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攻关的事情还没完全过去,陈如轩就把周明宇和王磊叫到了办公室。
办公桌上摊着一叠厚厚的行业报告,最上面一份印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的标题。
陈如轩手指敲了敲报告:“现在公司技术站稳了脚跟,但不能只盯着智能制造,教育领域是块更大的蛋糕。”
周明宇拿起报告翻了两页,眉头微挑:“您是想把远程精准控制技术用到教育设备上?”
陈如轩点头:“没错,现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连像样的实验设备都没有,咱们的技术能解决远程实操教学的难题。”
王磊立刻接话:“我这就安排人收集各地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看看哪些地方有补贴。”
陈如轩却摆了摆手:“不用急着查文件,我打算亲自去云南考察,那边山区多,情况更真实。”
这话一出,周明宇和王磊都愣了——老板刚忙完研发的事,居然又要跑偏远地区。
陈如轩像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笑了笑:“考察得自己去才放心,而且得带上林晓,让他看看技术能帮到多少人。”
当天下午,陈如轩就把想法告诉了林晓。
林晓手里还拿着第三段研发的收尾报告,听完眼睛瞬间亮了:“陈总,这事儿太有意义了!我随时能走!”
陈如轩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先把手头的事收尾,咱们下周出发,就带两个助理,轻装简行。”
消息传到公司,不少员工都议论——老板这是又要搞大动作?
市场部刚招的新总监更是主动找上门:“陈总,云南那边我有资源,要不要我安排当地的合作方接待?”
陈如轩却拒绝了:“不用,咱们是去考察,不是去应酬,别被表面功夫蒙蔽了。”
新总监碰了个软钉子,却更佩服陈如轩的务实——难怪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崛起。
出发前一天,财务总监拿着一张银行卡找到陈如轩:“陈总,这是您的备用金,云南那边偏远,多带点钱方便。”
陈如轩接过卡,却又递回去一半:“够了,咱们是去做事,不是去挥霍。”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和林晓就坐着普通高铁前往云南昆明,没有专车接送,也没有前呼后拥。
下了高铁,两人直接打车去了提前订好的快捷酒店,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
林晓放好行李,笑着说:“陈总,我还以为您会订星级酒店呢。”
陈如轩正在整理考察路线:“星级酒店离咱们要去的山区远,而且太贵,省下来的钱,不如以后捐给学校。”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租了一辆SUV,朝着云南西北部的山区出发。
山路崎岖,车子开得很慢,林晓看着窗外越来越荒凉的景色,心里也跟着沉了沉——这里比他想象中还要落后。
中午的时候,两人在一个小镇上吃饭,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听说他们要去山里的学校,忍不住叹气:“那些学校啊,条件差得很,有的孩子连电脑都没见过。”
陈如轩停下筷子,认真问:“大姐,您知道附近哪个学校最需要帮助吗?”
大姐想了想:“往里面走二十多公里,有个大坪子小学,听说那里的老师都快留不住了。”
吃完饭,两人立刻朝着大坪子小学出发,又开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看到一所破旧的教学楼。
学校门口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师,看到他们的车,疑惑地走了过来。
陈如轩下车,主动递上名片:“您好,我是陈如轩,想来看看学校的情况。”
老师接过名片,看了一眼,惊讶地说:“您就是那个搞研发的陈总?我在新闻上见过您!”
原来,之前公司参加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的事,在当地的教育系统里传过,不少老师都知道有个重视技术的企业家。
跟着老师走进学校,陈如轩和林晓都沉默了——操场是土坝子,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都快散架了,唯一的一台电脑还是十年前的旧款,根本没法用。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涌进教室,看到陈如轩和林晓,都好奇地探头看。
陈如轩走到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心里更坚定了——一定要把技术用到这里。
课后,陈如轩问老师:“要是有远程实验设备,能让孩子们跟着城里的老师做实验,您觉得怎么样?”
老师眼睛一下子红了:“那可太好了!孩子们连基本的物理实验都没做过,要是能有这设备,他们肯定高兴坏了!”
林晓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老师的需求:“您放心,我们的技术能实现实时互动,延迟特别低,跟现场做实验差不多。”
当天下午,两人又去了附近的两所中学,情况和大坪子小学差不多,老师们都对远程教学设备充满期待。
晚上回到酒店,林晓整理着白天的笔记,感慨地说:“陈总,咱们这趟没白来,要是能把设备落地,能帮到不少孩子。”
陈如轩却没停下,正在联系YN省教育厅的工作人员:“光靠咱们主动找学校不够,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得和教育厅合作,才能让技术覆盖更多地区。”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有了回复——教育厅的副厅长听说陈如轩来了云南,特意邀请他去省厅面谈。
面谈的时候,副厅长直接说:“陈总,你们的技术我们早就关注到了,现在省里正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就缺你们这样的企业合作!”
陈如轩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先免费给十所偏远学校安装设备,派技术人员培训老师,等效果好,再在全省推广。”
副厅长一听,当场拍板:“没问题!我们马上安排对接学校,全力配合你们!”
消息传回公司,周明宇立刻组织团队:“研发部和市场部配合,尽快拿出适合学校的设备方案,行政部负责联系物流,一定要尽快把设备送到云南!”
公司上下再次忙碌起来,但这次大家都充满干劲——做教育相关的事,比单纯的商业合作更有意义。
就在陈如轩准备回公司推进项目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之前收购科创达的那家小公司老板。
对方语气恭敬:“陈总,我们公司现在遇到了困难,想把科创达的一些技术专利卖给您,您看能不能考虑一下?”
陈如轩冷笑一声:“当初赵伟看不起我们的研发,现在他的专利对我们来说,根本没用。”
挂了电话,林晓忍不住问:“陈总,咱们真的不要吗?说不定有些专利能用上。”
陈如轩摇了摇头:“咱们要做就做自己的核心技术,靠买别人的专利,永远走不远。而且,赵伟的技术早就落后了,咱们没必要浪费钱。”
回公司的高铁上,林晓还在琢磨陈如轩的话,越想越觉得在理,随手在笔记本上画起了教育设备的初步草图。
陈如轩看他专注的样子,递过去一瓶水:“别着急,回去先开个技术研讨会,把学校的需求拆解开,再定方案。”
林晓接过水,点头应下,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找研发部的哪些骨干参与。
刚下高铁,周明宇就带着两个部门经理在出站口等着,手里还拿着一叠文件:“陈总,这是教育厅发过来的十所学校名单,还有设备安装的初步时间表。”
陈如轩接过文件,边走边看:“明天上午九点开全员大会,把项目启动的事宣布下去,研发部优先调配资源。”
周明宇立刻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保证明天大会顺利。”
第二天的全员大会上,陈如轩把云南考察的情况跟大家做了分享,还放了几张学校的照片。
当陈如轩宣布要免费为学校安装设备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连之前偶尔抱怨加班的员工都举着手喊“支持”。
研发部的老员工李工当场站起来:“陈总,您放心,我们保证半个月内拿出设备原型,绝不耽误进度!”
陈如轩笑着点头:“好,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项目完成后,给研发部全体成员发专项奖金!”
大会结束后,林晓立刻组织研发部开会,把学校的需求一条条列出来,分给不同的小组负责。
没想到才过三天,市场部就遇到了麻烦——有供应商听说他们要做教育设备,故意抬高了核心零件的价格,比平时贵了三成。
市场部经理急得不行,找到陈如轩:“陈总,要是按这个价格采购,成本会超很多,咱们要不要换家供应商?”
陈如轩却很淡定:“不用换,你把咱们公司的技术专利和之前参加博览会的报道发给他们,再跟他们说,要是不按正常价格供货,以后咱们所有项目都不跟他们合作。”
市场部经理半信半疑地去了,没想到下午就传来好消息——供应商不仅同意按原价供货,还承诺优先安排生产。
原来那些供应商早就听说过陈如轩公司的实力,怕失去长期合作的机会,立刻就服了软。
林晓听说这件事后,对陈如轩更佩服了:“陈总,您这一招太厉害了,既保住了成本,又没耽误进度。”
陈如轩笑了笑:“做生意讲究互利共赢,他们要是只看眼前利益,咱们也没必要跟他们合作。”
半个月后,研发部果然拿出了设备原型,林晓带着团队去云南的学校做测试,孩子们围着设备好奇地问东问西,眼睛里满是期待。
测试很顺利,远程实验的延迟比预期还低,城里的老师通过设备指导孩子们做实验,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
老师拉着林晓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以后孩子们再也不用只靠课本学实验了!”
林晓把测试结果告诉陈如轩,陈如轩立刻安排生产:“尽快生产十套设备,派技术人员跟着去安装,一定要确保老师们会用。”
设备安装那天,不少学校都挂起了横幅,孩子们还给陈如轩和林晓献了红领巾,陈如轩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比赚了钱还开心。
这件事很快被当地媒体报道,标题是“科技企业家情系山区教育,远程设备圆孩子实验梦”,不少网友都为陈如轩的公司点赞。
没想到几天后,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了陈如轩,邀请他去燕京参加教育信息化座谈会,还说要把他们的项目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http://www.220book.com/book/6W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