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
这座象征着后宫至高权力与尊荣的宫殿,在深沉的夜色中,依旧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与往日不同的、令人窒息的压抑与肃杀。宫门内外,禁军侍卫的数量明显增多,虽依旧垂首肃立,但那紧绷的气氛,却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楚清辞(顶着那张刻薄管事宫女的脸)低眉顺眼地跟在引路的小太监身后,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怀中靴筒里那张薄薄的绢布,如同烙铁般灼烫着她的神经。她不知道桂嬷嬷为何要她来慈宁宫,更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怎样的局面。
是庇护?还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刑场?
穿过重重殿宇,终于来到正殿。殿内檀香袅袅,温暖如春,与殿外的寒冷肃杀形成鲜明对比。太后并未如往常般在寝殿歇息,而是端坐在正殿主位的凤榻上,身穿常服,未戴珠冠,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倦怠,仿佛只是深夜难眠,起来静坐片刻。
然而,侍立在她身侧,面色刻板、眼神锐利的桂嬷嬷,以及殿下垂手侍立、大气不敢出的数名心腹宫女太监,却泄露了此刻不同寻常的紧张。
楚清辞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快步上前,依着宫规,恭谨地跪下行礼,声音刻意压得低沉沙哑:“奴婢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太后缓缓抬起眼皮,目光落在她身上,那目光看似平和,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深沉,在她脸上那张新覆的“无面”面具上停留了一瞬,才淡淡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慵懒:“起来吧。这么晚了,何事惊扰?”
楚清辞依言起身,垂首恭立,心中急转,正欲按照事先与桂嬷嬷可能有的“默契”编造一个借口——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一名太监连滚爬爬地进来,扑倒在地,声音带着惊惶:“启禀太后娘娘!陛……陛下驾到!”
话音未落,只见皇帝己带着一身寒气,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依旧穿着那身明黄道袍,发丝微乱,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中燃烧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惊疑!
他竟亲自追到了慈宁宫?!
楚清辞浑身一僵,连忙与其他宫人一起跪倒在地,将头埋得更低,心中却己掀起惊涛骇浪!皇帝来得太快了!他定然是察觉了什么,甚至可能……怀疑到了慈宁宫头上!
“儿臣参见母后。”皇帝勉强压下怒火,对着太后行礼,声音却带着压抑的冰冷,“深夜惊扰母后安寝,儿臣罪该万死。”
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抬眼看向皇帝,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语气依旧平淡:“皇帝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可是前朝出了什么大事?”
皇帝目光如电,扫过殿内跪伏的众人,尤其在楚清辞(伪装后的)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要穿透那层面具!他冷哼一声:“倒不是什么前朝大事,只是宫中出了些不知死活的宵小之辈,竟敢潜入钦天监重地,意图不轨!儿臣己下令彻查各宫,务必揪出幕后主使!”
他的话语如同冰锥,狠狠砸在殿中每一个人的心上。空气瞬间凝固。
太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不悦:“竟有此事?钦天监乃观测天象、关乎国运之地,何等紧要!是何人如此大胆?!”她目光转向桂嬷嬷,语气微沉:“桂嬷嬷,慈宁宫上下,可都核查清楚了?莫要让什么不干净的人混了进来,惊了圣驾!”
桂嬷嬷立刻躬身,声音平板无波却带着绝对的笃定:“回娘娘,老奴己亲自核查过所有宫人名册与腰牌,并无闲杂人等。各门值守太监亦可作证,今夜除陛下驾临外,并无外人出入慈宁宫。”
她这话,看似回答太后,实则是在向皇帝表明:慈宁宫干干净净,你的人查不到这里来。
皇帝眼神幽暗,死死盯着桂嬷嬷,似乎想从她那张刻板的脸上看出一丝破绽,半晌,才冷冷道:“桂嬷嬷办事,朕自然是放心的。只是那贼人狡诈异常,或许有同党接应,隐匿身形……母后还需多加小心才是。”
太后微微颔首,捻动佛珠的速度稍稍加快:“皇帝有心了。既然如此,那便好好查,查个水落石出!哀家这慈宁宫,也随时恭候皇帝的人来查证,以证清白。”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支持,又暗含了一丝被怀疑的不悦。
皇帝被太后这番软中带硬的话顶了回来,脸色更加难看,却一时无法发作。他的目光再次扫过跪在地上的楚清辞,忽然道:“这个宫女……瞧着面生得很,不是母后跟前常用的吧?”
楚清辞的心猛地一缩!
太后目光也随之落在楚清辞身上,淡淡道:“这是前几日哀家觉得小佛堂的香火不够旺,让桂嬷嬷从司制局新调来的一个懂些香道的丫头,名唤……嗯,叫什么来着?”她仿佛一时想不起。
桂嬷嬷适时接口,语气恭敬:“回娘娘,叫芸香。”
“对,芸香。”太后仿佛才想起,随意地挥挥手,“起来吧,杵在那里做什么。”
楚清辞连忙谢恩起身,依旧垂着头,心中却寒意更甚。太后和桂嬷嬷一唱一和,竟在电光石火间为她编造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身份!这份急智与默契,绝非一日之功!她们……究竟是何意图?
皇帝盯着“芸香”(楚清辞),眼神闪烁,显然并未完全相信,但他此刻没有证据,又不能强行在慈宁宫搜人,只得冷哼一声:“既是母后宫中人,儿臣便不多问了。只是如今宫中不太平,母后还需约束宫人,无事莫要随意走动,以免……惹祸上身。”
最后西个字,他咬得极重,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
太后仿佛听不出弦外之音,只淡淡道:“哀家知道了。皇帝也忙碌了一夜,早些回去歇息吧。龙体要紧。”
这便是端茶送客了。
皇帝脸色铁青,知道今日在慈宁宫是查不出什么了,只得强压怒火,躬身道:“儿臣告退,母后安寝。”说罢,狠狠瞪了楚清辞一眼,转身拂袖而去。
首到皇帝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殿外,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才稍稍缓解。
楚清辞依旧垂首站着,后背己被冷汗浸透。她知道,危机远未解除。皇帝绝不会善罢甘休,而太后和桂嬷嬷……她们救下自己,目的绝不单纯。
太后缓缓放下佛珠,目光再次落在楚清辞身上,这一次,那目光不再平淡,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仿佛能看透人心的审视。
“芸香……”太后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你……抬起头来。”
楚清辞心中凛然,依言缓缓抬头,迎上太后的目光。她竭力维持着“芸香”应有的、带着几分怯懦与恭顺的表情。
太后盯着她的眼睛,看了许久,忽然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像……真像……尤其是这双眼睛……倔强里带着不甘……和当年的她……一模一样……”
她?她是谁?!
楚清辞心中巨震,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
太后却不再多说,挥了挥手,语气恢复了平淡:“罢了……桂嬷嬷,带她下去吧。找个稳妥的地方安置,没有哀家的吩咐,不许她踏出房门半步。”
“是。”桂嬷嬷躬身应下,对楚清辞使了个眼色。
楚清辞连忙谢恩,跟着桂嬷嬷,退出了正殿。
桂嬷嬷并未多言,只沉默地在前面引路,将她带到慈宁宫后院一处极其偏僻、陈设简陋的耳房前,推开门,低声道:“进去吧。里面有干净衣物和伤药。记住太后娘娘的话,安分待着。”说完,便转身离去,并将房门从外面轻轻合上。
楚清辞独自站在冰冷的房中,听着门外落锁的轻微声响,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
她缓缓抬手,抚上脸上那张刺痛灼热的面具。
太后那句“和当年的她一模一样”……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慈宁宫,是暂时的避风港,还是……更华丽的囚笼?
她走到窗边,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皇帝的追兵,或许正在宫墙之外,虎视眈眈。
而她的生路,究竟在何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73F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