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的实验室仿佛温暖的茧,玻璃窗外飘着今冬最大的雪。唐素眇指尖轻触主控屏,新获得的系统权限如流水般响应着她的操作——夏叙言真的将实验室的核心控制系统与她完全共享了。
“温度调节权限己移交。”他站在她身后指导,呼吸间带着清冽的薄荷香,“你的体感温度比标准值敏感13%,以后环境系统会以你的舒适度为准。”
唐素眇试探性地将室温调高0.5度,整个系统的传感器立即同步响应。更奇妙的是,当她因某个实验数据皱眉时,照明系统会自动将光线调节到更柔和的频谱——这是夏叙言预设的“情绪适配模式”。
真正的双向校准发生在周三的脑波实验。当夏叙言专注时习惯性抿紧嘴唇,唐素眇轻轻将薄荷糖推到他手边;而她在整理数据时无意识卷动发梢,他会适时递上温热的蜂蜜茶。这些细微的互动让实验效率提升了惊人的89%。
“我们好像在开发某种协同算法。”夏叙言记录着数据,眼底有星光跃动,“但不是机器在学习我们,而是我们在学习彼此。”
这种默契很快延伸到实验室之外。食堂里,夏叙言会提前三分钟开始排队——那正好是唐素眇走到餐厅所需的时间;图书馆中,唐素眇总会预留窗边的位置——那里阳光的角度最符合他阅读时的光照偏好。
最温暖的改变发生在周末。当夏叙言陷入研究瓶颈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行突破,而是会走到她身边安静地坐下。有时只是并肩看着窗外的雪花,某个解决方案就突然在脑中浮现。
“你的存在本身就能优化我的思维进程。”他在实验日志中写道,第一次使用了非技术性的表达,“像是系统找到了最完美的运行环境。”
二月的情人节成了意外的测试场。夏叙言原本制定了详尽的活动计划,但从早餐开始就遭遇了“系统冲突”——他准备的巧克力喷泉恰好是她最近过敏的食物,而预订的影院座位在闪烁的屏幕前会触发她的感知过敏。
“启动B计划。”他毫不沮丧地切换方案,平板立即弹出备选清单:家庭实验室的星空投影,手工制作分子料理,还有她最爱的薄荷味冰淇淋蛋糕——所有选项都完美避开所有己知的不适因素。
唐素眇笑着指向清单角落的备注:“这些备用方案你准备了多久?” “从获得你过敏原检测报告那天。”他回答得理所当然,仿佛每个人都会为潜在约会对象建立完善的健康数据库。
夜晚的实验台上,他们意外发现了更深层的同步。当两人共同操作脑波仪时,设备显示出惊人的现象:他们的α波不仅在频率上同步,甚至呈现出镜像对称的图案,就像两个完美契合的齿轮。
“这不可能...”夏叙言反复验证数据,“除非...” “除非我们真的在变成更好的彼此。”唐素眇轻声接话。
数据不会说谎:她的情绪稳定性提高了42%,他的社交焦虑下降了38%。而当他们在一起时,所有健康指标都显示最佳状态——就像两个系统找到了最理想的共存模式。
临睡前,夏叙言突然给她看最新的研究计划:《双向校准对认知能力的增强作用》。研究周期标注着“永久”,合作者栏写着他们的名字并列。
“需要持续收集数据。”他语气严肃,但悄悄将计划书封面换成了她喜欢的薄荷绿色,“每天都要。”
那夜离开时,唐素眇在门口回头。实验室的灯光温柔地洒落,将两个正在校准系统的身影投在窗上,仿佛某种永恒的双星系统正在形成。
而主控屏上悄悄浮现一行新日志: 「Day 1 of forever:系统校准度100%」 「备注:永远不要停止校准」
(http://www.220book.com/book/7B4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