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被折叠的大多数

小说: 铁规下的稿纸   作者:十羚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规下的稿纸 http://www.220book.com/book/7AKS/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十羚庭”推荐阅读《铁规下的稿纸》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平台首页的推荐位像块被精心切割的奶油蛋糕,草莓和巧克力全堆在“战神觉醒”“甜妻霸宠”的标题上。《都市狂婿》被挤到右下角的“小众频道”,封面图上的扳手被算法自动换成了光剑,陈默的名字小得像粒掉在蛋糕边的芝麻。张总监的鳄鱼皮鞋在数据大屏前踱来踱去,锃亮的鞋跟敲着地板,发出“嗒嗒”的催促声,指尖点着“20-25岁用户占比68%”的数字,嘴角撇出冷笑:“我说什么来着?老头们撑不起流量,他们连打赏按钮在哪都找不到。”

技术部的小吴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鼠标箭头在“单章停留时间”的数据条上晃来晃去,像只犹豫的蚂蚁。“可是总监,30岁以上读者的停留时间是20-25岁的3倍,人均翻页17次,比平台均值高42%……”“高有什么用?”张总监的咖啡杯砸在键盘上,褐色的液体漫过“有效停留”的定义栏,“系统判定‘无付费行为=无效停留’,这些老头就是来蹭免费内容的!他们的时间不值钱!”

屏幕上的算法逻辑图在咖啡渍里晕开,“用户价值评估模型”的公式里,“情感共鸣”的权重被设为0.1,“付费金额”是0.9,“互动频率”(不含评论)占0.8。小吴看着后台跳出来的热词云,“扳手”“煤闸”“红布条”像野草般从“噪音区”冒出来,却被系统用灰色的框框住,挤在角落,旁边标注着“干扰项,建议过滤”。他突然想起昨晚帮母亲视频时,她反复拉进度条看《都市狂婿》里“老王修暖气片”的段落,说“这动作跟你爸当年一模一样”,当时他没敢告诉母亲,这种“无效停留”正在被算法记录。

社区广场的地砖缝里还嵌着去年的鞭炮屑,被来往的鞋底碾成了灰。老周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栏旁边,手里的半截粉笔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响,像生锈的扳手在拧螺丝。“《铁锈与花》第1章:老王的烟盒里总装着半块馒头,是给晚归的工友留的,烟丝洒在馒头上,他说‘这样既有烟味又不饿肚子’……”粉笔灰簌簌落在他的军大衣上,像撒了层早雪,把补丁的边缘勾勒得清清楚楚。

穿校服的小姑娘蹲下来看,马尾辫扫过地面的字,辫梢的蝴蝶结沾了点白灰:“爷爷,这是你说的王爷爷吗?我爸总提他,说他修暖气片的时候会吹口哨。”老周的手抖了下,粉笔在“烟盒”两个字上多描了道,把“盒”字的口写成了心:“是呢,他总说馒头比烟金贵,人活着,肚子得先暖。”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买菜的大妈放下篮子,塑料袋里的芹菜沾着泥;遛狗的大爷收住牵引绳,泰迪犬凑过去闻粉笔灰;穿西装的男人把公文包放在地上,蹲下来用手机拍,屏幕的光映在他镜片上,反射出“工厂生活”西个字。“第8章:老李用车间的棉絮给流浪猫搭窝,被主任罚了五十块,他说‘猫比主任懂感恩’……”老周的膝盖开始发疼,身后的老张接过粉笔,他的手抖得更厉害,字却力透纸背,每个笔画都像根钉子。

穿西装的男人突然按住老张的手,声音发哑:“这章我记得,我爸就是老李,那只橘猫后来总蹲在我家窗台,我妈说它是来报恩的。”他的抖音账号“都市白领阿哲”刚发了条视频,标题是“被算法藏起来的故事,在广场上开花了”,配文里的定位“铁西社区广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

档案室的霉味混着纸张的焦气,像陈年老酒,呛得人眼眶发热。李曼的指甲抠着1998年的读者调查档案袋,牛皮纸封条上的“绝密”二字己经褪色成浅黄,边角被虫蛀出了小孔。里面的问卷像群被囚禁的鸟,“最想看的内容”栏里,“工厂生活”被红笔圈出,得票率63%,旁边有读者用铅笔写的批注:“想看看别人的车间是不是也总停电”“想知道老王的扳手修好了没”。

但在汇总表上,“工厂生活”被改成了“武侠”,得票率凭空涨到71%,修改痕迹处的墨迹发蓝,与张总监签名的钢笔水完全一致——那是他惯用的“英雄牌蓝黑墨水”,李曼在无数份审核记录上见过。她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张总监父亲的签名——当年的编辑部主任,在“审核通过”的栏里画了个勾,旁边用铅笔写着“符合市场需求”,字迹旁边还沾着点机油,像从机床厂带出来的。

阳光从百叶窗钻进来,在“工厂生活”西个字上切出明暗的刀痕,像在凌迟一段被掩埋的历史。李曼突然想起父亲的日记:“今天去编辑部送稿,张主任说‘写这些没人看’,可我看见他抽屉里堆着好多车间故事的手稿。”原来被折叠的不只是现在,还有二十多年前那些没说出口的渴望。

抖音热搜的红色数字在屏幕上跳,#广场上的粉笔小说#后面跟着个滚烫的“爆”字,阅读量从三百万涨到三千万只用了两个小时。视频里,老周和工友们轮流在地上写字,围观的人举着手机照明,粉笔灰在光柱里跳舞,像无数个被记住的日子。穿校服的小姑娘在念“老王给曼曼买过期牛奶”那段,声音奶声奶气,却让弹幕里的“泪目”刷成了墙。

平台的公关部炸开了锅,张总监的手机被打爆,投资方的短信像冰雹砸进来:“立刻把《都市狂婿》调回首页!我们要的是热度,不管是老头还是小孩!”他把水晶奖杯摔在地上,“年度流量王”的烫金字在碎片上闪着冷光:“这群老头懂个屁流量!他们连会员都不会充!”

但数据大屏不会说谎,“小众频道”的访问量己经超过了首页总和,“0713”的衍生话题阅读量破亿,评论区全是“我爸也……”的句式:“我爸也用烟盒给我妈写过信”“我爸的工具箱里也有把断扳手”“我爸下岗那天,蹲在菜市场啃了三个冷馒头”。技术部的小吴偷偷截了图,发给陈默,附言:“算法算不出人心。”

陈默收到平台通知时,正在给社区广场的粉笔字拍照。“因内容引发社会讨论,启动‘流量扶持2.0’,需首播回应争议”的字眼刺得他眼睛疼,像被铁锈扎了下。老周突然从三轮车斗里摸出个U盘,金属壳上贴着片玉兰花瓣,是今早刚从废墟摘的:“曼曼让我给你的,说这里面有‘1998年读者原声’。”

U盘里是李曼整理的录音,父亲的声音混着车间的噪音:“我就想让闺女知道,她爸修暖气片的时候,心里是暖的,不是别人说的‘窝囊废’。”还有老张的咳嗽声:“写我们蹲劳务市场啃馒头吧,不是诉苦,是想告诉孩子,日子再难,也得垫着脚往前走,不能让人看扁了。”陈默的指尖在播放键上悬了悬,突然想起父亲说的“真实的声音,比算法值钱,因为它带血带肉”。

小雅的审核日志本放在碎纸机旁边,最下面那页没被绞碎,铅笔字歪歪扭扭,被泪水浸出个深色的印:“今天标了100个橙色预警,全是关于‘疼’的——‘砸伤的脚趾头二十年后还在变天疼’‘被冻裂的水管子漏了三天,我妈用脸盆接水,盆底的锈像血’‘没发的工资条我爸夹在《毛主席语录》里,说等厂子好了就去要’……系统说这些是垃圾,可我觉得,这是活着的声音,比‘战神一拳砸穿十堵墙’实在。”

页脚画着个小小的扳手,编号“0713”,旁边用红笔涂了点,像滴没干的血。她把日志本塞进爷爷的修鞋工具箱,和那些磨秃的鞋钉放在一起,突然觉得,这些被规则嫌弃的“毛刺”,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棱角,就像爷爷说的“鞋要是没了棱,脚就该打滑了”。

平台首页的《都市狂婿》封面换回来了,扳手的锈迹在阳光下闪着光,红布条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张总监的办公室里,1998年的读者调查被李曼摊在桌上,“工厂生活”的得票率被红笔改回63%,旁边贴着手写的批注:“这些票,每张都带着体温”。窗外的玉兰花落在数据大屏上,遮住了“用户价值评估模型”的公式,花瓣上的纹路像无数个“疼”字,在阳光下慢慢舒展,像在伸懒腰。

社区广场的粉笔字被保洁阿姨用水冲掉了,却在地上留下淡淡的白痕,像层没褪尽的记忆。老周的三轮车停在宣传栏旁,车斗里的暖气片上,摆着本手抄的《铁锈与花》,风翻开纸页,第29章的标题露出来:“被折叠的,总会自己展开”。有个穿校服的小男孩蹲在旁边,用捡到的粉笔头在地上补写被冲掉的字,虽然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很认真。

陈默的首播镜头对着那本书,身后的人群里,有人举着父亲的扳手,有人捧着母亲的烟盒,有人亮出胳膊上的旧伤疤——那是当年被机床烫伤的。他点开U盘里的录音,父亲的声音混着无数个“我爸也……”的回应,在首播间里回荡,像场跨越时空的合唱。在线人数突破了千万,弹幕里的“我们在”三个字,像片不会沉没的船。

小雅的审核后台,“橙色预警”的提示音还在响,但她不再点击“屏蔽”。那些关于“疼”的评论像股暖流,慢慢漫过冰冷的代码,在屏幕上汇成条河。她知道,被折叠的大多数从来都不是沉默的,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把被算法藏起来的日子,一点点摊开在阳光下——像老周在广场上写的字,虽然会被擦掉,却己经刻进了看过的人心里,长成了不会生锈的记忆。

风穿过社区广场,带着玉兰花瓣和粉笔灰的味道,吹向远处的机床厂废墟。那里的红砖墙下,不知何时冒出了许多新的粉笔字,全是“0713”“老王”“馒头”“扳手”,像群回家的孩子,在阳光下闪着光,再也不会被折叠,再也不会被忘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7AK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规下的稿纸 http://www.220book.com/book/7AK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