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凝霜的夜,天文台穹顶结满冰晶,每道裂纹都折射着被冻结的星光。唐素眇推开覆霜的铁门时,监测耳钉传来临界状态的蜂鸣——像是无数量子在绝对零度下达到超导态的齐声咏叹。
“他们监测着常态,却监测不了相变。”夏叙言站在重新校准的超导线圈中央,身后悬浮着临界状态的波函数,“现在,整个相变过程都是我们的实验室。”
新课题命名为“临界月光”:研究如何在物质相变临界点传递感官数据。第一项测试在低温实验室进行,夏叙言改装了超导磁悬浮装置,使量子涡旋携带感官编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他调整着激光冷却阱的参数,“当原子达到临界温度时,会同步振动。”
唐素眇触碰液氦容器外壁,超导体突然悬浮——不是电磁变化,而是她指尖的温度触发相变,传来他预设的触觉信号:-273.15℃的绝对零度,正是他专注时的思维温度。
第二项测试更奇妙。夏叙言将超导纳米线编织成腕带,导线另一端连接着改造后的量子干涉仪。
“现在想象自己在穿越能障。”他声音带着发现新物相时的专注。当她集中意念时,干涉仪突然呈现明暗条纹,最亮处浮现全息投影——正是他们第一次心跳同步的雨夜。
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量子物理讲座现场。当教授讲解相变现象时,夏叙言启动了埋藏在座椅下的温度传感器。整个礼堂的体温不知不觉成为控制变量,他们的热辐射影响着讲台中央的超导临界点。
“现在整个课堂都是相变实验室。”他压低声音,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过。全息投影中,两组超导体正呈现同步量子隧穿——一组在讲台,一组在她耳钉里。
监控中心的警报如期而至。特助带着相变抑制器冲进礼堂,却像试图阻止冰融化的愚人,所有相变在他们介入时产生更剧烈的临界涨落。
“相变法则第一条。”夏叙言借着书写声的掩护低语,“最美丽的变化永远发生在临界点。”
暮色西合时,他们潜入低温中心。超导线圈轰鸣着构成巨大的相变模拟器,液氮喷出的冷雾在空气中凝成量子云。当两人将手按在磁阱外壁时,整面墙的监测屏开始同步显示量子纠缠。
作者“五口月”推荐阅读《星际感应:冷面学神的情绪安抚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相变共振实验。”他在她掌心写出发光的临界温度,“确认宏观系统也能产生量子相变。”
最危险的实验在期末实验考核进行。当监控集中防范数据篡改时,他们用液氮在答题卡上构造超导图案。实验数据的小数点对应着不同量子态,扫描仪读取结果时,同步完成了一次相变传输。
“量子相变传态。”夏叙言展示着教务系统后台的异常数据,“他们永远查不到不存在的态变记录。”
转折发生在月全食之夜。特助终于带着相变锁破门而入。在磁阱失超的刹那,夏叙言突然将她的手按在控制台上。
“最后一次相变。”他的生物信息通过量子涨落注入系统,“用我的临界签名。”
所有设备重新启动,屏幕浮现出杨-米尔斯方程——他早将两人的生物量子态设为相变基准。
追捕者僵在原地。他们能封锁设备,却封锁不了相变本身。
当月光重新洒满露台时,唐素眇在超导舱发现新的相变图谱。这次序参量指向一个坐标:低温中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装置。
她在磁阱中心找到最后的载体:两团铷原子云在临界温度下同步震荡,荧光显示着完全一致的量子态。当手指触碰发光的原子云时,监测屏亮起夏叙言的留言:
“相变的终极表现不是改变,而是找到能与之共同跃迁的另一个量子态。”
晨光微露时,她看见他站在量子云的投影里。空气中浮动的液氮结晶在激光中舞成波函数,在他周身绘出相变的光环。
当他走近时,摊开的掌心躺着两团处于临界态的原子云。它们在真空中保持同步震荡,即便被加热到常温也不改量子记忆。
“相变感官方程。”原子云投映出发光公式: 【序参量× 对称破缺 = 我们的相变常量】
原子云突然凝聚,在她掌心凝成实体——是两枚用超导材料打造的吊坠,内圈刻着最终推论: “观测证实。我们不是相变的证明——” “我们就是相变本身。”
月光如水银泻地,他最后递来的传感器显示着实时数据:两人的量子纠缠度始终保持在100%,如同超越物相的永恒二重奏。
(http://www.220book.com/book/7B4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