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校园位面的时代篇章
传送光芒消散的瞬间,苏晚耳边的天文仪器转动声被留声机里的《夜来香》取代。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线装课本,泛黄的纸页泛着油墨清香,指尖还残留着天文观测仪的金属凉意,此刻却被书页的粗糙质感包裹。
抬眼望去,眼前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民国校园 —— 青砖灰瓦的教学楼前,矗立着一座西式钟楼,指针指向上午九点;操场上,穿着蓝布学生装的学子正在跑步,口号声整齐响亮;长廊两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叶片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
教学楼门口悬挂着 “沪江大学堂” 的木牌,字体兼具楷体的端庄与宋体的规整,门旁张贴着招生启事,上面写着 “兼容并包,中西贯通” 的办学理念。
【叮 —— 检测到宿主己抵达民国校园位面。】小助的机械音准时响起,虚拟面板在苏晚眼前展开。
【当前世界背景: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沪江大学堂是上海顶尖的综合性学府,下设文、理、工、商西大学院,以 “教育救国、学术兴邦” 为宗旨,汇聚了众多爱国学者与进步青年。此时国家内忧外患,校园中既有埋头治学的学子,也有积极奔走的爱国团体,如何在动荡时局中守护学术火种、传播进步思想,成为学府的重要使命。】
【宿主身份:苏晚,沪江大学堂文学院新生,因家乡遭灾,随家人逃难至上海,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与基础学识,勉强通过入学考试。】
【但因从未接受过系统西式教育,英语水平薄弱,入学第一天的英文课上,便因无法流利朗读课文被同学嘲笑 “乡巴佬”;又因在历史课上,不小心碰倒教授的珍贵古籍《民国史料汇编》,导致书页破损,被贴上 “粗鄙无知”“学术门外汉” 的标签,在校园中备受孤立。】
虚拟面板随即弹出任务提示,与以往不同,此次任务更侧重时代使命与自我成长:【核心目标:在六个月内,提升英语水平至学院中等以上,协助历史系教授修复《民国史料汇编》,并参与校园 “爱国读书会”,整理编撰《进步思想文集》,向市民传播爱国理念,守护学术火种。】
【次要目标:获得文学院教授陈景明、“爱国读书会” 会长林风的认可(认可值达 70 分),扭转 “粗鄙无知” 的负面评价,确保《进步思想文集》成功印刷发行 500 册以上,在上海学界与市民群体中产生积极影响。】
“从古代观星台的天文测算,到民国校园的笔墨书香,这一次的任务,多了份时代的重量。” 苏晚轻轻抚摸线装课本的封面,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小助,调出沪江大学堂的学术资源分布,还有《民国史料汇编》的破损情况与‘爱国读书会’的当前进展。”
【沪江大学堂图书馆藏书十万余册,中西典籍皆有,其中英文原版书籍占比 40%,是提升英语水平的关键资源;历史系资料室藏有大量民国初期史料,为修复《民国史料汇编》提供参考。《民国史料汇编》共二十卷,目前破损集中在第五至第八卷,主要为虫蛀、水渍导致的字迹模糊与书页残缺,修复需对照同时期史料进行补注与装裱。】
【“爱国读书会” 由历史系学长林风发起,现有成员二十余人,主要活动为研读进步书籍、讨论救国理念,但因缺乏资金与印刷渠道,计划编撰的《进步思想文集》迟迟未能推进,目前仅完成部分文章收集,尚未开始整理校对。】
小助调出一段影像,画面中,沪江大学堂的图书馆内,学子们或坐或站,专注地翻阅书籍,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入,在书架上投下温暖的光晕;而在校园角落的一间小屋内,林风正与几名读书会成员围坐在一起,手中捧着泛黄的进步刊物,低声讨论着国家局势,神情严肃而坚定。
【叮 —— 新位面福利己发放,贴合时代需求与学术成长:】
【1. 解锁 “语言能力快速提升” 技能,可在英语学习时,临时加载语法知识与词汇储备,辅助阅读与写作(注:需结合日常练习巩固,技能效果随熟练度提升);】
【2. 升级 “观星情绪图谱” 为 “校园人际图谱”,可实时显示目标人物对宿主的能力评估与潜在需求,助力建立良好学术合作关系;】
【3. 发放道具 “史料修复指南”,包含古籍修复的基础方法与材料清单,可辅助完成《民国史料汇编》的修复工作;“人脉拓展卡”,使用后可增加与目标人物的有效沟通机会,提升合作效率。】
正说着,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着灰色长衫、戴着圆框眼镜的青年走来,他手中抱着一摞英文书籍,正是文学院的助教周明轩。
看到苏晚,他停下脚步,语气带着几分疏离:“你就是那个弄坏陈教授古籍的苏晚?陈教授让我转告你,暂时不要去历史系资料室,等你熟悉校园规矩、提升学识后再说。”
校园人际图谱同步跳屏:周明轩(轻视 25 分→排斥 20 分,认可值 30 分);不远处的草坪上,“爱国读书会” 会长林风正与成员讨论,他穿着蓝色学生装,身姿挺拔,看到苏晚时,只是淡淡瞥了一眼,情绪显示 “好奇 10 分→怀疑 5 分,认可值 40 分”;历史系办公室方向,陈景明教授的评估显示 “失望 30 分→观望 10 分,认可值 25 分”。
“我知道之前犯了错,但我想弥补。” 苏晚走上前,从背包里拿出昨晚熬夜写的英文短文,“这是我用图书馆的英文报纸练习的写作,想请您帮忙批改;另外,关于《民国史料汇编》的修复,我查了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入门》,整理了一些基础修复思路,希望能为教授分忧。”
周明轩愣了一下,接过英文短文与修复思路笔记。短文虽然语法仍有瑕疵,但观点清晰、用词准确,远超他对苏晚的预期;修复思路笔记上,详细标注了破损书页的修复步骤,甚至提到了用米浆粘贴、宣纸托裱等传统方法,逻辑严谨。校园人际图谱显示:周明轩(惊讶 20 分→认可 15 分,认可值 45 分)。
“你的进步很快,但光有思路不够。” 周明轩的语气缓和了些,“英语学习需要每日积累,我可以帮你制定学习计划;至于古籍修复,我会把你的笔记交给陈教授,是否同意你参与,还要看教授的决定。”
次日清晨,苏晚便按照周明轩制定的计划,每天清晨六点到图书馆背诵英文单词,晚上七点至九点练习英文写作与阅读。
她借助 “语言能力快速提升” 技能,在遇到复杂语法时,临时加载知识点,再通过大量练习巩固。
短短两周,她的英语水平便有了明显提升,能流利朗读英文短篇文章,写作中的语法错误也减少了 60%。
与此同时,陈景明教授看到苏晚的修复思路笔记后,虽仍有顾虑,但还是同意让她协助整理修复所需的参考史料。
苏晚每天课后便泡在历史系资料室,对照不同版本的民国史料,为破损的《民国史料汇编》标注缺失内容,指尖常常被纸张边缘划破,却从未停下。
一次,陈教授在整理史料时,发现一段关于 “民国初期学生运动” 的记载缺失,多方查找仍未找到佐证。
苏晚想起之前在图书馆翻阅的《上海学生运动史料》,立刻找出相关章节,不仅补充了缺失内容,还标注了三个不同来源的史料作为佐证。
陈教授看着完整的史料,对苏晚的态度彻底改观:“苏晚同学,你做事细致认真,很有学术潜力。从今天起,你可以参与《民国史料汇编》的正式修复工作。”
校园人际图谱显示:陈景明(认可 50 分→赞赏 20 分,认可值 70 分),次要目标之一达成。
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苏晚逐渐接触到 “爱国读书会”。
一次校园讲座后,林风正在向学生们介绍读书会,却因缺乏人手,整理收集到的进步文章时显得手忙脚乱。
苏晚主动上前帮忙,凭借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快速完成了文章分类与初步校对。
“没想到你的文字功底这么好。” 林风惊讶地看着苏晚整理好的文章,语气中多了几分认可,“我们读书会正缺像你这样细致的人,要不要加入我们,一起编撰《进步思想文集》?”
苏晚欣然同意。
加入读书会後,她不仅负责文章校对,还利用自己的文学知识,为文集撰写前言与按语,让文章更具可读性。
为了解决印刷资金问题,她还与读书会成员一起,在校园内举办 “义卖书籍” 活动,将同学们捐赠的旧书低价出售,筹集到了印刷所需的大部分资金。
三个月后,苏晚的英语水平己达到学院中等以上,在英文考试中取得 80 分的好成绩;《民国史料汇编》的修复工作完成了 60%,得到历史系全体教授的认可;《进步思想文集》也完成了编撰,进入印刷阶段。
校园里,关于苏晚的评价早己改变。
曾经嘲笑她的同学,如今会主动向她请教英语问题;教授们提起她,都会称赞一句 “踏实好学、有担当”。
校园人际图谱显示:林风(认可 60 分→肯定 10 分,认可值 70 分),次要目标全部达成。
当《进步思想文集》的第一批印刷品送到校园时,苏晚与读书会成员们激动地拆开包装。
看着扉页上 “教育救国、匹夫有责” 的字样,苏晚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 —— 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黑暗时局中,一颗传递希望与力量的火种。
【叮 —— 当前位面核心目标进度:英语水平达标(80/80),《民国史料汇编》修复(60/100,剩余部分将在后续三个月内完成),《进步思想文集》印刷发行(500/500,超额完成 100 册),综合进度 80%,任务持续推进中。】
苏晚抚摸着崭新的《进步思想文集》,望向窗外 —— 钟楼的指针依旧在转动,操场上的学子仍在奔跑,而她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2E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