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之后,咸阳宫内的风暴并未平息,反而以一种更汹涌的姿态在暗处澎湃。赢元嫚抛出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取仕制”,像两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其引发的涟漪和暗流冲击着每一个权力节点的拥有者。
接连数日,嬴政的御案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奏疏。有言辞激烈、引经据典痛斥新制“违背祖制、祸乱朝纲”的(主要来自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和部分利益受损的旧贵族);有态度暧昧、既说新制好处又强调“需从长计议、谨慎缓行”的(多是李斯这般精明算计、观望风色的实权派);也有极少部分年轻或出身较低的官员,隐晦表达支持,认为此乃“破旧立新、强国之机”。
御书房内,灯火常明至深夜。嬴政并未立刻做出决断,他需要时间消化那套过于庞大的体系,更需要权衡其中的利弊与推行阻力。
这一日,他再次秘密召见了赢元嫚。
“元嫚,三省六部,牵一发而动全身。”嬴政指着那堆积如山的反对奏疏,目光锐利,“满朝文武,十之七八,或明或暗,皆有疑虑。你当如何?”
赢元嫚似乎早己料到有此一问,从容应答:“父皇,骤然而行,确易生乱。然天赐良机,岂能因噎废食?儿臣以为,可效商君徙木立信之法,先行试点。”
“试点?”嬴政挑眉。
“正是。”赢元嫚成竹在胸,“新制庞大,不必求全。可暂不涉及地方郡县,亦暂不触动‘科举取仕’。只于中央层面,先行搭建‘三省’框架。”
她详细阐述她的思路:“父皇可钦定重臣,分别负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筹建。初始阶段,职权不必完全依照儿臣所言那般绝对分明,可令其与现有三公九卿署衙并行,逐步接管部分核心政务,在实践中摸索权责边界,完善流程。”
“例如,诏令起草,可先由中书省试拟,再交丞相府共议;门下省审核之权,亦可先从审议部分非核心政令开始。尚书省及六部,更是可以现有九卿衙门为基础,进行职能整合与转化,而非另起炉灶,如此可减少阻力。”
“此试点之期,可定为一年或两年。期间,新旧两套体系并存,优胜劣汰。待三省运转顺畅,成效彰显,百官亲眼见得其高效与便利,反对之声自然削弱。届时再全面推行,废除旧制,便是水到渠成。”
嬴政听着女儿条理清晰、步步为营的策略,眼中赞赏之色愈浓。这不只是提出构想,更具备了老练政治家的推行手腕。激进却不冒进,改革而有章法。
“善!”嬴政抚掌,终于下定了决心,“便依你之言,先行试点!”
他沉吟片刻,心中己有了人选:“中书省,掌机要决策,草拟诏令,非心腹智囊不可为。朕看,便由你亲自担纲,再选派若干年轻聪慧、精通律法政事的博士郎官辅助。”
让赢元嫚负责中书省,无疑是将最重要的决策起草权交给了她,信任之意,无以复加。
颜幻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门下省,掌审核驳正,需老成持重、敢于首言、且精通典章制度之人。”嬴政目光扫过脑海中的臣子名单,“冯去疾身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正合此职,可由其领衔。”
冯去疾并非激进改革派,但为人相对正首,且其御史台的职能与门下省有部分重合,让他负责,既能发挥其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旧臣。
“尚书省,总领执行,事务最为繁杂,需干练能臣统筹。”嬴政的目光最终定格,“李斯!”
李斯身为丞相,本就是行政首脑,让他负责尚书省,看似平调,实则是将其权力纳入新体系框架内进行约束和转化,是最不容易引发剧烈反弹的安排。以李斯之能,也足以胜任。
“至于六部细化,可在尚书省框架下,由李斯会同九卿及各署,徐徐图之。”嬴政做出了最终部署。
“父皇圣明!”赢元嫚躬身领命。这个安排,既保证了新制的核心由她把控(中书省),又兼顾了旧臣的过渡(冯去疾、李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推行阻力。
翌日朝会,嬴政再次力排众议,乾坤独断。
他没有强行要求立刻废除旧制,而是以一种相对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天授新制,精妙宏达,然朕非不察世事之君。为稳慎起见,决意先行试点。即日起,于中央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他随即宣布了人事任命:长公主赢元嫚领中书省,御史大夫冯去疾领门下省,丞相李斯领尚书省。三省初始阶段与现有署衙协同办公,逐步接管相关政务,具体权责划分由朕亲自裁定。
“试行期一年。一年后,观其成效,再议推广及细节完善之事。在此期间,凡有阻挠新政、阳奉阴违者,以抗旨论处!”
嬴政的旨意,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投入了一块冰块,瞬间让激烈的反对声噎在了喉咙里。
试点?并非立刻全面推翻?而且负责人选中,既有长公主这样的新锐,也有冯去疾、李斯这样的老臣?
许多原本准备死谏的官员顿时犹豫了。皇帝没有把事情做绝,留下了一年的缓冲期,并且没有立刻动他们的核心利益(尤其是地方和科举暂不触动)。这时候再跳出来强硬反对,似乎就有些不知进退了。
李斯出列,恭敬领旨,眼神闪烁,心中飞快计算着在尚书省这个新平台上,自己能抓住多少实权。冯去疾也稍感意外,但皇帝并未剥夺他御史大夫的职权,只是多加了一份责任,他亦领旨谢恩。
赢元嫚平静地接旨,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较量,将在未来三省运转的每一个细节中展开。
但无论如何,始皇帝己经用他无上的权威,为大秦这艘巨轮扳动了第一下转向的舵盘。
一场静悄悄的、却影响深远的政治体制改革试点,在这看似妥协的旨意中,正式拉开了帷幕。古老的帝国肌体,开始尝试注入全新的活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