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轩回复:“放心,咱们肯定能做好,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提前两天完成,留出时间做质检,不能出一点差错,毕竟这是长期合作的好机会,得让客户彻底放心。”
挂了消息,陈如轩立刻拿着订单细节去了木艺工坊,李师傅正在指导王浩雕平安牌,看到陈如轩进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
陈如轩把两百套定制礼品的需求跟李师傅说清楚:“木雕要统一雕‘福’字图案,还要刻上企业的名称,尺寸控制在十厘米左右,您看多久能完成?”
李师傅算了算:“现在工坊有六个师傅,加上三个学徒,每天能雕三十套,两百套的话,七天就能完成,肯定能赶在月底前交货,您放心,我会亲自盯着质量,每个木雕都要经过三次打磨,保证手感光滑。”
陈如轩点点头:“辛苦您了李师傅,质量一定要把好关,这是长期合作的订单,咱们得给客户留下好印象。”
从木艺工坊出来,他又去了文创商店,林薇正在整理库存,看到陈如轩,连忙迎上来:“陈总,客户的细节确认好了,木雕刻‘福’字和企业名,文创笔记本要印企业的logo在封面右下角,野生菌酱用之前确定的礼盒装,不用调整。”
陈如轩接过确认单,仔细看了一遍:“好,那文创笔记本的logo印刷,你联系一下之前的印刷厂,让他们尽快安排,咱们库存有三百本笔记本,够两百套的量,印刷时间应该来得及。”
林薇说:“我已经联系了,印刷厂说三天就能印好,印完直接送到村里,不会耽误组装礼品。”
“那就好。”陈如轩说,“野生菌酱那边,你跟食品加工厂的张厂长对接一下,让他优先生产这两百瓶,确保月底前能包装好,到时候咱们在村委会统一组装礼品,再安排物流发货。”
林薇点点头:“我这就跟张厂长联系,让他调整生产计划,优先保障这个订单。”
处理完订单的事,陈如轩回到宿舍,刚坐下。
此时手机就响了,是张姐打来的:“陈总,跟企业对接有进展了,之前合作的那家大型超市愿意赞助五万元,还说要在展览馆里设一个‘乡村产品体验区’,展示他们超市卖的咱们村的产品。”
“文旅公司愿意赞助三万元,想在展览馆里设一个旅游线路咨询台;还有一家做乡村振兴的企业,愿意赞助两万元,条件是在展览馆的感谢墙上留他们的企业名称,三家加起来一共十万元,您觉得怎么样?”
陈如轩高兴地说:“太好了!十万元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建设资金,剩下的咱们申请专项补贴,应该就够了,张姐,太感谢你了,帮咱们对接了这么多赞助。”
张姐笑着说:“不用谢,这也是为了咱们公司的发展,村里的展览馆建好了,咱们的产品名气更大,销量也能更好,是双赢的事。”
“另外,超市还说想跟咱们签长期供货协议,以后每个月多进两百瓶野生菌酱和一百套组合礼品,你看要不要跟他们进一步谈?”
“要谈!”陈如轩说。
“我明天就跟超市的采购经理联系,确定供货细节,比如交货时间、价格和质量标准,有了长期供货协议,咱们村的野生菌种植和木雕生产就能更稳定,村民们也能更安心。”
挂了张姐的电话,陈如轩心里特别踏实,展览馆的资金有了着落,还有了新的长期供货订单,村里的发展越来越顺了。
他拿出手机,给村支书发了条消息,告诉了他企业赞助的事,村支书很快回复:“太好了陈总!有了这十万元,咱们展览馆的建设就能顺利启动了,我明天就组织村干部开会,确定开工时间,争取下个月就开始建。”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按照工作安排,和李师傅讨论定制木雕的生产进度。
李师傅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师傅专门雕“福”字木雕,今天就能完成二十套,还拿了一个做好的样品给陈如轩看。
陈如轩接过样品,摸了摸光滑的木纹,“福”字刻得很工整,企业名称也清晰。
他满意地说:“做得很好,就按这个标准来,每天完成后,咱们都要抽样检查,不能有任何瑕疵。”
上午十点多,林晓带着几个年轻人来找陈如轩,他们手里拿着平板电脑,说“村民故事”板块的第一个采访视频剪好了,想让陈如轩看看。
陈如轩坐在宿舍的椅子上,认真看着视频,视频里李师傅讲述了自己十五岁学木雕,中间因为没人买木雕差点放弃。
后来陈如轩来村里建木艺工坊,他又重新拾起刻刀的故事,最后李师傅还展示了自己雕的“乡村振兴系列”木雕,视频拍得很真实,也很感人。
看完视频,陈如轩说:“剪得很好!真实又有温度,咱们可以在视频结尾加一个‘木艺工坊招募学徒’的字幕,要是有年轻人感兴趣,还能来村里学木雕,传承手艺,另外,再配一段村里的背景音乐,让视频更有乡村的感觉。”
林晓连忙记下来:“好的陈总,我们这就修改,修改完今天下午就发布到各大短视频平台,看看网友的反应。”
下午,陈如轩和赵建明商量野生菌新产品的开发,赵建明说已经联系了县里的食品加工厂,想让他们帮忙加工野生菌干货和汤料,还拿了样品给陈如轩看。
陈如轩尝了尝野生菌干货泡发后煮的汤,味道很鲜,他说:“味道很好,咱们就按这个标准生产,干货的包装用透明塑料袋,印上村里的风景图和食用方法。”
“汤料用盒装,里面分小袋,方便消费者使用,我让公司的设计部帮忙设计包装,下周就能出设计图。”
赵建明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了设计图,咱们就能尽快生产样品,拿到线上商城试卖,看看市场反应。”
周三晚上,林晓发来消息,说“村民故事”的采访视频发布后反响很好,播放量已经超过了五万,还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说想来看李师傅的木雕,甚至有人问怎么才能学木雕。
陈如轩回复:“这是个好机会!咱们可以在评论区回复,说木艺工坊正在招募学徒,提供免费培训,包吃包住,要是有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联系林薇报名,另外,再把村里的地址和联系方式附上,方便他们咨询。”
林晓回复:“好的陈总,我这就去回复,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来村里学木雕,传承咱们的手艺。”
周四,陈如轩和村支书调整展览馆的规划草案,村支书说已经确定下个月五号开工,还联系了县里的建筑队,建筑队说两个月就能完工,刚好能赶在文旅公司的旅游旺季前开放。
陈如轩说:“咱们可以在展览馆的门口立一个大石头,上面刻‘乡村振兴展览馆’七个字,让石匠用咱们村的木头纹理风格雕刻,更有特色,另外,体验区的桌子和椅子,让木艺工坊的师傅们用村里的木料做,既环保又有乡村味道。”
村支书点点头:“这个主意好!我这就联系石匠,让他尽快出设计图,体验区的桌椅,我跟李师傅说,让他安排师傅们做。”
接下来的几天,陈如轩每天都在村里忙碌着,看着定制木雕一套套完成,文创笔记本的logo印刷好了,野生菌酱也生产得差不多了,心里越来越踏实。
月底的时候,两百套定制礼品全部完成,陈如轩组织村民们在村委会统一组装,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装木雕,有的放笔记本,有的封礼盒,很快就组装好了。
陈如轩让物流园的车来村里拉货,看着货车缓缓离开,他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个订单完成得很顺利,相信能和客户达成长期合作。
当天下午,客户发来消息,说收到了礼品,对质量很满意,还说要跟他们签明年的员工福利订单,陈如轩回复“感谢信任”,心里满是成就感。
晚上,村支书在村委会组织了一场庆祝会,村民们都来了,大家吃着村里的特色菜,喝着米酒,说着村里的好消息——展览馆下个月开工,野生菌新产品要试卖,还有新的长期供货订单。
王浩站起来,拿着自己雕的小松鼠挂件,说:“谢谢陈总,谢谢大家,我现在能雕很多东西了,还能当小老师教游客,以后我会好好学,把咱们村的木雕手艺传下去。”
李师傅也站起来说:“咱们木艺工坊现在越来越好了,订单越来越多,还有年轻人来学木雕,我相信咱们的木雕手艺会越来越有名,咱们村也会越来越富。”
陈如轩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举起酒杯,说:“谢谢大家的努力,咱们村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接下来,咱们要建好展览馆,开发好新产品,做好游客接待,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村,让村民们的收入再提高,咱们一起加油!”
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米酒的清香在空气中散开,笑声和欢呼声在村委会里回荡,夜色中的村子,因为这份热闹,显得格外温暖。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收到了张姐发来的消息,说超市的长期供货协议已经拟好了,让他抽空去江南市签合同。
另外,设计部的野生菌新产品包装设计图也发过来了,让他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陈如轩打开设计图,野生菌干货的包装是透明塑料袋,上面印着村里的种植基地和“原生态野生菌”的字样。
汤料是盒装,里面有五小袋,盒子上印着野生菌汤的图片和食用方法,设计得很简洁,也很有乡村特色。
他回复张姐:“设计图很好,不用修改,让印刷厂尽快生产,另外,我下周一去江南市签合同,顺便跟你对接一下展览馆的后续赞助事宜,看看能不能再争取一些企业的支持。”
张姐回复:“好的陈总,我等您来,另外,公司的线上商城‘乡村特色产品’专区销量很好,这个月已经卖了五百多套组合礼品和八百多瓶野生菌酱,比上个月增长了三成,李娜正在联系更多的企业客户,争取下个月销量再提高。”
陈如轩笑着回复:“太好了!咱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周一,陈如轩坐火车去了江南市,签完超市的长期供货协议后,和张姐对接了展览馆的赞助事宜,张姐说又有两家企业愿意赞助。
一家是礼品公司,愿意赞助一万元,另一家是文具公司,愿意赞助五千多元的文创产品,用来放在展览馆的体验区。
陈如轩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了这些赞助,咱们展览馆的体验区就能更丰富,游客的体验感也会更好,等展览馆建成后,咱们一定要邀请这些赞助企业来村里参观,感谢他们的支持。”
周二下午,陈如轩回到村里,刚下火车。
他就看到赵建明在站台等他,赵建明说:“陈总,野生菌新产品的包装已经生产好了,咱们今天下午就能生产样品,您要不要去食品加工厂看看?”
陈如轩点点头:“要去!咱们一起去看看,争取明天就能把样品拿到线上商城试卖。”
到了食品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野生菌干货,张厂长拿着包装好的样品给陈如轩看:“陈总,您看,这是包装好的干货和汤料,质量都没问题,您尝尝。”
陈如轩尝了尝干货,味道很鲜,他说:“很好!咱们今天生产五十份样品,明天让林薇拿到线上商城试卖,定价的话,干货每份二十元,汤料每份二十五元,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便宜一点,吸引更多客户购买。”
周三,野生菌新产品的样品在网上上架,没想到当天就卖了三十多份,还有很多客户在评论区说味道好,想回购。
陈如轩高兴地说:“看来咱们的新产品很受欢迎,赵建明,咱们下个月开始批量生产,满足客户的需求。”
赵建明点点头:“好的陈总,我这就安排种植基地的村民们多采摘野生菌,保证原材料供应。”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各项工作都在顺利推进,展览馆的地基已经打好,木艺工坊的定制订单越来越多,野生菌新产品的销量也在增长,文旅公司的第一批游客也快到了。
陈如轩站在初具雏形的展览馆地基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钢筋水泥的骨架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建设交响乐。
村支书拿着图纸走过来,指着地基的轮廓。
“陈总,你看,按照这个进度,两个月完成主体结构肯定没问题。”
“石匠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乡村振兴展览馆’七个字的设计图已经好了。”
“用的是咱们后山青石的材质,雕刻风格就按你说的,融合木纹的流畅感。”
“太好了!”陈如轩仔细看着图纸。
那七个字的设计苍劲有力,又带着几分乡土的质朴。
这非常符合他对展览馆的定位——“既展现乡村的现代活力,又不失传统的根脉”。
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林薇发来的消息:“陈总,文旅公司的第一批游客预订了下周三到达,一共三十五人的团队,行程两天一夜。”
“住宿已经协调好了村民家的空余房间,餐饮也安排了各家轮流提供特色菜。”
“另外,他们特别提出想体验木雕和野生菌采摘。”
陈如轩立刻回复:“收到。”
“体验活动我来协调。”
“木雕体验请李师傅准备一些简单的半成品和工具,确保安全又有趣。”
“野生菌采摘让赵建明带队,去规划好的安全区域,提前做好讲解和准备。”
他放下手机,对村支书说:“第一批游客要来了,这是对我们接待能力的第一次实战检验。”
村支书脸上笑开了花:“放心,村民们早就盼着了,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就等客人来呢!”
陈如轩心里有了底,脚步匆匆地赶往木艺工坊。
工坊里,李师傅正带着徒弟们赶制新的订单,刻刀与木头接触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
陈如轩把游客体验木雕的事情说了。
李师傅一听,捋着胡子笑了:“这是好事啊!让城里人也尝尝咱们手艺的乐趣。”
“王浩!”他转头喊道,“你带两个师弟,准备些平安牌的半成品,把边角都打磨光滑喽,再备好几套轻便安全的刻刀。”
王浩响亮地应了一声,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保证完成任务!我还能给游客讲讲我的学习经历呢。”
陈如轩赞许地点点头,王浩这个曾经内向的少年,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了。
离开木艺工坊,他又去了野生菌种植基地。
赵建明正蹲在地里,查看菌棒的生长情况。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额上还带着汗珠。
“陈总,你回来得正好,你看这波菌子长势多好!”
陈如轩说明了来意。
赵建明一拍大腿:“没问题!西山那边有一片林子,环境好,路也平缓,正好适合采摘体验。”
“我亲自带队,提前一天去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还会准备好小篮子和讲解手册,让游客玩得开心,学得明白。”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村子都围绕着首批游客的到来而高效运转起来。
林薇带着几个姑娘,把预定接待的村民家又检查了一遍,床单被褥都换上了崭新的,还细心地在每个房间放了野花。
负责餐饮的几家农户反复演练着菜单,力求把最地道的乡村风味呈现出来。
陈如轩更是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从路线规划到应急方案,都做了周密安排。
周三清晨,阳光洒满村口。
一辆中巴车沿着新修的柏油路缓缓驶来。
陈如轩、村支书带着几位村民代表,早已等候在那里。
车停稳,游客们鱼贯而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群山环抱、清新秀美的小村庄。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林薇和王浩作为向导,带着游客们前往安排好的农户家安置。
下午,木艺工坊体验活动率先开始。
工坊里格外热闹,李师傅先简单介绍了木雕的历史和基本技法。
王浩和师弟们穿梭在游客中间,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运刀。
起初有些笨拙的尝试,渐渐变成了专注的雕刻,成功的欢笑和偶尔的小失误惊叹声此起彼伏。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看着自己手中初具雏形的“福”字牌,惊喜地说:“没想到我也能雕出来,这比买来的纪念品有意义多了!”
傍晚,农家小院里飘出的饭菜香气。
村民们用自家种的蔬菜、养的土鸡、新采的菌子,烹制出一桌桌丰盛而朴实的菜肴。
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吃得赞不绝口,气氛融洽得像久别重逢的家人。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W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