贵们渴望放松心情。
于是乎,如今她也成为了欢悦楼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备受追捧。
夜晚欢悦楼又是热闹非凡,虽然清欢知道在这欢悦楼里,
总有一天会见到那个亦欢口中已经置办府邸要接她走的明王。
但清欢真的看到明王在扶欢处时,心中还是泛起了一丝酸涩。
她悄悄走近,听到扶欢娇嗔地对明王说着趣话,明王笑得开怀。
清欢咬了咬嘴唇,强装镇定走上前去行礼。
明王瞧见清欢,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转而恢复常态。
“这位姑娘是?”明王看着清欢一身打扮像是楼里的姑娘,却面生得紧,于是问道。
清欢浅笑道:“听闻花魁在此招待王爷,民女清欢特来看看有没有能伺候之处。”
扶欢挑了挑眉,“妹妹客气了,这儿有我陪着王爷,一切安好呢。”
不知道怎就说出了这样的话,竟还被扶欢驳了面,清欢心中暗恼,面上却不露声色。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说是圣上病情加重,传召各位大臣进宫议事。
明王脸色一变,匆匆起身准备离去。
临走前朝清欢看了一眼,眼神复杂。
清欢望着明王远去的背影,握紧了拳头。
她知道,在这欢悦楼里,自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不该过早招惹明王。
可不知道为何,一想到往日亦欢的样子,
再看见如今扶欢在明王身边巧笑嫣然,她就心里莫名发堵。
如此心态,将会是她留在这欢悦楼最大的阻碍,她必须想法子应对才行。
待那位尊贵无比的明王大人离开之后,原本热闹非凡的欢悦楼内顿时显得有些冷清起来。
紧接着,又陆陆续续地有几位身份显赫的贵客相继离去。
此时,刘妈妈心里自然清楚,今晚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
所以,即便是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们没能成功留住这些贵客的心,她也并未像往常那样大发雷霆或者心生恼怒之意。
而另一边,花魁扶欢虽然对清欢刚刚主动向明王请安的行为心怀不满。
本来还想借机出言讥讽和嘲笑清欢一番。
可转念一想,明王殿下之前确实是和亦欢如胶似漆得紧。
如今清欢这忠奴如此反常,她心中也明白缘由。
而且清欢竟然曾经为了那个死去的亦欢不惜冒险前往阴森恐怖的乱坟岗。
就算她废了口舌,争论赢了也是没意思。
终究她只是狠狠地剜了清欢一眼,然后转身便头也不回地回到自已的房间里去了。
这样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刘妈妈自然是毫不知情,她哪里会想到这其中曲折,
也恰恰是因此,算是清欢侥幸地逃过了一场可能降临的灾祸。
自从那晚明王殿下因紧急要务匆匆返回宫中商议大事之后,
没隔多久,宫中便传出了圣上正式确立储君的诏书。
在此之前,朝堂内外,绝大多数大臣都暗自揣度,
以为圣上会依照惯例或是根据个人喜好,立自已的三子或是才情出众的四子为储君,
以此来稳固朝纲,延续皇室血脉的辉煌。
然而,世事难料,当那诏书在朝堂之上宣读完毕,所有的人都惊愕不已。
诏书中赫然写明的储君人选,竟是年前才刚刚完婚搬出皇宫自立门户的十皇子。
这十皇子一直仗着亲母虞贵妃受宠,多在父母膝下尽孝,惯常总是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
如今看来人家只是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刻意低调行事。
圣上这一惊天动地、出乎意料的决定一经传出,
就如同一道惊雷在朝野之间轰然炸响,刹那间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声此起彼伏,仿佛一群被惊扰的蜂群,嗡嗡作响。
朝堂之外,众人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传言像野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
一些人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低声讨论着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
另一些则面露兴奋之色,似乎从中嗅到了某种机遇。
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在私底下暗自揣测起圣上此举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考量与精心谋划的布局。
而在众多揣测之中,最为热门且引人瞩目的话题当属刚刚回京不久的九皇子——定远王。
自从那一日定远王归来京城,踏入城门之后,
他便一直深居简出,紧闭府门,谢绝一切访客,也不与京城里的其他朝臣有所往来,只在陛下御书房略有议事。
然而,尽管如此低调行事,仍有不少胆大心细的朝臣在心中默默地将未来的储君之位押注在了这位神秘莫测的定远王身上。
可胆大如斯也实在是没想到最终是十皇子。
论长论贤论功,都不该是他。
消息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十皇子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而对于那些原本心怀各异的大臣及其家族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洗牌,
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已的立场,调整策略,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整个帝国,似乎都因这一道诏书而陷入了微妙的平衡之中,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42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