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溶洞里,后勤组的物资洞前围了不少队员,却没了往日的喧闹。王浩蹲在一堆压缩饼干旁,眉头紧锁地翻着账本,指尖在 “3 月 15 日:小李领取 5 包饼干,剩余 3 包未登记” 的记录上反复划过;旁边的医疗兵小张拿着空药瓶,语气带着无奈:“昨天刚补的退烧药,今天就少了半瓶,问了一圈没人知道谁拿的,说不定是不小心弄丢了。”
这样的场景最近越来越频繁 —— 随着据点稳定,队员们对物资的珍惜度渐渐下降:有的队员领取压缩饼干时多拿几包,吃不完随手放在帐篷里,最后过期浪费;有的战士保养武器时,弹药盒没盖紧,几发子弹掉进雪地里找不到;甚至有后勤队员为了方便,把防水布剪开当临时垫子,导致后续搭建帐篷时材料不够。
“再这样下去,就算战术空间里的物资再多,也经不住浪费。” 王浩拿着账本找到陆峥时,语气里满是焦虑,“昨天清点,压缩饼干比预算多消耗了 15%,弹药损耗率比上个月高了 8%,医疗纱布更是少了三分之一,再不想办法,下次侦查任务都可能缺物资。”
陆峥正看着苏芮送来的预警系统报告,听到这话,放下手里的文件,眉头也皱了起来。他想起昨天去物资洞时,确实看到地上散落着几块过期的饼干,还有几卷用了一半就丢弃的纱布,当时没在意,现在看来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召集各小组组长,十分钟后在溶洞中央开会,专门讨论物资分配的事。”
十分钟后,各小组组长陆续赶到,围着战术地图站成一圈。周明刚从红土坡侦查回来,脸上还带着雪沫:“队长,是不是要调整侦查物资?昨天我们带的压缩饼干多了,回来时剩了两包,扔了可惜,又不好带,只能埋在雪地里。”
“不止侦查物资,所有物资都要规范。” 陆峥把王浩的账本放在地图上,“最近物资浪费太严重,饼干过期、弹药丢失、纱布浪费,再这样下去,遇到突况,我们可能连基础生存都成问题。今天开会,就是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物资分配制度,既要保障大家的基本需求,也要留存足够的战略储备。”
他拿起粉笔,在岩壁上画了三个大框,分别写上 “基础物资”“战斗物资”“战略储备”:“先分大类,再定标准,最后明确流程,大家有意见随时提。”
“基础物资主要是吃、穿、用,按人头和需求分配,不搞平均主义。” 陆峥指着第一个框,“比如压缩饼干,每人每天标准 1.5 包,体力消耗大的作战小队和侦查小队可以加 0.5 包;防寒服每三个月换一次,破损严重的可以提前申请;洗漱用品每月发放一次,节约使用的可以累积到下次。”
后勤组长王浩立刻补充:“我建议建立‘个人物资账户’,每个人领取的物资都登记在账户上,结余的可以兑换其他物资,比如用节省的饼干换水果罐头,这样能鼓励大家节约。”
“这个主意好!” 小李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他刚帮着搬完战甲零件,听到讨论也凑了过来,“之前多拿饼干是怕不够吃,要是能兑换罐头,我肯定不多拿了!”
陆峥点头同意,继续说:“战斗物资按小队职责分配,优先级分三级:突击先锋队和侦查小队是一级,优先领取战甲、弹药和无人机;防御守备队和火力支援队是二级,其次领取;后勤和医疗组是三级,根据任务需求领取。比如战甲 2.0 版,先给侦查和突击小队配齐,再给防御队补充。”
作战组长张野举手提问:“弹药分配能不能按任务频率调整?比如我们防御队每天站岗,需要的子弹比平时多,要是按固定标准,可能不够用。”
“可以。” 陆峥在 “战斗物资” 下面加了一行备注,“弹药按‘基础 + 任务’双轨制,基础量每人每天 20 发步枪弹、10 发手枪弹,任务时根据任务强度额外发放,比如侦查任务加 30 发,防御任务加 25 发,领取时要登记任务编号,避免冒领。”
最后是战略储备,陆峥的语气变得严肃:“战略储备是应对危机的底线,包括 30 天的基础口粮、50 套备用战甲、100 块提纯能量块、足够全员使用的医疗急救包,还有战术空间里的备用武器和零件。这些物资由王浩单独管理,钥匙由我和苏芮共同保管,除非遇到黑石联盟大规模进攻、未知势力突袭或极端天气,否则任何人不能动用,动用时必须两人同时签字。”
“30 天的口粮会不会太多?现在我们每天能捕猎雪角鹿,粮食很充足。” 后勤组的小孙小声问。
“不多。” 陆峥摇摇头,目光扫过众人,“霍尔爷爷说过,神辉大陆的冬天可能持续半年,而且黑石联盟随时可能来犯,未知势力也在附近,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战略储备少了,遇到危机就是灭顶之灾。”
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最终确定的《物资分配制度细则》写满了三张岩壁,从物资分类、分配标准到领取流程、监督机制,每一条都清晰明确。王浩立刻带着后勤组制作 “个人物资账户” 登记表,苏芮则组建了物资监督小组,每天抽查各小队的物资使用情况,发现浪费就通报批评,节约的则给予物资奖励。
制度实施的第一天,效果就很明显。小李领取压缩饼干时,看着账户上 “结余 2 包可兑换 1 罐水果罐头” 的提示,只领了标准的 1.5 包;作战小队的老吴保养武器时,特意把弹药盒盖紧,还找了个小袋子把零散的子弹装起来;医疗组的小张给伤员换药时,把用了一半的纱布小心收好,下次继续用。
“以前觉得物资多,浪费点没关系,现在有了账户,才知道省下来的能换好东西。” 小李拿着刚兑换的水果罐头,兴奋地跟队友分享,“这罐头比压缩饼干好吃多了,以后我再也不浪费了!”
王浩看着账本上 “当日物资消耗率下降 12%” 的记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队长,制度真管用!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战略储备很快就能达标,就算遇到危机也不怕了。”
陆峥点点头,心里却没完全放松 —— 物资问题解决了,战甲 2.0 版的量产难题还没攻克。陈景明昨天汇报,深蓝矿石提纯设备和激光切割机的电力供应不稳定,风力发电机白天能供电,晚上风小就会断电,导致提纯和切割效率低下,每天最多只能生产 3 套战甲零件,一个月下来还不到 100 套,离 “月产 100 多套” 的目标差得远。
“必须解决电力问题,不然战甲量产就是空谈。” 陆峥找到陈景明时,他正蹲在风力发电机旁,眉头紧锁地检查叶片,“能不能用能量石做一台稳定的发电机?风力不稳定,能量石总不会断吧?”
陈景明眼睛一亮:“我早就想过!之前没敢试,是担心能量石的能量输出不稳定,怕烧坏设备。现在有了提纯的能量块,纯度 98%,输出应该很稳定,说不定真能行!”
两人立刻召集军工小组,在物资洞旁的空地上搭建临时研发台。陈景明从战术空间里找出一台废弃的柴油发电机,拆了里面的发动机,留下外壳和输电线路;小郑负责将提纯能量块嵌入发电机的核心位置,用导线连接到输电接口;苏芮则带来信号检测仪,实时监测能量输出的稳定性。
“能量块的输出电压是 12V,需要转换成 220V 的民用电压,才能供提纯设备和激光切割机使用。” 陈景明手里拿着一个变压器,小心翼翼地连接到发电机上,“我用战术空间里的军用变压器,转换效率能达到 90%,应该够了。”
连接完成后,陈景明按下启动按钮 —— 发电机的外壳微微震动,指示灯从红色变成绿色,输电接口处的电压表显示 “220V”,电流稳定在 500A,没有丝毫波动。“成功了!” 小郑兴奋地喊道,手里的检测仪显示 “能量输出稳定,无波动,可持续供电”。
接下来是测试供电能力。陈景明将发电机连接到一台深蓝矿石提纯设备和一台激光切割机,同时启动两台设备 —— 提纯设备开始加热矿石,激光切割机开始切割黑石矿石装甲板,两者都运转正常,电压表始终稳定在 220V,能量块的消耗率显示 “每小时消耗 1%,一块能量块可供电 1000 小时”。
“太好了!这台发电机能同时供 2 台提纯设备和 3 台激光切割机,每天换一次能量块,就能 24 小时不间断供电!” 陈景明激动地拍了下发电机外壳,“我们再做两台,就能供 6 台提纯设备和 9 台激光切割机,战甲零件的生产效率至少能翻三倍!”
接下来的三天,军工小组加班加点,又做了两台能量石发电机,分别安装在提纯区和切割区。供电稳定后,提纯设备每天能提纯 15 块能量块(之前每天 5 块),激光切割机每天能切割 30 套战甲零件(之前每天 10 套),零件产量一下子提了上来。
为了提高组装效率,陈景明还优化了生产流程:将战甲 2.0 版的生产分成三个环节 —— 零件切割(负责黑石矿石切割成装甲板和骨架)、能量块嵌入(负责将提纯能量块嵌入战甲背部凹槽)、组装调试(负责将零件组装成完整战甲,测试性能),每个环节安排 10 名熟练队员,流水线作业。
零件切割区,小李和另外 9 名队员轮流操作激光切割机,黑色的黑石矿石被精准切割成弧形的胸甲、细长的臂甲骨架,切割下来的边角料也不浪费,收集起来融化后重新铸造成小零件;能量块嵌入区,赵伟带着队员,将淡蓝色的提纯能量块小心翼翼地嵌入战甲背部的凹槽,用专用胶水固定,确保不会松动;组装调试区,老吴和队员们将切割好的零件用螺栓连接,安装微型电机和缓冲系统,最后测试战甲的灵活性和防护性。
“以前一天组装 3 套都费劲,现在流水线作业,一天能组装 5 套!” 陈景明拿着生产记录表,脸上满是自豪,“昨天一天就生产了 5 套,测试全部合格,按这个速度,一个月就是 150 套,远超 100 套的目标!”
量产的第一套战甲,被优先分配给了侦查小队的周明。当周明穿着新战甲走出组装区时,队员们都围了过来 —— 深黑色的装甲板泛着金属光泽,背部的能量块凹槽透着淡蓝色光,比 1.0 版更轻便,却更显威武。周明活动了一下手臂,笑着说:“比之前的 1.0 版轻多了,刚才测试,跑步速度能到 35 公里每小时,攀爬岩壁比以前快一倍,以后去煤山侦查,再也不怕未知势力的干扰了!”
霍尔拄着木杖,站在人群外围,看着一套套崭新的战甲从组装区运出来,眼里满是惊叹:“族老说,天外来客的‘铁衣服’只有少数人能穿,没想到你们能做出这么多,比传说里的还厉害!” 他转头对陆峥说,“有了这些‘铁衣服’,你们一定能找到神之门,回到自己的世界。”
陆峥点点头,心里充满了信心。随着物资分配制度的落地和战甲 2.0 版的量产,他们在神辉大陆的根基越来越稳固:物资消耗得到控制,战略储备不断增加;作战小队的战力大幅提升,侦查和防御能力更强;甚至连医疗组,也因为物资分配合理,药品和器械更充足,能更好地保障队员健康。
傍晚时分,溶洞里的组装区依旧灯火通明,能量石发电机发出轻微的 “嗡嗡” 声,激光切割机的光芒闪烁,一套套崭新的猛虎战甲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等待着被分配到各小队。队员们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有的在擦拭新战甲,有的在讨论怎么用新战甲训练,有的在规划下次侦查任务 —— 有了足够的战甲,他们终于有底气去探索更远的地方,寻找神之门的线索,甚至首面未知势力和黑石联盟。
苏芮走到陆峥身边,手里拿着最新的物资报表和战甲生产计划:“物资消耗率比实施制度前下降了 20%,战略储备己经达到 15 天的量,下个月就能满 30 天;战甲生产这个月预计 150 套,除了配齐现有小队,还能预留 30 套备用,或者给后续可能加入的盟友(比如平原城邦的人)准备。”
陆峥接过报表,目光望向组装区的战甲:“下一步,让侦查小队穿着新战甲去煤山深处探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深蓝矿石,为后续量产提供原料;同时,加强对未知势力的监控,他们看到我们量产战甲,说不定会有所动作,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明白!” 苏芮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光芒,“等战略储备满了,战甲也配齐了,我们就可以去冰原谷看看,找找神之门的遗迹,说不定真能找到回家的路。”
夜色渐深,溶洞里的篝火旁,队员们还在讨论着新战甲和未来的计划。小李拿着新战甲的说明书,缠着赵伟教他怎么操作;周明和侦查小队的队员们在规划下次的煤山侦查路线;陈景明则在修改战甲的设计图,想在 3.0 版里加入更强大的防护系统。
能量石发电机的扇叶不再需要依赖风力,稳定地输出着电力,照亮了整个组装区;一套套猛虎战甲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支沉默的军队,守护着这个在异界打拼的团队。物资分配制度的落地,解决了生存的后顾之忧;战甲 2.0 版的量产,赋予了他们对抗危险的底气。
猛虎突击队的故事,还在继续。带着规范的物资管理,带着强大的战甲军团,带着对回家的渴望,他们将一步步深入神辉大陆的秘密,揭开未知势力的面纱,寻找那扇连通两个世界的 “神之门”—— 而这一次,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目标。
(http://www.220book.com/book/6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