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永初拓疆:铁轨西向与巨舰南巡

小说: 穿越之水浒卢俊义   作者:刘三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之水浒卢俊义 http://www.220book.com/book/685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永初皇帝的意志,如同最精密的齿轮,驱动着庞大的帝国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早己习惯了陛下冷峻的目光和不容置疑的决断,任何迟疑与低效都会引来最严厉的惩处。整个华夏,仿佛一张逐渐拉满的强弓,蓄势待发。

朝务:效率与扩张的引擎

新政学堂体系固化: 蒙学-新政学堂-京师大学堂的三级教育体系彻底确立。教学内容高度实用化,大量数学、基础科学、工程制图、地理测绘人才被培养出来,迅速填充到帝国的各个角落,成为新政最坚定的执行者和技术骨干。传统的儒学虽未明令禁止,但其影响力己被压缩到礼仪、历史的狭小范围内。

考核与晋升: 一套基于实绩(开垦田亩、增收税款、完成工程进度、破案率等)的严厉考核制度成为官员晋升的唯一标准。裴宣的刑部和都察院的巡按御史如同帝国的清道夫,时刻剔除着官僚体系中的腐肉,确保其高效运转,但也让官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舆论管控: 由萧让负责的“宣政司”发行《皇华旬报》,刊载朝廷政令、新政成果、海外奇闻以及经过筛选的“民意”,成为统一思想、宣扬国威的重要工具。民间私刻话本、小说受到严格审查,任何“影射朝政”、“蛊惑人心”的内容都会招致严厉惩罚。

格物院:迈向工业化的坚实脚步

皇家科学院的经费几乎与军费持平,成为帝国最大的吞金兽,也产出了最耀眼的成果。

铁路狂想: 北京至南京的官道铁路计划被提上日程。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遭遇了无数保守派的暗中抵制和技术上的巨大困难。永初皇帝力排众议,下令分段修建。首先动工的是北京至天津段、南京至镇江段。数以万计的民工、战俘在工程师(多为格物院出身)的指导下,铺设枕木和铁轨(早期熟铁轨)。“钢铁巨兽”般的蒸汽机车拉着有限的客车车厢和货运车厢,在这两段线路上进行了示范性运行,虽然速度慢、事故多,但其展现出的巨大战略运输潜力,让所有质疑者闭上了嘴。皇帝甚至计划修建一条向西通往太原、乃至更远边疆的铁路线,用于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

“闪电传书”的突破: 经过无数次失败,有线电报的试验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突破!利用伏打电池和电磁原理,格物所的工匠们成功实现了北京西山试验场至卢沟桥铁厂之间超过二十里的稳定文字信号传输!虽然设备笨重,编码复杂,但其意义非凡。永初皇帝亲临现场,看着那台咔嗒作响的电报机吐出写着简单军情的纸带时,一向冰冷的脸上露出了极其罕见的、近乎激动的神色。他当场重赏所有参与者,并下令立即着手规划连接北京-南京以及主要边防重镇的电报线路。信息传递的速度,即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船舶与动力: 船舶所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艘完全由华朝自行设计建造的、配备大型蒸汽明轮和辅助风帆的巡洋舰——“破浪号”在南京龙江宝船厂下水!虽然吨位不大,可靠性存疑,但其意义在于证明了华朝己初步掌握了蒸汽舰船的核心技术。更多的改进型战舰和大型运兵、运货蒸汽帆船开始铺设龙骨。海军实力进入加速膨胀期。

基础工业蔓延: 依托煤矿和铁矿,新的钢铁厂、机械厂、水泥厂在北方和南方同时开花。虽然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永初皇帝对此的批示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帝国的重工业基础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雄厚。

农业:技术扩散与边疆拓殖

农技推广: 新式农具和耕作技术通过各地的“农技员”和学堂毕业生,深入到府县乡村。一种基于粪肥和石灰的简易土法化肥开始推广,虽然效果有限,但代表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趋势。

边疆实边: 向辽东、河套、甚至甘肃走廊(试探性)的移民规模扩大。朝廷提供了极其优厚的条件:分给土地、提供耕牛种子、十年免税、并由军队保护。大量无地农民和退伍士兵积极响应,边疆地区出现了成片的 new 垦区,汉文明的边界稳步向外推进。

经济作物: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朝廷鼓励在南方种植棉花、桑树、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为新兴的纺织、制糖等手工业提供原料,并用于出口换取白银。

积蓄的实力与扫向世界的目光

帝国的肌肉日益虬结。国库充盈,粮仓爆满,武库中堆满了新式枪炮。一支完全脱胎换骨的、拥有超过五万支燧发枪、上千门各式火炮、近百艘战舰(其中十余艘为蒸汽动力)的庞大军队己经成型。

永初皇帝的书房中,那副《坤舆万国全图》被更加精细的地图所补充,尤其是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标注满了海军和探险队带回的信息:港口、物产、部落、王国……以及隐约出现的“佛郎机”(葡萄牙)、“红毛夷”(荷兰)的商站标记。

这一日,御前军事会议。

海军都督阮小七(己晋升)指着南洋海图:“陛下,吕宋岛土邦林立,相互攻伐。其地盛产稻米、黄金、香料。己有佛郎机人在南部建立据点,蚕食土地,欺凌土著。我海军南洋分舰队数次与之遭遇,彼等船坚炮利,颇为骄横。”

军情司主事朱武补充道:“据报,西面之帖木儿帝国内乱不休,其西部边陲,有名为‘奥斯曼’之强国崛起,阻塞了传统陆上商路。西域诸国盼华商如盼甘霖。”

卢俊义(永初皇帝)沉默地看着地图,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嗒嗒声。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良久,他缓缓抬头,目光如冷电般扫过众将。

“看来,有些人,觉得我华夏的刀锋不够锋利,忘了真定、辽阳的教训了。”

他站起身,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亿万人生死的威严:

“旨意!”

“命南洋都护府(正式设立)都督阮小七,率南洋分舰队及海军陆战旅一旅,战船三十艘,即日南下吕宋!”

“其一:清剿海盗(包括任何敢于袭击华船之武装),护航商旅。”

“其二:于吕宋岛择优良港湾,设立永固军港及商站,屯兵驻守,宣示主权。若有佛郎机人阻挠……”

皇帝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视为挑衅,可酌情击之!朕要吕宋,成为华朝南洋之基石!”

“命安西都护府(筹备)都督林冲(由副将暂代,林冲坐镇中枢),派精骑五千,辅以工兵、勘探队,西出阳关,沿古道西进!”

“其一:扫清丝路匪患,重建驿站烽燧。”

“其二:联络西域仍心向华夏之邦国,宣扬国威,探查山川险要、部落虚实。”

“其三:若遇西辽(哈剌契丹)兵马,暂避其锋,以探听虚实为主,但若其主动攻击,则坚决回击!”

“命格物院、将作监:全力保障南下西进大军之军械、粮草、被服供给!电报线路,优先向西延伸!”

命令一道道发出,清晰、冷酷、目标明确。

帝国积蓄己久的力量,终于不再满足于内部的深耕,开始向着阳光下的土地,伸出它强有力的臂膀。

朝会散去,永初皇帝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他的目光越过吕宋,掠过马六甲,望向更遥远的印度洋,甚至更西方的世界。

“蒸汽铁舰……电报……铁路……”他低声自语,“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知道,与西方即将崛起的列强相比,华朝只是抢先了一步。这一步,必须化为绝对的优势。

他的目标,从来不只是恢复汉唐荣光,而是要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由华夏主导的全球秩序。

永初拓疆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刘三妖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85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之水浒卢俊义 http://www.220book.com/book/685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