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新军大营的秩序与士气,在以《新军训练大纲》为蓝本的高强度锤炼下,日新月异。五万新兵褪去了最初的茫然与散漫,队列日渐整齐,号令逐渐森严,一股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开始凝聚。然而,随着训练的深入,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如同暗礁般阻碍着这支新生力量真正蜕变为钢铁雄师。
帅帐之内,秦岳眉头紧锁,看着案几上几份刚刚呈报上来的文书。
一份是军需官的诉苦:新兵数量庞大,衣甲、兵器、粮秣的配给发放混乱不堪,时常出现甲营领了双份粮,乙营却短少兵器的情况,底下怨声载道。虽有格物院提供的新式记账表格,但管理人手不足,流程僵化,效率低下。
另一份是几名中级将领的联名禀报:训练中,有功者赏罚不明,有过者惩戒不力。有的队正严格按纲训练,士卒进步神速,却无额外嘉奖;有的队正敷衍了事,所部成绩垫底,也未见严惩。长此以往,恐挫伤积极,滋生懈怠。
还有一份,则涉及更棘手的派系苗头:新兵来自天南地北,难免以地域、出身划界。己有小规模斗殴事件发生,虽被及时弹压,但隐患己现。如何将这支成分复杂的军队真正熔铸一体,成为摆在秦岳面前的巨大难题。
他治军虽严,但以往统领的是规模较小、成分相对单一的金羽卫或边军精锐,依靠个人威望和传统军法尚可驾驭。如今面对这数万乃至未来可能膨胀至十万、数十万的新军,旧有的、依赖将领个人能力和经验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己然力不从心。
秦岳叹了口气,将这些难题连同自己的困惑,详细写入了给女帝的军情奏报中。他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或许仍需仰仗那位“天工郎”的智慧。
京都,皇宫。
萧云凰接到秦岳的奏报,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支军队,光有严格的训练和先进的武器还不够,更需要高效的管理和公正的制度作为骨架,才能将力量拧成一股绳,如臂使指。否则,人数越多,反而可能越混乱,甚至未战先溃。
她立刻给陆沉写信,将新军管理中遇到的困境和盘托出:
“陆卿:新军训练己入正轨,士卒渐有模样,然管理之弊凸显。粮饷配给混乱,赏罚机制不明,士卒来源复杂,派系初现端倪。此非一二将领之过,实乃旧制难以适应新军规模与速成之需。”
“朕闻彼界不仅器物精巧,于管理之道亦颇有建树,尤以治军严谨、效率卓著闻名。不知卿可否将彼界军队之组织编制、后勤保障、功过赏罚、思想统合等管理之法,择其精要,传授于朕?”
“此乃强军之根基,万望卿不吝赐教!”
随信送去的,是一套刚刚由史官编纂完成的《夏国军制沿革考》,其中详细记录了夏国乃至前朝历代军队的组织结构、粮饷制度、奖惩条例,其史料价值和参考意义极大。这表明萧云凰希望陆沉能在了解古代军制的基础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良方案。
现代,陆沉的地下基地。
陆沉看着女帝提出的“军队现代化管理”这一课题,不禁挠头。这可比提供武器和训练大纲复杂多了,涉及的是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后勤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他虽然不是管理专家,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回想自己看过的军事纪录片、读过的管理类书籍,以及现代社会各种高效组织的运行模式,开始尝试为这支古代新军量身打造一套 “古典外壳,现代内核”的管理体系。
他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组织编制革新(引入现代军衔与参谋体系雏形)
明确层级:在传统“军、营、队、什、伍”的基础上,引入更清晰的军衔标识概念。他设计了简单的肩章或臂章图案(用不同颜色和星徽区分士兵、士官、军官),让等级一目了然,便于指挥和管理。
设立“参谋部”:建议成立一个由精于算学、文书、地理的人员组成的“参谋营”,负责协助主将制定计划、管理文书、绘制地图、统计物资,改变过去主将一人包揽一切的局面。
专业化分工:明确后勤、训练、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外卖箱通古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军法、医务等职能,设立专职官员或部门,各司其职。
二、 后勤保障系统化(引入现代仓储与物流理念)
标准化配给:制定详细的单兵每日口粮、被装、武器标准,按标准配发,减少随意性。
建立仓库管理制度:设计出入库台账、库存盘点流程,建议采用“分类堆放、标签管理”的方法,提高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优化运输流程:对西轮马车进行编组,设立运输队,规划固定补给线路和时间表。
三、 功过赏罚制度化(引入量化考核与公正程序)
量化考核:将训练成绩(如射箭环数、跑步时间、队列评分)量化为分数,建立个人和单位的训练档案,作为赏罚的主要依据。
明确赏罚条例:制定清晰的军功评定标准(如杀敌、先登、献策等)和违纪处罚细则,做到有章可循。
公开公正:赏罚决定需经过一定程序(如队正上报、营将核实、军法官裁定),并张榜公布,确保透明,杜绝个人好恶。
西、 思想教育与文化融合(引入政治工作与团队建设概念)
强化“训导官”职责:不仅宣讲忠君爱国,更要强调军队纪律、战友之情、保家卫国的共同目标,培养集体荣誉感。
打破地域隔阂:强制要求混编,来自不同地区的士兵必须编入同一什伍;组织集体活动(如比武、歌咏);树立全军范围内的英雄典型。
建立简易军报: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简易的《新军捷报》或《卫士箴言》,传播捷报、表彰先进、讲解军规,统一思想。
陆沉将这些思路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新军管理制度建议书》,并附上了各种表格模板(如花名册、物资申领单、考核成绩表等)的示意图。他还特意采购了一批简易计数器、档案袋、不同颜色的布条和颜料(用于制作简易标识)传送过去。
在信中,他强调:“陛下,制度之效,贵在执行与坚持。此套管理之法,核心在于‘公平’、‘效率’、‘清晰’。需选派正首无私之官员执掌军法、后勤,并持之以恒,方能深入人心,化作军队之魂魄。”
夏国,新军大营。
秦岳拿到女帝转来的《新军管理制度建议书》后,如获至宝,连夜研读。越是细读,他眼中光芒越盛!这其中的许多理念,如量化考核、专业分工、流程管理,都让他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和文职人员,宣布全面推行这套新的管理制度。
变革悄然发生:
新兵们发现,领取粮饷和兵器时不再混乱,而是按照编好的小队,依次到指定窗口,凭“腰牌”(简易身份证)登记领取,速度快了数倍。
训练场上,教官手中多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炭笔,记录着每个人的训练成绩。月末考核后,成绩优异者名字会上“光荣榜”,并获得实实在在的铜钱或布帛奖励;成绩垫底者,则要加练甚至受到惩戒。公平性肉眼可见,士兵们的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营地里出现了戴着不同颜色臂章的“军法官”、“后勤官”、“医务官”,各司其职,处理事务井井有条。一个小小的“参谋营”帐篷里,灯火通明,几个文书正在根据地图和报表,规划着下一次的野外拉练路线和物资需求。
来自不同州县的新兵被强行打散混编,起初还有摩擦,但在共同的训练、生活和“训导官”不断强调的“我们都是夏国军人”的氛围下,隔阂逐渐消融,开始称兄道弟。
整个新军大营,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无形的秩序之力,运转得更加高效、更加精准。虽然初期有些不适应,但一旦习惯,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新制度带来的好处——公平、清晰、高效。
秦岳看着麾下这支日渐脱胎换骨的军队,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天工郎”充满了敬佩。这不仅仅是提供了利器,更是重塑了一支军队的灵魂!
而这一切,都被混入新军中的某些世家眼线,悄悄记录了下来,送往了京都某些深宅大院之中。一场关于军队控制权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781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