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法则的代价
与苏箩残魂的最终和解,如同为我的灵魂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创。那些陈年的、隐痛的伤口己然愈合,留下的是更为坚韧、通透的肌理。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完整与稳定,仿佛终于能够毫无挂碍地立足于此刻,清晰地审视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种内在的稳固,让我对遍布世界的法则“裂纹”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入。我不再仅仅满足于绘制它们的分布图,或是像在沙漠中那样,进行小心翼翼、近乎炫技般的小规模修补。一种更深层的求知欲驱动着我:这些裂纹的本质是什么?它们对世界长远的影响究竟有多深?是否存在一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修复它们?
我像一個追寻病源的医者,不再满足于处理表面的症状。我将心神沉入那浩瀚的信息洪流,不再仅仅聆听法则运行的“声音”,而是尝试去解读其背后的“语法”和“结构”。我追踪着那些裂纹的蔓延轨迹,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能量共振,探寻它们与主世界稳定结构最深层的连接点。
这个过程,比修复那道细小空间裂纹要艰难无数倍。它需要我将意识无限延展,近乎与整个世界的法则网络暂时性地同调。我仿佛化身为一个无形的神经网络,其末梢触及星辰的引力,其根系扎入地脉的涌动,其感知覆盖着大气流动的每一丝韵律,以及生灵意识海洋的每一次潮汐。
就在这种极致的、近乎忘我的同调中,真相,如同深海中缓缓浮起的冰山,显露出了它庞大而冷酷的一角。
我“看”到了。
那些裂纹,并非仅仅是“千目”冲击留下的静态伤疤。它们更像是活性的感染点,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却不可逆转的方式,侵蚀着世界法则的根基。它们扭曲着时空的连续性,损耗着能量的守恒,甚至……干扰着因果链条的稳定性。虽然进程缓慢,但若放任不管,终有一日,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将逐渐崩坏,现实结构会变得千疮百孔,如同被虫蛀空的梁柱,最终难逃倾覆的命运。
而修复它们……并非不可能。
在我的推演中,浮现出一种可能的路径。那需要一股极其庞大、精纯且具备高度“协调性”和“包容性”的本源力量,作为“粘合剂”和“织补线”,融入那些裂纹之中,引导断裂的法则丝线重新连接,抚平扭曲的时空褶皱,中和那些不稳定的能量扰动力。
而这股最合适的本源力量,似乎……就是我自身。
我,这只曾经盛满器物声音,如今盛放着世界脉动、众生低语、过往感悟的“箩”,我的存在本身,我的意识核心,就是那股兼具了“容器”包容性与“感知”协调性的、独一无二的力量源泉。
代价,也随之清晰地浮现。
若要彻底修复这些裂纹,维系世界的长远稳定,我需要……分散自身。将我大部分的意识、力量、乃至“存在感”,如同播种一般,融入那些遍布世界的法则裂纹之中。我将不再是这个高度凝聚的、可以自由行动、感知、干预的“个体”。我的主体意识可能会陷入极其漫长的沉眠,在时光的流逝中缓慢地滋养、修复这个世界;或者,更彻底地,我将彻底回归“本源”,化身为世界法则网络的一部分,如同溪流汇入大海,失去独立的形态,只作为一种维护平衡的“机制”而存在。
维持当前强大的、可以随时感知众生、干预法则(哪怕只是微小部分)的状态?还是为了这个世界的长远稳定,牺牲掉大部分的“自我”,甚至可能是……全部的“自我”?
终极的道德冲突,如同两片巨大的磨盘,将我置于中间,缓缓碾压。
小我与大我。
我的自由,我的存在,我的感知,我的选择……与整个世界的存续,亿万生灵的未来,放在天平的两端。
前者,是我历经磨难,好不容易才触及的宁静与自由。我可以继续居住在这海边小屋,感受潮起潮落,引导“微光”,偶尔回应那些无声的祈求,甚至……在谨慎的前提下,享受那修正法则带来的、危险的。我拥有力量,拥有视角,拥有选择的权利。无声箩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无声箩最新章节随便看!这是属于“阿箩”的、鲜活而具体的生命。
后者,是责任,是某种意义上的……牺牲。我将不再有小屋,不再有海涛声,不再有“微箩”需要引导,不再能品味阳光的温度,感受风的触摸。我将失去“阿箩”这个个体,成为世界背景的一部分,一个无声的守护者,甚至可能连“守护”这个意识都无法保留。
犹豫,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住我的心脏。不舍,如同潮水,一波波冲击着我的决心。
我怎么会愿意?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才获得这来之不易的自由与平静。我为什么要为了一个曾经带给我无数痛苦、其众生也曾以无声期望绑架我的世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那些生灵的恐惧,那些法则的裂纹,难道就一定是我的责任吗?
我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生机勃勃的世界。晨曦中,渔民们驾着小船出海,海鸥盘旋鸣叫。学堂里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镇上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炊烟袅袅,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我能“听”到他们琐碎的烦恼、微小的喜悦、以及对新一天朴素的期待。
我也能“听”到森林里树木缓慢生长的呼吸,感受到大地深处岩浆的温热涌动,感知到天空中云朵凝聚又消散的循环。
这个世界,有混乱,有恐惧,有不公,有裂痕。但它也有生命,有成长,有希望,有无数微小而真实的美好。
我想起了苏箩对“存在过”意义的感悟。想起了那些器物最终归于平静时的释然。想起了“微光”在我构筑的茧房中那微弱却顽强的求生意志。甚至想起了沈砚,那个在欲望与责任间挣扎的、复杂而真实的人。
他们,它们,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而我,也是。
我的存在,我的能力,我窥见的真相,本身就将我推到了这个抉择的关口。逃避选择,维持现状,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任由裂纹蔓延,最终看着这个世界在遥远的未来走向崩坏。那与我亲手毁灭它,在道德上,似乎并无本质区别。
责任感,在这种极致的挣扎中,开始缓慢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升华。
它不再是被动承受的期望,不再是源于愧疚的补偿,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与连接后,主动生发的担当。我理解了这个世界的光与暗,连接了它的脉搏,那么,在它需要的时候,我是否有勇气,为这份理解与连接,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在诉说着对“生”的眷恋,对“自我”的不舍。
我轻轻抚摸着窗棂粗糙的木纹,感受着阳光在皮肤上的暖意,聆听着远处海浪永不停歇的歌唱。这些平凡的感知,此刻变得如此珍贵。
我闭上眼睛,内视那片因为与苏箩融合而变得更加广阔、深邃的意识之海。那里沉淀着所有的过往,所有的声音,所有的领悟。它们是我之所以为“我”的根基。
牺牲,并不意味着这些都将消失。它们会随着我的分散,融入世界的法则,成为修复裂纹的“粘合剂”的一部分。我的存在,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如同苏箩融入了我,我将融入这个世界。
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空”。将自我之箩彻底清空,消散于万物,于是,万物皆成了我,我也就成了真正的自由——无处不在,也无所在。
我缓缓睁开眼,目光穿过小屋,投向无垠的苍穹和浩瀚的大海。眼中的犹豫与不舍,并未完全消失,但它们深处,一种更加沉静、更加坚定的光芒,正在逐渐亮起。
我还没有最终决定。这个抉择太重,重到需要我用尽全部的勇气去掂量。
但我知道,天平,正在向着某一侧,极其缓慢,却又无可逆转地……倾斜。
牺牲的具体形式是什么?是长眠,还是回归本源?我尚未完全明晰。
但无论哪种,都意味着“阿箩”作为独立个体的旅程,可能即将抵达终点。
而终点,或许也是另一种开始。
我看着这纷扰而又美丽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复杂的、近乎告别的情绪。
抉择的时刻,正在临近。而答案,似乎己在我灵魂深处,悄然萌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63U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