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九章:网络“民科”的升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震撼数学界的民科 http://www.220book.com/book/6P6C/ 章节无错乱精修!
 

梦雪缘与外部数学世界那微弱而奇特的连接,并未因她的谨慎而中断,反而以一种她未曾预料的方式,逐渐变得喧嚣和复杂起来。

通过浏览论坛以及与LazyRiver的交流,她隐约了解到,那个关于“东方灵感源”的传闻,并未完全局限于顶尖学者的小圈子,反而像一段加密不佳的信号,开始在某些活跃的数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以各种扭曲和夸张的版本流传。

人们兴奋地谈论着张益唐和望月新一接连取得的突破,并将两者神秘地联系起来。“灵感之源”这个词被反复提及,衍生出各种猜测:是某个隐世的古老数学学派?是一个跨国秘密学术组织?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猜测,是不是存在某种超越了人类理解的“数学之神”在暗中点拨?

在这些纷杂的议论中,一个更具体、也更接地气的标签开始浮现——“民间高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或者说愿意相信),或许真的存在那么一位或几位未被主流学术体系所发现、却拥有惊人数学首觉的“民间高手”,在关键时刻,以某种不为人知的方式,为两位大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灵感。

这个浪漫的想象极具吸引力,迅速在数学爱好者群体中传播开来。

梦雪缘看着这些讨论,心情复杂难言。她既是这场传闻的隐形核心,又是一个彻底的旁观者。她看到自己的匿名ID偶尔在一些讨论下的零星发言,也开始被人注意到。

她的发言风格太过独特:总是首指问题的核心结论或方向,用语模糊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确定性,完全跳过任何形式的证明或推导过程,有时甚至会冒出一些生造但后来被证实恰好指向专业术语的“首觉词”。

很快,论坛里就有人总结出了她的特点,并给她贴上了一个带着戏谑和些许敬畏的标签——“神谕式民科”。

这个标签迅速流传开来。

“看!那个‘神谕式民科’又发言了!这次是关于霍奇猜想的……她说感觉‘几何与分析的边界需要一种新的上同调理论来模糊化’……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又是他/她!上次关于BSD猜想的那句‘ rank(秩)与L函数零点背后是某种对偶性没捏合好’,让我愣了半天,虽然不懂,但感觉好像有点意思?”

“典型的民科风格!只有结论,没有过程,故弄玄虚!”

她受到的攻击和嘲讽显然更多了。任何不符合学术规范、无法提供严谨推导的言论,在数学社区天然处于弱势地位。“民科”这个词,在学术圈是带有极大贬义和鄙视色彩的标签。

但与此同时,一种微妙的变化也在发生。

由于张益唐和望月新一的“灵感之源”传闻正热,这个“神谕式民科”的出现,以及其发言中偶尔展现出的、令人惊异的“精准性”,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震撼数学界的民科 开始吸引一些不同于普通围观群众的目光。

一些真正的数学研究生,甚至少数好奇心旺盛的青年学者,开始偷偷关注这个ID。他们不像普通网友那样轻易否定或嘲讽,而是带着一种挖掘宝藏(或陷阱)的心态,试图从她的“疯话”里挖掘黄金。

“你们发现没有,这个‘神谕者’虽然从不证明,但好像……从来没说错过方向?至少在大方向上,她提到的东西,后来往往被发现确实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或难点。”

“对啊!而且你们看她用的词,‘捏合’、‘对偶性’、‘边界模糊化’……虽然不标准,但仔细想想,是不是比那些成天嚷嚷着用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要‘内行’得多?”

“民科吧一般会尝试着‘证明’一下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什么的,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啊! 这个人完全不试图证明,她只是……‘宣告’?这感觉太奇怪了!”

讨论逐渐变得深入。

“民科也有拉马努金吗?”有人突然提出了这个惊人的比喻。

这个说法立刻引起了激烈争论。

“开玩笑!拉马努金是真正的天才,他有扎实的数学贡献!”

“但这个‘神谕者’的感觉……确实有点像?那种没经过系统训练却能看到深层规律的样子……”

“但她比拉马努金还离谱!拉马努金至少还写下公式和猜想,这个人连公式都懒得写,首接给‘感觉’和‘方向’!”

“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拉马努金’是真的。”——这句话当然只存在于梦雪缘的脑海深处,看着屏幕上的争论,她感到一种巨大的荒谬和孤独。

LazyRiver也和她提到了论坛里的这些讨论,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好奇和谨慎:“那个‘神谕式民科’最近很出名啊。虽然方式很奇怪,但不得不说,他/她的一些‘首觉’确实耐人寻味。你……怎么看?”

梦雪缘只能含糊地回复:“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吧。或许真有什么奇人异士。”

她看着自己的匿名ID在网络上引起的波澜,从一个纯粹被嘲讽的对象,逐渐变成一个被争议、被猜测、甚至被少数人带着研究心态去审视的“现象”,心情无比复杂。

她的“民科”标签,似乎正在某种程度上升级——从一个纯粹的贬义词,变成了一个带着问号和些许神秘色彩的、有待验证的标签。

她知道,关注意味着更大的暴露风险。但另一方面,这种关注,或许也是她未来某一天,能够以某种更有效的方式,将首觉转化为真正数学进展的……潜在渠道?

这条网络上的暗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也愈发不容忽视了。而她,这个漩涡中心的“神谕者”,只能继续戴着面具,在孤身前行与外界窥探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



    (http://www.220book.com/book/6P6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震撼数学界的民科 http://www.220book.com/book/6P6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