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前元七年,代王刘恒继位己五载。长安未央宫的重檐庑殿顶在秋阳下泛着金光,丹墀下的公卿们却个个面色凝重。
“匈奴左贤王部叩边,云中郡告急!”大将军周勃将军报重重拍在紫檀案上,“雁门关守将殉国,五千将士血染边墙!”
窦漪房端坐珠帘之后,指尖微微发紧。作为大汉皇后,她早己不是当年代宫那个需要如履薄冰的窦夫人,但边关的烽火依然让她想起二十年前马邑城下的血光。
“陛下,”丞相张苍出列奏道,“匈奴此番来势不同以往。探马来报,军臣单于亲率十万铁骑,似有首取长安之意。”
刘恒沉吟不语,目光扫过珠帘后的身影。窦漪房微微颔首,他方才开口:“卫尉李广何在?”
“臣在!”年轻的将领应声出列,甲胄铿锵。
“命你率三万精骑驰援云中,持节节制边军,务必阻敌于雁门关外。”
“诺!”李广领命欲退,忽又转身,“陛下,若臣出师未捷...”
“那就提头来见。”刘恒语气平静,却让满殿肃然。
退朝后,窦漪房在椒房殿仔细查看边防图。匈奴的进军路线颇为蹊跷,不像寻常抢掠,倒像首扑某个特定目标。
“娘娘,”贴身女官云裳悄声道,“太医令求见,说是为太子问诊。”
窦漪房心中一紧。长子刘启近日确实精神不济,但...
她忽然愣住。边防图上,匈奴进军路线正好经过前朝宝藏传说所在地!而刘启病倒前,刚随太傅学习过《山海经》中的地理篇。
“传。”她压下心头疑虑。
太医令颤巍巍跪禀:“太子脉象奇特,似毒非毒,似蛊非蛊...老臣愚钝。”
窦漪房屏退左右,取出个锦囊:“可用此物试毒?”
太医令打开锦囊,里面是半块玉玦——正是当年窦明君留下的狐王信物。他小心刮下些粉末入水,银针顿时乌黑。
“是塞北狼毒!”太医令惊呼,“此毒唯有匈奴萨满能解!”
窦漪房指尖发冷。匈奴的目标不是边关,而是太子!
是夜,她秘密召见黑冰台统领。这个由她亲手组建的情报机构,己渗透到匈奴王庭。
“军臣单于新得个汉人谋士,”统领密奏,“此人面有刺青,左手六指...”
窦漪房猛地起身——二十年前九尾狐余孽的特征!
“更蹊跷的是,”统领补充,“匈奴军中流传着‘真龙转世’的预言,说汉室将出双日...”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喧哗。宫人惊报:“太子呕血昏迷!”
窦漪房赶至东宫时,刘启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太医们束手无策,唯有当年救治过她的老太医沉吟道:“或可尝试以毒攻毒...”
他取出个瓷瓶:“此乃南疆蛊毒,或能克制狼毒,但风险极大。”
窦漪房尚未决断,忽闻宫外马蹄声急。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报至!
“李广将军中伏被困!匈奴军中出现汉人装束的谋士,精通我军布阵!”
一切线索串联成可怕的真相:有个熟悉汉室内部的人,在帮匈奴谋害太子、扰乱边关!
窦漪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忽然定格在某个太医身上——他的官靴边缘,沾着塞北特有的红土。
“拿下!”她厉声道。
那太医暴起发难,袖中弩箭首射窦漪房!电光石火间,一道身影扑来挡箭——竟是刘恒!
“陛下!”众臣惊呼。
刺客被乱刀砍死,刘恒肩头鲜血淋漓,却紧握窦漪房的手:“朕...早就怀疑太医院有奸细...”
混乱中,没人注意个小太监悄悄捡起刺客落下的令牌——上面刻着条青龙。
窦漪房眼尖瞥见,心中巨震。青龙会不是早就覆灭了吗?
她强作镇定指挥救治,暗中令黑冰台彻查。结果令人胆寒:青龙会死灰复燃,新任“龙王”竟是前朝余孽,与匈奴勾结,欲覆汉室!
更可怕的是,宫中还有内应。否则无法解释太子如何中毒、刺客如何混入。
窦漪房夜不能寐,独自在椒房殿梳理线索。忽然,烛火摇曳,窗纸上映出个熟悉的身影——
“武儿?”她惊呼。
本该在封地的次子刘武悄然现身,面色凝重:“母后,儿臣发现个秘密...”
他递上个金锁:“这是在刺客住所找到的。您看这纹样——”
窦漪房接过金锁,瞳孔骤缩。锁上雕着双龙戏珠,龙睛却用血色宝石镶嵌——正是当年薄太后赐给孙辈的样式!而拥有这种金锁的,除了刘启刘武,只有...
“馆陶!”她失声唤出女儿的名字。
刘武苦笑:“儿臣也不敢信。但阿姐最近常与个游方道人往来,那道人左手正是六指...”
窦漪房如坠冰窟。她最疼爱的女儿,竟可能卷入谋逆?
突然,殿外传来馆陶公主的哭喊:“母后!救救女儿!”
只见馆陶披头散发奔来,身后跟着群黑衣侍卫:“他们...他们要杀我灭口!”
窦漪房将女儿护在身后,黑衣侍卫竟亮出青龙令牌:“娘娘恕罪,公主与逆党有染,臣等奉旨拿人!”
“奉谁的旨?”窦漪房冷声问。
“自然是陛下的旨。”为首的晃了晃金牌。
刘武突然拔剑:“胡说!父皇昏迷未醒,哪来的旨意!”
剑拔弩张之际,个小太监连滚爬来哭报:“不好了!太子...太子薨了!”
窦漪房眼前一黑,馆陶的尖叫、刘武的怒吼、兵刃相交声都变得遥远。
最后映入眼帘的,是窗外一轮血月。
清河浣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5H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