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朝廷的旨意送到,冯勇胜一看旨意,便瞬间明白了朱胜机的意思,不禁暗暗惊叹陛下的手段高明。
冯勇胜也不耽误,当即派人去把宫文采请到了济宁城来。
在这几天里,虽然确实如冯勇胜所料的那般,李文盛、宋二烟和杨洪升三人愤愤不平,一直都在拱火,撺掇宫文采跟明军反目,但宫文采却还是顶住了义军内部的巨大压力,硬是按着他们,不许任何人轻举妄动。
宫文采本身就不是鲁莽之人,在明知不是明军对手的情况下,他又怎会去以卵击石?除此之外,冯勇胜对他的保证和安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他对冯勇胜和大明朝廷,还抱有一丝希望。
现在,冯勇胜派人前来请他入城,说朝廷的旨意已到,让宫文采惊喜的同时,也暗暗松了口气。
因为义军普遍都是不信任大明朝廷的,都认定冯勇胜是在敷衍欺骗宫文采,所以这些天里,宫文采一直都顶着十分巨大的压力,而且这压力还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
宫文采当即便毫不犹豫地要启程出发,前往济宁城中面见冯勇胜,去听一听大明朝廷的旨意。
可李文盛、宋二烟和杨洪升却是依然心存疑虑,纷纷劝他不要贸然前往,以免中了明军的奸计,他们不信大明朝廷真的肯封赏义军,都认为这定是明军设下的圈套。
事到如今,宫文采自然不会被他们三人的话给吓倒,他既然选择了相信冯勇胜,又如何不敢前去赴会?
“兄弟们多虑了,大明朝廷还不至于不要脸面,行此奸诈龌龊之举!”
三人见他执意前往,也只好妥协,而且听了宫文采这话,他们的心里多少也有了一些动摇,便都决定随他一同前往,去一探究竟,看看明军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一次,冯勇胜亲自来到府衙门口相迎,让宫文采不禁有些受宠若惊。
冯勇胜却是热情地上前,拉着宫文采一同步入了府衙,朗声笑道:“宫将军就莫要再客气啦,如今你可是今非昔比,已经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啦!”
这话把宫文采听得云里雾里,满脸的疑惑,“冯将军此话到底何意,在下实在是有些听不懂啊……”
“我当然是在向宫将军你贺喜啦!”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正厅门前,冯勇胜这才放开他的手臂,开口道:“朝廷的旨意已到,听完了旨意,宫将军就全都明白啦!”
刘肇基双手捧着一卷圣旨走上前来,递给了冯勇胜,冯勇胜随即展开卷轴宣读旨意。
当宫文采听到冯勇胜念出“嘉祥忠义宫文采,率领义军抗击建奴,助朝廷之师剿灭奴军,收复济宁,又有擒杀奴王豪格之功,故破格封赏,授都指挥同知之职,任济宁总官兵,统领济宁、嘉祥、巨野、金乡之军务”时,当即便大喜过望,直接跪倒在地,叩首高呼:“臣宫文采,叩谢皇恩!”
冯勇胜见这宫文采竟如此识时务,也便放心了,继续往下念道:“其麾下义军,尽皆录用,依律拨给军服、盔甲、武器、粮饷。”
这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朝廷所谓的“尽皆录用”,其实也就是把这义军给收编了,但如今宫文采自己都已经接受了大明朝廷封赏的官职,这麾下的兵马也理应一并归顺朝廷,他自是没有丝毫意见的,当即再度叩首道:“臣宫文采领旨谢恩!”
“宫将军莫急,除了这些,朝廷还另有恩赏!”
冯勇胜将手中圣旨收好,先交到了身旁刘肇基的手中,这才负手继续说道:“朝廷还给了一个‘都指挥佥事’之职,兼任济宁副总兵,但因为朝廷对你麾下义军之情况还不甚了解,故而决定由你来根据麾下诸将的功劳大小,能力高低,决定人选!”
“臣遵旨!”宫文采显然没有察觉到这其中的问题,只顾叩首领旨谢恩。
此时的宫文采确实已经失去了冷静思考的能力,已经被这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就这么晕乎乎地被冯勇胜拉进了厅内,坐到了酒桌上,在一声声祝贺中迷失了自我,对众人的敬酒也是来者不拒,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宿醉醒来的宫文采有些恍惚,一睁开眼,却发现李文盛、宋二烟和杨洪升三人竟都在自己的房间之中,见他醒来,三人顿都站起身来,凑到了床前。
“大哥,你醒啦!”
“你们这是……”
宫文采望着站在自己床前的三人,顿时心中一惊。
桌上摆着的圣旨和官服印信已经足以证明他脑海中的那些关于昨日的记忆都是现实,而非一场梦境。
但说起昨日之事,他好像做得有些忒不地道了,大家本来都是响应大顺起事的,结果他却不顾三人感受,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大明的封赏,向大明朝廷俯首称臣,这又何尝不是对大顺的背叛?是对他们三人的背叛?
因此,宫文采现在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三人来找自己兴师问罪了!
然而三人接下来的话,却是瞬间便打消了他心中的担忧和疑虑,“昨日大哥平步青云,一飞冲天,我等是特来向大哥道喜的!”
宫文采听闻此话,本来还有些紧张的神色瞬间便舒展开了,露出满脸爽朗的笑容,“同喜,同喜啊!”
他的目光在三人的脸上扫过,顿时便心中有了计较,他们既没有向自己兴师问罪,反倒向自己贺喜,就说明他们并不反对归顺大明朝廷之事,而且反倒还一个个眼中满是艳羡,他们今日之来意便不难猜到,想必定是为了那副总兵之位而来。
宫文采猜的确实没错,三人今日确实是为那副总兵之位而来的,这位置只有一个,三人谁不眼馋?
至于宫文采之前所担心的,三人会反对归顺大明朝廷,向他兴师问罪,才真叫是杞人忧天呢!
他宫文采为何会毫不犹豫地归顺大明朝廷?不是他禁受不住高官厚禄的诱惑,见利忘义,而是他与大顺之间,本身也没有什么“忠义”可谈。
(http://www.220book.com/book/6O9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