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纤纤面露喜色。
她记忆里的土炕是由水泥和砖块做主体支撑,水泥定型变硬后可以承受重量,如果只用黄泥砖块,炕体不稳定,容易发生危险。
有平整的大块石板就可以代替水泥的平面称重作用,再用砖块做支撑,搭炕就不再是问题。
确认石板面积厚度,和大伯商量土炕面积,确定数量,还订了一千块红砖。
现在林家的屋子是泥土做主体,她准备在旁边再起两间屋子。
冬季兔子可以在外面饲养,鸡雏不行。
根据原主记忆的情况,冬天的温度应该最低能达到四十多度,河水都会冻裂。鸡雏在外面是绝对不能存活的。
而且她准备饲养一批蛋鸡,天气寒冷鸡也不会下蛋。
现在的三间屋家里几口勉强够用,但是没办法挪出一间用作养殖的。
根据她现在的计划,后期养殖数量只会更多。
房子早晚都要盖起来。
红砖五文一块,林纤纤给了林大伯五两银子做买建材的定金,等东西到位时一起结算。
从林大伯家离开,娘俩又去了理正家。
说了想要买下家旁边空地的事情。
理正问清用途,答应的很痛快:“成,等会我去看下地方,明天让你家老大跟我去县衙立契。”
林纤纤有些诧异:“不用立问帐吗?”
在这时候买地是需要亲友邻里签字,立一张问帐,村里半数以上的人家同意才能买。
理正呵呵一笑:“小丫头知道的还挺多,这个等会我让我家老四跑一圈就行了。放心,你家想买地,现在村里没人会不同意。”
林纤纤睡了几天,她不知道在从山上下来之后村里大部分人都拿着东西上门来感谢。
村人朴实,何况涉及生死大事。要不是林家,他们现在实在生死难料。
何况买地没有涉及他们自身的利益,最多好信儿的追问两句,并不会有多少阻碍。
确定位置,没两天,人力板车一趟趟拉来红砖石板,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乡下盖房子很少请人,多是村里人一起来帮忙,主家管上一顿饭就成了。
如何打地基,上梁,林大伯都十分清楚,也就不需要再额外请工匠。
休息两日,林纤纤的精神恢复的差不多。
简娘将发面的手艺交给了林大伯母,几人忙活程员外母亲的寿包直至深夜。
林纤纤准备的样式有粉桃子,白桃子,红福袋,还有橙黄的柿子。
这些颜色用甜菜根胡萝卜菠菜等蔬菜,捣出汁水就可以得到。
她回忆着现代生日的花馒头,又用调配出的大红色面团摆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字样。
放置馒头的地方,林纤纤回忆了下现代蛋糕架的样子,让林大伯帮忙用木板做了出来。
当馒头塔被组装呈现在眼前时,林大伯母和卫婶瞪大眼睛。
整个馒头塔共六层,最下层用福袋打底,向上四层用白粉色桃子上写着祝寿语竖向排列,最上方摆着黄色面团捏出来的黄色花座,上面放了一个巨大的寿桃,周围点缀着嫩绿的叶子,上面还有一个‘福’字样。
馒头塔除去带文字的其他地方,未见山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又用桃子柿子填满。
“天娘哎,这面还能这么做!”
林大伯娘看着半人高的馒头塔,转着圈的欣赏。
“这可真好看,那员外老爷肯定喜欢。”
林纤纤对这次的成果也十分满意。
第二天等馒头出锅,林彦文和林彦福两人借来理正家的板车。用崭新的竹篓和白棉布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一路小心护送到食味居,生怕一个不注意将老娘妹妹大半天的成果给毁掉。
顺利交到钱掌柜手里时,二人才松了口气。
钱掌柜打开看到馒头塔的样子,也被这别出心裁的巧思着实惊艳了一把。
钱掌柜笑呵呵的将二两银子交给林彦文,两人收了钱,就匆匆回到金阳村。
家里决定这几日包子生意暂时停一停。
一个是林大伯娘还要学习下发面的技巧,保证每次的包子都白胖圆滚,这样客人吃的才会满意,回头客更愿意上门。
另一方面是林家的新房子要开始动工了。
土炕和新屋同时施工。
于婶和林大伯娘忙完早上送去食味居的面点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准备来帮忙人的午饭。
林纤纤不擅长大锅饭,简娘掌勺。
第一天准备了小鸡炖蘑菇,醋溜白菜,一荤一素两个菜。
鸡肉切块,表面水分炒干,放葱姜酱油,上色加水没过小鸡。加入泡发好的榛蘑小火慢炖。里面还放了林纤纤自已用香叶八角桂皮和白芷配制的卤料包。
醋溜白菜熟的快,等小鸡出锅再做就来得及。
主食吃的二合面馒头,细面和小米面混合发面蒸出来的馒头一个有林巧巧脸大,一人准备了三个。
小鸡炖的差不多,简娘怕不够吃,又下了几把野菜干。
山珍特有的香味混合着肉香,在开锅的一瞬间被激发出来。外面干活的人都不由的吸了吸鼻子。
“有肉味!”一个汉子忍不住眼睛冒出亮光。
“好像是有肉,不会是给咱们准备的吧?”旁边正切干草和黄泥的男人放下柴刀,搓了搓手。
“别太高兴了,这么多人,有肉也不知道能不能分到你碗里,还是赶紧干活吧!”
切干草的男人憨憨一笑:“有油星也是好的啊!”
不知道外面的谈论,小鸡炖蘑菇用大盆盛出,洗锅倒油,撕成条的白菜下锅翻炒,加入盐酱油调味,出锅前顺着锅边倒入陈醋。
随着刺啦声响起,酸味蔓延。
出锅前加上葱花翻炒点缀。
林家只有两个灶眼,一大一小,馒头是在于婶子家蒸的。
菜出锅,于婶子也从隔壁端着大筐馒头回来。
今天来帮忙的人除了林大伯家五口,还有之前救了林彦武的梁昌梁大伯,林怀生的朋友卫大成,卫婶子的男人和儿子,还有理正家老四也来了。
除了这几人,村里不忙的人也来了几家,有些人林纤纤只是看着眼熟,并不认识。
算上他们在后勤忙活的,加起来有十八九个人。
菜有荤有素,都是分好给大家。
林家的碗碟是肯定不够的,从各家又借来一摞的土陶碗。
“开饭啦!”
(http://www.220book.com/book/4AQ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