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和老贺两人又开始跟着丁老板的商队过起了风餐露宿的日子,三天一露宿荒野,天天啃干粮,幸好太傅夫人准备的干粮种类还很多,就是没有林敏君做的酱菜,所以味道总不如之前,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就将就了。
在折腾了半个月后,宋濂终于到家了。
宋濂到家的时候正好是下午时间,林敏君此时正在家里逗着两个孩子玩耍。
“你们的爹这两天就要回来了,你们想不想你爹?”
“你们不想,娘很想……。”
宋濂进入自家院子的时候,院子里悄无一人,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休息。轻车熟路的来到自己房间,房门没有关紧,宋濂轻轻的推开门,林敏君正背对着门口,哄着孩子,跟孩子诉说着对自己的思念。
“敏君!”
林敏君身子一震,还以为自己产生幻觉了。
“敏君!”宋濂见林敏君没反应,又轻声唤了一声。
林敏君缓缓的转过身子,看到宋濂站在炕前,眼泪瞬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你回来了!”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与兴奋,又带着哽咽。
“是,我回来了!”宋濂看着林敏君,眼里盛满了深情。
“你真的回来了?”林敏君呢喃道。
“我真的回来了!敏君,我回来了。”
林敏君一把向宋濂扑来,宋濂张开双手接住了她,然后紧紧的抱住。
“对不起,我回来了!”宋濂低声诉说着。
“没有,你没有对不起!”林敏君带着哭腔,摇着头。
夫妻俩抱了好一会儿才松开,宋濂俯身吻上了他日思夜想了几个月的人儿,林敏君被迫承受着来自自家夫君的爱意,直到快喘不过气来,才被放开。
林敏君喘着粗气,面色红润,媚眼如丝,让宋濂恨不得立刻把她压在炕上,狠狠的疼爱一番。
“你终于回来了!”
“是啊!我回来了!”
夫妻俩刚好想在诉说一番衷肠,结果两个小家伙不给力,“哇……。”的哭了起来。
林敏君顾不得自己还没走恢复的情绪,赶紧去抱孩子。
宋濂看着两个孩子稚嫩而可爱的小脸,原本因为被打断好事而有些怨念瞬间烟消云散了。
林敏君抱起一个,宋濂就去抱另一个,“思敏,乖,不哭,爹回来了,爹给你带了好多玩具,等下拿给你玩,我知道你一定会喜欢的。”宋濂哄着女儿,还真别说看着宋濂这张陌生的脸,小思敏就不哭了,这让宋濂高兴不已。
“看来小思敏还记得爹爹。真是爹爹的乖女儿。”
夫妻俩给孩子换了尿布,又喂了些吃的,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哄好。
又陪着孩子玩了好一会儿,两个奶娃娃才坚持不住睡了过去。
林敏君也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
宋濂送林敏君去了酒楼,一路上遇到人,都知道宋濂高中探花,纷纷送上祝福,宋濂也都一一道谢收下。
到了酒楼,刘掌柜见宋濂回来了,甚是开心,“我们的探花郎回来了,恭喜恭喜啊!”
“同喜,同喜!”
刘掌柜道贺后,其他伙计也跟着道贺,宋濂都笑着回应,并宣布今晚请大家吃饭,让大厨做几桌好菜,跟大家庆祝一番。
晚上,酒楼打烊后,特地摆了几桌好酒好菜,把陈大牛一家和陈先生一家都叫上了。
几桌人都替宋濂高兴,开始轮流敬宋濂,宋濂也来者不拒,林敏君也知道他高兴,就没有阻拦。
最后宋濂被灌醉了,还是陈大牛送他回去的。
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林敏君也没有再叫醒刘姐他们,而是自己去厨房熬了醒酒汤给宋濂喝下,然后又帮他擦洗一番,最后才相拥着睡去。
第二天宋濂一大早醒来,把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都分了出去,一部分给了陈大牛家,给了一些给陈先生家,还留出一些给学堂的夫子们,最后还有自己给林敏君和孩子们买的礼物。满满的一大车最后都分好了。
宋濂出去几个月,最想的除了家人和朋友,就是学堂的这群孩子们。
所以一大早宋濂就带上东西让老贺送他去学堂。
来到学堂后,守门的罗父看到他又惊讶又开心,“你回来了,听说你考上了探花,恭喜啊!”
“谢谢叔!”
“这几个月学堂还好吗?”
“挺好的,一切都跟你在的时候一样!”
“那就好,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
宋濂来到自己办公室,办公室还是跟他走之前一样,而且还纤尘不染,每天都有人来打扫。
“宋山长,您回来了!”得知宋濂回来后,夫子们趁下课时间都来宋濂办公室了。
“是啊!我回来了!”宋濂笑着看着这些夫子们。
“恭喜您考上了探花,我相信以后我们学堂的名声会越来越大的。”李夫子非常肯定的说。
“希望如此。”
“对了!我想问下这会试和殿试是不是很难?”有位夫子只经历过乡试,就没有再继续读书,所以功名之举就此断了,因此对于会试和殿试还是有憧憬。
“确实很难!”宋濂也没有故作清高,只实话实说。
“好吧!”
“不过,我觉得你要努力,你也可以的!”宋濂的一番估计让这位夫子眼睛一亮,眼里似乎又有了些希望。
“你不会觉得我年纪太大了?”
“不会啊!我此次去参加考试,比你年纪大的大有人在,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的。”
“好,那我就去努力。”那位夫子满脸信心,让宋濂十分高兴。
“你要相信你自己,一定可以的。”
然后宋濂跟夫子们开了个会,简单的汇报了这几个月学堂的情况。
总体来讲没有什么大问题发生,一些学生间的小矛盾,各位夫子们处理的也很好,宋濂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干了。
第二天宋濂又去了印刷坊和纸坊,印刷坊和纸坊的运作也很正常,宋濂觉得似乎都可以不用自己了,自己是不是可以再去发展其他的事业版图了。
对于把印刷术上交给朝廷的事,宋濂之前就已经通知陈先生和洪大人了,同时也说明了情况。
两人都表示理解,毕竟虽然没了印刷术这个生意,还有纸的生意,而且宋濂还跟朝廷签了订单,也就是说朝廷要用的纸,都出自他们的纸坊,这可比印刷的收益高多了。
所以在宋濂回来的第三天就约了陈先生和洪大人一起商量了关于纸坊扩张的事,经过一轮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扩张的方案。
后续就是陈大牛和陈先生他们去确定场地和招人,洪大人仍旧是对接订单的事,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两个孩子也从学会走路到开口说话,宋濂也日益体会到身为人父的幸福之处。
后来在孩子两岁的时候,林敏君又有了身孕,十个月后生下了第三个孩子。
陈大牛也如愿的生了一个女儿,凑成了一个好字。把陈大爷和陈大娘乐的合不拢嘴。
而在宋濂回乡后,由于考上了探花,名声大噪,俨然成了学堂的活招牌,学堂也跟着声明远播,后来学堂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堂也不得不扩大规模。
经过几年的教学,宋濂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开始参加科考,这一考试,就直接将学堂的名声扩大到全国了,因为这次学堂一共就30个考生参加,一路直通会试,最后还有十人进入殿试。这可是其他学堂望尘莫及的。
当然宋濂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内,但也不妨碍他高兴。
一直到后来赵子安参加科考,一举夺魁,成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新科状元,学堂一时名噪天下,就连皇帝都忍不住感叹宋濂这个人才。
同时也非常庆幸宋濂虽然没有仕途之心,但为了朝廷培养出更多的可用之才,这可比他一个人发挥的作用更大。
宋濂手里的财富越来越多,便开始带着林敏君各地游玩,游玩的同时又在各地进行投资,买房买地。而且他所有的投资都有很高的回报。
这样一圈下来,宋濂个人财富都堪比小国库了,宋濂买了那么多地和房产铺子。
让陈先生戏称“买下了半壁江山”。
宋濂对于这个头衔特很受用。
而陈家也跟着宋濂投资,最终也富甲一方。
宋濂就这样和家人或者悠闲而自在的日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寒门,我靠写话本买下半壁江山(http://www.220book.com/book/55W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