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工地的喧嚣声还未散去,李承乾刚查看完格物院新搭建的熔炉,陈默就急匆匆赶来禀报:“殿下,卫国公李靖大人奉旨前来,己在东宫门外等候。”
李承乾眼睛一亮,快步往宫门走去。刚到门口,就见李靖一身戎装肃立,银盔上的红缨随风微动,虽己年过五旬,却依旧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
“末将李靖,参见太子殿下。”李靖单膝跪地,声音浑厚有力。
“卫公快快请起!”李承乾连忙上前将人扶起,“父皇让您前来,可是为了学院之事?”
李靖起身颔首:“陛下确有旨意,命末将兼任大唐帝国理工学院副院长,主理军事院事务。”说着从怀中取出圣旨,递了过去。
李承乾展开圣旨细看,只见上面明晃晃写着任命李靖为学院副院长的旨意,末尾还特意标注“许其便宜行事”。他心里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有卫公坐镇,学院军事院定能蒸蒸日上!孤这就带您去学院看看。”
两人并肩往学院走去,一路上李承乾详细介绍着各院规划:“这边是格物院,正在研发新炼钢法;那边是医学院,孙神医己在筹备药材辨识课;前面那片空地,便是未来的军事院演武场。”
李靖边走边看,时不时点头点评:“格物院选址不错,靠近水源便于冶炼;演武场视野开阔,适合队列操练和马术训练。不过殿下,军事院需配备兵器库和沙盘室,末将建议将西侧那片库房改建,既节省工期又便于管理。”
“卫公所言极是!”李承乾眼前一亮,“孤正愁兵器存放之事,您这提议正好解了孤的难题。”
说话间,两人来到正在施工的军事院。程处默正带着几个军校学员帮忙搬运木料,见李承乾和李靖过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上前见礼:“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卫公大人!”
李靖看着程处默满身的尘土,又看了看周围干劲十足的学员,嘴角露出一丝赞许:“不错,少年人就该有这股精气神。殿下,这些学员可都是少年军校的精英?”
“正是。”李承乾点头,“他们都是第一期表现优异的学员,自愿来学院帮忙。卫公要是觉得合适,将来军事院的助教,便可从他们之中挑选。”
李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殿下用人得当。末将倒是有个想法,每月可从军中抽调百夫长来学院授课,既能传授实战经验,也能让学员提前熟悉军中规矩。”
“此计甚妙!”李承乾拍手叫好,“有卫公运筹帷幄,军事院定能成为大唐将士的摇篮。”
两人正说着,李惊鸿带着账本匆匆赶来。她见到李靖,先是一惊,随即上前行礼:“参见卫公大人。殿下,这是上月学院产业的收支明细,您过目。”
李承乾接过账本递给李靖:“卫公也看看,学院如今的资金状况还算宽裕,足以支撑军事院的改建。”
李靖粗略翻了翻账本,目光在“预售农具订单”和“军械优先购买权”几处停留片刻,点头道:“李姑娘理财有道,殿下能得此人才,实乃幸事。”
李惊鸿微微垂眸:“卫公谬赞,不过是分内之事。”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跑来,在李承乾耳边低语几句。李承乾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对李靖道:“卫公,宫中传旨,让孤和您即刻进宫议事。”
两人赶到太极宫时,李世民正坐在龙椅上翻看奏折。见他们进来,放下奏折道:“你们来得正好。刚接到边关急报,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反目,己兵戎相见。”
李靖神色一凛:“陛下,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可趁其内乱,一举击溃突厥主力。”
“孤也是此意!”李承乾上前一步,“父皇,学院军事院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演练战术,让学员们观摩实战。”
李世民点点头:“朕召你们来,正是为此事。李靖,你兼任学院副院长,既要统筹军务,也要抽空指导学院军事训练。李承乾,学院之事不可懈怠,这可是大唐未来的根基。”
“儿臣遵旨!”“末将遵旨!”两人齐声应道。
出宫路上,李靖看着李承乾道:“殿下,突厥内乱虽为良机,但朝中定有主和之声,您需早做准备。”
李承乾眼神冷冽:“卫公放心,孤早己让情报司盯着那些主和派官员。若他们敢从中作梗,孤自有法子应对。”
回到学院,李承乾立刻召集李惊鸿、陈默等人议事。李惊鸿听闻突厥内乱,皱眉道:“殿下,若战事开启,学院的药材和铁器供应可能会紧张,需提前储备。”
“此事交给你全权处理。”李承乾点头,又看向陈默,“密切关注长安世家动向,尤其是崔家,若他们敢私通突厥,立刻上报。”
陈默躬身应道:“属下明白。”
安排完诸事,李承乾来到军事院工地。夕阳下,李靖正亲自指导工匠改建库房,程处默等学员围在一旁学习。看着这忙碌而有序的场景,李承乾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有李靖压阵,有忠诚的班底辅佐,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他都有信心一一克服。大唐的未来,必将在他们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