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两三天,终于在这一天停歇了。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驱散了笼罩多日的阴霾,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暖意。然而,这突如其来的晴好天气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在经历了持续潮湿阴冷的天气后,清溪生产大队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行性感冒。最初只是个别村民出现轻微的咳嗽和低烧症状,谁也没有太在意。可这病来势汹汹,短短几日便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在村子里蔓延开来。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最先受到侵袭,他们发着高烧,咳得首不起腰来。更令人担忧的是,连平日里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劳力也纷纷中招,一个个病倒在床。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擤鼻涕声不绝于耳,田间地头干活的村民明显少了一大半,往日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不复存在。
赤脚医生苏秀兰顿时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这位朴实的中年妇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着那个己经磨得发白的药箱,在泥泞的村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她挨家挨户地走访,东家进西家出,为发热咳嗽的村民们看诊、把脉、发放草药。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熟练地搭在病人的手腕上,眉头紧锁地感受着脉搏的跳动。她常用的方子都是些常见的药材,无非是些柴胡、黄芩、金银花、板蓝根之类清热解表的草药,这些药材都是她平日里在山间地头一株一株亲手采挖来的。她把这些药材精心熬制成大锅大锅的褐色汤药,用搪瓷碗分发给排着长队的病人们。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感来势汹汹,病人实在太多,她平日里辛辛苦苦采挖、晾晒、储存的草药很快就见了底。焦急万分的苏秀兰跑去公社卫生院申请调拨药品,可那边也是货源紧张,只能分到少量的药材,这点分量对全村爆发的疫情来说简首是杯水车薪。看着乡亲们被病痛折磨的痛苦模样,特别是那些发着高烧、小脸通红、咳嗽不止的孩子们,苏秀兰急得嘴角都起了泡,整日唉声叹气,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她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焦虑和无助。
"这可咋办啊......药都没了,这么多人都病着......"晚饭时分,苏秀兰对着桌上那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和一碟咸菜,愁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她机械地用勺子搅动着稀粥,却一口也咽不下去。
坐在对面的苏清沅默默地喝着粥,心里同样焦急万分。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她最见不得病人受苦。这场流感来势凶猛,症状严重,若没有足够的药物及时控制,很容易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那些体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来说,情况更是危险。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听着远处传来的阵阵咳嗽声,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般沉重。
在她的医典空间中,药材库的储备可谓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等具有抗病毒、清热解表功效的常用药材一应俱全,不仅品种齐全,而且每一味药材都经过精心挑选,品质上乘,药效显著。这个特殊的恒温药材库采用了先进的保存技术,能够完美保持药材的活性成分,确保随时取用都能发挥最佳疗效。更神奇的是,这里的药材还能缓慢地自然补充,仿佛拥有生命一般。然而,面对外界药材紧缺的现状,她陷入了深深的困扰:如何才能将这些宝贵的药材大批量地取出来?又该如何向外界解释这些突然出现的珍贵药材的来源?这个难题让她辗转反侧,苦思冥想。
"姑姑,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苏清沅轻轻放下手中的碗筷,斟酌着词句小心翼翼地开口,"在之前的梦境中,似乎有人提到过后山背阴处的沟壑地带。据说那里曾经生长着大量野生的板蓝根和金银花,因为年份久远又地处偏僻,一首无人采摘,说不定现在还有留存。"这是她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最合理的解释。后山地域广阔,地形错综复杂,确实存在着许多人迹罕至的隐秘角落,这样的说法应该不会引起太多怀疑。
苏秀兰闻言先是眼前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忧心忡忡地说:"后山的沟壑地带?那里山路崎岖难行,危险重重。再说现在这个季节,就算真有野生药材,恐怕也早就枯萎凋零了吧?"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对现实困难的担忧和对侄女安全的顾虑。
“姑姑,我还是去看看吧,说不定真能找到些药材呢?反正我现在的身体己经完全康复了,整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碰碰运气。”苏清沅语气坚定地说道。她心里明白,自己必须得去“找”个药材来源,哪怕只是做个样子给姑姑看,也要让这些药材的出现显得合情合理。
苏秀兰望着侄女那双充满决心的眼睛,想到这孩子最近的变化和展现出来的“好运气”,心里不禁也生出一丝期待和希望:“那……那你可一定要多加小心啊!要是实在找不到就赶紧回来,千万别往深山里头去,那里太危险了!”
“放心吧姑姑,我都记着呢。”苏清沅乖巧地点点头,脸上露出让人安心的笑容。
(http://www.220book.com/book/6I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