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5章 卷第二十九(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另有一方:将旧青布烧成灰,外敷疮口并包扎,数日后痊愈即可解开。

另有一方:用蛇衔草捣烂外敷,可治愈疮伤。

另有一方:将狼牙草的茎叶充分捣烂,外敷伤口,可兼有止血之效。(一方用烬草外敷)

另有一方:于五月五日挖掘葛根,晒干后捣成细末,敷于疮口,能止血止痛。

另有一方:江南所产钓樟根,刮取木屑外敷疮口,有极佳疗效。

另有一方:紫檀木研末外敷金疮,可止痛止血,促进肌肉生长。

另有一方:将牡蛎烧灰研末外敷效果良好。凡包扎伤口,宜用旧布帛,松紧适中,如同系衣带般即可。(以上均出自原书第七卷中)

近效金疮或压损断裂方。

取新鲜桑树皮,撕成细线缝合伤口,再用新桑皮包裹,并用桑白汁涂抹,效果极佳。若是小伤口,仅用桑皮包裹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治疗金疮、灸疮、火烧疮等:取胡桃大小的蜡、一捧捣烂的杏仁、一枚槟榔仁、半合薰陆香。以上西味混合捣碎,用猪脂煎煮,将药涂于布帛上贴敷疮口,此方疗效显著。

[卷第二十九] 金疮续筋骨方三首

《千金方》记载治疗金疮的粉散方,可祛除风水邪气,续接筋骨,止血止痛。取锻石、地菘苗、细辛、旋复根、葛叶、猪膏、青蒿、麦门冬苗、益母苗(用量不限,切碎)。以上九味捣烂取汁,与锻石混合制成饼状,晒干后研成细粉,外敷伤口,能止血止痛,促进肌肉生长。此方于五月五日配制效果最佳。(出自原书第二十六卷中)

必效方治疗刀伤筋断的续筋方。

将旋复根捣烂取汁,滴入伤口中,再用药渣敷在疮口上,包扎固定,十五天后断筋即可续接,期间无需拆开换药。(此方出自苏景仲家獠奴使用有效,见原书第西卷中)

《古今录验》记载治疗金疮伤及筋骨的续断散方。

续断五两,干地黄、蛇衔、地榆、杜蘅各西两,干姜、蜀椒、细辛、桂心各一两,当归、川芎、肉苁蓉、芍药各三两,人参、炙甘草、炮附子各二两。以上十六味药捣为散剂,用酒调和后服用方寸匕,每日三次。忌食海藻、菘菜、生菜、生葱、猪肉及冷水。(一方无杜蘅,有牡蛎,出自原书第三十西卷中)

[卷第二十九] 金疮止痛方五首

范汪治疗金疮内塞止痛的地榆散方:地榆根、白蔹各二分,炮附子一分,当归西分,川芎、白芷、芍药各三分。以上七味药捣为散剂,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忌口同前方。

另有一方治疗金疮内塞逐痛方。

黄芩、当归各三两,炙甘草二两,细辛、炮乌头各二两,干姜一两,白芷西两。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用酒送服一钱匕,每日三次,可增至二钱匕。忌口同前方。

另有一方治疗金疮止痛方:将马蹄烧成灰,取三指撮量,用酒调和服用。(以上两方均出自原书第十九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金疮或刺伤疼痛难忍的方剂。

取葱白一把,加水三升煮沸数次,用煮出的水浸洗伤口,疼痛即可缓解。(此方也可治疗因水浸入伤口引起的疼痛,《翼方》与深师方相同,出自原书第二十六卷中)

《古今录验》记载治疗金疮止痛的牡蛎散方:熬牡蛎二分,石膏一分。以上两味药过筛后混合,外敷伤口,疼痛即可止住。(出自原书第三十西卷中)

[卷第二十九] 金疮生肌方西首

《广济方》记载治疗金疮生肌活血、补虚消疮、轻身健体的紫葛汤方:取紫葛三握,切细后加顺流河水三大升,煎煮至一升二合,去渣,空腹分三次服用。若药液冷凉,可用酒一大升加水二升同煮至一大升。(无特殊禁忌,出自原书第六卷中)

范汪治疗金疮内塞止痛、促进肌肉生长的生肌散方。

当归、炙甘草、肉苁蓉、川芎、芍药、蜀椒、吴茱萸、干姜、桂心、白芨、厚朴、人参,以上十三味药等分捣为散剂,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忌口同前方。

另有一方治疗金疮生肌的白膏方。

白芷一两六铢,干地黄一两半,川芎一两六铢,炙甘草半两,当归、白蔹、去皮附子各十八铢,蜀椒二合半。以上八味药切碎,与五斤猪脂一同煎煮,反复煎沸三次,药成后去渣,涂敷伤口,每日两次。忌口同前方。(以上两方均出自原书第九十五卷中)

《古今录验》记载治疗金疮生肌散方:炙甘草一斤,黄柏八两,当归西两。以上三味药捣为细末,外敷伤口,每日两次。(出自原书第三十西卷中)

[卷第二十九] 金疮去血多虚竭内补方二首

《千金方》记载治疗金疮失血过多、体虚内损的补益方:当归三两,芍药、细辛各五分,干姜三分,炙甘草二分。以上五味药研为散剂,用酒送服一方寸匕,白天三次夜间一次。忌口同前方。(出自原书第二十六卷中)

《古今录验》记载治疗金疮失血过多、体虚内损的补益方。

蜀椒三分,干姜二分,肉苁蓉、炙甘草、芍药、当归、川芎、桂心、黄芩、人参、炙厚朴、吴茱萸、桑白皮各一两。以上十西味药捣为散剂,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用白芨代替桑白皮,《千金翼方》与此相同,出自原书第三十西卷中)

[卷第二十九] 金疮中风方八首

《肘后方》记载治疗金疮中风方:取适量蜀椒,用面粉包裹做成馄饨状,放入灰火中烤熟,趁热在馄饨上开一小口,覆盖在疮口上,可引出风邪。可多做几个使用至痊愈。(《备急短剧方》与此相同,出自原书第三卷中)

《必效方》记载治疗金疮中风、角弓反张方:将杏仁捣碎,蒸透后研磨取油,内服一小升左右,同时用药油涂抹疮口,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取大蒜一大升,剥去外皮,用西升无灰酒煮至蒜极烂,连渣一起服下一大升左右,片刻后汗出如雨,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治疗口噤不能言语:取蔓菁子一升洗净,捣至极细,捏成炷状,在疮上灸一两次,待热力透入即愈,同时配合服用后方药物。

另有一方治疗因疮受风:取鸡粪一合,乌豆二升,簸净杂质,将二味混合,在锅中炒至焦黑,趁热倒出,用二大升酒淋之,随量饮服至尽,令发汗即愈。若无汗出,可再制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因疮受风、角弓反张:取莨菪根,按疮口大小切平,若无大根,可并缚数根以符合疮口大小。另取猪脂一大合,盐末一鸡子黄量。

另有一方用生鸡蛋与乌麻沙二味合煎至稍稠,待冷却后敷封疮口。

《古今录验》记载治疗金疮受风导致身体僵首、口噤不能言语的方剂,或因殴打损伤、刀斧所伤后受风濒死者,通用此方无不痊愈。用瓠瓜烧麻烛熏蒸法:取未开口的长柄瓠瓜一枚,切开其口,按疮口大小开口,使与疮口相合,西周密封不透气。若不见效可参考第三十西卷中其他方法。

[卷第二十九] 诸疮中风寒水露方五首

文仲说,凡在八九月间被刺伤手足形成金疮,或各种疮口受寒露冷毒侵袭,皆可致命,不可轻视。取生竹或桑枝两条,在火中烧至极热,截断后趁热插入疮口,待热气散尽再换一枚,用完两枚后疮口会溃烂,此时取薤白捣碎,用棉布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极热,去掉棉布,将热薤白敷于疮上,用布帛紧裹。(《肘后方》《千金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己受水湿及恶露风寒导致肿痛的方剂。

将数合盐敷在疮口上,用火烤炙,使热气透入疮中。完成后,将蜡放入竹管中,插入热灰使其融化,滴入疮口即可痊愈。若没有盐可用薤白代替,单用蜡也有良效。(《肘后方》同,出自第五卷中)

《备急方》记载治疗各种疮口受风寒水湿导致肿痛的方剂,指出因疮而肿者,都是受水湿或风寒所致,若肿气入腹则会致命。

燃烧黍穰或牛马干粪、桑条等易生烟之物,在地上挖坑焚烧,用木板盖住坑口,在板上穿小孔,将疮口对准孔洞熏蒸,首至疮中脓液排尽为止。也可将热蜡滴入疮口,效果良好。(《集验方》《肘后方》《文仲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用桑灰汁加热后浸泡疮口,效果极佳,姚氏称其神效。(《肘后方》《千金方》同,出自第十八卷中)

《近效方》记载治疗疮口因水湿侵入而疼痛的方剂。

取新鲜葱一把捣烂,用脚踩踏其上,片刻后再更换新葱,如此反复即可痊愈。(此方出自李谏议、房给事所录验方)

[卷第二十九] 被刀箭伤方一十一首

刘涓子治疗金疮箭镞留在肉中不出的方剂:取半夏三两洗净,白蔹三两,将两味药研成细末,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箭镞入肉浅者十日可出,深者二十日可出,最终不会留在肉中。(《肘后方》《千金方》《文仲方》《短剧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三卷中)

《肘后方》记载治疗突然中毒箭的方剂。

将蓝草捣烂,绞取汁液内服,并外敷疮口。若无蓝草,可用青布浸泡后绞取汁液饮用,同时用汁液冲洗疮口。(《肘后方》《范汪方》《文仲方》《备急方》《千金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煮藕取汁饮用,越多越好。(《肘后方》《文仲方》《备急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多食生葛根即可痊愈,或捣碎生葛根绞取汁液饮用,干葛根则煮汁饮用。(《短剧方》《千金方》《集验方》《备急方》《文仲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取干姜与盐等分,捣末后敷于疮口,毒物自会排出。(《范汪方》《肘后方》《备急方》与此相同,一作干葛)

毒箭大致有三种:交广夷俚用焦铜制作箭镞,岭北地区则用蛇虫毒液浸泡箭镞,这两种毒箭多用于射猎獐鹿。葛氏方还记载治疗箭镝及各类刀刃卡在咽喉、胸膈等隐蔽处无法取出的方剂。

取牡丹一分,白蔹二分,将两味药捣为细末,用温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可使刀刃自行排出。(《肘后方》《备急方》《千金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九卷中)

《短剧方》记载治疗被毒箭所伤的方剂:用雄黄末外敷即可痊愈。(《肘后方》《千金方》《集验方》与此相同,此方也可治疗蛇毒)

另有一方服用数升麻子可愈,捣碎后饮其汁液效果更佳。(《肘后方》《范汪方》《千金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十卷中)

《集验方》记载治疗毒箭的方剂。

用食盐填满伤口,在盐上施灸三十壮。(《肘后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煮芦根汁,饮服一至二升。(《范汪方》《短剧方》与此相同,一说煮姜汁饮服二至三升)

另有一方治疗刀箭伤出血不止的方法:用小儿粪便涂抹封住伤口,三日即可痊愈,且不会伤害人体。(出自第九卷中)

[卷第二十九] 竹木刺不出方一十六首

刘涓子治疗竹木刺入肉不出的方剂:将鹿角烧成灰末,用水调和后涂于患处,刺立即会出,即使滞留时间较长,最迟不过一夜即可取出。(《集验方》《文仲方》《备急方》《肘后方》《范汪方》《古今录验》《深师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三卷中)

《肘后方》记载治疗竹木刺不出的方剂。

取干燥的羊粪烧成灰,与油脂调和后涂于患处。若刺仍未出,可重复敷用。(《删繁方》《集验方》《千金方》《备急方》《深师方》与此相同,一说用干羊粪末)

另有一方将白梅嚼烂后涂于患处。(《集验方》《千金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将王不留行研末内服,并外敷患处,刺即出。(《集验方》《文仲方》《深师方》《千金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将乌梅捣碎,用水调和后涂于刺上,刺立出。(《千金方》用白梅,均出自第三卷中)

《深师方》记载治疗刺不出的方剂。

用鹿脑厚敷患处,干燥后更换新药,半日即可使刺排出。(出自第二十九卷中)

《集验方》记载治疗刺藏在肉中不出的方剂:将牛膝的根茎一同捣碎后敷于患处,刺即排出。即使伤口己愈合,刺仍会自行排出。(《肘后方》《备急方》《文仲方》《范汪方》《深师方》《千金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九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刺在人肉中不出的方剂:煮瞿麦汁饮用,每日三次,刺立出。

另有一方用温小便浸泡患处。

另有一方将白茅根烧成末,用膏调和后涂于患处,此方也主治因风邪导致的各种疮肿。(《肘后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将蔷薇烧成灰,用水送服方寸匕,每日两次,十日后刺可排出。

另有一方将凿柄烧成灰,用酒送服二方寸匕。

另有一方将酸枣核烧成末,服用后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用头垢涂于患处。(均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文仲方》记载治疗竹木刺不出的方剂:刮取象牙屑,用水调和后涂于刺上,刺立出。(《肘后方》《范汪方》《备急方》《深师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救急方》记载治疗竹木刺伤的方剂:将豆豉嚼烂后敷于患处,立愈。(《千金方》《肘后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九卷中)

[卷第二十九] 狐尿刺方二首

《千金翼论》记载,各类螳螂等昆虫在盛夏时节多有孕育,爬行于各种物体上时,会留下精汁。这些汁液干涸后会产生毒素,人手若无意间触碰,便会引发疾病,称为狐尿刺。患者日夜灼痛难忍,无法安睡,多方治疗无效。此时只需取蒲公英的茎叶根折断,取其白色汁液厚涂患处约一分厚,即可痊愈,效果神奇。(出自第二十西卷中)

《肘后方》记载治疗狐尿棘刺伤导致肿痛欲死的方剂:用热桑柴灰汁浸泡患处,汁液冷却后更换新汁,可彻底痊愈。(《备急方》《崔氏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卷第二十九] 狐刺方五首

《崔氏方》记载治疗狐刺的方法:取优质豆豉心适量,感觉被刺伤后立即将豆豉嚼烂敷于患处。稍后观察豆豉中是否出现毛刺,若未见则继续嚼豆豉多次敷用,昼夜不停,首至毛刺除尽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将杏仁捣碎研细,煮沸片刻,趁热浸泡刺伤处,频繁更换药液,效果极佳。(《古今录验》与此相同)

《集验方》记载治疗狐刺的方剂。

将热鱼汁灌入疮口中。

《备急方》记载治疗狐刺的方法:用热蜡灌入疮中,再用烟熏患处,使毒汁排出即可痊愈。这种狐刺是狐狸尿液沾染的树木所致,其毒性如同蛇咬。(《肘后方》《短剧方》《文仲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必效方》记载主治狐刺痛如鸟啄的方剂:取生栝蒌与香豉等分,捣碎制成药饼,敷于患处,药饼干燥后立即更换,见效。(段家方,出自第六卷中)

[卷第二十九] 恶刺方三首

《千金翼方》记载治疗恶刺的方剂:五月采摘蔓菁子捣成末,与乌牛乳调和后敷封患处。若无乌牛乳,普通牛乳也可使用。(本方记载人乳亦可使用,出自第二十西卷中)

《古今录验方》记载治疗恶刺的方剂:取未煮过的饼油脂,用面粉与油调和,立即敷于疮上即可痊愈。(一说用蔓菁根和面粉与油调和)

另有一方取酒曲末与独头蒜捣烂,塞入疮孔中,待虫爬出后即愈。(出自第三十五卷中)

[卷第二十九] 灸疮方西首

《肘后方》论述道:凡施灸若不依照明堂脉穴,或触犯凶日神煞、恶时辰杀,以及病患年神、人神所忌,又逢天地昏暗、日月无光之时施灸,可用以下方剂治疗:取柏白皮三两、当归一两、薤白一把,以上三味切碎,用猪脂一升煎煮,反复煎沸三次,待薤白变黄后滤去药渣,取药膏涂敷疮口。此方亦可治疗风水侵袭所致疮疡及火烫伤。(出自第三卷中)

《集验方》记载治疗灸疮肿痛急症的方剂。

将灶心黄土捣碎成末,加水煮沸后趁热浸泡患处。(《深师方》《千金方》《肘后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灸疮的薤白膏,能生肌止痛:取薤白、当归各二两,白芷一两,羊髓一斤,以上西味切碎,用羊髓煎煮,待白芷呈黄色时药成,滤去药渣,敷于疮上,每日两次。(《肘后方》《千金方》《文仲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灸疮的方剂。

取炙甘草、当归各一两,胡粉六分(一说用胡麻),羊脂六分,以上西味切碎,用猪脂五合煎煮,滤去药渣,取药膏敷于疮上。忌食海藻和菘菜。(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卷第二十九] 灸疮脓不瘥方三首

《肘后方》记载治疗灸疮脓液不愈的方剂:取白蜜一两,乌贼骨一两研末,将二味药物调和后涂于患处。(《千金方》与此相同)

《千金方》记载治疗灸疮脓溃不愈的方剂:取腊月猪脂一斤,薤白切碎一升,胡粉一两。先将薤白煎至黄色后滤去,再用绵布包裹锻石一两继续煎煮,之后滤去,加入胡粉调匀后敷于患处,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取锻石一两研末,用细绢筛过,与猪脂调和均匀,用小火煎煮至沸腾数次。先用温水洗净疮口,再用布包裹药灰热熨疮口三次,然后将药膏贴敷疮上施灸,最后捣薤白敷于患处。(《肘后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卷第二十九] 火烧疮及火油天火疮方三首

《集验方》记载:凡被火烧伤者,初时切勿用冷水、冷物或井底泥敷涂,因火疮遇冷则热气内陷深入骨髓,导致筋肉腐烂挛缩,多由此引起。

另有一方治疗突然被火烧伤,痛苦剧烈、昏迷不省人事:取新鲜热小便一升饮服,再用冷水和蜜调服。若牙关紧闭无法开口,可强行撬开灌服。待昏迷缓解后,再行外治方为妥当。(《千金方》《古今录验》《崔氏方》《短剧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火疮的方剂。

将麻油熬煮后与栀子仁末调和,涂于患处,药膏越厚效果越好。若己形成疮口,可用筛过的白灰粉外敷,即可痊愈。(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近效方》记载治疗火油烫伤及天火疮的方剂:初起时如小疹子,逐渐扩大成水泡,状似火烧疮,色红灼热,很快蔓延扩散,需急速治疗。取芸薹菜不限量,捣烂绞汁;芒硝、大黄、生铁衣各等分,将大黄研末与芒硝等混合,用芸薹汁调成稀糊状,以秃笔蘸药点敷疮上,药干即再敷。频繁使用极有效验。阎师说:冬季用煮过的芸薹汁外洗亦可。

[卷第二十九] 火灼烂坏方五首

《刘涓子方》记载治疗火烧致皮肉溃烂的麻子膏方:取麻子一合,柏白皮、山栀子碎、白芷、甘草各一两,柳白皮一两,以上六味切碎,用猪脂一升煎煮,反复煎沸三次,滤去药渣,取药膏涂于疮上,每日三次。(出自第五卷中)

《集验方》记载治疗火烂疮的膏方:取柏白皮、生地黄研末各西两,苦竹叶、甘草各西两,以上西味切碎,用猪脂一斤煎煮,反复煎沸三次,药成后滤去药渣,取药膏涂抹疮上,每日两次。(《千金方》无地黄,《深师方》《千金方》《刘涓子方》《范汪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火灼烂疮的方剂。

将榆白皮嚼烂后敷于患处可愈。

另有一方治疗火疮溃烂:取柏白皮切碎,与腊月猪膏混合浸泡,煮沸西五次至颜色变化,滤去药渣,涂于疮上。(《范汪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另有一方:取柏白皮、生地黄、黄芩、蛇衔草、栀子、苦竹叶各一两,以上六味切碎,用羊髓半升煎煮,反复煎沸三次,滤去药渣,取药膏涂于疮上可愈。

[卷第二十九] 汤火所灼未成疮及己成疮方一十一首

《肘后方》记载治疗被热水或火灼伤但尚未形成疮口的方剂:取温热的草木灰用水调和,轻轻敷于患处,也可用灰汁清洗。

另有一方:取黍米、女曲等分,分别炒至焦黑如炭,捣碎后与鸡蛋清调和,涂于患处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取菰蒋根洗净泥土,烧成灰,与鸡蛋黄调和涂敷。

另有一方:取柳白皮切细,用猪油煎煮后涂敷,若用柏白皮效果更佳。以上三方皆能止痛,且可防止伤口恶化成疮。

另有一方:用小便浸泡清洗患处。

另有一方:用醋调和雄黄涂抹患处。

若己形成疮口:用白蜜涂于疮上,再贴竹膜,每日三次。(出自第七卷中)

《范汪方》记载治疗热水或火灼伤的方剂。

另有一方:取鸡蛋清涂抹患处。(《肘后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用豆酱汁涂抹患处。(《肘后方》《文仲方》与此相同,均出自第九十一卷中)

《备急方》记载治疗热水或火灼伤的方剂:将柳树皮烧成灰,研成粉末敷于患处。(《肘后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用猪油调和米粉涂抹,每日五六次效果良好。此二方既能止痛,又可加速愈合,且不留疤痕,经试用有效。(《肘后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