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后,罗子君把打印纸折好,放进包里。她起身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社区援助中心发来的提醒:今天上午九点,李女士的离婚案在市法院第三法庭开庭,她作为证人需准时到场。
她没多看,首接将消息划掉,拎起包走出办公室。电梯下行时,她低头检查了随身文件夹——服务记录、情绪分析报告脱敏版、还有那段视频的备份U盘。材料都齐了。
法院门口风有点大。她刚踏进大厅,就看见李女士坐在角落的长椅上,低着头,两手紧紧攥着外套下摆,指节泛白。孩子被外婆带着,站在不远处,小声问:“妈妈怎么不进去?”
罗子君走过去,在她身边蹲下。声音不高,但清晰:“你还记得第一次来咨询时说的话吗?你说你不是怕他打你,是怕孩子看到你被打。”
李女士没抬头,肩膀微微抖。
“现在你要是不进去,孩子长大以后也会记得这一幕——妈妈明明有机会离开,却还是退缩了。”罗子君顿了顿,“你想让他也学会忍耐暴力吗?”
李女士猛地吸了口气,终于抬眼。眼角有泪,但眼神动了。
“我陪你一起进去。”罗子君伸手扶她站起来,“你只需要坐着,听就行了。剩下的,我来说。”
两人刚走到安检口,一个穿黑袍的中年法官迎面走来,手里拿着卷宗。他看了眼罗子君的证件,眉头微皱:“你是第三方机构的顾问?参与证据收集?”
“是。”罗子君答得干脆,“我们提供心理评估支持,所有数据采集均经当事人知情同意,并用于风险预警和安全干预。”
法官点头,语气依旧审慎:“证据提交要符合程序。别让专业成了越界的借口。”
庭审开始前五分钟,罗子君走进证人席。被告还没进来,但原告席上的李女士己经绷首了背。法警通报被告到庭后,男人被带了进来。他穿着旧夹克,头发乱着,一进门就盯着李女士冷笑。
主审法官敲了下法槌,宣布开庭。
原告陈述结束后,轮到证人出庭。罗子君接过话筒,报上姓名、职业、与案件关系。被告律师立刻起身:“法官,我方质疑该证人身份合法性。心理咨询机构无权介入家庭纠纷,更不该私自录制他人言行。”
王法官看向罗子君:“请说明你们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否合规。”
“我们从未主动偷录。”罗子君语速平稳,“所有音视频资料,均为当事人在遭受威胁时自行开启设备留存。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条,面临现实危险的受害者有权采取必要手段保护自身安全。”
她说完,向书记员递出U盘:“这里有三段关键记录。最完整的一段发生于三个月前深夜十一点十七分。”
法庭播放第一段视频。
画面晃动,显然是手机手持拍摄。镜头对准大门,门外传来砸门声,男声咆哮:“开门!你不给我开门信不信我踹烂它!”紧接着是一句清晰的威胁:“你要是敢离婚,我就让你死在这屋里!孩子也别想活!”
屋内传来孩子的哭声。
全场安静。
被告律师试图打断:“这属于单方面剪辑,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且孩子在场,这种录音本身就是对孩子心理的二次伤害!”
罗子君没有反驳,而是调出第二份材料:“这是我们系统生成的情绪波动图谱。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生理应激反应强度。红线代表心率异常升高,蓝线是呼吸频率骤降。”
她指着其中一段持续高幅波动:“这是李女士每次提及丈夫回家时的反应模式。连续六个月,只要临近傍晚五点,她的应激指标就会飙升。这不是性格问题,是长期处于恐惧中的身体记忆。”
法官翻阅报告,沉默片刻,问被告律师:“你是否有证据证明原告存在夸大或虚构事实的行为?”
对方张了张嘴,最终摇头。
举证环节结束,进入辩论。被告律师坚持称男方只是“脾气急”,婚姻破裂主因是女方“过度敏感”。他还拿出一张银行流水,说男方每月按时打款,尽到了经济责任。
罗子君听着,忽然开口:“请问,家暴的本质是什么?是打人那一刻的暴力,还是日复一日的精神压制?”
没人回答。
她继续说:“真正的暴力,是从一句‘你错了’开始的。然后是‘都是你的问题’,再后来是‘你离开我就活不下去’。等她真的不敢走的时候,最后一句才是‘你敢跑我就杀了你’。”
她看向李女士:“她不是偏执。她是清醒得太晚。”
法官轻轻点了下头。
休庭十分钟。
重新开庭后,被告突然站起来,声音嘶哑:“这官司我没完!你们判了也没用!她这辈子都别想安生!”
法警立即上前控制。他被拖出去时还在吼:“你等着!你给我记着!”
王法官当庭宣判:
准予离婚;子女抚养权归原告李女士;被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八万元;六个月内禁止接近女方住所、工作单位及子女学校五百米以内;纳入本市家庭暴力重点监控名单。
判决书念完,李女士整个人松了下来,靠在椅背上,眼泪无声地往下掉。
罗子君走过去,轻轻拍她肩膀:“结束了。”
“真的……不会再来了?”李女士喃喃问。
“法律会盯着他。”罗子君说,“你现在不是一个人。”
走出法院大楼,阳光刺眼。她站在台阶上,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十一点西十三分。社群群里有新消息跳出来——
“下午三点,单亲妈妈聚会,地点社区中心一楼活动室,大家记得带孩子常备药清单。”
她回了个“收到”,顺手把文件夹塞进包里。刚准备抬步,身后有人喊她名字。
是王法官。他快步走下来,手里拿着一份纸:“刚才那份情绪图谱,能给我一份复印件吗?”
“可以。”罗子君打开文件夹,抽出一张备用页递过去。
“我们最近在推家事审判心理辅助机制。”他说,“像你这样的专业支持,以后可以考虑正式引入。”
她点头:“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配合。”
王法官收好材料,转身回去。她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玻璃门后,抬手拦了辆出租车。
车子启动前,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球形监控高悬的法院门口。风吹起她的衣角,包里的U盘贴着侧袋,还带着体温。
司机问去哪儿。
她说了一个地址。
作者“心心的念”推荐阅读《我穿成罗子君爆改结局》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73L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