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讨论,我们最终决定就在北平周边的山海关活动。山海关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三大奇观之一。
山海关旅游景区景点众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6个,分别为:天下第一关、王家大院、古城、孟姜女庙、乐岛海洋公园、老龙头等。
次日早晨,我们便离开了学校去寻找去山海关的车。由于我是残疾,因此坐车并不容易,但在我们几个人一番周折下,最终还是坐上了前往山海关的车。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我们跟随着人流往前走。大约走了500米左右便看到了“天下第一关”。
“我们到了!”
林建国似乎有点激动。他是我们这次出行大总管,这次出行他全权负责,只见他身上背着绿色的大包,头上微微有汗水渗出,但还是挡不住其脸上的兴奋和惊喜。
“建国!你把行李给我吧,你休息一下吧.”
说话的是王日降,他看着林建国说道。
“不用!你今天的任务就是照顾好我们宿舍的刘大高才生,其他的你不用管。”林建国看着王日降说道。
看着他们,我多少有点内疚,感觉自已就是一个废物,在生活上什么忙都帮不上。尽管他们在语言和行动上都很顾及我的感受。
我极力调整自已的心态,不让自已去胡思乱想,我的确是太敏感了。我看看周围,深呼吸,随后慢慢推动轮椅开始往前走,我想用这种方式分散注意力,不去想那些有的没得。
果然这个方式很管用,我的注意力很快被前面办理“通关文牒”的方式吸引了。同时跟上来的林建国他们也被这种方式给吸引了。
这次李文化主动请缨去帮我们办理“通关文牒”,从他那轻盈的小碎步显现出了内心的无比亢奋。我们几个相互对视一眼,强忍着没有笑出声。
“通关文牒”的办理方式很古代,先交钱,然后由身穿古装的几位工作人员盘问从何而来,要去作甚?
这种盘问方式很是新奇,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只是走个过场,理由随便编,但这种方式确实能吸引很多游客。
作为从小地方来的我们几个,确实被这种方式给吸引到了。听同行的游客说,办理好“通关文牒”通过前面的关卡盖章之后就可以过关了,过去之后就是“闯关东”。
“闯关东”就是一个吸引游客的噱头,其实他就是清代汉族百姓闯卡往外迁徙的一种行为。传说:顺治元年(1644年)随着王朝权力变更,清朝迁都北京,关外出现了土地荒芜人口稀缺的情况,清朝统治者鼓励关内百姓去关外开荒种地。但由于关外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清政府担心大量百姓涌入关外开垦,会破坏那里的生态环境。
从康熙七年(1668年)开始,清政府便以长城为界,将关外设为禁地,禁止汉族百姓往关外迁徙。到了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关内人口迅速增多,出现了人多田少的情况,于是清政府逐渐放开了对关外的封禁,允许一部分百姓到关外的偏远地区开荒。到了清朝中后期,民间灾害频发,地广人稀的关外地区有很强的吸引力,大量流民从关内向关外移民。咸丰十年(1860年)山海关大门敞开,引发了闯关东浪潮,大量人口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迁往关外,其中以山东人的数量最多。
这场运动持续了300多年,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了东北的经济,并形成了独特的“闯关东”精神,新一代东北人在闯关东精神的影响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携手并进,在东北开发的进程中持续发光发热。
这也是“闯关东”会吸引游客的原因。从这里可以去寻觅历史的蛛丝马迹和华夏的文化内涵,能更好的去了解华夏的人文和历史。
很快我们几个人就办理好了“通关文牒”,顺利过关。这时候我们正跟着人流往前走,便看道前面有公厕,说也奇怪,我宿舍几个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要去厕所,而我没有要去的意思,因此我就帮忙看着行李,等着他们。
就在他们去了几分钟之后,我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4YW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