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章 墨者入彀,格物研究院萌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唐:八岁太子,开局挨揍变强 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玩里漉”推荐阅读《大唐:八岁太子,开局挨揍变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东宫西侧的旧库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原本堆放的杂物被清空,腾出了大半空间。墨松带着三个弟子 —— 墨石、墨竹、墨云,正忙着将带来的工具和典籍一一摆放整齐。墙角的铁匠炉己经砌好,风箱被擦拭得锃亮,旁边堆着几捆上好的木炭;靠墙的书架上,一本本泛黄的墨家典籍按类别排列,《墨经》《备城门》《备高临》等珍贵典籍赫然在列。

“师傅,这东宫的条件可比咱们在西市的小作坊好多了!” 墨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宽敞的库房,脸上满是兴奋,“有了这么大的地方,咱们以后研发器械就方便多了!”

墨竹也点了点头,手里拿着一把精致的刻刀,爱不释手:“殿下还特意给咱们准备了新工具,这刻刀的钢材一看就很优质,用起来肯定顺手。”

墨松看着弟子们兴奋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到库房中央,目光扫过西周,沉声道:“殿下给了咱们这么好的条件,咱们更要好好努力,不能辜负殿下的期望。从今天起,这里就是咱们的‘格物研究院’,咱们要在这里研发出能造福百姓、助力大唐的器械!”

就在这时,程处默带着尉迟宝琳和李德謇走了进来。他一眼就看到了墙角的铁匠炉,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老丈,你们这是要开铁匠铺啊?是不是要打造兵器了?给我打造一把大刀呗,要那种能一刀劈开突厥人铠甲的!”

墨松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首先要研发的是训练器械和农具,不是兵器。不过等后续条件成熟了,也会研发适合军中使用的武器。”

“训练器械也行啊!” 程处默立刻凑了过来,指着地上的木人桩图纸,“老丈,你们能不能把木人桩做得结实点?之前的木人桩太不经揍了,我一拳就能打断。”

尉迟宝琳也跟着说道:“是啊老丈,最好再做些能自动移动的靶子,这样咱们练箭的时候也能更有挑战性。”

墨松闻言,眼睛微微一亮:“自动移动的靶子?这个想法倒是不错。我们可以利用机关原理,制作出靠人力或水力驱动的移动靶,这样确实能提升射箭训练的效果。”

李承乾恰好走进来,听到几人的对话,笑着说道:“老丈觉得可行?那正好,咱们少年军校的子弟们早就抱怨训练靶子太死板了,若是能做出移动靶,他们肯定会很高兴。”

墨松躬身行礼:“见过殿下。移动靶的设计并不复杂,只需制作一个简易的传动装置,再搭配轨道就能实现。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小型样品,测试效果后再批量制作。”

“好!” 李承乾点头,“那就辛苦老丈和几位弟子了。需要什么材料,尽管跟赵虎说,孤会让人尽快准备好。”

接下来的几天,墨松带着弟子们全身心投入到研发中。他们先是对之前损坏的木人桩进行改良,选用质地更坚硬的橡木,在内部加入了一层韧性十足的藤条,外部则涂抹了一层特制的防腐漆。改良后的木人桩不仅更耐用,还能根据训练者的力道调整反馈,避免训练时受伤。

程处默第一个跑来测试新木人桩。他深吸一口气,一拳打在木人桩上,木人桩微微晃动,发出沉闷的 “咚咚” 声,拳头传来的力道恰到好处,既不会觉得太硬,也不会太软。

“好家伙!这木人桩果然结实多了!” 程处默兴奋地又打了几拳,脸上满是惊喜,“老丈,您这手艺也太厉害了,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一拳打断木人桩了!”

墨石在一旁笑着说道:“这还不算什么,等我们把移动靶做出来,保证让你练箭练得更过瘾!”

几天后,移动靶的样品也制作完成了。这个移动靶由一个木制底座、一组齿轮和一个靶心组成,通过摇动旁边的把手,就能带动靶心在轨道上左右移动,速度还能根据摇动手柄的力度调整。

李承乾带着少年军校的子弟们来观看测试。墨竹摇动把手,靶心开始在轨道上快速移动。李恪拿起弓箭,拉满弓弦,瞄准移动的靶心,“嗖” 的一声,箭矢精准地射中了靶心。

“好箭法!” 众人齐声喝彩。

李恪放下弓箭,看着移动靶,赞叹道:“这个移动靶设计得很巧妙,不仅能提升射箭的准确性,还能锻炼反应速度。有了它,咱们军校子弟的箭术肯定能提升不少。”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墨松说道:“老丈,移动靶的效果很好,就按照这个样品批量制作,每个训练场都配备十个。另外,孤还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研发一种适合骑兵训练的器械?比如模拟战马奔跑时的颠簸,让子弟们在上面练习射箭或劈砍。”

墨松沉思片刻,说道:“殿下这个想法很有创意。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模拟战马’,用木架搭建出战马的形状,下面安装一组可以上下颠簸的弹簧装置,再搭配一个简易的传动系统,就能模拟战马奔跑时的状态。不过这个器械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多花些时间研发。”

“没关系,” 李承乾笑道,“研发器械本就需要耐心,孤相信老丈和几位弟子一定能成功。”

除了训练器械,墨松还带着弟子们研发改良农具。他们根据墨家典籍中的记载,制作出了一种 “曲辕犁”,这种犁比传统的首辕犁更轻便,还能根据土壤的松紧调整犁头的深度,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李承乾让人将曲辕犁送到皇庄试用。几天后,皇庄的管事亲自来东宫汇报,说用曲辕犁耕作,一亩地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而且耕地的质量也更好了。

“太好了!” 李承乾大喜,“老丈,曲辕犁的效果远超预期,咱们要尽快批量制作,推广到全国。这样一来,百姓们就能减轻劳动负担,粮食产量也能提高不少。”

墨松欣慰地说道:“能为百姓做些实事,是我们墨者的心愿。殿下放心,我们会尽快完善曲辕犁的设计,提高制作效率。”

随着各种器械的研发和改良,格物研究院的名声也渐渐传开。东宫的侍卫们听说墨松能制作各种新奇的器械,纷纷跑来围观,有的还主动帮忙搬运材料;少年军校的子弟们更是把格物研究院当成了好去处,一有空就来看看有没有新的器械研发出来。

这天,李世民也听说了格物研究院的事,特意抽空来东宫视察。他看着库房里摆放的各种器械和图纸,听墨松详细介绍了每种器械的用途和效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墨老丈果然是墨家传人,技艺精湛,心思巧妙。” 李世民对墨松赞不绝口,又看向李承乾,“乾儿,你能招募到这样的人才,建立格物研究院,为大唐研发实用器械,做得很好。孤会下令,让工部给格物研究院提供更多的支持,让你们能更好地开展研发工作。”

李承乾躬身道:“谢父皇。有了父皇的支持,格物研究院一定能研发出更多对大唐、对百姓有用的器械。”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仔细查看了改良后的木人桩和移动靶,还亲自试了试曲辕犁的模型,对墨松的技艺更是赞不绝口。

视察结束后,李世民单独留下李承乾,语重心长地说道:“乾儿,墨家技艺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实用的知识和理念。你要好好利用格物研究院这个平台,不仅要研发器械,还要鼓励墨松将墨家典籍整理出来,传授给更多的人。这样既能传承墨家文化,又能为大唐培养更多的人才,一举两得。”

“儿臣明白。” 李承乾点头,“儿臣己经和墨老丈商量过,打算在格物研究院设立一个‘典籍整理室’,让墨老丈和他的弟子们负责整理墨家典籍,将来还要把这些典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刊印发行,让更多人能学习墨家知识。”

“好!” 李世民欣慰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你有这样的远见,孤很放心。好好干,将来格物研究院一定能成为大唐的骄傲,为大唐的强盛贡献更大的力量。”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格物研究院,照在墨松和弟子们忙碌的身影上。他们正在绘制新的器械图纸,脸上满是专注和期待。李承乾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格物研究院的建立,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更多人才的加入和更多器械的研发,大唐的科技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而他自己,也将在这条道路上,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大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夜色渐浓,格物研究院的灯火依旧明亮。墨松和弟子们还在忙着整理典籍、绘制图纸,为明天的研发工作做准备。他们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传承墨家技艺,还要为大唐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唐:八岁太子,开局挨揍变强 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