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新学声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营盘刀影入汴梁 http://www.220book.com/book/6CNY/ 章节无错乱精修!
 营盘刀影入汴梁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营盘刀影入汴梁最新章节随便看!

江南的初夏带着栀子花的甜香,漫过苏家老宅的白墙。林峰站在庭院里,看着工匠们将最后一块木牌钉在新搭的屋梁上,“知行学堂” 西个墨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 这是他和苏轻晚筹备了三个月的学堂,专门招收贫苦人家的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辨识草药,也教些基础的拳脚功夫防身。 “林大哥,桌椅都摆好了。” 苏轻晚的声音从学堂里传来,她穿着身素色襦裙,裙摆沾着些许木屑,手里拿着本泛黄的《千字文》,是从苏家藏书楼里找出来的旧本,“就是课本不够,我和蔡玥妹妹抄了三天,也只抄了二十本。” 林峰走进学堂,二十张简陋的木桌整齐排列,桌面用砂纸打磨得光滑,桌腿却还留着新鲜的木纹。阳光透过窗棂,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光斑,像一条条通往未来的路。“别急,” 他从背包里掏出一叠打印纸 —— 这是他穿越时带的最后几包现代纸张,一首舍不得用,“用这个印,快得多。” 苏轻晚接过纸张,指尖抚过光滑的纸面,惊讶得睁大眼睛:“这纸比咱们的宣纸还薄,却更结实。” 她想起林峰说过的 “打印机”,虽没见过,却能想象出那机器快速印出文字的模样,“要是能有你说的那种机器就好了,能印出好多好多课本。” “会有的。” 林峰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像在安慰一个期待礼物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做简易的活字印刷,用木头刻字,反复使用,比手抄快多了。” 他从怀里掏出张草图,上面画着活字印刷的模具结构,是他根据现代印刷原理改良的,“明天我就去找木匠,咱们自己做。” 正说着,蔡玥端着茶走进来,她穿着春桃给做的蓝布裙,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淡淡的疤痕 —— 那是在天目山熬制解毒药时被烫伤的。“林大哥,轻晚姐,” 她将茶碗放在桌上,目光落在那些打印纸上,“我刚才在门口看到好多孩子,都扒着门缝往里面看,眼睛亮得像星星。” 林峰走到门口,果然看到十几个孩子躲在院墙后,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才五六岁,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手里攥着刚从田埂上摘的野花,见林峰望过来,都吓得往后缩了缩,却又舍不得离开,只露出双好奇的眼睛。 “进来吧,” 林峰笑着招手,声音放得温和,“学堂就是给你们开的,以后每天都可以来。” 孩子们犹豫了片刻,终于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走了出来,她手里拿着朵白色的栀子花,怯生生地走到林峰面前,将花递给他:“大哥哥,这花给你,能…… 能教我认字吗?我想给在汴京当兵的爹爹写信。” 林峰接过栀子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甜香扑鼻。他蹲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当然能,以后不仅教你认字,还教你写信。” 其他孩子见此,也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愿望 —— 有的想学会算术,以后帮爹娘卖菜不用被坑;有的想学会辨识草药,给生病的奶奶治病;还有的想学会拳脚,保护被恶霸欺负的妹妹。 苏轻晚和蔡玥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眼睛都有些发红。苏轻晚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请先生教她读书,那些昂贵的笔墨纸砚,是这些孩子想都不敢想的;蔡玥则想起在西域学武时,师傅只教她杀人的招式,从没人问过她想不想读书写字。 “以后咱们的学堂,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苏轻晚轻声说,手里的《千字文》被她攥得更紧,“让他们知道,不管出身如何,都能靠自己的本事,活出个人样来。” 蔡玥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眼神里满是温柔:“我可以教他们辨识草药,苏家密卷里有很多简单的药方,能治风寒、跌打损伤,都是他们用得上的。” 接下来的日子,学堂渐渐热闹起来。每天天不亮,孩子们就会背着小布包来上学,布包里装着自家做的干粮,有的是麦饼,有的是红薯,偶尔还会有孩子带来几颗野果,偷偷放在林峰和苏轻晚的桌角。 林峰教孩子们算术和拳脚。他用石子代替算珠,在地上画着加减乘除的符号,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小手在地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教拳脚时,他会先给孩子们热身,再教些简单的格挡和闪避动作,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 苏轻晚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她从《千字文》教起,每个字都先讲清楚意思,再教孩子们写,遇到难懂的句子,还会编成小故事,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有个叫小石头的男孩,家里是打铁的,手指粗得握不住毛笔,苏轻晚就手把手地教他,还特意给他找了支粗杆的笔,让他慢慢练习。 蔡玥则教孩子们辨识草药。她带着孩子们去后山,认识蒲公英、金银花、艾草等常见的草药,告诉他们每种草药的功效和用法。有个小女孩的奶奶得了咳嗽,蔡玥就带着她去采了些枇杷叶,教她怎么煮水,没过几天,小女孩就跑来说奶奶的咳嗽好多了,眼睛亮得像星星。 学堂的名声渐渐传开,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苏家老宅开了个免费的学堂,不仅教读书,还教本事。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甚至还有些年轻的姑娘,也想来学识字和辨识草药 —— 在那个时代,女子读书是件稀罕事,可林峰和苏轻晚都没有拒绝,还特意给她们安排了单独的课程,教她们女红和管家的知识。 春桃和王铁柱也常来学堂帮忙。春桃会教孩子们做简单的女红,给布娃娃缝衣服,孩子们学得格外开心;王铁柱则会给孩子们讲故事,讲他跟着林峰在黑风山、昆仑山的经历,当然,他会把那些血腥的部分去掉,只讲那些勇敢和正义的情节,听得孩子们眼睛都不眨。 赵风从汴京来江南时,特意去学堂看了看。他站在窗外,看着林峰在教孩子们算术,苏轻晚在教孩子们读书,蔡玥在给孩子们讲草药知识,孩子们的笑声在庭院里回荡,像一首欢快的歌。 “林兄弟,你做了件大好事啊。” 赵风的声音带着感慨,他手里拿着新皇赏赐的丝绸,是奖励他肃清残月楼余党的,“新皇听说你开了学堂,特意让我给你带了些笔墨纸砚,还说要给学堂题字。” 林峰接过丝绸和笔墨纸砚,心里满是感激:“替我谢谢皇上,也谢谢赵先生。” 他指着学堂里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才是大宋的未来,教好他们,比什么都重要。” 赵风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眼神里满是欣慰:“你说得对,有这些孩子在,大宋的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堂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桌椅也从二十张增加到了五十张。林峰和苏轻晚还在学堂后面开辟了一块菜园,让孩子们跟着一起种菜,既锻炼身体,又能让他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有一天,学堂里来了个特殊的学生 —— 是个叫阿福的小男孩,他的右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是被村里的孩子嘲笑着送来的。阿福的爹娘都死了,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年纪大了,只能靠捡破烂养活他,这次送他来学堂,是希望他能学会些本事,以后能自己养活自己。 孩子们见阿福走路不方便,都有些疏远他,甚至还有人偷偷模仿他走路的样子。阿福很伤心,第二天就没来上学。 林峰知道后,特意去了阿福家。阿福正坐在门槛上,抱着膝盖哭,奶奶坐在旁边,一边缝补衣服,一边偷偷抹眼泪。 “阿福,怎么不去上学了?” 林峰蹲下身,摸了摸阿福的头,声音放得温和。 阿福抬起头,眼睛红红的:“他们都笑我走路瘸,说我是个废人,学了也没用。” 林峰拿出一个用木头做的小车子,是他特意给阿福做的,下面装着轮子,上面有个小座位:“你看,这个叫轮椅,你坐在上面,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比他们走路还快呢。” 他把阿福抱上轮椅,推着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阿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明天去学堂好不好?” 林峰问,“我教你做更多好玩的东西,还教你算术,以后你可以帮奶奶算账,再也不用怕别人欺负你了。” 阿福点了点头,紧紧抓住轮椅的扶手,眼睛里满是期待。 第二天,林峰推着阿福去学堂。孩子们见阿福坐在轮椅上,都好奇地围了上来。林峰笑着说:“阿福的轮椅是我做的,你们想不想学?以后谁要是有困难,我们都要互相帮助,而不是嘲笑他们,知道吗?” 孩子们都点了点头,纷纷围到阿福身边,有的问轮椅是怎么做的,有的说要帮阿福拿书,阿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从那以后,学堂里再也没有孩子嘲笑阿福了,大家还会主动帮阿福拿东西、推轮椅。阿福也很努力,算术学得特别好,还跟着林峰学会了做简单的木工,能自己修修补补轮椅,甚至还帮其他孩子做了些小木车。 苏轻晚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她走到林峰身边,轻声说:“你看,孩子们多善良,只要好好引导,他们都会成为有爱心的人。” 林峰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心里突然觉得很满足。他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初衷,只是想活下去,可现在,他不仅活了下来,还能为这个时代做些有意义的事,教这些孩子知识和道理,让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背着小布包放学回家,嘴里唱着苏轻晚教他们的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歌声在江南的小巷里回荡,像一首充满希望的童谣。 林峰和苏轻晚站在学堂门口,看着孩子们的背影,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蔡玥走过来,手里拿着刚采的栀子花,递给他们:“今天阿福说,他以后想做个木匠,做很多轮椅,送给像他一样的人。” “会的,” 林峰接过栀子花,放在鼻尖轻嗅,甜香扑鼻,“只要他们有梦想,我们就会一首支持他们。” 春桃和王铁柱也走了过来,春桃手里拿着件新做的衣服,是给阿福的,上面绣着小小的太阳:“我给阿福做了件衣服,希望他以后的日子,都像太阳一样温暖。” 王铁柱笑着说:“我明天就去阿福家,帮他奶奶修修房子,让他们住得舒服些。” 周氏站在老宅门口,看着这一幕,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被春风拂过的湖面。她知道,学堂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知识,还教会了他们善良和勇敢,这些品质,会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夜幕降临,学堂的灯火渐渐熄灭。林峰和苏轻晚坐在庭院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手里拿着孩子们送的野果,心里满是幸福。他们知道,学堂的路还很长,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只要孩子们还在期待着每天的学习,他们就会一首坚持下去。 断水剑靠在墙角,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剑鞘上的金线像一道美丽的印记,记录着这个时代的故事,记录着一个异世来客用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点亮未来的点点滴滴。而这,或许就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最有意义的使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6CN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营盘刀影入汴梁 http://www.220book.com/book/6CN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