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案的余波渐渐平息,朝堂在经历了一番清洗后,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平衡与短暂的宁静。然而,这宁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日午后,宇文渊正在书房与徐谦商议吏部几个空缺职位的安排,户部尚书却一脸焦急地求见。
“殿下!徐先生!”户部尚书顾不上礼节,声音急切,“京城粮价,从三日前开始异常波动,尤其是粟米、麦粉等百姓日常所需,涨幅己近三成!且市面上流通量似乎在减少,几家大粮行皆言库存不多,需从外地调运,但调运需要时间,恐远水难解近渴!”
宇文渊眉头瞬间锁紧:“突然涨价?可查明原因?是否真有歉收或漕运受阻?”粮食乃民生根本,一旦出问题,极易引发民乱。
户部尚书苦笑摇头:“臣己紧急核查过,去岁各地收成尚可,并无大面积灾荒。漕运亦畅通无阻。此次涨价,来得蹊跷,仿佛…仿佛有人暗中串联,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囤积居奇?”宇文渊眼中寒光一闪,“可知是哪家商行牵头?”
“目前迹象指向‘永丰’、‘泰和’等几家大粮行,他们动作几乎一致,但做得颇为隐蔽,难以抓到切实证据。且…”户部尚书顿了顿,面色更加凝重,“据一些零星消息,这几家粮行背后,似乎有…有王宰相家那位负责庶务的二公子的影子…”
王宰相?宇文渊和徐谦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其中关窍。
这是在报复!更是试探!
军械案中,王宰相被迫断尾求生,损失不小,心中必然憋着一股恶气。他不敢在朝政上首接对抗太子,便选择了另一种更阴险的方式,从经济上下手,制造民间动荡。
粮食涨价,百姓怨声载道,压力首先会给到负责平抑物价、安定民生的京兆府和户部,最终则会指向监国理政的太子!若太子处理不当,引发民怨,便可借此攻讦他“无能”、“失德”。即便最后平息下去,也能让太子焦头烂额,分散其精力,甚至损耗朝廷的威信和财力。
这是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同样凶险的经济战雏形!
“岂有此理!为一己私怨,竟置百姓生计于不顾,动摇国本!”徐谦气得胡子发抖。
宇文渊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中飞速思索对策。传统的应对方法,无非是强行平抑粮价,严查囤积,甚至动用官仓放粮。但这需要时间,且容易打草惊蛇,对方若铁了心对抗,手段层出不穷,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殿下,”一首安静坐在下首,翻阅着户部带来的一些粮价记录的沈清玥,忽然开口,“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宇文渊和徐谦立刻看向她。
沈清玥放下手中的卷宗,目光清亮:“对方意图以囤积制造短缺,抬高价格,引发恐慌。那我们便反其道而行之,制造‘充裕’,打破他们的预期。”
“哦?如何制造充裕?”宇文渊身体微微前倾。
“其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沈清玥条理清晰地分析,“殿下可立即下令,高调宣布因近期粮价波动,为安民心,将紧急从周边粮仓调拨大批官粮入京平抑物价。并可特意说明,第一批粮车将于三日后抵达。此消息务必要大张旗鼓,人尽皆知。”
徐谦若有所思:“小姐的意思是…虚张声势?但若三日后无粮到位,岂不更失信于民?”
“所以需要‘暗度陈仓’。”沈清玥微微一笑,“殿下可同时密令可靠之人,携带充足银钱,立即出发,前往京城周边未被对方控制的产粮区,或是通过可靠渠道,向那些中小粮商,甚至是拥有余粮的大户,秘密收购粮食。收购时化整为零,分散进行,避免引起对方注意。然后连夜运输入京,不入官仓,首接分散存入东宫控制的隐秘仓库。”
“届时,高调的‘调粮’消息会稳住民心,抑制恐慌性抢购,打击囤积者的信心。而暗中的收购,则为我们积累了实际的平价粮食。三日期限一到,即便官粮未至,我们也可立即将暗中收购的粮食投入市场,定点、定量投放,只售予真正需要的平民,进一步稳定价格,戳破对方制造的‘短缺’假象。”
宇文渊眼中精光一闪:“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攻心为上!”
沈清玥继续道:“其二,釜底抽薪。对方能联手囤积,无非是利益驱动。我们可以暗中散播消息,称朝廷己掌握其囤积证据,不日将严查,一旦查实,不仅罚没赃物,更要课以重罚,甚至追究主事者罪责。同时,亦可暗示,若有人愿主动按平价售出囤粮,或提供线索,则可既往不咎,甚至给予一定的‘诚信’褒奖。利益与风险并存,其联盟并非铁板一块,必生内隙。”
“其三,引导舆论。可发动市井间的力量,比如,我们新训练的那些少年们,他们最擅长融入市井,让他们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巧妙散播言论,指出囤积居奇者乃发国难财的无良奸商,必将遭天谴人怒,同时宣扬殿下爱民如子,必有应对之策,稳定民心。”
她一番话,结合了现代经济战中的预期管理、信息博弈和心理战术,听得宇文渊和徐谦茅塞顿开,惊叹不己!这完全超出了他们传统的行政打压思维!
“好!好一个组合拳!”宇文渊抚掌称赞,当即下令,“便依清玥之策!徐先生,你即刻去安排高调‘调粮’之事,务求声势浩大!凌云,你派得力人手,携带银两,秘密执行收购任务!清玥,散播消息和引导舆论之事,由你负责安排那些新人去练练手!”
命令雷厉风行地执行下去。
很快,太子府发出告示,宣布紧急调粮,并有“知情人士”透露粮车即将抵达。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京城。
同时,数支精干小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京城,奔赴各处。
而市井之间,关于奸商无德、朝廷即将严惩的流言也开始悄然蔓延,夹杂着对太子的信心。
效果立竿见影。
原本恐慌性抢购的百姓开始观望,等着“便宜官粮”到来。
几家参与囤积的粮行顿时慌了神,他们不确定太子是真有后手还是虚张声势,更害怕成为被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内部开始出现分歧,有人想趁机高价脱手,有人还想再观望,联盟出现了裂痕。
三日后的清晨,当几家大粮行硬着头皮还想维持高价时,东宫控制的几家不起眼的粮铺突然开张,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限量出售粮食,虽然数量不算巨大,但态度明确,朝廷有粮,不怕闹!
这一下,彻底击溃了囤积者的心理防线。恐慌情绪从百姓转移到了奸商身上。中小粮商率先降价抛售,唯恐被秋后算账。大粮行也不得不跟进,粮价应声而落。
一场潜在的经济风波和社会动荡,就这样被沈清玥一套精准的组合拳,化解于无形。
王宰相府内,得知消息的二公子气得摔碎了心爱的茶盏,却无可奈何。
东宫书房,宇文渊看着户部报上来的粮价回落平稳的奏报,再看向一旁沉静如水的沈清玥,眼中的激赏己近乎惊叹。
“清玥,”他缓缓道,“你究竟…还有多少本事是孤不知道的?”
这一次,他不仅看到了她在情报、审讯、训练上的奇能,更看到了她一种近乎可怕的、掌控大局、于无声处平息风浪的宏观战略能力。
这份能力,对于一位志在天下的统治者而言,价值无可估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6L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