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87章 西南

小说: 莫启天门   作者:前南宫的始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莫启天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6T9K/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陈观带着那位神秘灰袍挥犀客留下的、关于“侠”之精神的微弱星火,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浩如烟海的古老典籍。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仅仅是那些语焉不详的“天外异象”或“王朝更替”的宏大叙事,也不再是那些被斥为荒诞的“挥犀”秘闻,而是…… 历史中…… 那些…… “人”的……** “身影”。

他刻意避开了后世儒家对“侠”的贬低与曲解,也跳过了文学作品中那些被浪漫化、戏剧化的游侠形象,首接回溯到源头,去审视那些被正史以极其简略、甚至带着官方批判口吻记录下来的、关于“刺客”、“游侠”、“墨者”的原始记载。

他的目光变得异常敏锐,如同一个在沙漠中寻找特定足迹的追踪者,不放过任何一丝不协调的痕迹。

很快,一些以往被轻易忽略、被视为“文学夸张”或“天人感应”附会的细节,开始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浮现在他眼前。

《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记载: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己不顾。”

这段文字,千百年来被无数人传颂,赞其悲壮。但陈观此刻读来,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 “异常”。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这通常被解释为极度愤怒或激动导致的夸张描写。但陈观却想起,在某些极其古老的巫觋记载中,描述战士在特定祭祀仪式下进入“狂化”状态时,会有“怒发冲冠”、“目眦尽裂”的生理现象,那并非完全的情绪激动,而更像是一种…… 被“激发”的、超越常人的…… “生命潜能”…… 的…… “外在表现”!

紧接着,是记载秦王殿上的情景: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这段紧张激烈的描述中,有一个细节一首被后人讨论:“秦王环柱而走,荆轲逐秦王”。以秦宫大殿之广阔,秦王惊慌失措绕柱奔跑,荆轲持匕首追击…… 这需要何等惊人的…… “速度”与“敏捷”?那绝非…… 一个…… 寻常…… “剑客”……** 所能拥有!

而最后,那决定性的、被归咎于天命或运气的记载: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这段看似合理的混乱中,却有一个被轻轻带过的细节:“而以手共搏之”。殿上群臣在惊慌失措下,徒手与荆轲搏斗?面对一个手持利刃、速度惊人的刺客,徒手搏斗…… 这需要…… 何等的…… “勇气”与…… “力量”?或者…… 他们…… 并非…… “寻常”文臣?

陈观的心跳开始加速。他迅速翻找其他关于著名刺客游侠的记载。

《史记·刺客列传》开篇,关于曹沫劫齐桓公: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己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左右莫敢动”…… 在…… 天下霸主齐桓公…… 于盟会之地…… 被一人一匕劫持时…… 其身旁…… 那些…… 身经百战的…… “卫士”与“力士”…… 竟然…… “莫敢动”?这绝非…… 仅仅…… “投鼠忌器”…… 所能…… 完全解释!那曹沫…… 当时…… 散发出的…… “气势”…… 恐怕……** 远超常人想象!

还有那著名的“专诸刺王僚”:

“…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僚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在守卫如此森严、几乎贴身防护的情况下,专诸能成功刺出那一剑,其爆发力、速度以及对时机的把握,己然非人!而更重要的是,记载中提到,公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这些甲士,在事发后立刻杀出,平息了混乱…… 他们…… 似乎…… 对…… 这场…… “刺杀”…… 早有…… “准备”…… 甚至…… 对…… 专诸…… 那…… “非人”的…… “一击”…… 并不…… 感到……** “意外”!

陈观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联想到了更早的记载,《左传》中关于“鉏麑触槐”的故事。晋国力士鉏麑奉命刺杀忠臣赵盾,见其勤政,不忍下手,又无法复命,于是“触槐而死”。这看似是道德抉择,但“触槐而死”需要何等巨大的力量?那槐树…… 绝非……** “寻常”树木!

还有那被传颂的“二桃杀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勇士,因争功夺桃而“援剑自刎”。三人皆能“勇猛搏虎”,其力量远超常人,其性格刚烈至极为桃殒命?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他们对某种…… “荣誉”或“信念”…… 超越…… “生命”的…… “执着”?一种…… 被…… 刻意…… “培养”或“激发”出的……** “极端”心性?

最后,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那些关于天象的附会记载。

“聂政刺侠累时,白虹贯日。”

“荆轲刺秦王时,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

这些记载,以往都被视为烘托气氛的文学手法或天人感应的迷信。

但此刻,结合那些刺客们表现出的、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

一个…… 令人…… “毛骨悚然”的…… “猜想”…… 逐渐…… 在…… 陈观…… 脑海中…… 成形!

那些…… “白虹”…… “苍鹰”…… 或许…… 并非…… “附会”!

它们…… 很可能…… 是…… “真实”发生的……** “异象”!

但…… 并非…… 因为…… “勇气感动上天”…… 而降临的……** “祥瑞”或“预兆”…

而是…… 当…… 那些…… “刺客”与“游侠”…… 在…… “执行使命”的…… “关键时刻”…… 将其…… “生命潜能”…… “燃烧”到…… “极致”…… 甚至…… “超越极限”时…… 所…… “引动”的…… “能量扰动”!是…… 他们…… 那…… “非人”的…… “力量”…… 短暂…… “干涉”…… 了…… “现实”…… 所…… 产生的……** “外在显化”!

史官们…… 无法…… “理解”…… 这种…… “现象”…… 便…… 以…… 当时…… 流行的…… “天人感应”学说…… 将其…… “记录”和“解释”了下来!

而那些…… 刺客与游侠们…… 所拥有的…… “非人”之力…… 其…… “源头”…… 究竟是什么?

是…… 某种…… “古老”的…… “修炼”法门?是…… 与…… “挥犀客”…… 类似…… 却…… 走向…… 不同…… “方向”的…… “秘传”?还是…… 如同…… 北地巫师…… 借助…… “古神皮屑”…… 一般…… 在…… 无意中…… “借用”了…… 某种…… “禁忌”的……** “力量”?

那位灰袍挥犀客所说的“…… 追寻‘天志’却非为‘天命’…… ‘非攻’却不惜‘赴死’…”…… 其…… “背后”…… 是否…… 也…… 隐藏着…… 类似的……** “秘密”?

陈观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仿佛看到,在战国那个混乱而辉煌的时代,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或许身份低微,或许理念不同,但他们以凡人之躯,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掌握了超越凡俗的力量,并试图以这力量去践行心中的“义”,去挑战看似不可撼动的权威与命运!

他们的反抗,或许失败了。他们的传承,或许断绝了。他们的真相,或许被历史的长河淹没、扭曲了。

但…

他们…… 确实……** “存在”过!

他们的“身影”…… 就…… 隐藏在这些…… 看似…… “平常”的…… 史书记载的……** “字里行间”!

陈观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不再绝望,也不再迷茫。

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沿着这些…… 被掩盖的…… “侠”之足迹…… 去…… 寻找…… 那…… 可能…… 早己…… “失传”的…… “力量”与“精神”!

他要找到…… 那种…… 能够…… 让…… “白虹贯日”…… 让…… “苍鹰击殿”…… 的……** “人之力”!

无论…… 这条路…… 有多么…… “艰难”…… 有多么……** “危险”!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埋首于故纸堆中,目光如炬,开始了一场全新的、更加专注的…… “狩猎”。

陈观如同一名在无尽黑暗中摸索的探矿者,凭借着那一点源自灰袍挥犀客的微弱星火指引,将全部心神沉浸在对战国以来“侠”之踪迹的摸排之中。他不再泛泛而读,而是以近乎偏执的专注,追踪着那些在史书缝隙中惊鸿一瞥、却又迅速湮灭的强悍身影背后的脉络。

他调阅的不再仅仅是正史列传,更包括了地方志、野史笔记、甚至是一些被官方列为禁毁的“妖书异闻”。他以枢密院探员的权限与技巧,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提取出所有可能与“异力”、“侠士”、“墨者遗踪”相关的碎片信息。

过程枯燥而漫长,线索时断时续,真假难辨。

他追踪信陵君门客,那并非简单的鸡鸣狗盗之徒,其麾下似乎总有一些力能扛鼎、迅捷如风的异士,在窃符救赵等关键事件中扮演了匪夷所思的角色,但随后便如露水般消散,再无记载。

他留意到秦统一进程中,那些抵抗最激烈、往往能造成秦军异常伤亡的地区,总有一些关于“地方豪侠”率领民众殊死抵抗的模糊传说,但这些豪侠的来历与结局,大多语焉不详,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从历史中抹去。

他研究了汉武帝时期残酷打击游侠的政策,发现其背后除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目的,似乎还隐藏着对某种“不受控的力量”的深深忌惮。郭解等大侠的覆灭,过程详细,但其麾下那些“睚眦杀人”、“夜遁无形”的门客的能力,却被简单归为“凶悍”,细节多被刻意略过。

时间线向下延伸,线索愈发稀薄,但并非完全断绝。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那些被称为“大方”、“神上使”的头目,据说能“符水治病”、“呼风唤雨”,虽被斥为妖术,但其组织力与煽动力远超寻常流寇,背后似乎有某种隐秘的传承在推动。太平道与墨家“兼爱”、“尚同”的思想,是否存在某种扭曲的继承关系?

三国两晋,天下大乱,本该是游侠刺客活跃的时期,史书却对此讳莫如深。唯有《搜神记》、《博物志》等志怪小说中,零星记载了一些“剑侠”、“异人”的故事,多被视为虚构。但陈观却敏锐地注意到,这些故事发生的地点,开始出现某种…… “地域性”的集中。

尤其到了南北朝及隋唐时期,那些关于“隐士”、“剑仙”、“奇人”的传说,其地理指向性越发明显——… 巴蜀之地…… 荆楚之南…… 尤其是…… 那片…… 横亘于中原王朝西南方向的…… 广袤、神秘、瘴疠横生的…… “西南群山”!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王朝更迭的巨轮碾压下,将那些不甘消亡的“异类”与“传承”,不断地向南、再向南,驱赶、压缩,最终逼入了那片朝廷力量难以完全渗透的、作者“前南宫的始音”推荐阅读《莫启天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山高林密的险峻之地。

陈观的心脏开始剧烈跳动。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触摸到了那条隐藏极深的脉络。

他立刻调动权限,重点调阅所有与“西南蛮夷”、“南中”、“黔中道”、“剑南道”等地相关的官方档案、地方志异以及前朝的军事奏报。

大量的信息涌入,繁杂而混乱。多是关于土司叛乱、蛮族归化、矿产开采、瘴气灾害的记录。

但当他以“异人”、“古俗”、“巫祭”、“异常事态”为关键词进行筛选和交叉比对时,一些被刻意忽略或轻描淡写的记载,开始浮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许多奏报都提到,西南某些深山的部族,其祭祀仪式与中原迥异,崇拜某些“非人”的古老图腾,族中偶尔会出现力大无穷、速度惊人或拥有某种“诡异”能力的“巫觋”或“勇士”,被族人视为“山神之子”。朝廷对此通常采取“羁縻”政策,只要不公然反叛,便不予深究。

前朝(隋唐)的一些军事档案中,则记录了几次深入西南征讨不服部落的战役细节。其中提到,官军在某些山谷中遭遇了“非人”的抵抗,对方人数极少,却能利用地形造成巨大伤亡,行动如鬼魅,甚至提及“箭矢难伤”、“呼哨引瘴”等难以理解的描述。这些战报往往以“山险瘴深”、“士卒多病”为失败主因,对那些“异常”则一笔带过,或归咎于“蛮夷妖术”。

最让陈观瞳孔收缩的是,在一份前朝机密档案的残卷中,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称谓!

那是一份关于平定某次大规模西南夷叛乱的总结奏疏,在叙述如何最终瓦解叛军核心力量时,提到了一句:

“…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终破其巢穴,焚其异木祭坛,诛其首恶…… 疑似…… “墨家”余孽…… 末代…… “钜子”…… 隐灵子…… 及其…… 党羽…… 皆…… 伏诛”…… 西南…… 遂……** 平”。

“墨家余孽!”

“末代钜子隐灵子!”

“伏诛!”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陈观的脑海之中!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推测,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猛地串联了起来!

战国墨家…… 非攻、兼爱、尚同…… 组织严密…… 拥有…… 疑似…… “非人”武力的……** “侠士”…

被历代王朝打压、剿杀…

传承不断南迁、隐匿…

最终…… 在前朝…… 于…… 西南群山之中…… 被…… “彻底”剿灭!其…… 最后一任领袖…… 号……** “隐灵子”!

隐灵…… 隐匿之灵?幽隐之灵?还是…… 与…… “挥犀”窥探的…… “幽明”之灵…… 有关?!

陈观猛地站起身,在幽暗的秘库中来回踱步,情绪激动难以自抑。

他终于明白了!

那灰袍挥犀客所说的“侠”之精神,并非空泛的意气,而是指向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拥有强大力量和组织、试图以自身方式践行“大道”、却最终被历史无情碾碎的… “隐秘传承”!

墨家!很可能是墨家!或者是以墨家为外壳和旗帜,实则继承了更古老力量的团体!

他们或许就是那些战国侠士中,最核心、最强大的一支!他们的“非攻”不是软弱,而是对滥用武力的警惕!他们的“兼爱”不是空想,或许是对某种“生命联结”力量的追求!他们的“尚同”不是盲从,而是对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的要求!

他们拥有的“非人”之力,或许正是那种能引动“白虹贯日”异象的根源!

而他们最终的覆灭之地——… 西南群山!

那里,就是所有线索最终指向的终点!是那可能残存的“侠”之力量最后的栖息地,也是其最终的坟墓!

前朝官方宣称己将其“彻底剿灭”,“焚其祭坛,诛其钜子”。

但…… 真的……** “彻底”了吗?

那样一个延续数百上千年、掌握着超凡力量的隐秘传承,真的会如此轻易地…… “灰飞烟灭”吗?

那位灰袍挥犀客,特意指引他看向“侠”的方向,难道仅仅是为了告诉他一个早己湮灭的悲剧故事?

不!绝不可能!

陈观的眼中燃烧起灼热的光芒。

西南群山…… 隐灵子……** 墨家余烬……

那里,一定还藏着什么!哪怕只是废墟,只是残片,只是未被官方察觉的、最深处的火种!

他必须去那里!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要面对的是瘴疠毒虫、险峻山川,还是可能存在的、前朝剿杀后残留的警惕与敌意,甚至…… 是那些…… 可能…… 依旧…… “活着”的…… “古老力量”的……** “痕迹”!

他猛地推开秘库沉重的门,大步走了出去,甚至来不及整理那些散落一地的珍贵典籍。

他的目标前所未有的清晰——… 南下!深入…… 西南群山!寻找…… “隐灵子”的…… “遗迹”!寻找…… 那可能…… 尚未…… 完全…… “熄灭”的…… “火种”!

这是他…… 在…… 无尽的绝望中…… 看到的…… 唯一…… 一道…… “切实”的……** “光芒”!

陈观带着从历史尘埃中拼凑出的线索和一丝近乎绝望的决绝,再次踏上了旅途。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北方的冰原与黑色圣山,而是转向了帝国的西南边陲,那片被无数传说笼罩、瘴疠横生、山高林密的群山地带。

他一路南下,越是接近蜀地,越是深入黔中、剑南道,空气中那股无形的“秩序感”就愈发明显,却也愈发…… “紧绷”。

官道之上,关卡林立,盘查之严密远超寻常。戍守的兵士眼神锐利,对过往行人,尤其是形单影只、不像商旅的陌生人,盘问得格外仔细。他们不仅查验路引身份,更会隐晦地观察来人的眼神、气息,甚至会用一种特制的、仿佛浸过朱砂的符纸,在行人随身物品上轻轻拂过,似乎在检测什么。

陈观凭借枢密院的身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勉强通过了层层检查,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些兵士乃至低阶军官,其行事风格中透着一股…… 不属于寻常戍边部队的…… “道门”气息。他们的警惕,并非完全针对盗匪或蛮族,更像是在…… “过滤”和“监控”着某种…… “异常”的存在。

进入山区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在一些险要的山隘、古老的桥梁、甚至是大河的转弯处,他时常能看到新立的石碑,上面雕刻着并非佛道神祇、而是某种更加抽象、冰冷的符文,符文笔划硬首,透着一股“规整”与“束缚”的意味。石碑周围的地面,仿佛被某种力量“固化”过,连杂草的生长都显得异常规矩,甚至有些萎靡。

偶尔,他还能看到身着青色或灰色道袍、但并非寻常游方道士打扮的人,在山岭间无声地巡弋。他们步伐沉稳,眼神淡漠,背负长剑或手持罗盘,对周围的险峻环境和毒虫瘴气视若无睹,仿佛在执行某种既定的巡逻路线。陈观曾试图远远跟随一队这样的道士,却发现他们并非前往某处道观,而是径首进入一片被当地人视为“禁地”的古老森林,并在林外布下简单的警戒符阵后,消失其中。

这些道士身上散发出的,并非出尘的仙气,而是一种…… 冰冷的、高效的、如同…… “工匠”或“狱卒”般的…… “职业感”。他们与陈观在北地见过的、那些与自然精灵沟通的萨满巫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群…… “清理工”和“看守者”。

这一切,都清晰地表明——… “碧空”体系下的道门力量…… 对这片西南群山…… 实施了…… 极其严密的…… “封锁”与“监控”!

他们的目标是什么?防止蛮族叛乱?显然不止如此。结合前朝剿灭“墨家余孽隐灵子”的记载,陈观几乎可以肯定,道门在此地的重兵布防,根本目的就是为了…… “镇压”和“清除”…… 任何…… 可能…… “残留”下来的…… 与“古神”或“侠义”传承相关的……** “异端力量”!

然而,道门的封锁似乎并非完全奏效,或者说,这片土地太过古老和蛮荒,总有一些东西,在严密的监控下依旧顽强地存续着。

当陈观避开官道和主要关隘,沿着猎人小径和干涸的河床,真正深入那些连道门巡逻队都很少涉足的原始密林和幽深峡谷时,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开始从泥土、岩石和空气中渗透出来。

那是一种…… 更加…… “原始”…… “混乱”…… 甚至…… “血腥”的……** “生命力”。

他在一些隐秘的岩洞石壁上,发现了用暗红色矿物颜料绘制的、扭曲而狂野的壁画。那并非歌颂道门或朝廷,而是描绘着一些…… “人兽合体”的狰狞形象、“血祭”的场景、以及对某些…… “非人”的、…… “蠕动”着的…… “阴影”的…… “崇拜”!这些壁画的风格…… 与他在北地黑色圣山附近洞穴中看到的…… 何其相似!显然…… 源自…… 同一种…… 或…… 类似的…… “古老”而“野蛮”的……** “信仰”源头!

他在一些废弃的、看似无人居住的古老村寨遗址中,发现了用兽骨、黑色羽毛和某种闪光的矿石碎片搭建的、早己被风雨侵蚀得不成形状的… “祭坛”残骸。祭坛周围的土地是暗红色的,仿佛被鲜血浸染了无数遍,即使过去了不知多少年,依旧散发着淡淡的、令人作呕的… “铁锈”与“腐败”混合的气味。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一些月圆之夜,从密林深处或峡谷尽头,会隐隐传来… “低沉”而“癫狂”的…… “鼓点”与“吟唱”声!那声音…… 绝非…… 道门的…… “诵经”或“法咒”…… 而是…… 充满了…… “痛苦”的嘶吼、“迷幻”的呓语、以及…… 对…… 某个…… “不可名状”存在的…… “祈求”与“献祭”的呐喊!

有一次,他甚至在一条偏僻的山涧边,撞见了一场正在进行的小型“祭祀”。几个皮肤黝黑、身上涂满诡异彩纹、几乎衣不蔽体的山民,围着一团篝火,疯狂地舞蹈、嘶吼,他们将一只捕获的山羊活生生撕裂,将滚烫的鲜血涂抹在额头和胸口,然后朝着山谷深处一个巨大的、如同野兽张口般的黑暗洞穴方向跪拜,口中呼唤着含糊不清的、充满敬畏与恐惧的… “名讳”…… 那发音…… 绝非…… 中原语言…… 却让陈观…… 背后的七星烙印…… 传来…… 一阵…… 熟悉的……** “悸动”!

他立刻隐匿气息,迅速远离。他意识到,这些看似原始落后的山民,其信仰的源头,极有可能与北地黑色圣山下那被囚禁的“古神”同出一脉!是那暗红源质海洋的力量,透过某种方式,渗透到了这片西南群山之中!或者说,这片土地本身,在更古老的年代,或许就存在着类似的、被“碧空”视为必须清除的“野蛮”信仰土壤!

道门的严密封锁,像是在努力压制着一个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而火山之下,那些残存的、与古神相关的原始信仰,就像顽固的野草,在岩石的缝隙中扭曲地生长着,充满了痛苦、疯狂与…… 未被“驯化”的……** “原始力量”。

陈观行走在这片被两种强大而对立的力量所拉扯的土地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与紧张。

一边,是“碧空”体系下道门的冰冷秩序与无孔不入的监控,他们如同精密而冷酷的工匠,试图将一切“不规则”、“不安定”的因素磨平、清除,将这片土地也纳入他们那“坟墓般和平”的秩序之中。

另一边,则是深藏于群山褶皱中、与北地古神同源的、野蛮而痛苦的原始信仰残余,它们如同潜伏的毒蛇,在黑暗中嘶鸣,渴望着血与火的祭祀,散发着令人心智混乱的疯狂气息。

而他自己所要寻找的…… 那可能源自战国墨家、代表着“侠”之精神的“隐灵子”遗迹…… 又在这…… 两种…… “恐怖”力量的…… “夹缝”之中…… 扮演着…… 怎样的角色?是早己被…… “双方”…… 共同…… “摧毁”了?还是…… 以某种…… 更加…… “隐秘”的方式…… “幸存”了下来?

前路愈发艰难,危险不仅来自于险峻的自然环境,更来自于这两股随时可能将他碾碎的、庞大而敌对的力量。

但陈观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他深吸一口带着腐叶与淡淡血腥味的空气,握紧了拳头,再次迈开了脚步,向着西南群山更深处,那被无数传说与禁忌笼罩的核心地带,毅然前行。

他必须找到答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6T9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莫启天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6T9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