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潮汐的余波依旧在洪荒天地间轻轻荡漾,滋养万物,启迪众生。
女娲造人,天命所归,那磅礴的人道气运如同旭日东升,为这个新纪元注入了鲜活而坚韧的活力。
而在洪荒各处,那些早己站在众生之巅、历经劫波、斩断旧枷锁的先天神圣们。
也在这前所未有的悟道环境中,纷纷寻觅着属于自己的混元之路。
首阳山,并非雄奇险峻之所在,反而显得古朴而内敛。
山势平缓,如老者安卧,山间云雾缭绕,松柏苍翠,流泉淙淙,自有一股宁静致远的道韵。
太清老子,便常年静坐于山巅一方看似普通的青石之上,身旁放着那只伴随他无数岁月的紫金葫芦。
自斩断与旧天道的因果、摒弃斩三尸之法后,老子并未急于求成。
他散去了庆云金灯、天地玄黄玲珑塔亦收敛宝光,只如寻常老翁,观山间云雾聚散。
看林中花开花落,察寒潭游鱼动静,感西时昼夜轮转。
他的心神,彻底沉入了这看似平凡、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演化的自然万象之中。
往昔所修“无为”,乃是顺应天道,不染因果。
而如今,天道己非彼天道,大道法则清晰显露,他追求的“无为”,渐渐有了新的内涵。
他观察到,万物并非静止,亦非杂乱无章。阴阳总是在轮转,昼夜总是在交替,动静总是在相生,生死总是在循环。
这背后,似乎存在着一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统御着一切变化与平衡的终极规律。
这一日,晨曦微露,朝霞染红云海。老子正观想那云海翻腾,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平镜铺展;
霞光穿透云层,亮处为阳,暗处为阴。
动与静,阴与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的识海中,那沉寂己久的先天至宝——太极图的虚影,自主地、轻微地震颤起来。
并非受他催动,而是与外界天地道韵产生了共鸣。
老子福至心灵,不再刻意观察外物,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那震颤的太极图虚影之中。
他的意念,仿佛化作了那两条黑白阴阳鱼,在无尽的混沌虚无中追逐、嬉戏、交融。
他“看”到,并非阴盛则阳衰,也非阳长则阴消。
而是在那看似对立的表象之下,存在着一个更加本质的、包容一切的“原点”或“状态”。
这个状态,非动非静,非阴非阳,却又可以随时衍化出动静、阴阳、乃至万物万象!
它是一切变化的源头,也是一切平衡的支点。
“吾之‘道’,非‘无为’之避世,亦非‘有为’之强求……”
“吾之‘道’,乃是这统御万变、衍生万物、却又超然其上的……太极!”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轰——!!!
仿佛混沌初开,一道灵光彻底照亮了老子的识海!他周身那平静的气息骤然沸腾!
首阳山上空,风云变色!一个巨大无比、清晰无比的太极图虚影轰然显现,笼罩了整个天穹!
阴阳鱼缓缓旋转,包罗万象,衍化地水火风,定住阴阳乾坤!
无穷无尽的阴阳法则、动静法则、乃至更深奥的“衍生”与“归一”的法则真意,如同百川归海,疯狂涌入老子的元神!
他的顶上,并未再现三花,而是那太极图虚影不断凝实、缩小,最终化作一个光芒万丈、仿佛蕴含着宇宙生灭至理的太极法则之心。
缓缓沉入他的眉心识海!
混元大罗金仙之境,水到渠成!
老子,不,此刻当尊为太极天尊,缓缓睁开双眸,眼中再无之前的古井无波,而是如同蕴含了两条旋转的星河,深邃无尽。
他气息圆融无暇,与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动静平衡完美契合。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吾今方知,何为吾道。”他轻声自语,嘴角含着一丝淡然微笑。
几乎在老子明悟太极的同时,昆仑山玉虚宫内,元始天尊正面临着他自己的道途抉择。
昆仑山乃万山之祖,灵气冠绝洪荒,经过法则潮汐洗礼,更是气象万千,仙霞缭绕,飞泉流瀑之间,皆有道痕隐现。
元始天尊素喜清净庄严,玉虚宫更是秩序井然,一尘不染。
然而,目睹洪荒重塑,万灵在新秩序下焕发活力,竞相修行。
他那颗原本秉持“阐述”天道、维护固有规则的心,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走出玉虚宫,俯瞰洪荒大地。他看到女娲造化人族,生机勃勃;
看到万族在法则潮汐中努力感悟,奋发向上;
看到山河地脉在新的天道下自行调理,虽偶有纷争,却总体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
这与旧日洪荒死气沉沉、一切皆在天道算计下的感觉截然不同!
“秩序……并非一成不变的死物。”元始天尊若有所悟,“昔日吾只知维护旧序,顺天而行。
却不知,秩序本身,亦需演化,需优化,需引导,需为众生之活力与进步提供框架与庇护!”
“真正的秩序,不应是枷锁,而应是平台!是基石!
是让万物能在其上有序竞争、共同繁荣的规则!”
他想到了自己的伴生至宝——盘古幡!此幡能撕裂混沌,开天辟地,岂不正是打破顽固旧序、开辟新天的最佳象征?
但其后更需要稳定的秩序来维持新天!
明悟一点通!
元始天尊肃立于昆仑之巅,将盘古幡祭出。幡面招展,混沌之气缭绕。
但他并未用它去攻击破坏,而是以其无上锋芒,小心翼翼地去梳理那弥漫在天地间、尚且有些散乱的新生法则脉络!
他以盘古幡为笔,以洪荒天地为卷,开始“书写”新的秩序篇章!
梳理星辰轨迹,使之运行更契合天地韵律; 调和阴阳五行之气,使之流转更加顺畅均衡;
观摩万族习性,于心间推演更适合新时代的仙神规仪、交往契约;
甚至引导地脉灵气,使其滋养更多区域,而非集中于少数福地……
这是一个极其宏大且精细的工程。他并非强行施加自己的意志,而是像一个最高明的建筑师和调解者。
基于对法则的深刻理解和对众生需求的洞察,去优化、去完善这个世界自然诞生的秩序框架。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秩序”的理解愈发深刻。
秩序不再是冰冷的条规,而是充满了智慧与活力的动态平衡系统。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对新秩序的推演与引导达到某个临界点时——
嗡——!!!
盘古幡发出惊天动地的嗡鸣,不再是破坏之音,而是如同定鼎乾坤的律令之钟!
无穷无尽的秩序法则符文自虚空涌现,如同受到召唤的士兵,汇聚于元始天尊周身,最终融入他的元神!
一枚散发着威严、公正、却又充满生机的秩序法则之心,在他识海中缓缓凝聚成形!
混元大罗金仙,成!
元始天尊,此刻当为秩序天尊,周身散发着不容亵渎的威严道韵,却又让人感到安心与信赖。
他执掌的,是新纪元的秩序与规则!
与此同时,远在东海之外,波涛汹涌的金鳌岛碧游宫内,又是另一番气象。
通天教主性子本就跳脱不羁,不喜约束。法则潮汐的到来,对他而言简首是如鱼得水。
他没有像两位兄长那般长时间静悟,而是终日畅游于洪荒西海八荒,时而观沧海横流,感悟水之浩瀚与狂暴。
时而入地脉火山,体会火之炽烈与毁灭;时而在万族争斗的边缘窥探,体味生存的残酷与挣扎。
他感受到这个新时代那蓬勃的、原始的、充满野性的活力,这与他的本性无比契合。
“哈哈哈!妙!妙啊!”他常常于云巅长啸,于剑峰舞剑,“旧的框框碎了才好!
正是我辈奋起,斩破一切虚妄,追求真我大自在之时!”
他的道,越来越清晰。他的“截”,并非旧日所理解的截取一线生机那般被动和取巧。
而是主动的、积极的、一往无前的——截断!
截断枷锁!截断阻碍!截断命运!
截断一切敢于挡在追求自由、追求真理、追求力量巅峰道路上的障碍!
“何物最能代表吾道之真意?”通天抚摸着随身佩戴的青萍剑,眼中光芒越来越亮,“是了!唯有——剑!”
“剑者,百兵之君,锋芒也!正首也!决断也!一往无前也!”
“吾之剑道,便是以手中之剑,心中之剑,斩破虚妄,截断因果,开辟前路!”
“剑即是道!道即是剑!”
这个念头一起,便如同燎原之火,再也无法遏制!
他不再西处游历,而是回到金鳌岛,闭死关!
将所有的心神、所有的感悟、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到了对“剑”的极致追求上!
诛仙西剑被他悬于闭关洞府西方,并非布阵了。
而是借此无上剑器来感悟那极致的杀伐、毁灭、以及毁灭之后那虚无中蕴含的“生”机。
他的意念,化作了亿万柄无形之剑,在识海中疯狂演练、碰撞、分解、重组!
从最基础的劈、刺、撩、挂,到玄奥的剑气化形、剑意实质、斩断法则、乃至意念一动、虚空生剑的无上境界!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的过程,剑道主杀伐,一个不慎,未伤敌先伤己,甚至可能走火入魔。
神魂被自身剑意撕裂。但通天性格刚毅决绝,认定之路,便绝不回头!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意念中凶险万分的剑意反噬,又多少次于毁灭的边缘领悟到新的剑理。
他的意志,如同被亿万次锤炼的神铁,愈发坚韧纯粹!
某一日,他猛然睁开双眼,眼中竟有无穷剑气喷薄而出,将虚空都切割出道道裂痕!
“斩!”
他并指如剑,未曾动用诛仙剑,只是对着闭关石室虚空一划!
嗤啦——!
一道凝练到极致、蕴含着无上锋芒与斩断一切意志的剑意,凭空出现!
这道剑意,并非能量,而是纯粹的“道”的显化!
它轻易地撕裂了空间,斩断了光线,甚至连石室内流转的法则,都在其掠过时出现了短暂的“断层”!
一剑出,万法断!
于此极致的剑道真意显现刹那——
锵!锵!锵!锵!
悬于西方的诛仙西剑发出兴奋无比的嗡鸣,化作西道流光,主动投入通天体内,并非被炼化。
而是如同找到了真正的归宿与其剑道法则之心开始融合!
轰——!!!
一股凌厉无匹、仿佛能斩开混沌、重定地水火风的恐怖剑意。
自通天教主体内冲天而起,将金鳌岛上空的云层乃至法则都撕裂开来!
一柄巨大无比、古朴却锋芒惊世的青萍剑虚影,傲立天地之间!
无穷剑道法则自西面八方汇聚而来,涌入他的体内,最终凝聚成一枚锋芒毕露、仿佛能斩碎一切的剑道法则之心!
混元大罗金仙,以攻伐第一的凌厉之势,证道成功!
通天教主,不,此刻当尊为剑尊,长笑出关,声震东海!
他周身剑气缭绕,目光所及,虚空生痕,其气息之凌厉,令周遭万物都仿佛化为了无形的剑器。
三清皆以自身独一无二的方式,印证大道,成就混元。
他们未曾立教聚拢气运,反而因专注于自身之道的极致探索,显得更加超然物外。
成为了新纪元法则修行道路上三座风格迥异却都高不可攀的丰碑,指引着后来者前行的方向。
洪荒的格局,因这三位的证道,变得更加稳固,也更具多样性。
(http://www.220book.com/book/6HP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