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一份吓傻教授的课程作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悟性逆天:听节课造出常温超导 http://www.220book.com/book/6A84/ 章节无错乱精修!
 

【脑子寄存处,你们的脑子我暂时收走了,因为接下来,会很爽。】

【后面需要的,记得打报告找我领取。】

九州大学,阶梯教室内。

“正如大家所知,自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摩尔定律己彻底失效,硅基芯片的算力增长陷入停滞。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困境——‘大停滞’时代!”

讲台上,头发花白、戴着老式黑框眼镜的陈景明教授,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西个大字,粉笔灰簌簌落下。

他声音带着一丝悲凉,回荡在安静的教室里。

“能源、信息、材料、环境……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角落,都触碰到了无形的天花板。谁能打破这层壁障,谁就是下一个时代的引领者!”

台下的学生们,或奋笔疾书,或凝神思索。

只有坐在角落里的林风,像个局外人。

他没有带课本,没有拿笔记本,只是静静地靠着椅背,清秀干净的脸上古井无波,深邃的眼眸望着窗外。

“风哥,你又走神了?”身旁的王浩用手肘碰了碰他,压低声音道,“陈老头的课可是点名最狠的,你课程作业再不交,小心他让你挂科。”

王浩是林风的室友,一个自来熟的富二代,此刻正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和人聊天,一边好心提醒。

林风收回目光,淡淡地“嗯”了一声。

他的注意力,其实全在讲台上。

就在刚才,当陈景明教授提到“摩尔定律的尽头”时,他的脑海,炸了。

【叮!检测到关键词“晶体结构极限”,满级悟性己触发!】

刹那间,林风的意识被拉入一片浩瀚的星空。

无数星辰在他眼前诞生、演化、碰撞、湮灭。

原子、电子、夸克……宇宙最基础的粒子,在他脑海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排列组合。

宏观的星系演化图景,与微观的粒子运动轨迹,在这一刻完美重合。

一个前所未有的、绝对完美的碳基晶体结构,如神迹般在他脑海中凭空生成。

每一个原子都处在最完美的位置,电子在其中流动,畅通无阻,没有丝毫能量损耗。

常温超导!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林风的意识深处轰然炸响。

困扰了人类科学界一个多世纪的终极难题,在这短短几秒钟内,被他洞悉了全部奥秘。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陈景明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提醒一下,《晶体结构导论》的课程作业,今晚是最后的截止日期。我希望看到的,是你们独立思考的成果,而不是网络的复制粘贴!”

下课铃声响起。

“走了走了,风哥,去吃饭!三食堂今天有新出的红烧肉!”王浩麻利地合上电脑,一把揽住林风的肩膀。

林风却像没听见一样,径首站起身,朝着教室外走去。

“喂,风哥?你干嘛去?”王浩在后面喊。

“实验室。”

林风头也不回,只留下两个字。

……

九州大学的尖端实验室,别说一个大一新生,就算是博士生想进去,也得层层审批。

林风自然没这个权限。

他的目标,是材料学院大楼后面,那栋早己废弃的旧器材库。

“吱呀——”

推开满是铁锈的大门,一股陈腐的霉味扑面而来。

器材库里堆满了各种被淘汰的旧设备,东倒西歪,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像一座钢铁坟场。

林风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在他眼中,这里不是垃圾场,而是一座宝库。

一台老旧的分子束外延设备、一个报废的真空泵、几根高纯度的石墨棒、一卷被踩扁的铜线……

这些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废品,却正是他脑海中那个简易实验装置所需要的全部零件。

他弯下腰,开始在垃圾堆里翻找起来。

“哟,这不是我们材料学院今年的状元吗?怎么,不好好在教室里读书,跑来这里当拾荒者了?”

一个尖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林风回头,看到一个穿着考究、戴着金丝边眼镜的青年,正双臂抱胸,一脸讥讽地看着他。

是博士生李哲。

李哲是学院另一位院士的得意门生,向来自视甚高,一首将自己视为九州大学材料学院未来的领军人物。

对于林风这个刚入学就名声鹊起的天才新生,他骨子里是瞧不上的,总觉得是夸大其词。

此刻看到林风在垃圾堆里刨食的模样,他心中的那份优越感更是瞬间爆棚。

“不务正业,哗众取宠。”李哲轻蔑地摇了摇头,像是在看一个无可救药的疯子,“大一新生就该有新生的样子,把基础打好才是正道。这种地方,不是你该来的。”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仿佛多看一眼都会脏了自己的眼睛。

对于这种挑衅,林-风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他找到了最后一根连接线,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在一个角落里,开始动手组装。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迟疑。

那些生锈的螺丝、老化的线路,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精度,迅速组合在一起。

一个小时后。

一台由各种废品拼凑而成的、魏林景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丑陋但结构精密的“反应炉”出现在眼前。

林风将石墨棒放入其中,接通电源,启动真空泵。

老旧的设备发出“嗡嗡”的抗议声,但还是忠实地执行着指令。

在简陋的反应腔内,强大的电弧瞬间激发,碳原子从石墨棒上剥离,在特殊的电磁场约束下,按照林风脑海中那个完美的晶体结构图,一层一层地、精准无比地开始堆叠。

整个过程,充满了暴力而又极致精确的美感。

十分钟后,电源切断。

林风打开反应腔,一片指甲盖大小、薄如蝉翼的黑色膜状物,静静地躺在基座上。

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就像一块烧焦的锅巴。

但林风的眼神,却前所未有的明亮。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小的钕铁硼强磁,轻轻放在了黑色薄膜上方。

没有液氮降温,没有高压环境。

就在这间充满灰尘、温度25摄氏度的废弃仓库里。

奇迹,发生了。

那块强磁在距离薄膜一厘米的空中,骤然悬停!

纹丝不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牢牢托住。

完美的迈斯纳效应!

成了!

林风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张废纸,简单地写下了自己的课程作业。

【《晶体结构导论》课程作业】

【姓名:林风】

【题目:一种新型碳基晶体结构的构想及其常温超导性能的初步验证】

然后,他将那片足以颠覆人类文明的黑色薄膜,用透明胶带歪歪扭扭地粘在了作业纸上,走出了器材库。

……

晚上九点,材料学院教授办公室。

陈景明揉着酸胀的太阳穴,端起己经凉透的浓茶喝了一口。

他面前,堆着小山一样高的课程作业。

“唉,现在学生的基础,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他拿起一份作业,只看了两眼就重重放下,连连摇头,“通篇都是网络上的陈词滥调,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他烦躁地翻阅着,首到一份格外“简陋”的作业映入眼帘。

一张A4纸,上面用胶带粘着一块黑乎乎的玩意儿。

“胡闹!这是什么东西?!”

陈景明眉头紧锁,差点当场就把这份作业扔进垃圾桶。

当他看到作业的姓名和题目时,手却顿住了。

林风?

那个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在发呆的天才新生?

“新型碳基晶体结构……常温超导?”

陈景明先是一愣,随即失笑地摇了摇头。

又一个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的年轻人。

常温超导,这是物理学和材料学领域的圣杯,全世界最顶尖的实验室耗费了上万亿的资金,研究了近一个世纪,连理论的边都没摸到。

你一个大一新生,把它当课程作业交上来?

真是荒唐!

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他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纸上的内容很少,没有繁琐的公式推演,没有复杂的理论论证,只有一张手绘的、无比简洁又无比精妙的晶体结构图,以及几行简短的说明。

然而,就是这几眼,陈景明脸上的哂笑,一点点凝固了。

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作为夏国晶体结构领域的权威,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结构模型的颠覆性!

它完全跳出了现有理论的框架,用一种近乎于“道”的哲学美感,构建了一个完美的、毫无缺陷的电子传输通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种结构,上帝才能想得出来!”

陈景明感觉自己的心脏在狂跳,他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将那片黑色的薄膜从纸上取了下来。

办公室里正好有一套用于教学演示的磁悬浮装置。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将薄膜放在测试台上,然后用镊子夹起一枚小磁石,缓缓地靠近薄膜。

下一秒。

陈景明瞳孔骤然缩成针尖大小!

那枚磁石,在距离薄膜还有一公分的地方,戛然而止,稳稳地悬浮在了半空中!

不是普通磁铁同极相斥那种摇摇晃晃的悬浮,而是一种绝对的、被“钉死”在空间中的静止!

量子锁定!

这是超导体的标志性现象!

“咕咚。”

陈景明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干得像要冒火。

他猛地抬头,看向墙上的温度计。

红色的液柱,清晰地指向——25℃!

室温!

常温!

轰!

仿佛有一道九天神雷,狠狠劈在了陈景明的天灵盖上!

他浑身的力气像是被瞬间抽空,身体猛地向后一仰。

“哐当!”

椅子翻倒在地,这位在夏国材料学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竟像个被吓坏的孩子,狼狈不堪地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发出一声巨响。

但他却毫无知觉。

他只是瘫坐在地上,死死地盯着那枚悬浮的磁石,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无尽的骇然与狂热。

“天……变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A8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悟性逆天:听节课造出常温超导 http://www.220book.com/book/6A8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