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2章 回信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WVC/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带,陈如轩看着那片光,忽然想起云南山区清晨的雾。

那时他和团队去考察,车子在盘山路上绕了三个小时,车窗上凝着薄薄的水汽,等到了学校,孩子们正举着野花在门口等,花瓣上的露珠还没干。

他收回思绪,伸手将窗帘拉开一角,外面的梧桐树已经枝繁叶茂,叶片在风里轻轻晃,筛下细碎的光影。

桌上的手机又震了一下,是妻子发来的照片,小区的志愿者正把书装进纸箱,每个箱子上都贴着陈小阳画的小火箭,红橙色的尾焰格外显眼。

他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想回复些什么,又忽然想起昨天收到的那封手写感谢信,信纸是用作业本撕下来的,字里行间还沾着一点墨渍。

信里说,有个叫小花的女孩,每天放学后都要抱着科普书读半小时,晚上就着煤油灯,把书里的星空画在墙上,说要等陈叔叔来,指给她看真正的星星。

陈如轩起身走到书架前,把那封信从文件夹里抽出来,阳光刚好落在信纸上,墨渍像是变成了小小的星星。

他想起第一次见到小花,女孩躲在校长身后,手里攥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眼睛却一直盯着他手里的天文望远镜,亮得像藏了星光。

那时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亲手摸到望远镜,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

现在科普实验室建好了,显微镜、望远镜都配齐了,可他总觉得还不够,好像还有很多孩子的眼睛,在等着被点亮。

秘书轻轻敲了敲门,说支教方案的修改版已经放在桌上,还附了一份山区学校的名单,每个学校后面都标着孩子们的人数和需求。

陈如轩翻开方案,看到“星空课堂”那一页,技术部建议带便携式星象仪去,晚上能在操场上模拟整个星空,他忍不住在旁边画了个小对勾。

他想象着夜晚的操场,孩子们围坐在星象仪旁,仰着头看“星星”落在自己的手背上,那种惊喜的模样,一定和陈小阳第一次见火山喷发模拟装置时一样。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遇到市场部的实习生,小姑娘手里抱着一摞企业捐赠的宣传册,说要整理好发给山区的学校,让孩子们知道,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

“陈总,您看这个,”实习生递给他一张宣传册,上面印着一家天文馆的照片,“他们说愿意给山区孩子提供免费门票,暑假可以组织孩子们来参观。”

陈如轩接过宣传册,指尖划过照片里的天文望远镜,忽然想起陈小阳说的,要带阿杰去科技馆,看真正的火箭模型。

他把宣传册放进包里,说这个提议很好,让市场部尽快对接,争取暑假前把行程定下来,别让孩子们等太久。

食堂里很热闹,团队成员们正围着技术部负责人,看他演示新研发的简易净水器,塑料瓶里装着沙子和活性炭,浑浊的水倒进去,流出来时就变清了。

“这个成本低,孩子们自己就能做,”技术部负责人笑着说,“我们还拍了教学视频,配了方言解说,山里的老师说,等雨季来的时候,就能教孩子们做了。”

陈如轩坐在旁边听着,看着大家眼里的光,忽然觉得这份事业就像这净水器,把复杂的善意过滤成简单的温暖,一点点送到孩子们身边。

陈小阳下午没课,跟着妈妈来公司,一进门就拉着陈如轩去科普体验中心,说要再看一次火山喷发模拟装置。

工作人员笑着按下按钮,红色的“岩浆”慢慢从“火山口”流出来,陈小阳蹲在旁边,手撑着下巴,看得格外认真,连眉头都微微皱着,像是在研究其中的原理。

“爸爸,为什么岩浆是红色的呀?”陈小阳忽然抬头问,手指着“岩浆”流过的痕迹,“是不是里面有很多热量?”

陈如轩坐在他身边,慢慢解释岩浆的成分,说等暑假去山里,可以和阿杰一起做个更简单的火山模型,用小苏打和醋就能模拟喷发。

陈小阳眼睛一下子亮了,说要把材料记下来,写在笔记本上,到时候带给阿杰,还要教其他小朋友一起做。

看着儿子认真记笔记的模样,陈如轩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把星空的秘密写在本子上,只是后来本子丢了,那份好奇也渐渐被生活的琐事淹没。

现在陈小阳把这份好奇捡了起来,还想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份纯粹的善意,比任何计划都更让他觉得温暖。

傍晚的时候,非洲公益组织发来视频,画面里是当地的“科技教室”,孩子们正围着电脑,跟着屏幕里的老师学做手工机器人。

有个小男孩举着自己做的机器人,对着镜头挥手,说这是送给中国朋友的礼物,等他学会了更多知识,要去中国看看。

陈如轩看着屏幕,忽然觉得公益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孩子连在一起,用知识和善意,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

他让团队把视频保存下来,说要在下次的公益分享会上播放,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努力,正在远方开出小小的花。

晚上回家,陈小阳把自己的绘本都找出来,说要再选几本送给阿杰,还在每本书的扉页上画了小火箭,写着“阿杰哥哥,我们一起看星星”。

妻子在旁边帮忙整理,说小区的志愿者明天一早就会把箱子寄走,大概一周就能到云南,孩子们很快就能收到礼物。

陈如轩坐在地毯上,帮儿子把书放进袋子里,指尖碰到一本《太空百科》,里面夹着陈小阳画的星空图,蓝色的夜空里,星星被涂成了各种颜色。

“爸爸,你说阿杰会喜欢这个吗?”陈小阳举着星空图问,眼神里带着一点期待,还有一点紧张。

陈如轩把图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说阿杰一定会喜欢,说不定还会把它贴在科普实验室的墙上,让所有小朋友都能看到。

陈小阳听了,开心地把图放进袋子里,又去翻自己的玩具箱,说要把最喜欢的宇航员模型也送给阿杰,让模型陪着阿杰一起“探索太空”。

夜深了,陈小阳已经睡熟,陈如轩坐在书房里,再次翻开基金会的工作文档。

云南山区的支教名单已经确定,有二十位志愿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其中有三位是天文老师,专门来给孩子们上星空课;青海牧区的医疗设备后续维护方案也做好了,技术人员会每月去一次,确保设备正常使用;非洲的科普平台,正在加更“动物世界”系列课程,当地的孩子都很期待。

他把文档保存好,关掉电脑,窗外的月光刚好照进来,落在墙上那幅陈小阳的画上。

两个牵手的小男孩,头顶是蓝色的星空,歪歪扭扭的火箭,好像真的要飞起来了。

陈如轩起身走到画前,轻轻拂过画框,忽然觉得这幅画,就是他们公益事业的缩影,虽然稚嫩,却满是希望。

他想起阿杰在视频里说的,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回山里建一座最大的科普园;想起小花说的,要把墙上的星空,变成真正的星星;想起非洲那个小男孩说的,要去中国看看。

这些小小的梦想,就像一颗颗种子,被他们种在孩子们的心里,只要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去公司的时候,门口停着几辆货车,是企业捐赠的教学设备,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把多媒体一体机搬下来,每个机器上都贴着一张小卡片,写着“愿知识照亮梦想”。

市场部经理走过来说,这些设备会分三批运走,第一批明天就发往云南,赶在支教活动开始前安装好,让孩子们能第一时间用上。

陈如轩点点头,走到货车旁,看着工人把设备固定好,忽然想起第一次运设备去山区的场景,那时路不好走,设备在车厢里晃了一路,他们还担心会损坏,到了学校打开一看,居然完好无损。

校长说,那是孩子们在旁边守了一路,每隔一段路就会问,设备有没有事,好像那不是机器,而是易碎的星星。

中午的时候,出版社发来消息,说加印的科普书已经出厂,封面用的就是陈小阳画的火箭,还特意加了一层覆膜,不怕被雨水打湿,适合山区的孩子看。

陈如轩让秘书把样书寄几本到云南的学校,说想让孩子们先看看,要是有喜欢的图案,下次还可以让陈小阳画。

他想象着孩子们收到书的模样,手指轻轻着书页,好像已经摸到了孩子们递过来的野花,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下午的线上会议,非洲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说,当地的家长们也开始关注科普教育了,有位父亲特意做了一个木架子,把电脑放在上面,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轮流学习。

“他们说,要让孩子像中国的小朋友一样,多学知识,”负责人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还有家长问,能不能请中国的老师去讲课,他们愿意杀羊招待。”

陈如轩听着,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份善意,已经从孩子传递到了家长,从一个国家传递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像星光,无论多远,都能照亮彼此的路。

会议结束后,他打开科普平台的后台,看到非洲地区的留言又多了很多,有孩子分享自己做的手工,有家长感谢平台带来的知识,还有老人说,看到孩子学习的样子,比什么都开心。

他随手点开一条留言,是个小女孩用拼音写的,说她学会了种蔬菜,现在家里的院子里种满了番茄和黄瓜,等成熟了,要送给“中国的叔叔阿姨”。

陈如轩把这条留言截图下来,发给团队群里,大家很快就回复了,有的说要寄蔬菜种子过去,有的说要做种植教学视频,还有的说下次去非洲,一定要尝尝孩子种的番茄。

傍晚回家,刚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陈小阳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说这是给阿杰的回信,画里有两个小男孩,正在望远镜旁边看星星,旁边写着“暑假见”。

妻子把饭菜端上桌,说小区的志愿者已经把箱子寄走了,快递员说会优先配送,争取早点到云南。

陈如轩坐在餐桌旁,看着儿子兴奋地讲着画里的故事,看着妻子温柔的笑容,忽然觉得,公益从来都不是一件孤单的事。

它就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简单、温暖,却能让人充满力量;就像孩子们画里的星空,虽然遥远,却总能照亮前行的路。

晚上,陈小阳躺在床上,还在说暑假去山里的事,说要和阿杰一起睡在学校的宿舍里,一起看星星,一起读科普书。

陈如轩坐在床边,给儿子盖好被子,说等暑假到了,他们还要去看小花画在墙上的星空,要带孩子们去山顶,看真正的星星落在山谷里。

陈小阳慢慢闭上眼,嘴角还带着笑,好像已经看到了山里的星空,看到了阿杰和小伙伴们的笑脸。

陈如轩轻轻走出房间,回到书房,再次翻开那封小花写的信。

信的最后一句是:“陈叔叔,我会好好读书,将来也要像你一样,把星星带给更多的人。”

墨色在灯光下晕开,像极了山区夜晚缀满繁星的夜空,陈如轩的指尖在字迹上轻轻,心里泛起一阵柔软的暖意。

他想起上次和校长视频,校长特意镜头转向教室的墙,整面墙都画满了蓝色星空,小花踮着脚站在墙边,指着最亮的一颗“星星”说,那是陈叔叔,是给他们带来光的人。

窗外的夜色渐浓,楼下传来几声稀疏的虫鸣,和山区夜晚的虫鸣渐渐重合,仿佛跨越了千里距离,交织成温柔的旋律。

他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回文件夹,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天文图鉴,翻开关于月球的那一页,上面标注着环形山的名字,他想,暑假去支教时,一定要带着这本书,指给小花和孩子们看。

手机屏幕亮起,是云南山区校长发来的短视频,视频里,孩子们正围着刚安装好的多媒体一体机,跟着屏幕里的动画学认星座,一个个仰着头,眼神亮得像真的装了星星。

校长在消息里说,孩子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午的科普课,连放学路上都在讨论星座的故事,有的孩子还自己做了星座图,藏在书包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陈如轩看着视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关掉手机,靠在椅背上,望着墙上陈小阳的画。



    (http://www.220book.com/book/6W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WV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