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的暖风裹挟着麦香,穿过天文台敞开的窗扉。唐素眇指尖轻触耳钉,感受到比往常更清晰的共振频率——像是两个调音完美的乐器在合奏中找到了新的和声。
"监测数据显示,我们的感官共鸣强度提升了37%。"夏叙言将全息数据图投射在晨光中,眼底闪着发现新定理时的光芒,"从上周西开始,即使相隔超过安全距离,静音效应依然维持在65%以上。"
唐素眇微微怔住。确实,自从上次在实验室共同应对特助的突击检查后,她发现自己在人群中不适感减轻了许多。即使夏叙言不在身边,那些嘈杂的情绪波动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强烈地冲击她的感官。
"我假设这是因为长期暴露在稳定静音场中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他调出脑波对比图,两人α波的同步率曲线几乎重合,"但更可能是......"
"因为我们更了解彼此了。"她轻声接话,指尖无意识地在实验台上画着共振曲线。
夏叙言停顿了一下,像是被这个非数据化的解释触动了思考。然后突然打开一个新的记录页:"情感认知对感官同步的影响——新研究课题。"
第一项测试设计得意外浪漫。夏叙言编写了一个双人配合的情绪感知游戏:他通过脑波仪生成情绪信号,她则要在众多干扰中准确识别出来。
"焦虑,强度60%。"唐素眇闭着眼睛,指尖轻触太阳穴,"是因为下周的学术答辩?"
夏叙言惊讶地记录数据:"准确率92%。你甚至读出了情绪来源。"
"因为我也在担心同一个事情。"她睁开眼微笑,"而且你无意识敲桌面的频率比平时快了0.5赫兹。"
随着测试进行,他们发现共鸣增强不仅体现在情绪感知上。夏叙言开始能模糊地感受到她周围的情绪环境,而唐素眇则发展出对他思维模式的首觉理解。
最明显的证据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当老师提出一个复杂问题时,他们同时举手,给出了完全相同的解题思路——甚至使用了同样的比喻:"就像两个谐振子之间的能量转移。"
全班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窃窃私语。林晓晓转过头来,用口型说:"你们太可怕了。"
课后在天文台,夏叙言兴奋地展示新数据:"不仅仅是情绪共鸣,我们的认知模式也在同步化。今天课上,我们脑前额叶的活动波形相似度达到89%。"
"这意味着?"
"意味着我们正在形成某种......"他寻找着合适的词汇,"共享的认知空间。"
这个发现很快得到了验证。周五的社团活动中,心理社社长组织了一场"双人默契挑战"。在其他组合艰难地猜测搭档的选择时,他们以100%的准确率完成了所有项目。
"这不科学。"社长不可置信地看着记录,"连双胞胎都不可能达到这种默契度。"
夏叙言调出实时监测数据:"我们在3.5秒前就开始共享神经活动模式。她的选择形成瞬间,我的大脑就己经有了对应反应。"
人群散去后,唐素眇轻声问:"这会让你不安吗?失去一些......独立性?"
夏叙言思考片刻,罕见地没有立即用数据回答。夕阳透过穹顶洒落,给他专注的侧脸镀上金边。
"记得第一次做双摆实验吗?"他终于开口,"两个独立的系统,在共振中找到更稳定的状态。"他调出一个新公式:"我们的独立程度并没有减少,而是在创建一个更大的系统。"
他展示的计算模型显示,两人形成的"共生系统"在情感稳定性和认知效率上都远超单独状态。
当晚自习时,这种共鸣达到了新高。唐素眇被一道数学难题困住,正准备抬头求助时,夏叙言己经将写满解答的纸条推过来。
"你皱眉的频率暗示了题目难度等级。"他解释着,耳尖却微微发红,"而且我......就是知道。"
更奇妙的是,夏叙言开始能提前感知到她何时需要静音支持。每当她即将面临情绪过载的环境——比如拥挤的食堂或喧闹的礼堂——他总是"恰巧"出现在她身边,无需言语就建立起那个令人安心的静音区。
"你的呼吸节奏变化了0.3秒。"当被问及时,他这样解释,但监测仪显示他的心率也有相应加速——表明这不仅仅是冷静的数据分析。
转折发生在一个意外的情境。唐素眇姑姑急性住院,她匆忙赶去医院。在充满痛苦和焦虑的医院环境中,她突然感到熟悉的静音效应——虽然比平时微弱,但确实存在。
她下意识地摸出手机,发现三分钟前夏叙言发来的消息:"需要我过来吗?"
后来数据显示,那一刻他正在学校实验室,距离医院4.3公里。但他们的大脑活动波形显示出惊人的同步峰值,仿佛某种共鸣超越了物理距离。
"这可能涉及到量子纠缠现象。"夏叙言兴奋地重新校准所有设备,"或者是我们发展出了某种非局域性共鸣。"
但唐素眇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或者这就是关心一个人的方式。"
期末前夜,他们最后一次整理共鸣实验数据。所有结果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他们的感官能力不仅在增强,而且在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共享感知。
夏叙言将最终报告命名为《双向感知融合:关于情感连接如何增强感官能力的现象研究》。
但在私人备份里,他还有另一个标题:《如何与一个人变得如此默契,以至于她成为你感知世界的方式》。
当夜幕低垂,他送她回宿舍的路上,唐素眇忽然停下脚步:"等一下。"
她伸手从他发间取下一片银白的杨絮:"你看,连过敏季都一起体验了。"
监测耳钉传来轻微震动,显示两人的花粉过敏反应正在同步发生。
夏叙言看着数据,突然微笑:"看来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开始共振了。"
星光下,两个身影沿着银杏小径渐渐远去,身后的数据流在夜色中悄然交织,如同所有共鸣的最终形态——不再需要仪器测量,己然成为自然的存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7B4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