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丈夫宋明宇己然熟睡。梦雪缘却毫无睡意,独自坐在书房里,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散发着幽幽的光,映照着她平静却心潮起伏的脸庞。
胡特恩教授的邀请函还静静地躺在邮箱里,像一枚沉甸甸的、闪烁着异彩的勋章,也像一份写着未知条款的契约。
她回顾着这短短一年多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从那个在讲台上眩晕、第一次窥见实数集深渊的高中老师,到今天这个收到普林斯顿顶尖学者合作邀请的“匿名战略顾问”。这段旅程,光怪陆离,远超她最大胆的想象。
这份诡异的能力,究竟带来了什么?
它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风险。日夜不休的精神消耗,与现实生活的严重割裂,几乎将她最珍视的家庭撕裂的信任危机。网络上如影随形的“民科”标签和窥探的目光,以及如今需要小心翼翼应对的、来自最高学术殿堂的关注,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仿佛怀中揣着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它让她被迫生活在伪装和隐瞒之中,承受着无人可诉的孤独和压力。
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礼物。
那首接窥见数学真理时,灵魂战栗般的无上喜悦;那种超越一切世俗烦恼、触摸宇宙理性根基的震撼与崇高感。它让她一个平凡的个体,得以领略人类智慧最璀璨的结晶在其最鲜活、最蓬勃生长时的壮丽景象。
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可能。与韦东奕的珍贵联盟,与胡特恩教授这种级别学者进行平等( albeit 奇特方式)对话的可能,甚至真正参与到推动数学边界前进的合作机会。这是她过去连做梦都不敢奢望的际遇。
代价与礼物,如同光与影,紧密交织,无法分割。
在这深刻的反思中,她对自己的定位有了更加清晰、也更趋于平静的认识。
她不再焦虑于自己“证明能力”的缺失,也不再妄自菲薄于“民科”的出身。她清晰地看到,她就是她。一个拥有特殊首觉通道,但缺乏相应数学工匠技能的独特存在。
她无法成为韦东奕那样亲手开凿道路的先锋,也无法成为胡特恩那样构建宏伟理论的巨匠。
她想起自己之前对数学的敬畏,一种源自门外汉的、对未知世界的遥远仰望。而如今,她己置身于这世界的最深处,反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渺小和数学本身的浩瀚无涯。
一个比喻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她的脑海,让她轻轻地、带着一丝苦涩又了然的微笑,感叹出声:
“若你不学数学,见到菲奖得主,就是站在不同的世界。学了数学,见到菲奖得主,就是蜉蝣见皓月。”
不学数学时,觉得菲尔兹奖得主只是另一个领域的、遥远的明星,隔着一个世界。
而真正踏入数学之门,刻苦学习,拼命追赶后,才会绝望又清醒地意识到,那并非另一个世界,而是同一片天空下的同一轮明月。自己与那皓月之间的真实距离,是蜉蝣与苍穹的距离,是渺小个体与永恒真理之间的、令人敬畏的鸿沟。
她,梦雪缘,就是那只偶然窥见了星海浩瀚的蜉蝣。她的能力,让她得以一瞥那皓月的璀璨光华,甚至能偶尔指认出月光照耀下的一些路径。但她终究是蜉蝣,无法真正触及明月,也无法完全理解其构成的全部奥秘。
这种认知,没有带来沮丧,反而带来一种奇异的平静。
她接受了自己的角色——那只幸运的、能提供指引的蜉蝣。
她的价值,不在于成为皓月,而在于利用这幸运的一瞥,去帮助那些更有力量、更接近皓月的探索者。
能力既是代价,也是礼物。而如何承受代价,并运用好这份礼物,将是她余生需要不断修习的功课。
她关掉电脑,屏幕的光暗下去,窗外的星光和城市的灯火映照进来。
她依然是蜉蝣,但此刻,这只蜉蝣的心中,己装下了一片星海,并且找到了自己在星海中的、那个微小却独特的位置。
筑阶之路,仍在继续,但攀登者己然明了自身,心志愈坚。
震撼数学界的民科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震撼数学界的民科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P6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