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雨落楚南

小说: 楚南札记   作者:小小斗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楚南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小小斗士”推荐阅读《楚南札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六月的雨,像是被谁在楚南县的上空捅了个窟窿,淅淅沥沥下了整三天。柏油路面被浇得油亮,倒映着两旁白杨树的影子,风一吹,影子就在水里晃悠,像没个定数。

林舟的桑塔纳驶进县委大院时,雨势刚收了些。司机老李踩了脚刹车,车子在门岗旁停稳,他忙不迭地要下车撑伞,被林舟按住了。“不用,几步路的事。”

林舟推开车门,带着潮气的风立刻灌进车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夹克的袖口己经磨出了毛边,下车时动作快了些,裤脚还是沾了片湿。门岗的老陈从值班室探出头,眯着眼瞅了瞅车牌——是市委机关的车,但车身上落着层薄灰,不像来视察的领导坐的。再看副驾驶座上那个鼓鼓囊囊的文件袋,边角被雨雾洇得发皱,老陈心里大概有了数。

“是林县长吧?”老陈搓着手从屋里出来,手里攥着块半干的抹布,“李秘书刚还来电话问呢,说您这时候该到了。”

林舟点点头,把手里的黑色双肩包往上提了提。包带勒得肩膀有点酸,里面装着他从省发改委带的几摞文件,还有一本磨掉了角的笔记本。“麻烦您了,路上雨大,开得慢。”他的声音不高,带着点南方口音的温润,听着不像那些从省里下来的干部,总带着股不自觉的疏离。

老陈想帮他拎包,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他瞅见林舟的皮鞋——不是锃亮的牌子货,鞋头甚至有点扁,像是穿了好几年的。“我领您上去?”

“不用,我认得路。”林舟笑了笑,目光扫过门岗墙上的值班表,最下面一行写着“陈建国,门卫,入职12年”。他记东西快,尤其对数字和名字敏感,这是在发改委做项目审批时练出来的本事。

县委办公楼是九十年代的老建筑,水磨石楼梯被踩得发亮,每走一步都“咚咚”响,在空旷的楼道里荡开回音。二楼走廊的墙是新刷的,白得晃眼,唯独贴着常委分工表的那块地方留着浅黄的印子,像是刚把旧表撕下来。林舟在表前站定,目光从左到右扫过去:县委书记张望舒,县委副书记、县长林舟,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王建军……他的名字排在第三位,红底黑字,墨迹还新鲜。

县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林舟刚要推门,里面传来翻东西的动静。李秘书抱着一摞文件夹撞开门,差点撞到他身上,吓得手里的东西掉了一地。“哎呀!林县长!”李秘书脸都白了,慌忙蹲下去捡,“对不起对不起,我这就收拾……”

“没事。”林舟也蹲下身,捡起最上面的一本,封皮上写着“楚南县2023年重点项目清单”。他随手翻开,看到“开发区电子产业园”那项后面画着个红圈,旁边标着“6月10日前环评公示”,今天刚好是6月9日。

“张书记一早就去开发区了。”李秘书把文件抱到桌上,额头上渗着汗,“电子厂那边,村民早上堵了门,说环评公示期太短,怀疑数据有问题。张书记让我先把您的办公室收拾出来,他处理完那边的事就回来。”

林舟“嗯”了一声,走到靠窗的办公桌前。桌子是旧的,深棕色的漆掉了好几块,露出里面的木头纹路。桌上摆着个搪瓷杯,印着“劳动模范”西个字,杯口磕了个豁,显然是上一任县长留下的。他没让换掉,把自己的笔记本放在旁边,翻开第一页——上面是他昨晚在火车上写的楚南县情简录,字迹密密麻麻:

“人口58.3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耕地42.6万亩,以水稻、棉花为主;2022年GDP132.8亿,增速6.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8.7亿,支出12.3亿,缺口靠转移支付填补;支柱产业为纺织(占比23%)、粮食加工(18%),新兴产业空白;负债率18.5%,高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最后那个数字被笔尖戳出个小坑,林舟当时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他在发改委待了十二年,从科员到副处长,看惯了全省各县的经济报表,但纸上的数字再冰冷,也不如亲眼见到的土地来得实在。

“李秘书,”林舟坐下时,椅子发出“吱呀”一声,“把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还有各局的年度总结给我一份。不用装订好的,档案室的底稿就行,我看完不弄脏。”

李秘书愣了愣。以前来的领导,要么先问招待所安排没,要么就让召集部门负责人开见面会,还没人一进门就先要这些带着油墨味的底稿。“好,我这就去拿。”他退到门口,又想起什么,“林县长,您的住处安排在县委招待所201房,我让服务员把行李送过去?”

“不用,就一个包,我晚上自己过去就行。”林舟摆摆手,视线己经落在了那份重点项目清单上。

李秘书轻轻带上门,走廊里的脚步声渐渐远了。办公室里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雨声和自己翻纸的沙沙声。林舟翻到财政预算那一页,手指在“教育支出11.3%”下面划了道线,又在旁边写了“邻县清河县14.8%”。他记得清河县的财政收入比楚南还少两个亿,但教育支出占比常年排在全市前列。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省发改委的老同事周凯打来的。“舟子,真去楚南了?那地方可是块硬骨头,我听底下人说,县委书记张望舒是老资格,不好打交道。”周凯的声音带着调侃,“你在省里待得好好的,非要下去当‘父母官’,图啥?”

林舟对着窗外的雨幕笑了笑。他想起半年前和主任的谈话,主任说楚南缺个懂经济、能干事的县长,问他愿不愿意去。他没犹豫,家里人却反对——妻子在省医院当医生,孩子刚上小学,一家人要两地分居。“图啥?”他当时没说,只觉得报表上那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几十万双盼着日子变好的眼睛。

“水再深,也得摸着石头过。”林舟说,“我这儿刚到,一堆事等着呢,回头再聊。”

挂了电话,他拿起桌上的搪瓷杯,拧开热水瓶倒了半杯。水汽腾起来,模糊了他眼角的细纹。他今年三十七,不算年轻,但在县级领导里也不算老。头发里己经有了几根白的,是前几年做扶贫项目时熬出来的。

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被推开,张望舒披着件沾了泥点的雨衣闯进来,嗓门洪亮得像打雷:“小林来了?让你等久了!”他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皮肤黝黑,裤腿上还沾着草屑,像是刚从田里回来。

林舟起身迎上去:“张书记。”

“坐!”张望舒把雨衣往墙角一扔,自顾自地坐下,拿起桌上的凉白开灌了半杯,“那电子厂的事,村民嫌环评公示期只有七天,觉得我们瞒着他们。我让环保局长今晚重新组织听证会,把检测数据一条条摊开说,免得传闲话。”

林舟点点头,把财政报告推过去:“我刚看了下今年的预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预算卡得有点紧,只给了300万。要是开发区再上项目,排污肯定超负荷。”

张望舒拿起报告,手指在“污水处理厂二期”那行数字上敲了敲:“我知道。财政盘子就这么大,今年要修三座危桥,还要给乡镇卫生院添设备,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污水处理厂的事,本想拖到明年再说。”

“拖不得。”林舟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上面列着一串算式,“我算过了,把纺织厂的技改补贴挪130万过来,再争取省里的环保专项债150万,缺口就能补上。纺织厂那边,我以前在发改委对接过类似项目,他们的设备更新进度比计划慢了两个月,这笔钱延期拨付不影响大局。”

纸上的字迹工整,每一笔都透着认真。张望舒看着这串数字,又看了看林舟——这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搭档,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的笃定藏不住。他在楚南待了八年,从副县长做到县委书记,见过太多来镀金的年轻干部,嘴巴上一套套的,真要碰硬骨头就缩脖子。可眼前这个林舟,刚到半天,就把财政的底摸透了,还拿出了实打实的办法。

“你对纺织厂熟?”张望舒问。

“去年做全省纺织行业转型调研时,去过他们几次。”林舟说,“老厂设备老化严重,排污不达标,订单掉了一半,再不改,迟早要拖垮县里的财政。技改是必须的,但钱要花在刀刃上。先保环保,再谈升级,不然项目上去了,污染下来了,老百姓照样骂娘。”

雨声敲在窗玻璃上,噼里啪啦的。办公室里静了片刻,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行。”张望舒最后拍了拍桌子,声音比刚才低了些,“就按你说的,下午三点开个碰头会,把环保、财政、发改、纺织厂的人都叫来,把这两件事串起来议。你刚来,先熟悉情况,有啥想法,随时找我聊。”

“好。”林舟把那张写着算式的纸叠好,夹回笔记本里。

这时,李秘书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个保温桶:“张书记,林县长,食堂给您留了午饭。”

打开保温桶,里面是两荤一素,还有份冬瓜汤。张望舒拿起筷子就吃,边吃边说:“楚南的菜偏辣,你吃得惯不?”

“还行,我老家也吃辣。”林舟夹了口青菜,味道有点寡淡,但胜在新鲜。

“你老家哪儿的?”

“赣南的,小山村,跟楚南的地形差不多。”林舟笑了笑,“小时候跟着我爹种过水稻,知道田里的活有多累。”

张望舒抬眼看了他一下,没再说话,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饭后,雨彻底停了。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在县委大院的老樟树上,叶尖的水珠闪着光。林舟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农田——新插的秧苗绿油油的,像铺了层毯子。他知道,从今天起,这片土地的阴晴雨雪,就和自己绑在一起了。

下午的碰头会开了两个小时。环保局长赵立东一开始还担心资金不够,听到林舟说能争取专项债,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财政局长王秀兰皱着眉算了半天账,最后说:“只要专项债能下来,挪用的130万年底前能补上。”纺织厂的老顾来得最晚,听说技改补贴要延期,脸拉得老长,但听到林舟说能帮着对接新订单,又坐首了身子。

林舟没多说什么,只在笔记本上记着:污水处理厂二期,6月15日前立项;电子厂环评听证会,今晚7点;纺织厂技改方案,下周拿出新稿。

散会时,王秀兰走过来,递给他一张名片:“林县长,以后财政上有啥不懂的,随时打电话。”她的语气客气,眼神里却带着审视——这个新来的县长,到底是来干事的,还是来走过场的?

林舟接过名片,认真地放进钱包里:“麻烦王局长了,以后少不了要请教。”

等人都走了,办公室里又安静下来。林舟翻开笔记本,在楚南县情简录的最后添了一行字:“人心比账本复杂,但只要把账算明白了,人心就能暖起来。”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好,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笔挺,扎实,像要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楚南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