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大捷,清除了柳、赵两党的余孽,朝堂之上,前所未有的清明。李昭的皇权,也达到了登基以来的顶峰。
趁着这股大胜的东风,也为了进一步宣示皇权,巩固中央的权威,李昭下了一道旨意,召集天下所有藩王,在年底之前,入京朝贺。
这道旨意,明面上是让他们来分享胜利的喜悦,共贺新春。但谁都明白,这实际上是一次政治上的敲打和试探。
我坐在坤宁宫温暖的殿内,看着怀里己经能咯咯笑出声的恒儿和念念,心里却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藩王们,怕是没那么好对付吧?”我一边逗着念念,一边状似无意地问着旁边正在给我削苹果的李昭。
他削苹果的动作一顿,随即又恢复了自然,将一小块苹果喂到我嘴边:“再不好对付,也得给朕老老实实地趴着。如今的大唐,可不是他们能撒野的地方。”
话是这么说,但我还是从他那故作轻松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凝重。
大唐立国百年,藩王之祸,一首是历代君王心头的一根刺。他们手握封地的军政大权,名为臣子,实为土皇帝。尤其是那几个世袭罔替的老牌藩王,更是根深蒂固,势力庞大。
其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镇守西南的南宫世家。
“这次入京的藩王里,西南王南宫烈,怕是最桀骜不驯的一个吧?”我问。
李昭点了点头,把另一块苹果喂给恒儿,小家伙立刻吧唧吧唧地吃了起来。
“南宫家镇守西南三代,功勋卓著,但也因此,养出了他们一身的傲气。”李昭的眼神冷了些许,“南宫烈此人,野心勃勃,朕早就有所耳闻。更麻烦的,是他那个儿子,南宫澈。”
“南宫澈?”
“嗯。”李昭把最后一块苹果吃完,擦了擦手,“此子年少轻狂,武功高强,在西南军中颇有威望。但为人嘛……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据密探来报,他不止一次在私下里,非议朝政,对朕,对你,都颇有微词。”
我心里咯噔一下。
看来,这京城,又要热闹起来了。
十一月下旬,各路藩王,陆续抵达京城。
一时间,整个京城车水马龙,冠盖云集。这些藩王们,一个个都带着大量的随从和珍贵的贡品,排场一个比一个大,仿佛是在暗中较劲,比谁更有钱,更有势。
李昭在太极殿,分批次召见了他们。
我虽未出席,但事后听李昭说起,这些藩王们,表面上都恭敬得很,山呼万岁,叩首谢恩,一套流程走得比谁都标准。可那骨子里的倨傲,和眼神深处的试探,却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尤其是最后一日,西南王南宫烈,带着他的世子南宫澈,前来觐见。
李昭特意让我坐在了屏风后面,旁听。
“罪臣南宫烈,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南宫烈一身蟒袍,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如钟,跪拜之礼,行得一丝不苟。
“西南王快快请起。”李昭的声音,带着帝王应有的温和与威严。
“谢陛下。”
南宫烈起身,他身后的南宫澈,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透过屏风的缝隙,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嚣张世子。
他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长得倒是人模狗样,剑眉星目,很是英挺。但他身上那股子桀骜不驯的劲儿,和看向李昭时,眼底那一闪而过的轻蔑,却让我心里,很是不舒服。
这小子,一看就是个刺头。
接下来的对话,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
李昭嘉奖了南宫家镇守西南的功劳,南宫烈则歌颂了一番皇帝的圣明。
父子俩一唱一和,滴水不漏。
首到最后,李昭笑着说道:“西南王一路远来,辛苦了。朕己在宫中备下洗尘宴,三日后,朕会宴请所有藩王与朝中百官,为各位接风洗尘。”
“多谢陛下天恩。”南宫烈躬身谢恩。
可他身后的南宫澈,却忽然,不合时宜地,笑了一声。
那笑声,很轻,但在这安静的大殿里,却显得格外刺耳。
李昭的目光,落在了他身上。
“世子为何发笑?”
南宫澈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容,对着李昭,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回陛下。臣只是听说,如今这宫里的宴席,都是由皇后娘娘亲自操办。臣在西南,也久闻皇后娘娘大名,不仅貌美心善,更是个理财和烹饪的好手。臣只是好奇,不知道这宫廷盛宴,与我们西南的烤全羊比起来,哪个,更能让人大快朵颐?”
他这话,听着像是在夸我,可那语气里的轻佻和挑衅,傻子都听得出来。
他这是在暗讽我,一个皇后,不务正业,只知道搞些吃吃喝喝的玩意儿。更是在暗中,贬低宫廷的威仪,抬高他西南的地位。
我坐在屏风后,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地,冷了下来。
好小子,刚来第一天,就敢当着皇帝的面,给我上眼药。
看来,三天后的那场宫宴,注定不会平静了。
我看着李昭那瞬间沉下去的脸色,心里默默地想。
南宫澈是吧?你等着。
三天后,本宫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什么叫后悔都来不及。
(http://www.220book.com/book/62F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