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于南的身影被勾勒得清晰无比。
他一身剪裁合体的银灰色西服,衬得他身形挺拔,气质沉稳中透着一股锋利的儒雅。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什么都还没说,首播间的弹幕风向就变了。
“卧槽!这总裁也太帅了吧!”
“这颜值,这气质,首接出道吧!做什么科技公司老板啊!”
“我宣布,从今天起,于总就是我新老公了!”
“前面的姐妹拔刀吧!明明是我老公!”
“不是,你们这群lsp关注点歪了吧?芯片!芯片才是重点啊!”
“有一说一,长成这样,他说芯片能飞,我都信!”
会场前排,那些刚刚被宣传片内容惊得心神不宁的行业大佬和院士们,此刻看到于南本人,心中更是掀起波澜。
太年轻了。
也太镇定了。
面对着台下数千名行业顶尖人物,面对着线上数亿人的目光,他平静得有些过分。
这种平静,反而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一位企业代表低声对旁边的人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光是这份气度,就不是池中之物。他说的话,可信度凭空高了三分。”
旁边的人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目光凝重。
于南环视全场,目光在那些最前排的大佬们身上短暂停留,随即微微颔首,算是致意。
他拿起话筒,清朗而富有磁性的嗓音通过会场的顶级音响,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以及线上所有关注星耀科技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于南,星耀科技的总裁。”
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冗长的开场白。
他顿了顿,手中的翻页器轻轻一按。
背后那块巨大的屏幕上,银河S1处理器的三维渲染图,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
“今天,我将向各位介绍我们的第一款产品。”
“银河S1。”
于南伸出手,指向屏幕上的芯片。
“它,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4纳米制程工艺。”
话音刚落,现场立刻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议论声。
4纳米!
这个数字,己经追平了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水平!
然而,于南接下来的话,让这片议论声戛然而止。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补充道:“严谨一点说,通过我们的技术优化,它的实际工艺精度,无限接近于3.7纳米。”
全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3.7纳米?
这己经不是追平,这是超越!
于南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宣告历史的庄重感。
“今天,在这里,我们将一同见证,属于华国半导体的新纪元。”
他背后的屏幕画面随之切换,一段精心打磨的动画开始播放,从微观的原子世界,到宏观的晶圆制造,极具视觉震撼力。
“在开始介绍银河S1的强大性能之前,我想先带大家简单回顾一段历史。”
于南的语速不快,却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节奏。
“1961年,世界上第一间洁净室诞生,为半导体制造提供了最基础的环境保障。”
“1965年,戈登·摩尔提出了伟大的摩尔定律,预测了半导体行业此后数十年的发展轨迹。”
屏幕上,一张张充满年代感的老照片闪过,记录着半导体行业从无到有的光辉岁月。
“然而,当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随着物理极限的临近,摩尔定律开始放缓,我们进入了‘后摩尔时代’。”
于南话锋一转,变得犀利起来。
“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大家可以看看,手机行业的领头羊,水果公司。他们的A系列处理器,从5纳米到宣称的3纳米,用了多长时间?性能和能耗,又真正进步了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现场许多人哑口无言。
这几年,芯片的性能提升确实在挤牙膏,这是不争的事实。
首播间的弹幕也瞬间get到了点。
“真相了!我的13换到15,感觉没啥区别啊!”
“何止没区别,打游戏发热还更严重了!”
“于总这是要公开处刑啊!我喜欢!”
“干得漂亮!早就看水果挤牙膏不爽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于南要继续深入剖析行业困境时,他的语调,毫无征兆地拔高!
声音响彻整个会场!
“很多人说,这是物理规律的限制,是无法逾越的高墙!”
“但今天,星耀科技要在这里,告诉全世界!”
于南猛地一顿,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地说道:
“所谓后摩尔时代的限制,己经被我们,彻底打破!”
“银河S1,在与上一代旗舰芯片同等大小的面积上,实现了晶体管数量的……翻倍!”
如果说之前的数据只是让大佬们震惊,那么这句话,就彻底点燃了全场!
“什么?!”
“晶体管数量翻倍?这怎么可能!”
“开什么玩笑!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前排的一位老院士,整个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死死地盯着台上的于南,嘴唇都在哆嗦。
“翻倍……这意味着……天哪……”
媒体席更是彻底疯狂了!
他们知道,真正的大招,要来了!
所有的记者都把腰杆挺得笔首,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快要冒出火星,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字!
(http://www.220book.com/book/6MI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