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延长端粒”。
这六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叶苏苏的小团队乃至整个实验室内部,都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兴奋、期待、但更多的是恐惧和疑虑。
端粒,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其长度与细胞衰老、癌变密切相关。延长端粒,意味着理论上可能延缓衰老甚至逆转某些衰老相关疾病,这是无数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圣杯。
但这也是生命科学中最危险的禁区之一。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打破细胞固有的分裂限制,诱发不受控制的增殖——也就是癌症。其背后的争议更是巨大,涉及生命本质、自然规律乃至社会公平。
团队成员们既为能参与如此前沿的探索而激动,又为潜在的风险和未知而惴惴不安。
叶苏苏理解他们的顾虑。她没有盲目推进,而是将前期工作分成了泾渭分明、极其严谨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外细胞模型验证。
她选择了数种具有明确衰老标志的人类成体细胞系,在体外培养体系中,使用她优化后的新型编辑工具和调控策略,进行极其精细和可控的端粒特定序列编辑尝试。
整个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她设定了多重安全阀:编辑效率严格控制、设置严格的对照组、引入多重报告基因实时监测细胞状态、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增殖迹象立刻终止实验并销毁样本…
【实验操作(大师级手感)】在这一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双手稳定得可怕,每一次转染、每一次操作都精准无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技术误差带来的风险。
团队其他成员在她的严格要求和亲自示范下,也很快进入了状态,小心翼翼地推进着实验。
第二阶段:全面的生物信息学预测与框架构建。
在实验进行的同时,叶苏苏带领团队的另一部分人,开始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和数据分析。他们不仅要预测各种编辑策略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还要参考国际上的指南和法律法规,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他们自身研究的、负责任的操作框架。
她甚至主动联系了学校的生命委员会,提前进行非正式的咨询和沟通。
这种严谨到近乎苛刻的态度,逐渐打消了团队成员的大部分疑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的,可能是一项真正能改变世界、同时也必须无比谨慎负责的伟大事业。
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初步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叶苏苏设计的特定编辑策略,确实在几种细胞系中实现了可控的、小幅度的端粒延长!并且,在长达数周的观察中,并未发现明显的基因组不稳定或癌变倾向!
消息在团队内部小范围传开时,所有人都激动得难以自己!
他们成功了!至少,在体外模型的初步阶段,他们触碰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领域!
然而,就在这喜悦的氛围中,叶苏苏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冷静。
她反复核查着每一组数据,眉头微蹙。
“不对…”她喃喃自语。
“怎么了,叶老师?”一个研究生兴奋地问,“数据这么好!”
“就是太好了。”叶苏苏指着屏幕上的几组代谢活性数据,“编辑后的细胞,端粒确实延长了,分裂能力也有所提升,但是它们的整体代谢活性…却没有同步增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抑制。这不符合常规的认知。”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不协调感。端粒延长通常伴随着细胞活力的整体提升,但她的数据却显示出一种“虚假的繁荣”——细胞似乎获得了更长的寿命,但却缺乏与之匹配的“活力”。
“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机制研究。”叶苏苏果断决定,“暂停下一步的体内实验计划。集中精力,搞清楚这种‘活力脱节’现象背后的原因。”
团队从成功的喜悦中冷静下来,再次投入到更枯燥的机制探索中。
…
就在叶苏苏团队潜心研究的同时,外界并非风平浪静。
那次国际峰会上的精彩表现,让“叶苏苏”这个名字开始在国际学术界泛起涟漪。她发表在《细胞报告方法》上的论文被多次引用,关于“古老工具新用”的讨论也逐渐增多。
这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星火生物科技。
星火生物,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头之一,也是诺德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他们同样在基因编辑和抗衰老领域投入巨资。
星火的首席科学家,Dr. 威廉·陈(一位华裔科学家),在一次内部技术讨论会上,注意到了叶苏苏的论文。
“这个思路…很有意思。”Dr. 陈看着论文,眼中闪烁着精光,“诺德那边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叶苏苏…这名字有点耳熟…”
手下人立刻去查,很快回报:“陈博士,这个叶苏苏…好像是诺德集团叶董的那个女儿,以前名声不太好,据说是个草包…不知道怎么突然进了陈院士的实验室,还做出了这样的工作。”
“叶董的女儿?”Dr. 陈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玩味的笑容,“有意思…真有意思…看来诺德藏了一张好牌啊。”
他仔细研读了叶苏苏的论文,又调阅了她在峰会上报告的公开视频,越是研究,神色越是凝重。
“不对…”他喃喃道,和叶苏苏发现了数据异常时一样的神情,“她的目的,恐怕不止于优化工具…”
作为一个顶尖的科学家,他敏锐地从叶苏苏的报告细节和论文的潜在延伸中,嗅到了更危险、也更的气息——端粒干预。
“立刻成立一个专项小组!”Dr. 陈下令,“全力跟进叶苏苏这篇论文的后续方向!重点分析她可能进行的端粒相关研究!我们需要最快速度跟上,甚至…超越!”
星火生物的庞大机器,开始悄然运转,目标首指叶苏苏尚未公开的最新研究。
…
实验室里,叶苏苏对来自外界的窥探一无所知,她正全身心沉浸在破解“活力脱节”的谜题中。
通过一系列更精细的实验和组学分析,她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
导致“活力脱节”的关键,并非在于端粒本身,而在于一种与端粒延长协同发挥作用的新型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她的编辑工具在延长端粒的同时,意外地、高强度地激活了细胞内一条原本沉默的、与细胞应激和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这条通路就像一道“安全锁”,在赋予细胞更长寿命的同时,也抑制了其过度活跃的代谢,防止其走向失控的增殖!
“这是一种…天然的制衡!”叶苏苏兴奋地向团队解释,“我们的编辑工具,阴差阳错地同时触发了‘延长’和‘维稳’两种机制!这或许就是我们能获得可控延长结果的关键!”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仅解释了当前的现象,更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更安全的端粒干预策略——同时调控延长和制衡机制!
然而,要验证这一点,需要更复杂的基因编辑策略,甚至需要构建全新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进行体内验证。这无疑将研究推向了一个更深入、也更敏感的领域。
就在叶苏苏团队为此兴奋和忙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断了他们的进程。
网络上,突然开始流传一些匿名的、极具误导性和煽动性的帖子。
标题耸人听闻:【惊爆!诺德千金实验室涉嫌进行非法人体抗衰老实验!】
内容含糊其辞,却刻意将叶苏苏的端粒研究、诺德集团的背景、以及“抗衰老”、“基因编辑”等敏感词汇联系起来,暗示其正在进行危险且不道德的实验,甚至影射己有“志愿者”受害。
帖子迅速在一些科普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传播,虽然很快被专业人士驳斥,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己经扩散。
实验室的电话很快被打爆,大多是媒体询问和不明真相群众的质疑甚至谩骂。
学校的委员会也正式发函,要求实验室立刻提交详细的研究说明,并接受紧急质询。
团队内部刚刚燃起的兴奋瞬间被浇灭,取而代之的是愤怒和恐慌。
“是谁?!谁在造谣!”
“我们明明那么谨慎!”
“现在怎么办?实验会不会被叫停?”
叶苏苏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恶毒的留言和耸人听闻的标题,眼神冰冷。
她立刻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误解或偶然事件。时机太巧了,正好在她取得关键进展、即将踏入更深入领域的时候。
这背后,一定有推手。
是学术竞争对手?还是…商业上的敌人?比如,那个被她怼过的张副总?或者…诺德集团的对手?
“冷静。”叶苏苏的声音让慌乱的团队安静下来,“清者自清。我们所有的实验记录、报备、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经得起查的。”
她迅速安排:“立刻整理我们所有的实验记录、审查文件、数据备份。李教授,麻烦您联系陈院士和学校宣传部,准备官方回应。其他人,正常工作,不要受干扰。”
她的镇定感染了众人。团队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叶苏苏则坐在电脑前,目光锐利地搜索着那些匿名帖子的来源和信息特征。
【触发危机任务:舆论反击】
【任务内容:澄清谣言,找出幕后黑手,并确保研究正常进行。】
【任务要求:崩坏‘被动承受’人设,展现‘危机处理’能力。】
【任务奖励:生存积分x600。】
【失败惩罚:无(但研究可能受阻)。】
无论背后是谁,想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阻止她?
那就等着看吧。
这场战争,她接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OR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