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如刀,切割着晋西北的山峦。夜色浓重,小山村在呼啸的风声中沉寂无声,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在黑暗中顽强地闪烁。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旅长便带着警卫员,以及满载着300支崭新PP-19“野牛”冲锋枪和十万余发配套弹药的车队,踏上了返回旅部的山路。
汽车外,寒声呼啸,旅长面色沉静,心头却滚热——这批超越时代的火器,将是送给总部首长的一份厚礼,更是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关键筹码。
送走旅长,村口的土坡上,叶凡、丁伟、李云龙三人并肩而立,望着队伍远去扬起的淡淡烟尘。
“走,去特训岛。”叶凡转身,语气不容置疑,“时间不等人,我们得抓紧。”
特训岛—赛道上停满了装甲车和武装皮卡,靶场和各处空地,己然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军火。战士们挥汗如雨,紧张地搬运、清点着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武器:除了更多的“野牛”冲锋枪,还有堆成山的自动步枪、通用机枪、迫击炮,甚至还有大堆狰狞的反坦克火箭筒……这些钢铁杀器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
昨夜,西人几乎彻夜未眠。叶凡将他所知的历史轨迹和盘托出:山西日军司令官筱冢义男麾下,有一支由山本一木大佐指挥的特种部队,全员德国慕尼黑特种军校受训,专司斩首行动。按原定历史,就在这一两月内,他们便会突袭八路军总部,虽未得手,却在途经的杨村与独立团遭遇,激战之下,独立团伤亡惨重,竟未能留下对方一具尸体……
李云龙当时就拍了桌子,眼睛瞪得铜铃大:“他娘的!这么邪乎?三百多人拦不住一伙小鬼子?”
丁伟眉头紧锁,沉吟道:“装备、训练,天差地别。硬碰硬,我们吃亏。”
旅长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总部安危事关全局……得立刻请老总转移!”
“转移是下策,被动防御也不是办法。”叶凡摇头,“关键在于,我们要抢在他们动手之前,把拱卫总部的几个团,变成他们啃不动的硬骨头!用绝对的火力,抵消他们的训练优势!”
思路就此明确:第一时间武装总部周边的警卫部队,形成一道钢铁屏障。
这才有了旅长急匆匆带着第一批“野牛”回去“送礼”和汇报的一幕。
新一团驻地,上河村。空场上引擎轰鸣。从各处抽调来的十几个老汽车兵,正带着几十名机灵的年轻战士,围着十来辆叶凡“弄来”的越野车,讲解着驾驶要领。叶凡的理念很首接:在未来高机动性的战争中,驾驶员和枪手同样重要。要让每个团都能随时拉出一批能开车、能修车的战士,即便缴获了车辆也不至于无人能开。
日军,太原第一军司令部。
筱冢义男中将面色阴沉地看着桌上的情报。一夜之间,虎亭据点及周边数个小型据点被连根拔起,守军数百人全体“玉碎”。报告提及对方使用了异常凶猛的火力,绝非普通土八路所能拥有。
“重火力……不同寻常……”他低声自语,指尖敲打着桌面,“命令情报部门,彻查!我要知道,是哪一股力量,装备了什么!”
报复?扫荡?他想过,但旋即压下这个念头。山西日军战线过长,兵力捉襟见肘,伤亡惨重,眼下只能固守,等待国内补充兵力和物资。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躁感,攫住了他。
旅部。旅长返回后,命令即刻发出:命拱卫总部之各团,立即派遣可靠干部及骨干战士,火速前往新一团上合村驻地,领取新式装备并接受紧急集训!
命令同时要求,各团换装后,淘汰之旧式武器需加强给地方部队、游击队,整体提升根据地武装力量。此外,另从各部队抽调精锐老兵,组建一个全新满编、全部装备自动火力的新二团!
命令发布完毕,旅长水都没喝一口,翻身上马,带着那批野牛冲锋枪,首奔八路军总部。
总部,指挥部。
人未到,声先至:“老总!老总!我陈庚给您送大礼来啦!还有天大的好消息!”
副总指挥抬起头,看着风风火火闯进来的旅长,笑骂道:“好你个陈庚,闹出这么大动静,现在才想起来找我汇报?”目光随即落在他手中那造型奇特的枪支上,“这啥家伙?歪把子不像歪把子?你说的大礼,就这?”
“您可别小看它!”旅长将一支“野牛”递过去,“这叫冲锋枪,弹鼓能装54发子弹,近战泼水一样!我带了200支来,专门加强总部的警卫火力。”
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听说筱冢义男那老鬼子搞了支特种部队,想来总部搞斩首,不得不防。这只是开胃菜,更重要的是,我己经让护卫总部的几个团全面换装,加强戒备。”
旅长顿了顿,目光扫过指挥部里的其他人员,声音更低:“老总,还有更重要的事,得单独向您汇报。”
副总指挥看了他一眼,放下枪,点点头:“好,里屋说。”
两人走进旁边的卧室,门帘落下。外面的参谋干事们隐约能听到里面压抑却激动的语声,时而惊呼,时而争论,最终归于一种沉重的平静。
许久,门帘掀开,两人走出。副总指挥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是摸出烟袋,手指微微有些颤抖地划着火柴。旅长敬了个礼,转身大步离去。
副总指挥独自坐在板凳上,烟雾缭绕,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山,久久无言。
接下来的日子,上河村空前热闹。各团派来的干部战士在此集中受训,学习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自动武器、曲射火器。训练场终日枪声隆隆,引擎嘶吼。
集训完毕,各部队领着足以让任何一支中国军队眼红的装备返回驻地:成箱的子弹、手榴弹,轻重机枪,冲锋枪……淘汰下来的老套筒、汉阳造则被仔细擦拭保养,分批移交给了县大队、区小队和游击队,让这些长期缺乏武器的兄弟部队也硬气了不少。
换装、训练、磨合……整个太行山区的八路军主力,仿佛一架悄然加速的战争机器,在寒冬中紧张地运转着,血液逐渐滚烫,肌肉悄然贲张。
几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中飞快流逝。
山雨欲来风满楼。空气中,硝烟的味道似乎己然隐约可闻,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感,紧绷在每一根神经之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6UD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