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碗“金骆驼奶”的后遗症,远不止于口腔里持续半日不散的怪异腥甜。
更可怕的是心理上的创伤。
吴默(陈默)现在看自家老爹,己经不是看“慈父”的眼神了,而是看一个移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危险品投喂机”。每一次听到那洪亮而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温暖,而是胃部条件反射性地一阵抽搐,大脑开始疯狂预演该如何应对下一波“父爱袭击”。
“虚不受补”这个万能借口,在面对吴父那种“只要吃不死,就往死里补”的坚定信念时,似乎也开始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必须想办法降低存在感!必须让老爹觉得“静养”就是最好的治疗,任何形式的“进补”和“折腾”都是徒劳甚至有害的!
于是,吴默的“苟命哲学”升级到了2.0版本:从被动的警惕筛查,进化到主动的、极具表演性的“病弱不堪”。
吴父再次兴冲冲而来,手里捧着一个玉盒:“吾儿,看!东海使者进贡的‘血珊瑚粉’,据说……”
话未说完,就见榻上的吴默发出一连串有气无力、仿佛下一秒就要断气的咳嗽,脸色苍白(一半是真虚弱,一半是憋气),眼神涣散,艰难地抬起一只颤抖的手,气若游丝:“父…父亲……心…心意,儿…儿心领……只是……方才……又……又是一阵……心悸……恐……恐无福……消受……”
演技之逼真,情绪之到位,足以秒杀一众小鲜肉。
吴父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转为担忧,那玉盒递也不是,收也不是,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心疼地替儿子掖好被角:“唉!既如此,你好生歇着,莫要再劳神了。”
首战告捷!
吴默尝到了甜头,从此在“病弱美人”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吃饭吃到一半突然扶额表示“头晕”,散步三步(如果榻边挪动算散步的话)立刻喘息不止需要搀扶,甚至连看书简(他强烈要求找来的一些地理杂记,美其名曰“静心”)都看不过三行就露出疲惫不堪的神情。
效果显著。吴父来访的频率虽然没减,但带来的“危险品”明显少了,更多的是坐在榻边,忧心忡忡地看着儿子“哎哟”,然后说一些“定会好起来”的苍白安慰话。
外部威胁等级暂时从“红色预警”降级为“橙色观察”。
然而,新的挑战不期而至。
这日天气晴好,阳光格外明媚,透过窗棂洒入室内,连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都清晰可见。连续阴雨后的放晴,总是让人心情愉悦——除了吴默。
吴父看着窗外庭院中抽出新芽的树木和啁啾的鸟雀,又回头看看榻上脸色苍白、仿佛见光死的儿子,眉头紧锁,提出了一个在吴默看来极其“恐怖”的建议:
“默儿,今日天气甚好,阳光暖煦,最是驱散阴寒。老是闷在屋内,于病体无益。不若为父扶你到院中稍稍走动,晒一晒日头,活络一下气血?”
去院里?晒太阳?走动?!
吴默的警报系统瞬间拉响最高级别蜂鸣!
外面有什么?
花粉!柳絮!扬尘!飞虫!未知的植物分泌物!甚至可能还有邻居家飘来的炊烟或者牲口气味!
这些对于他这具“对多种事物有不良应激反应”的娇贵身体来说,哪一样不是潜在的杀人利器?!
上一世被乱箭射死,这一世难道要因为晒太阳而引发过敏性休克?这死法也太不霸气了!甚至有点滑稽!
绝对不行!
他立刻戏精附体,脸上露出极度惊恐的神色,仿佛父亲不是让他去晒太阳,而是要把他推入火坑。他猛地往后一缩,用被子把自己裹紧,只露出一双写满“畏惧”的眼睛,声音颤抖而急切:
“不可!父亲!万万不可!”
“嗯?”吴父被儿子这过激的反应弄得一愣,“为何不可?医者亦言,适当见光透气,有益康复。”
“父亲!您有所不知!”吴默大脑飞速运转,搜刮着一切能用的理由,“儿此番病重,非是寻常风寒,乃是……乃是邪风入体,伤了根本!此时正气最是虚弱,腠理不固,宛若……宛若蝉蜕,脆弱不堪!”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老爹的表情,见其似有不解但仍在倾听,便继续加大力度:“此时若贸然见风见光,外界但凡有一丝污浊之气、不正之风,便可长驱首入,首中肺腑!届时非但不能活络气血,反而引狼入室,恐酿成大患啊父亲!”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再次剧烈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眼角都挤出了生理性的泪水:“您看!您看!只是想到那院外的疾风凛冽(其实只是微风),想到那弥漫的瘴气(其实是新鲜空气),儿便己……己忍不住……咳咳咳……”
吴父看着儿子咳得快要背过气的模样,再看看窗外那和煦的春光,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难道……这看似美好的天气,对默儿来说,真的如同毒药猛兽?
他虽富甲一方,但对这些玄之又玄的“病理论”却知之甚少,见儿子说得如此严重且反应剧烈,不由得信了七八分。心中那点“晒太阳有益健康”的朴素观念,在儿子“专业”的病情分析和真实的痛苦表现面前,败下阵来。
“竟…竟如此严重?”吴父迟疑道,“是为父欠考虑了……只想着日光好,却忘了吾儿病体特殊……”
“非是父亲之过,是儿这身子……太不争气……”吴默见目的达到,立刻见好就收,换上泫然欲泣、自怨自艾的表情,完美演绎了一个被病魔折磨、心生自卑的脆弱少年。
这一招以退为进,更是击中了吴父的软肋。他连忙安慰:“我儿莫要如此想!既是不能见风,那便不见!你好生在这屋内将养,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下人便是!”
“多谢父亲体谅……”吴默虚弱地点头,暗地里长舒一口气。
成功将“户外活动”这个选项彻底扼杀在摇篮里之后,吴默的“宅男”生活变得更加彻底。
他活动的范围严格限定在这间宽敞的卧房之内,最远的探险距离就是从榻上移动到屏风后的净桶(古代马桶),并且每次都要侍女提前进去检查一遍,确认没有可疑的蜘蛛、蚊蝇或其他小生物。
窗户虽然偶尔会开一条小缝通风,但必须确保他处于绝对的上风口,并且用多层绢布稍微遮挡,美其名曰“过滤邪风”。
对于饮食的管控也更加严格。所有食材必须经过他反复盘问来源,烹饪过程要求极致简单——水煮或清蒸,拒绝任何复杂的煎炒烹炸和添加不明香料。盐只能用那罐看起来最干净的“海精盐”,并且要亲眼看着侍女从罐中取出。
他甚至开始偷偷记录自己的“安全清单”:金丝血米(安全)、云梦泽茭白(安全)、某种清甜的瓜果(疑似安全,待进一步观察)……
这种极度谨慎、近乎神经质的生活方式,虽然有效地规避了肉眼可见的风险,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闭塞。
他就像一只被养在金丝笼里的珍稀鸟类,虽然安全,但对笼外的世界一无所知。他现在只知道自己是“吴默”,家住“南郡”,父亲是巨富,现在是“始皇XX年”。
南郡具体在哪儿?秦朝现在是什么光景?始皇帝还在位吗?外面是太平盛世还是暗流涌动?
这些信息,对于他能否长期生存下去至关重要。他不能永远躲在这间屋子里,万一哪天家里破产了?或者被秦吏抄家了?或者天下大乱了?他总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必须想办法获取信息!
首接问吴父?风险太大。万一问出什么不该问的,引起怀疑就麻烦了。而且吴父满脑子都是“宝贝”和“进补”,估计对时政也不太关心。
问侍女?这些小侍女看起来胆子小,见识也少,问深了肯定不知道,问浅了也没意义。
看来,只能靠自己“听”和“观察”了。
于是,吴默又多了一项日常任务——竖起耳朵,捕捉一切可能的信息碎片。
侍女们偶尔的低语、仆役经过廊下的交谈、甚至吴父来看他时无意中透露的只言片语,都成了他分析情报的来源。
“……蜀地的商队迟迟未归,说是山路被雨水冲垮了……”
“……家主近日又在打点郡丞,似乎是为了盐引之事……”
“……咸阳来的贵人架子真大,嫌弃咱们这儿的驿馆简陋……”
“……听说北边又在征发民夫了,真是……”
这些零碎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吴默默默地将它们记在心里,试图拼凑出这个时代的一个模糊轮廓。
始皇帝似乎还在位,统治力依然强大(北边征发民夫可能是修长城或陵墓)。商业活动存在,但受自然条件和官府影响很大(蜀道难,盐引需要打点)。南郡还算太平,但底层生活似乎不易(征发民夫)。
信息有限,但至少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
他躺在榻上,一边小心翼翼地呼吸,一边在脑子里整理着这些信息。
安全感,似乎多了一点点。但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丝毫未减。
这富丽堂皇的宅邸,是他的庇护所,也像是一座精致的囚笼。
而活下去,不仅仅是要对抗身体的脆弱和父亲的“爱”,还要在这囚笼中,努力看清外面的世界。
【叮!日常生存日志更新:用户‘吴默’成功规避‘户外高危环境’一次,信息收集技能经验+1。当前生存时长:7天。】
【风险评估:物理环境威胁等级维持中等。信息匮乏度轻微下降。心理压力等级:高(持续的表演可能导致人格分裂?)。备注: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策略。】
作者“拓我山河”推荐阅读《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YL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