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房怔怔地看着地上碎裂的茶盏,茶水浸湿了华贵的地毯。双生姐妹?母亲从未提过她还有另一个女儿。
“信在何处?”她强自镇定地问。
侍女呈上密信。信纸是赵国宫廷特用的金纹笺,盖着冯丞相的私印。信中称,在清查九尾狐遗物时,发现窦明君曾产下双胞胎,其中一个被秘密送往民间抚养。
“...容貌与王后如同镜中人,现居赵国边境...”窦漪房喃喃读着,手心渗出冷汗。
刘恒闻讯赶来,看过信后蹙眉:“恐又是阴谋。赵国屡次设计不成,此番定是想用替身扰乱代宫。”
窦漪房却道:“宁可信其有。若真有个流落民间的妹妹,我岂能坐视不管?”
她决定亲自前往赵国边境一探究竟。刘恒坚决反对:“太危险!若中圈套...”
“正因可能是圈套,才需我亲自去。”窦漪房目光坚定,“否则对方还会用其他手段。”
三日后,窦漪房扮作商妇,带着精干护卫秘密出发。临行前,她特意带上母亲留下的半块玉玦——若真是妹妹,定有另外半块。
赵国边境小城风沙漫天。根据线索,窦漪房找到一家破旧的绣坊。店主是个瞎眼老妪,听说来找人,颤巍巍地引她到内室。
昏暗灯光下,一个女子正低头绣花。听到动静,她抬起头——窦漪房倒吸一口凉气!
那女子与她长得一模一样!唯有左眉间多颗小痣,眼神也更怯懦。
“你是...”女子怯生生问。
窦漪房亮出半块玉玦。女子瞪大眼,从怀中取出另外半块——严丝合缝!
“姐姐?”女子泪如雨下,“娘临终前说,总有一天你会来找我...”
她自称窦婉娘,被绣坊收养长大,从未离开过这小城。老妪证实了她的说法。
窦漪房心中疑虑稍减,但仍不敢全信。她试探着问起母亲的事,婉娘对答如流,甚至说出一些只有母女才知道的细节。
“娘常说,我们姐妹注定要殊途同归。”婉娘抹着泪,“没想到真能重逢...”
窦漪房心软了。或许这真是她失散多年的妹妹。她决定带婉娘回代宫。
返程路上,窦婉娘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像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但窦漪房注意到,她偶尔会露出与纯真外表不符的锐利眼神。
是夜宿在驿馆,窦漪房故意在茶中下。果然,深夜时分,婉娘悄然起身,熟练地翻查她的行李!
窦漪房假寐观察,见婉娘找到一份边防图临摹本,迅速誊抄后放回原处。动作之熟练,绝非普通村姑。
第二天,窦漪房不动声色,继续赶路。她悄悄派人监视婉娘的一举一动。
回到代宫,刘恒见到婉娘也吃了一惊:“果然一模一样。”
窦漪房使了个眼色,代王会意,表面热情安置,暗中加强戒备。
婉娘被安排在偏殿,由专人“伺候”。她看似安分,但窦漪房发现,她常在宫中乱逛,尤其对书房一带格外感兴趣。
这日,婉娘“偶然”闯入书房,正遇刘恒与将领议事。她惊慌告罪时,“不小心”打翻茶盏,弄湿了一份军报。
刘恒勃然大怒,婉娘跪地哭泣,楚楚可怜。窦漪房赶来解围,在扶起妹妹时,敏锐地嗅到她袖中藏有迷香!
当晚,窦漪房设宴为妹妹压惊。席间,婉娘频频向刘恒敬酒,眼波流转,暗含挑逗。
窦漪房冷眼旁观,心中明了:这定是赵国训练的细作,用亲情迷惑她,实则要窃取机密甚至刘恒。
宴后,她故意装醉,由婉娘扶回寝宫。果然,婉娘趁机在她枕下塞入一包药粉。
窦漪房立即让太医查验,竟是慢性毒药!长期接触会精神恍惚,最终疯癫。
好狠毒的计划!让她慢慢疯掉,再由婉娘这个“双生妹妹”取而代之!
窦漪房将计就计,假装中毒症状,日渐“憔悴”。婉娘见状,越发殷勤伺候,实则加大药量。
这日,婉娘终于按捺不住,深夜潜入书房。她熟练地打开暗格,取出边防图临摹。
“妹妹好手艺。”窦漪房突然现身,“可惜真的不在这里。”
婉娘脸色骤变,突然拔刀刺来!身手矫健,哪还有半分怯懦!
搏斗中,窦漪房扯下她的人皮面具——下面竟是另一张脸!虽然相似,但细看颇有差异。
“你不是婉娘!你是谁?”
女子狂笑:“窦婉娘早就死了!我是丞相训练的替身,专门为你准备的!”
她突然吹响哨笛,无数黑衣人从暗处涌出!原来今晚就是行动之时!
危急关头,刘恒带兵杀到:“孤等候多时了!”
原来代王早就布下天罗地网。混战中,“婉娘”见大势己去,咬毒自尽。
清理战场时,窦漪房在假婉娘身上发现一个绣着九尾狐的香囊——看来狐王虽灭,余孽未清!
她忽然想起真婉娘。那个可怜的女子,或许真曾存在过,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是夜,窦漪房梦见一个与她一模一样的女子在黑暗中哭泣:“姐姐...为我报仇...”
醒来时,她泪湿枕巾。无论真假,这个妹妹的仇,她一定要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75H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