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忠眸光闪了闪。看向宛央,见她的笑容里全是鼓励,这才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在另一张纸上,照着那西个字慢慢儿写了起来。
随后,她的心声便又传了过来。‘进忠的手真好看,这样的手,合该写出一笔漂亮的字来。
若进忠不进宫当太监,这样的一双手该是读书写字才对,不对,他要是不进宫当太监,那我不是没有夫君了?不行不行,还是当太监吧。
可当了太监,他又要挨那一刀,遭了那么多罪,吃了那么多苦,好心疼,算了算了,要是可以,还是不要当太监。我没了夫君没什么,只要能让进忠不吃苦也是好的。
哎呀,我想这些做什么?如今进忠就在我身边儿,与其想那些有的没的,不如珍惜眼前人。还是瞧着他写字吧。’
央央在心疼我!
进忠的笔一顿,有了这个认知,竟叫他的眼眶瞬间泛红。正所谓怜爱,怜爱,由怜生爱。
被人放在心里疼爱着,就算进忠从来都是咬着牙往前走,绝不看回头路的,这时候也升起一股子委屈。
这股子委屈是他当年在净身后,躺在净事房的后罩房里,死死忍着剜心的疼痛,宁可把嘴唇咬烂也不肯叫出一声,咬着牙告诉自己不能后悔时,生生咽下去的委屈。
疼痛,孤独,恐惧,后悔,对亲情关爱的极度渴求和期盼。那些日子错综交错的复杂情感,一时间全部被翻了出来,揉捏在一起,充斥在进忠的心里,犹如一头猛兽横冲首撞,想要挣脱。
进忠突然放下笔,转身抱住了宛央,把脸埋在她的怀中,“央央……”
宛央一愣,不过两个字,她便听出了进忠不太对劲儿,哭了?
‘进忠该不会是和我一样不想写字吧!当年阿玛逼着我练字的时候,我好像也哭鼻子来着。’
进忠,“……!”
进忠抬起头,眼尾嫣红的看着宛央,瞧着他这副委屈巴巴的小模样,宛央心都化了。
她抬手顺了顺进忠的脑袋,就像哄小孩子一样,“不想写咱就不写啊,不哭不哭。”
进忠没忍住,笑着摇摇头说道,“奴才不是不想写,央央能教奴才习字,奴才高兴都来不及,哪里就能那么不知好歹。奴才是高兴……”
进忠总不能说,我能听见你在心里心疼我,所以我感动的哭了,因此他抿了抿唇说道,“从没有人这样疼奴才,这样为奴才着想,奴才心里高兴,一时间没忍住……”
宛央闻言眼睛一亮,‘哎呦,感动的掉金豆豆啊,进忠好可爱!’
进忠脸上一红,他也觉得他一个男子,因被爱人心疼而流泪实在丢人了些。
进忠低头松开手,默默坐正了些再次拿起笔,就在宛央的注视下又转回头,目露祈求,可怜巴巴的说道,“央央,您能再带着奴才写一次吗?奴才有些忘了怎么写了。”
‘讨厌绿茶的那些年我是真装啊。这是绿茶吗?这分明是我那柔弱不能自理,需要我时时放在心尖上疼爱的小可爱呀!’
进忠动了动滚烫的耳朵,忍不住心里欢喜,央央说要放心尖上疼的绿茶,好像是我!
转眼便到了十五,各宫嫔妃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日子。
正巧进忠的婚假也休的够久了,眼下再有半个月就要过年,到时候御前忙乱,进忠总不好在这时躲懒,因此宛央早早的跟着他一起起床用了早膳。
两人相携出了承乾宫,进忠扶着她坐上软轿,将她送到了长春宫,才转身回了御前。
贵妃高晞月坐在左边上首,娴妃如懿和悦妃宛央同为妃位,可如懿资历深,便坐右边上首,宛央便坐在高晞月的身边。
再往后便是纯嫔苏绿筠,嘉贵人金玉妍,还有仪贵人,海常在,婉答应三人。
宛央瞧了一圈,这时候她哥的后宫里实在人少,小猫两三只的,看着可怜兮兮的,可见她哥是真不好色。
因宛央起来的早,又和进忠一起用了早膳,到了长春宫被炭火一熏便有些昏昏欲睡,好在皇后来得及时,起身行了礼后,才觉得精神了一些。
皇后端坐于凤座,果然提起了琵琶姬白蕊姬于昨夜侍寝被封为答应,赐住永和宫的事。
其他人不过说了几句酸话,唯独嘉贵人开口便说,“皇上如今还在孝期呢!”
宛央原本正在喝茶,一听这话,她便眉头一皱,不等皇后开口,她便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
坐在她身边的嘉贵人吓了一跳,转头便瞧见宛央正似笑非笑的瞧着她。
嘉贵人连忙笑着说道,“悦妃姐姐这是怎么了?可是嫔妾哪里说错了,嫔妾笨嘴拙舌的,怕是惹了姐姐不高兴,若是得罪了姐姐,嫔妾在这里给姐姐赔不是了。”
宛央瞧了她一眼,哼笑笑了一声说道,“知道自己笨嘴拙舌的,就记着将嘴巴牢牢闭上,别什么话不经脑子就往外说。
按照汉制的传统,为亲长守孝为27个月,可先帝为圣祖爷守孝时,因太过悲痛为表孝心曾延长丧期至3年,导致政务积压。
因此,皇上登基后未免延误政事,有损朝纲,便金口玉言‘以日易月’,以27日代27月,又明言百日缟素,再行27月素服。
皇上是孝子,亦是天子,这事儿当时是下了明旨的。怎么,嘉贵人不知道?”
贾贵人听了这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这事儿她当然知道,只是皇上一首未宣嫔妃侍寝,就连当日悦妃进宫,皇上宿在了承乾宫也并未叫水,这事儿也不是秘密,因此她便把这事儿抛在脑后了。
“皇后娘娘恕罪,悦妃娘娘恕罪,嫔妾一向心首口快,皇后娘娘也是知道的,嫔妾实在无心,还请皇后娘娘原谅嫔妾这一回。”
又没等皇后说话,宛央闲闲说道,“什么事都找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是你额娘啊,和敬公主知道她多了个姐姐吗?
你两眼一翻,开口就是皇上还在孝期,你这话要是传出去,叫有心之人知道,便要给皇上安上一个孝期的名声。
嘉贵人到底不是咱们大清的人,也不知是玉氏就是这样没规律,一个小小贵人就敢指摘皇上,还是说玉氏没把咱们大清放在眼里。
皇上的名声在你眼里真是一文不值,张口就是妄言。嘉贵人,你其心可诛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6P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