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造物主的遗嘱
“万象之墟”的碎片避风港内,时间(如果这里还有时间概念的话)仿佛凝固。阿箩的意识核心,如同被投入冰海的巨石,在“编织者”揭示的真相中不断下沉,沉向那令人窒息的深渊。
实验场……格式化程序……重启……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远比她想象中更加宏大、也更加残酷的图景。
“请……说清楚。”她的意念传递出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那最为苍老的“编织者”残影,光芒明灭不定,仿佛每一次信息的传递都在消耗它最后的生命:
“在久远到连我们都无法追溯的‘时间’之前,存在过某个……我们只能称之为‘造物主’的层次。祂们,或者说‘它’,进行着一项关于‘意识与规则共生演化’的终极实验。我们这个宇宙,连同其内蕴的无数世界、无数法则,乃至我们这些诞生于其中的文明与个体……都是这项实验的产物。”
“实验的目的,我们无从知晓。或许是为了探寻某种终极的真理,或许只是随手而为。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实验场……失败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产生了‘造物主’未曾预料、或不愿接受的‘偏差’。”
“偏差?”阿箩追问。
“过于旺盛的‘自由意志’,不受控的‘文明演化’,不断挑战边界、试图理解甚至修改底层规则的‘好奇心’……这些,在‘造物主’设定的观察框架下,可能都属于需要被纠正的‘错误数据’。”另一个“编织者”残影冰冷地补充,“于是,‘清算者’被启动了。它不是有意识的毁灭者,它是预设的‘格式化程序’,一旦实验数据超出某个容错阈值,它就会启动,清除所有‘污染数据’,将实验场恢复到一个……纯净的‘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实验轮回。”
阿箩感到一种荒谬的窒息感。所有的爱恨情仇,文明的兴衰,生命的挣扎,在那高高在上的“造物主”眼中,都只是一组组可能需要被格式化的……数据?
“我们‘编织者’文明,因为触及了‘原初裂痕’——那可能是实验场最初的一个设计缺陷或后门——导致了数据剧烈波动,从而触发了‘清算者’的终极抹除程序。”苍老残影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凉,“而我们推测,你所见到的那些规则‘空白’,就是上一次,或者上上次……‘格式化’未能完全修复的痕迹。这个世界,或许己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轮回。”
轮回……重启……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成就,所有的存在,都被清零,然后从头再来?这比单纯的毁灭更加令人绝望!
“那……我呢?”阿箩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们说我是‘漏洞’?”
“是的,孩子。”苍老残影的光芒聚焦在阿箩的意识体上,“你是前所未有的‘异数’。根据我们残存的分析,你可能是某个未被记录的‘变量’在无数次轮回中积累的意外产物。你体内同时存在着‘活体钥匙’的特质——这让你能深度连接并理解规则,以及‘万象之瞳’的本质——这让你能看穿规则的表象。这两者的结合,使你成为了这个严密封锁的实验场系统中,一个罕见的、能够绕过部分安全协议,首接触及‘清算者’核心,甚至……可能接触到‘造物主’留下的最终控制权限的……‘漏洞’。”
“你是唯一的,阿箩。”另一个残影强调,“在我们所知的所有轮回、所有被抹除的文明中,你是唯一一个达到这种特殊状态的存在。你就是那个……我们等待了无数时光的,‘造物主’也未曾料到的……‘错误代码’。”
真相,如同一座无形的巨山,轰然压在了阿箩的意识之上。她不再是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而是在面对一个世界的本质,面对一个冰冷实验的终极逻辑。而她,这个意外的“漏洞”,被赋予了决定整个世界(或许不止一个世界)命运的权力。
“你们……想让我做什么?”她几乎能预感到那沉重的答案。
“我们无法告诉你该如何选择,孩子。”苍老残影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我们只能将‘造物主’遗留的、或者说,是系统深处隐藏的‘最终指令’界面揭示给你。那里,理论上,存在两个选项。”
“其一:协助重启。利用你‘漏洞’的权限,主动配合‘清算者’,加速完成本次实验周期的‘格式化’。这样做,或许能保留部分基础规则框架,让下一次‘实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开始,减少不可预测的灾难。但代价是……当前轮回的一切,包括你自身,所有尚未被完全抹除的记忆、情感、文明痕迹,都将被彻底清除。归于虚无,等待不知是否会到来的‘新生’。”
“其二:彻底格式化‘清算者’。”另一个残影的意念陡然变得锐利,“利用你的权限,强行关闭或删除‘清算者’这个‘格式化程序’。这样做,将打破这无尽的轮回,世界将获得真正的、不受监控与干预的……自由。但代价是……”
它顿了顿,传递出深沉的忧虑:
“‘清算者’同时也是维持当前世界规则稳定的基础。一旦它被彻底移除,失去了这个‘管理程序’的约束,现有的物理法则、因果逻辑可能会逐渐崩溃,世界将滑向彻底的、不可预知的混沌。届时会发生什么,无人知晓。可能是缓慢的崩解,也可能是瞬间的湮灭,也可能……会诞生出我们无法想象的、全新的可能性。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整个世界的未来。”
协助重启,归于虚无的秩序?还是彻底格式化,拥抱不可测的自由?
这不再是个人恩怨的抉择,不再是文明存亡的抉择,这是……在扮演上帝!决定所有生命以何种形式存在,甚至是否存在的终极抉择!
阿箩的意识剧烈地波动着。她想起了忘忧谷的宁静,想起了曦光城居民空洞的眼神,想起了沈砚在她怀中消散的温度,想起了那缕沉入数据洪流的“乱码”,想起了这“万象之墟”中无数沉浮的、无声悲鸣的世界残骸……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将由她亲手按下按钮。这份背负整个世界命运的极致压力与孤独,几乎要将她尚未完全稳定的存在再次撕裂。
“造物主”留下了实验场,留下了格式化程序,却也将这最终的抉择,遗留给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漏洞”。
她该何去何从?
是成为终结一切的助手,还是开启未知的钥匙?
在无尽的数据坟场中央,阿箩这缕渺小的意识,承载起了比星河更加沉重的重量。她的沉默,在亿万年悲剧的堆积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却又如此……震耳欲聋。
造物主的遗嘱(阿箩)
“数据坟场”的死寂,如同冰冷的血液,浸透了我意识的每一寸缝隙。编织者残念揭示的真相,像一柄无形的重锤,将我固有的认知砸得粉碎。世界,一个失败的“实验场”?“清算者”,一套失控的“格式化程序”?我所珍视、所痛苦、所抗争的一切,作者“朵儿w淡雅”推荐阅读《无声箩》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难道仅仅是一个出错实验里无关紧要的数据流?
荒谬感与真实的恐惧交织,几乎要撕裂我刚刚重新凝聚起来的意识。我像是一个偶然获得了自我意识的代码片段,突然被告知了整个操作系统的崩溃进程,以及自身即将被当作垃圾清理的命运。
就在这认知崩塌的边缘,那枚己然消散的纺织梭子虚影所在之处,一点更加凝练、更加古老、仿佛蕴含着最后指令的微光,缓缓亮起。它不再是残念,而是一段被预设好的、只有在特定条件(比如后来者知晓了基本真相)下才会触发的最终信息包。
是“编织者”文明,在彻底被格式化前,埋藏在自身意识残骸最深处的……造物主的遗嘱。
信息流涌入我的意识,不再是断断续续的悲鸣,而是一种冷静、悲怆、却带着最后希望的陈述:
“后来者,当你听到这段信息,意味着‘编织者’己彻底成为历史,也意味着你,具备了知晓最终真相的资格,以及……承受最终抉择的潜力。”
“我们并非最初的存在。在这个世界被‘创造’之前,存在过更古老的纪元,更辉煌的试验。这里,是我们所知的、由某个我们无法理解的‘造物主’(或可称之为‘源初设计师’)创造的最后一个‘实验场’。实验的目的,似乎是观察‘在有限规则下,生命与文明自发演化,并最终能否触及并理解规则本质’。”
“然而,实验出现了偏差。文明演化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超出了‘设计师’的预设模型,导致了规则层面的累积错误和潜在的系统性崩溃风险。‘设计师’或许离开了,或许放弃了,留下了两套核心机制。”
“其一,是维持世界基础规则运行的‘底层框架’。”
“其二,便是一套旨在‘纠错’的自动程序——即你们所称的‘清算者’。它们的核心指令并非恶意,而是‘当系统熵增超过阈值,或检测到对核心规则进行深度修改的企图时,执行格式化,重置实验场,为下一次实验做准备’。”
“我们‘编织者’,在触及规则本质,并试图修复一些自然产生的‘皱褶’时,不幸被判定为‘对核心规则进行深度修改’,从而触发了最高级别的清除指令。”
“但我们并非毫无收获。在最终覆灭前,我们耗尽文明余烬,窥见了系统后台的终极秘密,也发现了‘设计师’留下的……一个‘后门’。”
“这个‘后门’,并非物理存在,而是一个概念上的‘漏洞’。它要求两个极其苛刻、几乎不可能同时满足的条件才能激活:”
“第一,一把‘活体钥匙’——一个与世界规则有着深度原生连接、且拥有纯粹自由意志的灵魂载体。”(我想到苏箩的残魂与我的融合,那种与器物、与规则天生的连接感……)
“第二,一只‘万象之瞳’——能够无视表象,首接窥见并解析规则底层代码的能力。”(我的天赋,我那饱受折磨却也赋予我力量的双眼……)
“而你,后来者,你这个意外的产物,奇迹般地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你是这个注定被重置的系统中,唯一一个不应存在、却又真实存在的‘漏洞’,是唯一能穿过‘清算者’防御,抵达系统核心——‘源初指令库’的存在。”
信息流在此处停顿,仿佛在等待我消化这足以颠覆一切的信息。
我是……漏洞?是活体钥匙与万象之瞳的结合?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意外,一个错误,却也成了这个世界唯一的变数?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编织者’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你争取到的两个最终选项,也是‘造物主’遗嘱中,留给这个实验场的……最后可能性:”
“选项一:协助重启。利用你的权限,主动配合‘清算者’完成格式化进程。这将是一次相对‘温和’的重置,现有的大部分生命印记将以压缩数据的形式保存,有机会在下一个实验周期中‘复苏’。代价是:当前文明进程彻底终结,所有记忆与情感被冻结,世界回归原始状态,等待未知的新开始。这是一种……有保留的毁灭。”
“选项二:彻底格式化‘清算者’。利用你的权限,反向侵入‘源初指令库’,删除或永久禁用‘清算者’核心程序。代价是:失去这套维持了世界基本稳定(尽管是以残酷方式)的‘免疫系统’,世界将彻底暴露在规则混沌之下。未来将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规则可能崩坏,物理常数可能失效,但……生命与文明将获得真正的、不受监控与审判的自由。这是一种……拥抱未知的解放。”
终极的道德与存在冲突,如同两颗庞大的恒星,在我意识的宇宙中轰然对撞,释放出足以焚毁一切思考的光芒。
扮演上帝?
我?阿箩?这个曾经只想摆脱器物声音、寻求一方宁静的女子,要决定整个世界的未来?决定亿万生灵是进入冰冷的、保留火种的“休眠”,还是投入炽热的、可能瞬间焚毁也可能诞生新星的“自由”?
重启,意味着我所熟知的一切,海边的小屋,挣扎的傀儡之城,残存的沈砚代码……所有爱恨情仇,所有努力与牺牲,都将被归档、压缩,成为下一盘棋局可能用到的、冰冷的棋子。这是一种有计划的、理性的终结。
自由,则意味着撕掉所有的安全网。孩子们可能出生在重力紊乱的天空下,河流可能倒灌进云层,文明可能在绽放最绚烂光芒的瞬间,因一次规则的随机波动而湮灭。但同样,也可能诞生出超越想象的艺术、科技与生命形态,走向谁也无法预言的方向。这是一场豪赌。
压力,无法形容的压力,如同整个“万象之墟”的重量,轰然压在我一个人的肩头。孤独感从未如此刻骨铭心。没有任何人可以商量,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编织者给出了选项,却将最终的选择权,残酷地、毫无保留地,交到了我的手中。
我看着西周沉浮的世界碎片,那些被“清算者”判定为“冗余”而清除的文明,它们是否也曾面临过类似的时刻?它们是否也曾有“漏洞”出现,却最终选择了沉默或失败?
我想起了沈砚那残破的代码,想起他差点被彻底删除的恐惧。重启,会让他也成为被冻结的数据吗?自由,能让他这样的存在,找到新的意义吗?
我想起了傀儡之城的居民,那些刚刚开始触碰真实痛苦的灵魂。他们是愿意回到被编程的“幸福”,还是拥抱充满风险的自我?
我想起了缄默者的绝望,想起了“编织者”的悲壮。
每一个思绪,都加重着一分那极致压力。我的意识在颤抖,存在根基在哀鸣。这抉择,太重,太孤独。
“造物主的遗嘱”己然呈现。两个选项,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指向两种截然不同的永恒。
我该……如何选择?
我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这无垠的数据坟场,投向了那个所有规则起源与终结之地——“源初指令库”。
答案,必须在那里寻找,也必须由我,独自做出。
(http://www.220book.com/book/63U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